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71.100.01;87.060.10 G 55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391—2014 代替GB/T2391—2006
反应染料 固色率的测定
Reactive dyesDetermination of degree of fixation
2014-07-08发布
2014-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2391—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2391—2006《反应染料 固色率的测定》,与GB/T2391-2006相比主要技术变
化如下:
修改了有关洗涤的表述(见6.1.2,2006年版的6.1.2);修改了染色条件的表述和表1、表2的内容(见6.2.1,2006年版的6.2.1); -增加了染浴配制内容(见6.2.2);修改了染色操作的表述(见6.2.3,2006年版的6.2.2);修改了皂煮的表述(见6.2.4,2006年版的6.2.3);修改了试液的配制及测试的表述(见6.2.5和6.2.6,2006年版的6.2.4)。
-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染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34)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瑞华化工有限公司、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染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阮方平、王勇、鲁国海、姬兰琴。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2391——1980,GB/T2391—2003GB/T2391—2006; GB2393—1980。
I
GB/T2391—2014
反应染料 固色率的测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反应染料固色率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反应染料印花固色率和染色固色率的测定。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374一2007染料染色测定的一般条件规定 GB/T23872013 :反应染料 4色光和强度的测定
3原理
将试样在棉布上直接印花。通过对未经汽蒸固着的印花布样和经汽蒸固着的印花布样进行充分洗涤,然后分别测定各洗涤液的吸光度值,来计算试样在纤维上的印花固色率。
试样在棉纱上染色,通过染色残液和标准染液的吸光度值计算试样在棉纤维上的吸色率。将色纱上未固着的水解染料洗涤,然后通过标准皂液与皂煮残液的吸光度值计算试样在棉纤维上的染色固色率。
4试剂和材料
所用试剂应符合GB/T2374-—2007中第3章规定。 试剂和材料如下: a)氯化钠; b) 无水硫酸钠; c) 无水碳酸钠; d) 磷酸钠; e) 净洗剂MA(净洗剂LS,2-甲氧基-5-油酰氨苯磺酸钠),工业品,含量≥95%。
5仪器和设备
所用设备应符合GB/T2374一2007中第4章的规定。 仪器和设备如下: a)分光光度计; b)实验室用染样机; c) 实验室用汽蒸机或蒸箱;
1
GB/T 2391—2014
d) 实验室用印花机; e) 索氏脂肪抽出器,150mL。
6试验方法
6
6.1 印花固色率 6.1.1印花
印花深度规定为2%。 按GB/T2387一2013中6.3的规定印花,印花完毕,立即将印花后布样在同条花纹上准确剪取面
积相等的两份(一般为10cm×10cm,其上有23条花纹)。其中一份不经烘干、汽蒸,立即进行洗涤(A试样);另一份按GB/T2387一2013中6.3的有关规定烘干、汽蒸后进行洗涤(B试样)。 6.1.2洗涤
将按6.1.1制备的A、B试样分别放人已经加人60mL水的150mL低型烧杯中,用玻璃棒充分搅拌,1min后,将试样从烧杯中取出,放人已经预置有100mL水的索氏脂肪抽出器中,加热回流,直至回流液无色。取出试样,用少量水冲洗,分别把有色液收集于500mL容量瓶中,冷却至室温,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如果洗涤液颜色过深,则应进一步稀释。汽蒸试样洗涤液的再稀释倍数记为m,未汽蒸试样洗涤液的再稀释倍数记为n。 6.1.3 3印花固色率的测定
将按6.1.2制备的洗涤液,用分光光度计在其最大吸收波长处分别测定各试样洗涤液的吸光度值。 印花固色率F按式(1)计算:
Eim)× 100% En
F = (1
.......(1)
式中: F E, 经汽蒸试样洗涤液的吸光度值;
印花固色率,%;
经汽蒸试样洗涤液的再稀释倍数;
m E2——未汽蒸试样洗涤液的吸光度值;
未汽蒸试样洗涤液的再稀释倍数。
n
6.2 染色固色率 6.2.1 染色条件
染色条件应符合如下要求: a) 染色深度:1%(owf); b) 染色纤维:纱线,10g; c) 染色浴比:1:20; d) 吸色温度、固色温度、染色时间:见表1; e) 助剂和用量:见表2。
2
GB/T 23912014
表1 各类型反应染料的吸色温度、固色温度和染色时间
KN型 60 60 90
染料类型吸色温度/℃ 固色温度/℃ 染色时间/min 注:如个别反应染料的吸色温度、固色温度另有需要者,可在该染料产品标准中另行规定。
X型 20 40 90
K型 40 90 120
M型 70 70 90
