
ICS 07.060 N95 备案号:4738320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94632014 代替JB/T9463—1999
空盒气压装 技术条件
Anercid Lcrcneter-Specifications
2014-11-01实施
2014-07-09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中华人民共 和 国
机械行业标准空盒气压表技术条件
JB/T9463—2014
+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市百万庄大街22号
邮政编码:100037
*
210mm×297mm*0.75印张·23千字 2014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定价:15.00元
*
书号:15111·12426 网址:http://www.cmpbook.com 编辑部电话: (010) 88379778 直销中心电话: (010) 88379693
封面无防伪标均为盗版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JB/T94632014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技术要求..
4.1外观与结构.. 4.2技术指标 4.3环境适应性 5试验方法 5.1外观与结构. 5.2技术指标 5.3 环境适应性. 5.4标志、包装. 6检验规则 6.1检验分类 6.2出厂检验 6.3型式试验 7标志、包装、运输和定存 7.1标志 7.2 包装.. 7.3 运输、贮存
表1 检验项目和顺序
JB/T9463—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JB/T9463—1999《空盒气压表技术条件》,与JB/T9463—1999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一增加了术语和定义;一增加了储运环境条件要求;将原标准4.1.4、4.2.4、4.3.4的“记录整理”改为“数据处理”,并用公式说明数据处理方法;将原标准4.3.2a)“在自然大气压力稳定不少于七天后进行”改为在自然大气压力下放置24h 以后进行”;将原标准4.3.3“在连续三天的早晚进行五对读数。在头两天内每天读两对,”改为“与标准表
比较读数不少于10次”;增加了环境适应性的试验方法; - 对检验规则进行了补充。删除了原标准5.3关于再试验的内容。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机械工业气象仪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MIF/TC2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长春气象仪器研究所、黑龙江省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中国白城兵器试验中心
国家气象仪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长春希迈气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文芝、韩亮、张艳昆、刘述广、王启万、王明蕊。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JB480—1964 ZBY215—1984;
—JB/T9463—1999
II
JB/T9463-2014
空盒气压表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空盒气压表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空盒气压表(以下简称气压表)的制造和验收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支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8292002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B.T8747-2010气象用玻璃液体温度表 GB/T13384一2008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25480—2010仪器仪表运输、贮存基本环境条件及试验方法 JB.T946G空盒气压计技术条件 QX/T8气象仪器术语
3本语和定义
QXT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空盒气压表 aneroidbarometer 用金属膜盒(盒内近于真空)作为感应元件的气压表。
4技术要求
4.1外观与结构 4.1.1标度盘表面应呈浅色,且应平整、洁净、颜色均匀,无影响读数和外表美观的现象。标度盘上的分度值为1.0hPa。在标度盘明显处应注明测量范围及分度值。分度线应长短分明,对逢10的分度线,应标出省略个位数的相应数值。分度线和数字均呈向心方向且涂黑色,着色牢固、清晰,并应整洁、匀称。 4.1.2指针应正直,具有弹性,其与分度线重合部分宽度,不应超过分度线宽。在全程内指针应盖住最短分度线的1/4~2/3,且不应有阻滞碰划现象。 4.1.3转动调节螺钉时,指针应灵活、平稳地移动。当正反方向调节螺钉时,指针的位移量均应不小于30hPa 4.1.4标度盘玻璃应无色透明、厚薄均匀,无气泡、结石、条纹等影响读数的现象。 4.1.5气压表附属的水银温度表(以下简称附温表)应符合下列要求:
a)附温表标度范围为-11℃~41℃;分度值为1℃,分度线与数字均应清晰、牢固,便于读数。
1
JB/T9463—2014
b)示值误差应不超过土1℃,并附有产品检验合格证。 c)附温表应用专用玻璃制造,不应有条纹、结石、气泡等影响性能和读数的现象。其毛细管内壁
应洁净。,顶部应有安全室。
