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71.100.01;87.060.10 G 55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3050—2016
反应染料 反应性的测定
Reactive dyesDetermination of reactivity
2017-05-01实施
2016-10-13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33050—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染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34)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瑞华化工有限公司、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染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阮方平、杨振梅、鲁国海、王勇。
I
GB/T33050—2016
反应染料 反应性的测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反应染料反应性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KN型和M型反应染料反应性的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374一2007染料染色测定的一般条件规定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反应性 主reactivity 描述反应染料与纤维素纤维发生化学反应速度的参数。
4原理
反应染料在棉纤维上染色,在短时间内固色率越高,说明反应染料与纤维的反应速度越快。通过测定短时间的固色率,即可测定反应染料的反应性。以5min固色率作为反应染料的反应性。
5试剂和材料
试剂和材料应符合GB/T2374一2007中3.1的有关规定。试剂和材料如下: a) 无水硫酸钠; b) 无水碳酸钠; c) 净洗剂MA(净洗剂LS,2-甲氧基-5-油酰氨苯磺酸钠),工业品,活性物含量≥60%。
仪器和设备
仪器和设备应符合GB/T2374一2007中第4章的有关规定。仪器和设备如下: a) 分光光度计; b)实验室用染样机。
7测定方法
7.1染色条件
染色条件应符合以下规定:
1
GB/T33050—2016
a) 染色深度:1%(owf); b) 染色纤维:棉纱,10g; c) 染色浴比:1:20; d) 吸色温度:60℃; e) 吸色时间:30min; f) 固色温度:60℃; g) 固色时间:5min; h) 无水硫酸钠:60g/L; i) 无水碳酸钠:20g/L。
7.2 皂洗条件
皂洗条件应符合以下规定: a) 皂洗浴比:1:25; b) 皂洗温度:93℃~95℃; c) 皂洗时间:15min; d) 净洗剂MA:1g/L。
7.3 3染浴和皂洗液的配制
染浴和皂洗液的配制见表1。
表1 染浴和皂洗液的配制
单位为毫升
染缸编号和染浴中各组分的体积
4 皂洗液
染浴组分
1 染浴 50 60 20
2 标准染液 50 60 20
3 标准皂液
2g/L染料样品溶液 200g/L硫酸钠溶液 200g/L碳酸钠溶液 10g/L净洗剂MA溶液
50
-
/
20 25 155
25 225
-
水
70
70
7.4测定步骤 7.4.1 染色操作
准备好一绞经沸水处理15min的白纱线,绞干至质量约20g,备用。按照规定染色浴比和染色浓度配制染液,先将无水硫酸钠加入染浴。将染浴升温至60℃,投入纱线开始染色,染色同时要勤加搅动。在60℃吸色30min后,加人碳酸钠溶液,固色5min,立刻将纱线取出并绞干至约20g,纱线中绞出的染液回收并人染色残液中,留取染色残液备用。另在染色前同时准备一份标准染液和一份标准皂液放人同一染色机,并与染色样一同取出,备用。 7.4.2皂洗
将皂洗液升温至93℃~95℃,然后将绞干的色纱放人皂洗液中皂洗15min,取出色纱,绞干至质量约20g。并用200mL蒸馏水分三次洗涤色纱,每次洗涤后,色纱应绞干至质量约20g。每次色纱中
2
GB/T33050—2016
挤出的液体回收并人皂洗残液中。留取皂洗残液备用。 7.4.3溶液的配制及测定
先将染色残液、标准染液、皂洗残液及标准皂液冷却至室温后用水稀释到500mL,然后根据溶液吸光度值的具体情况将各溶液稀释到合适的浓度(吸光度控制在0.3~0.7为宜),记录稀释倍数。用分光光度计在标准染液的最大吸收波长下测定各溶液的吸光度值,记录各溶液的吸光度值。 7.5反应性计算 7.5.1吸色率Es的计算
固色5min时的吸色率Es以上染百分率(%)计,按式(1)计算:
_ A2n2) × 100%
Es = (1 -
.(1)
A.n
式中: Es——固色5min的吸色率; Aa- 一固色5min的染色残液的吸光度值; nz- 固色5min的染色残液的稀释倍数; A,- 标准染液的吸光度值; ni 标准染液的稀释倍数。
7.5.2 反应性R的计算
反应性R以固色5min时的固色率(%)计,按式(2)计算:
Atn4×100% Asns
R=Es
(2)
式中: R 一反应性; A4 一固色5min的皂洗残液的吸光度值; n4 固色5min的皂洗残液的稀释倍数; A3- 标准皂液的吸光度值; n 标准皂液的稀释倍数。
8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a) 被测染料的名称; b) 本标准编号; c) 试验条件; d) 使用仪器的名称、型号; e) 测试结果; f) 在测试过程中的特殊情况; g) 与本方法的差异; h)试验日期。