表 2 各类型反应染料的助剂和用量染浴和标准染液
标准皂液
染料类型
电解质/(g/L) 氯化钠,50 无水硫酸钠,60 氯化钠,60 无水硫酸钠,60
碱剂/(g/L) 无水碳酸钠,10 磷酸钠,6 无水碳酸钠,15 无水碳酸钠,20
碱剂/(g/L) 无水碳酸钠,10 磷酸钠,6 无水碳酸钠,15 无水碳酸钠,20
净洗剂MA/(g/L)
X型 KN型 K 型 M型
1 1 1 1
注:如个别反应染料的电解质、碱剂用量另有需要者,可在该染料产品标准中另行规定。
6.2.2 染浴配制
以M型反应染料为例,染浴配制见表3。
表3 染浴的配制
单位为毫升
染缸编号和染浴中各组分的体积
染浴组分
1 染浴 50 60 20
2
3
4 皂煮液
标准染色原液
标准皂煮原液
2g/L染料样品溶液 200g/L硫酸钠溶液 200g/L碳酸钠溶液 10g/L净洗剂MA溶液蒸馏水
50 - 20 25 105
50 60 20
-
-
25 225
70
70
6.2.3 染色操作
按表3规定配制染浴、标准染色原液、标准皂煮原液和皂煮液,电解质(氮化钠或无水硫酸钠)在染色前加人。染浴、标准染色原液和标准皂煮原液同时放人染色机中,调整到表1规定的吸色温度。把经沸水处理15min的白纱线,绞干至质量约20g(含水量约100%),放入染浴中进行染色,在规定的吸色温度染色30min后,分别往染浴、标准染色原液、标准皂煮原液中加人所需的碱剂,并升温至表1规定的固色温度,到达表1规定的染色时间后,取出色纱,把色纱绞干至质量约20g(含水量约100%),待皂煮。色纱中挤出的液体回收并入染色残液中。
3
GB/T2391—2014
6.2.4皂煮
将上述绞干的色纱放人250mL浓度为1g/L的净洗剂MA溶液(皂煮液)中,在水浴中皂煮 15min(皂煮温度93℃~95℃,浴比1:25),取出色纱,绞干至质量约20g(含水量约100%)。并用约 200mL蒸馏水,分3次洗涤色纱,每次洗涤后,色纱均应绞干至质量约20g(含水量约100%)。每次色纱中挤出的液体回收并入皂煮残液中。 6.2.5测试溶液的配制 6.2.5.1标准染液的配制
把按6.2.3处置的标准染色原液冷却到室温后,定容到500mL容量瓶中。用移液管从中吸取 5mL~20mL(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吸取体积)到100mL容量瓶中,然后用水稀释到刻度。稀释倍数记为ni。 6.2.5.2染色残液的配制
把按6.2.3染色的染色残液冷却到室温后,定容到500mL容量瓶中。用移液管从中吸取20mL~ 100mL(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吸取体积)到100mL容量瓶中,然后用水稀释到刻度。稀释倍数记为n2。
6.2.5.3标准皂液的配制
把按6.2.3处置的标准皂煮原液冷却到室温后,定容到500mL容量瓶中。用移液管从中吸取 5mL~20mL(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吸取体积)到100mL容量瓶中,然后用水稀释到刻度。稀释倍数记为n3。 6.2.5.4皂煮残液的配制
把按6.2.4皂煮的皂煮残液冷却到室温后,定容到500mL容量瓶中。用移液管从中吸取20mL~ 100mL(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吸取体积)到100mL容量瓶中,然后用水稀释到刻度。稀释倍数记为n4。 6.2.6测定
用分光光度计在标准染液的最大吸收波长处,以蒸馏水为空白溶液,分别测定标准染液、染色残液、 标准皂液、皂煮残液的吸光度值D,、D2、D3、D4。然后计算吸色率E和固色率F。 6.2.7计算 6.2.7.1吸色率的计算
吸色率E按式(2)计算:
Dzn2) 0×100%
E=(1
(2)
D,ni
式中: E D2染色残液的吸光度值; n2染色残液的稀释倍数; D,标准染液的吸光度值; ni 标准染液的稀释倍数。 4
吸色率,%;
GB/T2391—2014
6.2.7.2 染色固色率的计算
染色固色率F按式(3)计算:
Dans
F=E
×100%
·(3)
Dsn3
式中: F E D. 皂煮残液的吸光度值;
染色固色率,%;吸色率,%;
皂煮残液的稀释倍数;
n4
Ds 标准皂液的吸光度值;
标准皂液的稀释倍数。
n3
试验报告
7
试验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a) 被测染料的名称; b) 本标准编号; c) 试验条件; d) 使用仪器的名称、型号; e) 测试结果; f) 在测试过程中的特殊情况; g) 与本方法的差异; h) 试验日期。
5
中华人民共 和 中国
国家标准反应染料固色率的测定
GB/T2391—2014
*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29)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5)
网址www.spc.net.cn
总编室:(010)64275323 发行中心:(010)51780235
读者服务部:(010)68523946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
开本880×1230 1/16 印张0.75 字数10千字 2014年12月第一版 2014年12月第一次印刷
*
书号:155066·1-50555定价 16.00元
如有印装差错 告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举报电话:(010)68510107
GB/T2391-2014
打印日期:2014年12月25日F009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