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SY/T 5368-2016 岩石薄片鉴定

SY/T 5368-2016 岩石薄片鉴定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8.81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02 18:19:40



推荐标签: 鉴定 薄片 岩石 5368

内容简介

SY/T 5368-2016 岩石薄片鉴定 ICS75-010 E 10 备案号:57623—2017
SY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53682016 代替SY/T5368—2000
岩石薄片鉴定 Identification for thin section of rocks
2017-05-01实施
2016-12一05发布
国家能源局 发布 SY/T5368—2016
目 次
前言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设备与试剂:鉴定程序
-
5
6 普通薄片鉴定内容 7 铸体薄片鉴定内容 8质量要求附录A(规范性附录)染色试剂的配制和染色效果附录B(资料性附录)碎屑岩薄片鉴定表格式附录C(资料性附录)碳酸盐岩类颗粒岩薄片鉴定表格式附录D(资料性附录)碳酸盐岩类生物礁岩薄片鉴定表格式附录E(资料性附录) 碳酸盐岩类自成黏结岩薄片鉴定表格式附录F(资料性附录)岩浆岩(火山碎屑岩、变质岩)薄片鉴定表格式附录G(规范性附录) 碎屑岩胶结类型附录H(规范性附录)常见矿物化学换算式附录I(规范性附录)码 碳酸盐岩残余组构的识别方法附录(规范性附录)碳酸盐岩自成黏结组构类型附录K(规范性附录) 裂缝的测量参考文献
*25 29
*30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3 SY/T 5368—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SY/T5368—2000《岩石薄片鉴定》,与SY/T5368—2000相比,主要差异如下: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及术语和定义(见第2章和第3章)增加了试剂、钼酸铵溶液配制方法及染色效果【见4.2的d),e)和A.1.4,A.2.3] 修改了混合溶液染色效果(见A.2.2,2000年版的A.4.2);增加了岩石标本的含油性和滴酸反应情况的描述(见5.1.4和5.1.5)修改了碎屑岩颗粒粒级分类表、接触方式和胶结类型图版(见表1、6.1.4.5和图G.1,2000 年版的表1、5.1.3.4和图B.1):修改了砂岩的命名原则(见6.1.6.2,6.1.6.3,6.1.6.4,6.1.6.5,2000年版的5.1.5.2,5.1.5.3, 5.1.5.4, 5.1.5.5); 修改了泥(页)岩、粉砂岩、砾岩的鉴定与命名原则(见6.1.7,2000年版的5.1.6)修改了碳酸盐岩内碎屑和晶粒的粒级分类表(见表3、6.2.2.1.2和表4,2000年版的表3 5.2.2.4和表4)修改了亮晶的定义(见6.2.2.1.3,2000年版的5.2.2.6);删除了附录“自成黏结组构”,将有关内容移人正文中(见6.2.2.3,2000年版的附录C):增加了叠锥构造【见6.2.3.3d】】;修改了碳酸盐岩矿物成分分类图(见图4,2000年版的图4):修改了碳酸盐岩组构分类表、自成黏结组构类型表和晶粒碳酸盐岩命名原则【见表5、表J.1 和6.2.4.2d),2000年版的表5,表D.1和5.2.3;修改了岩浆岩中按矿物晶粒绝对大小的结构分类原则【见6.3.2.2a),2000年版的5.3.3.1a)】 增加了岩浆岩中按矿物自形程度的结构分类(见6.3.2.3):增加了常见岩浆岩结构类型表(见表6)修改了岩浆岩构造(见6.3.3,2000年版的5.3.2);修改了常见岩浆岩分类表和命名原则(见表7和6.3.4,2000年版的表6和5.3.4):增加了侵人岩、喷出岩、超镁铁质岩分类图(见图5、图6和图7);修改了火山碎屑类型、成因及特征表(见表8,2000年版的表8);修改了火山碎屑岩的结构(见6.4.2,2000年版的5.5.2):修改了火山碎屑岩分类表和命名原则(见表9和6.4.4.2,2000年版的表9和5.5.4.2):修改了变质岩的结构和构造(见6.5.2和6.5.3,2000年版的表7)修改了变质岩的分类和命名原则(见6.5.4及表10、表12、表13,2000年版的5.4.3和表7)增加了常见混合岩类型表(见表11):修改了碎屑岩、碳酸盐岩储集空间类型表(见表14、表15和表16,2000年版的表10,表 11和表12):增加了岩浆岩和火山碎屑岩储集空间类型表、变质岩储集空间类型表(见表17和表18)修改了储集空间统计方法和表达方式(见7.4,2000年版的6.6,6.7和6.8):修改了岩石薄片鉴定表格(见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和附录F,2000年版的附录 H、附录J、附录K、附录L和附录M)。