4.1.6各零部件的安装应正确、牢固,其传动应灵活、平稳,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不应有动作不灵。 松脱变形及其他影响性能和使用的现象。附温表与标度盘接触的四周不应有明显的缝隙,其感温泡不应露出标度盘表面。 4.1.7各零部件所覆保护层应牢固、均匀、光洁。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不得有脱层、锈蚀等现象。 4.1.8当气压表向任何方向倾斜45°时,轻击表身,其指针位置的改变量不应超过土0.5hPa。 4.1.9传递系统摩擦差值不应超过土0.5hPa 4.2技术指标 4.2.1 测量范围:800hPa~1060hPa。 4.2.2 温度系数:土0.13hPa/℃。 4.2.3 示值误差:土2.5hPa。 4.2.4每10hPa问示值误差变量:840hPa~1020hPa时为±0.5hPa;1020hPa~1060hPa和800hPa~ 840hPa时为±1.0hPa。 4.2.5补充修正值:土2.5hPa。 4.2.6仪器示值经过温度修正、示值修正和补充修正后,其最大允许误差应不超过土2.0hPa。 4.3环境适应性 4.3.1工作环境
气压表应能在大气压力为800hPa~1060hPa、空气温度为-10℃~40℃的条件下正常工作。 4.3.2储运环境
气压表在运输包装的条件下应符合GB/T25480一2010的有关规定,其中高温试验参数为45℃,低温试验参数为-15℃,自由跌落高度应符合GB/T25480一2010中表1的规定。
5试验方法
5.1外观与结构 5.1.1用目测和计量器具进行检验,结果应符合4.1.1~4.1.7的要求。 5.1.2将气压表平放于桌上,轻轻敲击后读数。将气压表倾斜45°,再轻击进行第二次读数,其两次读数之差的绝对值不应超过0.5hPa。其结果应符合4.1.8的要求。 5.1.3将气压表平放于桌上并进行读数,然后在气压表玻璃面上于指针两侧轻轻敲击,其敲击力必须使指针摆动超过1.0hPa,再进行第二次读数。其两次读数之差的绝对值不应超过0.5hPa。其结果应符合4.1.9的要求。 5.2技术指标 5.2.1温度系数 5.2.1.1试验设备如下:
a)温度系数检定箱或温度箱:温度箱分别能控制25℃~30℃和0℃~5℃两种温度,箱内温度应保
持稳定。在3h内温度变化不超过2℃,箱内气压应保持与外界气压一致;
2
JB/T9463-2014
b)温度标准器:干湿球温度计一支并符合GB/T8747一2010的要求,或同等准确度及以上的温度
标准器: c)气压标准器:双管水银气压表或同等准确度及以上的测压标准器;其最大允许误差不应超过
±0.40hPa。
5.2.1.2试验要求如下:
a)试验期间内,大气压力的变化在4h内不应超过3hPa; b)每次稳定时间不少于3h; c)温度计读数准确到0.1℃; d)气压标准器读数至少准确到0.05hPa; e)附温表读数应准确到0.2℃: f)气压表读数准确到0.1hPa。
5.2.1.3试验方法如下:
a)转动气压表的调整螺钉,使指针指示当时大气压; b)将气压表及温度计放于所需温度点的温度箱中,然后进行3h以上的稳定: c)先进行0℃~5℃点的测定,再进行25℃~30℃点的测定; d)读数前应轻敲箱体,其读数顺序是先读水银气压表的附温表示值和气压示值,再依次读出温度
标准器示值和气压表的附温表示值、气压示值: e)另一试验点仍按上述步骤进行: f)同一试验点上,应进行两次读数,其问隔的稳定时间不小于0.5h; g)将所读出的数值记录在气压表温度系数记录表中。
5.2.1.4数据处理方法如下:
a)按公式(1)求出两个温度点的标准温度平均值之差。
A=-2
(1)
式中: A一一两个温度点的温度平均值之差,单位为摄氏度(℃); - 0~5℃温度点时的温度平均值,单位为摄氏度(℃); 25℃~30℃温度点时的温度平均值,单位为摄氏度(℃)。
b)按公式(2)求出两个气压差值平均值之差:
B=Pi-P2
(2)
式中: B一两个气压差值平均值之差,单位为百帕(hPa): ——0~5℃温度点时的标准气压值与气压表气压差值平均值,单位为百帕(hPa): P2——25℃~30℃温度点时的标准气压值与气压表气压差值平均值,单位为百帕(hPa)。 c)温度系数按公式(3)计算。
Q=B/A·
(3)
式中:
温度系数,单位为百帕每摄氏度(hPa/C)。
5.2.2示值误差 5.2.2.1试验设备如下:
a)气压箱:箱内气压可以进行调节,并具有足够的气密性,在10min内气压变化不应超过0.3hPa; b)双管水银气压表或振筒气压仪:其最大允许误差不应超过土0.4hPa。
5.2.2.2试验要求如下:
a)试验点及顺序为1060hPa,1030hPa,1010hPa,980hPa950hPa.920hPa,890hPa,860hPa.
3
JB/T9463-2014
830hPa,810hPa,800hPa。然后逆方向进行试验。试验时箱中气压与各试验点规定值相差不应大于1hPa。
b)由一试验点转换到另一试验点时,气压改变的速度不应大于5hPa/min。 c)在气压调整过程中,无论升压还是降压,必须保持整个行程的变化趋势。在两个端点改变行程
方向时,应先保持原压力变化的趋势继续降压或升压,到与该试验点相差2hPa~3hPa后,再调整到该试验点上。
5.2.2.3试验方法如下:
a)箱内气压调到1060hPa试验点,稳定10min后,轻击气压箱进行读数。其他试验点依此类推。
读数方法与温度系数试验方法相同,但不必读取空盒气压表上的附温表示值。 b)按上述方法依次在各试验点上进行。
5.2.2.4数据处理方法如下:
a)按公式(4)计算各试验点气压表的温度修正值。
(4)
Pwi=ta
式中: Pwi 第i试验点的温度修正值:
-
第i试验点的标准温度值:第i试验点的温度系数。
t G
b)按公式(5)计算各试验点气压表示值,用气压表的读数加上温度修正值。
(5)
Psi=P,+Pwi
式中: Psi 第1试验点的气压示值: Pi 第试验点的气压表的气压读数值: Faut 第1试验点的气压表温度修正值。
c)按公式(6)计算各试验点气压差值,用该点的标准气压值减去该点的气压表示值。
(6)
Pei = Pbi + Psi
式中: Pai Poi 第i试验点的标准气压值。
第1试验点的气压差值:
d)按公式(7)计算每一试验点下降和上升两次的气压表差值的平均值,即气压表在该点的修正值。
(7)
Pxi = (Pest + Pein)/2
式中: Pxi 第试验点示值修正值: Pesi 第试验点升压时的气压表气压差值: Peji 第试验点降压时的气压表气压差值。
e)按公式(8)用内插法计算出试验点外的其他每10hPa点的示值修正值。
(8)
Pxi =P上一m(P上-P下)/n
式中: Pxi 一所求点的示值修正值; P上 所求点的上一点的示值修正值: PF 所求点的下一点的示值修正值: m 所求点的上点气压值与所求点的气压值之差;
所求点的上下两整10hPa试验点的气压值之差。
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