ICS 71.100.01;87.060.10 G 55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3050—2016
反应染料 反应性的测定
Reactive dyesDetermination of reactivity
2017-05-01实施
2016-10-13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33050—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染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34)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瑞华化工有限公司、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染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阮方平、杨振梅、鲁国海、王勇。
I
GB/T33050—2016
反应染料 反应性的测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反应染料反应性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KN型和M型反应染料反应性的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374一2007染料染色测定的一般条件规定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反应性 主reactivity 描述反应染料与纤维素纤维发生化学反应速度的参数。
4原理
反应染料在棉纤维上染色,在短时间内固色率越高,说明反应染料与纤维的反应速度越快。通过测定短时间的固色率,即可测定反应染料的反应性。以5min固色率作为反应染料的反应性。
5试剂和材料
试剂和材料应符合GB/T2374一2007中3.1的有关规定。试剂和材料如下: a) 无水硫酸钠; b) 无水碳酸钠; c) 净洗剂MA(净洗剂LS,2-甲氧基-5-油酰氨苯磺酸钠),工业品,活性物含量≥60%。
仪器和设备
仪器和设备应符合GB/T2374一2007中第4章的有关规定。仪器和设备如下: a) 分光光度计; b)实验室用染样机。
7测定方法
7.1染色条件
染色条件应符合以下规定:
1
GB/T33050—2016
a) 染色深度:1%(owf); b) 染色纤维:棉纱,10g; c) 染色浴比:1:20; d) 吸色温度:60℃; e) 吸色时间:30min; f) 固色温度:60℃; g) 固色时间:5min; h) 无水硫酸钠:60g/L; i) 无水碳酸钠:20g/L。
7.2 皂洗条件
皂洗条件应符合以下规定: a) 皂洗浴比:1:25; b) 皂洗温度:93℃~95℃; c) 皂洗时间:15min; d) 净洗剂MA:1g/L。
7.3 3染浴和皂洗液的配制
染浴和皂洗液的配制见表1。
表1 染浴和皂洗液的配制
单位为毫升
染缸编号和染浴中各组分的体积
4 皂洗液
染浴组分
1 染浴 50 60 20
2 标准染液 50 60 20
3 标准皂液
2g/L染料样品溶液 200g/L硫酸钠溶液 200g/L碳酸钠溶液 10g/L净洗剂MA溶液
50
-
/
20 25 155
25 225
-
水
70
70
7.4测定步骤 7.4.1 染色操作
准备好一绞经沸水处理15min的白纱线,绞干至质量约20g,备用。按照规定染色浴比和染色浓度配制染液,先将无水硫酸钠加入染浴。将染浴升温至60℃,投入纱线开始染色,染色同时要勤加搅动。在60℃吸色30min后,加人碳酸钠溶液,固色5min,立刻将纱线取出并绞干至约20g,纱线中绞出的染液回收并人染色残液中,留取染色残液备用。另在染色前同时准备一份标准染液和一份标准皂液放人同一染色机,并与染色样一同取出,备用。 7.4.2皂洗
将皂洗液升温至93℃~95℃,然后将绞干的色纱放人皂洗液中皂洗15min,取出色纱,绞干至质量约20g。并用200mL蒸馏水分三次洗涤色纱,每次洗涤后,色纱应绞干至质量约20g。每次色纱中
2
GB/T33050—2016
挤出的液体回收并人皂洗残液中。留取皂洗残液备用。 7.4.3溶液的配制及测定
先将染色残液、标准染液、皂洗残液及标准皂液冷却至室温后用水稀释到500mL,然后根据溶液吸光度值的具体情况将各溶液稀释到合适的浓度(吸光度控制在0.3~0.7为宜),记录稀释倍数。用分光光度计在标准染液的最大吸收波长下测定各溶液的吸光度值,记录各溶液的吸光度值。 7.5反应性计算 7.5.1吸色率Es的计算
固色5min时的吸色率Es以上染百分率(%)计,按式(1)计算:
_ A2n2) × 100%
Es = (1 -
.(1)
A.n
式中: Es——固色5min的吸色率; Aa- 一固色5min的染色残液的吸光度值; nz- 固色5min的染色残液的稀释倍数; A,- 标准染液的吸光度值; ni 标准染液的稀释倍数。
7.5.2 反应性R的计算
反应性R以固色5min时的固色率(%)计,按式(2)计算:
Atn4×100% Asns
R=Es
(2)
式中: R 一反应性; A4 一固色5min的皂洗残液的吸光度值; n4 固色5min的皂洗残液的稀释倍数; A3- 标准皂液的吸光度值; n 标准皂液的稀释倍数。
8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a) 被测染料的名称; b) 本标准编号; c) 试验条件; d) 使用仪器的名称、型号; e) 测试结果; f) 在测试过程中的特殊情况; g) 与本方法的差异; h)试验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