II SY/T53682016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石油地质勘探专业标准化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石油地质实验研究中心、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实验检测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罗忠、邵红梅、严玉霞、王仁厚、王朴、杨召、王彦凯、宋柏荣、崔京钢、 王丽英、满玲。
III SY/T 5368—2016
岩石薄片鉴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在偏光显微镜下的岩石薄片鉴定程序、鉴定内容和质量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碎屑岩、碳酸盐岩、岩浆岩、火山碎屑岩、变质岩的岩石薄片鉴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SY5517野外石油天然气地质调查规范 SY/T5788.3油气井地质录井规范 SY/T5913岩石制片方法 SY/T6103岩石孔隙结构特征的测定图像分析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适用于本文件。
3.1
泥岩 mudstone 粒径小于0.0156mm的碎屑颗粒含量大于或等于50%的碎屑岩。
3.2
页岩shale 发育页理构造的泥岩。
3.3
粉砂岩 siltstone 粒径大于或等于0.0156mm且小于0.0625mm的碎屑颗粒含量大于或等于50%的碎屑岩。
3.4
砂岩 sandstone 粒径大于或等于0.0625mm且小于2mm的碎屑颗粒含量大于或等于50%的碎屑岩。
3.5
砾岩 conglomerate 粒径大于或等于2mm的碎屑颗粒含量大于或等于50%的碎屑岩。
4设备与试剂
4.1本鉴定使用的设备包括偏光显微镜,宜配备机械台、显微照相系统、计算机及相关图像处理软件。
1 SY/T 5368—2016
4.2本鉴定使用的试剂包括:
a)茜素红S:分析纯。 b)盐酸:分析纯。 c)铁氰化钾:分析纯。 d)钼酸铵:分析纯。 e)硝酸:分析纯。
4.3染色试剂的配制方法及染色效果符合附录A的规定。
5鉴定程序 5.1岩石标本的肉眼观察 5.1.1颜色
岩石颜色的描述按SY5517的规定执行。 5.1.2致密度
致密度分为三级,包括: a)致密:用手指不能搓下颗粒。 b)中等:用手指只能搓下少量颗粒。 c)疏松:用手指能搓下大量颗粒。
5.1.3构造
对岩石样品中能够观察到的构造,如层理、波痕、干裂、冲刷面、生物遗迹、印模、结核、变形构造以及气孔构造、块状构造、流纹构造、千枚状构造、片状构造、片麻状构造、条带状构造、眼球状构造等进行描述。 5.1.4含油性
描述样品的含油性及沥青分布情况,含油级别描述按SY/T5788.3的规定执行。 5.1.5滴酸反应情况
用5%的稀盐酸滴于岩石样品表面,根据反应程度,按剧烈、中等、微弱、无”四级描述,并描述反应的均匀程度,如“局部剧烈”。 5.2岩石制片
岩石普通薄片、铸体薄片的制备按SY/T5913的规定执行。 5.3偏光显微镜下鉴定
将岩石薄片鉴定的内容填入相应的鉴定表,其格式分别参见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 附录F。
2 SY/T5368—2016
6普通薄片鉴定内容 6.1碎屑岩 6.1.1陆源碎屑组分 6.1.1.1石英组分
包括: a)石英:指单晶石英,描述形态、波状消光、裂纹、次生加大等特征。 b)燃石。
6.1.1.2长石
长石分为钾长石和斜长石,描述形态、解理、交代蚀变及其产物、风化程度、次生加大、溶蚀等特征。 6.1.1.3岩屑
分为岩浆岩岩屑、火山碎屑岩岩屑、变质岩岩屑和沉积岩岩屑,并描述其交代蚀变与溶蚀等特征。根据研究工作的需要,还可将上述各类岩屑进一步细分和描述。 6.1.1.4其他陆源碎屑组分
包括: a)云母。 b)绿泥石。 b)重矿物:描述重矿物种类及分布等特征。
6.1.2非陆源碎屑组分 6.1.2.1 内源屑
包括碳酸盐类内源屑、磷酸盐类内源屑、絮凝粒、泥屑等,描述其大小、形态、成分、分布等特
征。 6.1.2.2火山碎屑
指同沉积期喷发的火山碎屑物质,描述其类型、大小、形态、分布等特征。 6.1.2.3炭屑
包括炭化的植物碎片、煤屑,描述其大小、形态、内部结构、排列方式等特征。 6.1.3填隙物 6.1.3.1杂基
杂基是砂岩中与较粗碎屑一起沉积下来的细粒填隙组分,粒度一般小于0.0313mm,它们是机械沉积产物而不是化学沉淀组分,其主要成分为陆源黏土矿物、片状矿物、长石、石英、碳酸盐等碎屑。
3 SY/T5368-2016
6.1.3.2胶结物
胶结物是指沉积物或沉积岩在成岩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化学沉淀矿物或胶体矿物。 6.1.3.3其他
包括重质油和沥青等,描述其颜色、分布等特征。 6.1.4结构 6.1.4.1粒度
粒度是指碎屑颗粒的大小,粒度分级见表1。粒度的度量以粒状碎屑长轴为准,其表示方式为:最大粒径和主要粒径区间。
表1碎屑颗粒粒级分类表
粒径 mm
粒级
中值 >-8~-6 >-6~-2 >-2~-1 >-1~1 >1~2 >2~3 >3 ~ 4 >4~5 >5~ 6
亚类粗砾中砾细砾粗砂中砂细砂极细砂粗粉砂细粉砂

