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75-010 CCS E 11
SY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 59132021 代替 SY/T 59132004
岩石制片方法
Rock thin section preparation
2022—02一16实施
2021一11一16发布
国家能源局 发布
SY/T 59132021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Ⅱ
器材与设备 4.1 材料 4.2 工具 4.3 化学试剂 4.4 仪器设备 5常规岩石制片方法 5.1 偏光薄片制片 5.2 铸体薄片制片 5.3 荧光薄片制片 5.4 阴极发光薄片制片 5.5 包裹体薄片制片 5.6电子探针薄片制片 5.7 粒度薄片制片 5.8大薄片制片 6特殊岩石制片方法 6.1 疏松含油岩石、煤、泥页岩薄片制片 6.2遇水膨胀岩石制片 6.3易溶盐类岩石制片 7古生物化石制片方法 7.1蜓类化石制片 7.2珊瑚化石制片 7.3苔藓虫化石制片 7.4古杯类化石制片 7.5层孔虫化石制片 7.6 鹦鹉螺化石光面的磨制 8质量要求
3
0
5
00 口
10
10 10
12 13 13
14 .14
8.1 薄片面积 8.2 薄片厚度
SY/T 59132021
.14 .14 ....14 .....15
8.3 薄片结构 8.4薄片标识 9安全与环保要求附录A(资料性)试剂的配制
AS
II
SY/T 5913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SY/T59132004《岩石制片方法》,与SY/T59132004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 b)更改了部分辅助材料,增加了自动化的切割设备(切片机)、研磨设备(自动磨片机)和胶固
设备(包埋机)(见第4章,2004年版的第2章); c)增加了包埋机胶固法(见5.1.2.3); d)增加了金刚石磨盘磨平面的方法(见5.1.3.2); e)更改了粘片工艺(见5.1.4,2004年版的3.1.4) f)增加了切片工艺(见5.1.5); g)增加了金刚石磨盘磨片法和自动磨片法(见5.1.6); h)更改了贴标签工艺(见5.1.8,2004年版的3.1.7): i)增加了电子探针薄片制片和粒度薄片制片(见5.6和5.7): j)增加了煤和泥页岩的制片(见6.1), k)更改了惧水岩石制片(见6.2,2004年版的4.2) 1)更改了盐类岩石制片(见6.3,2 2004年版的4.3); m)更改了质量标准(见第8章, 2004年版的第6章): n)更改了松脂胶的配制(见A.1,2 2004年版的A.1) o)增加了铁氰化钾和钼酸铵岩石染色剂的配制方法(见A.2,2004年版的A.6); P)更改了冷杉预制胶的配制(见A.3,2004年版的A.2) q)更改了环氧树脂胶的配制(见A.4,2004年版的A.4) r)更改了有机玻璃单体的配制(见A.5,2004年版的A.5)。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油地质勘探专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实验检测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石油地质
实验研究中心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中海油实验中心、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实验检测研究院、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马聪、靳军、李豫喜、张宇航、周基贤、李裕杰、臧春艳、佟朝辉、于琦、 郭鹏超、李农、王国钧、姜晨光、张巍。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SY/T 5913—1994, SY/T 59132004.
III
AS
SY/T 59132021
岩石制片方法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岩石制片的步骤、方法及质量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偏光、铸体、荧光、阴极发光、包裹体、电子探针、粒度、大薄片、特殊岩石和古
生物化石的制片。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9172岩心分析方法 SY/T6014石油地质实验室安全规程 SY/T6439石油地质实验室样品管理规定
S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器材与设备 4.1材料 4.1.1研磨材料
研磨材料宜选用以下一种或两种: a)100号、120号、150号、180号、240号、280号、W28号碳化硅金刚砂和W20号W10
号、W7号刚玉金刚砂及W7号、W5号碳化硼: b)120号、320号、500号、1000号、2000号、3000号金刚石磨盘
4.1.2盛载材料
盛载材料包括: a)玻璃板(厚度不宜小于5mm): b)试管:常用外形尺寸28mm×160mm,28mm×200mm、28mm×265mm c)载玻片: 常用外形尺寸 75mm×25mm× 1.5mm. 75mm× 55mm× 1.5mm. 60mmx 45mm × 1.0mm
45mm x 30mm x 1.0mm : d)盖玻片 : 常用外形尺寸 18mm× 18mm×0.17mm20mm×20mm×0.17mm.22mm×22mm× 0.17mm
1
SY/T 59132021
24mm x 24mm x 0.17mm 28mm x 28mm x 0.17mm. 40mm x 40mm x 0.17mm. 50mm × 50mmm x 0.17mm
4.1.3辅助材料
辅助材料包括: a)纺绸、纱布、抛光革: b)岩样盒、薄片标本盒: c)云母片: d)标签。
4.2工具 4.2.1制作标识工具
制作标识工具宜选用刻字笔或玻璃铅笔或激光打标机。 4.2.2加热工具
加热工具包括酒精灯、烧杯,煮胶网 4.2.3辅助工具
辅助工具包括小刻刀、镊子、放大镜。 4.31 化学试剂 4.3.1黏合剂
制片用的黏合剂包括: a)α一氰基丙烯酸酯瞬间强力胶黏剂或 α一氰基丙烯酸甲酯 b)固体冷杉胶或液体冷杉胶或中性树胶:)环氧树脂: d)甲基丙烯酸甲酯。
4.3.2稀释剂
制片用的稀释剂主要为丁基缩水甘油醚。 4.3.3固化剂
固化剂包括松香、松节油、提纯石蜡、乙二胺或三乙醇胺、偶氮二异丁氰。 4.3.4染色剂
染色剂包括三类 a)薄片染色剂:铁氰化钾(分析纯)或茜素红S(分析纯)或钼酸铵(分析纯); b)压铸颜料:油溶红或油溶黄或油溶兰或甲酯醇酶; c)辅助试剂:盐酸(分析纯)、硝酸(分析纯)、酒精(分析纯)。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