64 ~< 256 4~<64 2~<4 0.5~2 0.250.5 0.125-<0.25 0.0625<0.125 0.0313 ~< 0.0625 0.0156~<0.0313


粉砂

<0.0156
>6
6.1.4.2 分选性
砂级碎屑颗粒的分选程度分为三级: a)好:同一粒级含量大于或等于碎屑总量的75%。 b)中:同一粒级含量占碎屑总量的50%及以上但小于75%。 C)差:碎屑粒级集中趋势不明显。 当粒径跨粒级而主要粒径义接近粒级界限值时,仍以“好”或“中”表示分选性。
6.1.4.3磨圆度
磨圆度划分为棱角、次棱、次圆、圆、极圆五级,见图1。

棱角
次棱图1 碎屑颗粒磨圆度示意图
欢圆
极圆

上一章:SY/T 5436-2016 井筒作业用民用爆炸物品安全规范 下一章:SY/T 5190-2016 石油综合录井仪技术条件

相关文章

SY/T 5614-2011 岩石荧光薄片鉴定 GB/T 35206-2017 页岩和泥岩岩石薄片鉴定 SY/T 5916-2013 岩石矿物阴极发光鉴定方法 交代蚀变岩岩相学:岩石薄片研究指导 透明矿物薄片鉴定手册 火成岩岩石标本的观察、鉴定与描述 SY/T 5913-2021 岩石制片方法 SY/T 5748-2020 岩石气体突破压力测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