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JB/T 9070-2017 空调用通风机叶轮 平衡

JB/T 9070-2017 空调用通风机叶轮 平衡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78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10 17:21:49



相关搜索: jb 通风机 叶轮 9070

内容简介

JB/T 9070-2017 空调用通风机叶轮 平衡 ICS27.200 J73 备案号:61340—2018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90702017 代替JB/T9070—1999
空调用通风机叶轮 平衡
Air-conditioning fan impeller-Balance
2017-11-07发布
2018-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9070—2017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叶轮传动型式 5平衡方法 5.1单面静平衡.. 5.2双面动平衡 6技术要求 6.1不同叶轮型式的平衡要求. 6.2 平衡品质等级... 6.3对平衡设备和工装的要求.. 6.4对配重的要求. 6.5对由两个以上叶轮组成的转子的平衡要求 7图样中的平衡要求. 8叶轮平衡检验记录。 附录A(资料性附录) 通风机叶轮平衡检验记录卡。 JB/T9070—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JB/T9070—1999《空调用风机平衡精度》,与JB/T9070—1999相比主要技术变化
如下:
将标准名称由《空调用风机平衡精度》改为《空调用通风机叶轮 平衡》;修改了标准的适用范围,增加了空调用轴流通风机(见第1章);增加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增加了三种叶轮传动型式(见图10图12):修改了不同叶轮型式的平衡要求(见6.1.1、6.1.2);增加了不同叶轮型式的平衡要求(见6.1.3、6.1.4);修改了叶轮平衡品质等级,由G6.3改为不低于G5.6(见6.2);增加了对平衡机的选择及对叶轮平衡时平衡机转速的要求(见6.3.1、6.3.2);增加了对平衡机检测周期的要求(见6.3.3);修改了平衡轴与叶轮轴孔的配合要求(见6.3.5);修改了对配重的要求(见6.4);修改了图样中的平衡要求(见第7章):增加了叶轮平衡检验记录的要求和格式(见第8章和附录A)。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冷冻空调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38)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亿利达风机股份有限公司、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合肥通用机电产品检测院
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章启忠陈永宁,张卫军,曹晨。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ZBJ72048—1990 —JB/T9070—1999。
II JB/T9070—2017
空调用通风机叶轮 平衡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空调用通风机(以下简称通风机)叶轮平衡的术语和定义、叶轮传动型式、平衡方法,技术要求,图样中的平衡要求和叶轮平衡检验记录。
本标准适用于暖通空调用通风机(含离心通风机和轴流通风机)叶轮,其他类似用途的通风机叶轮亦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4201平衡机的描述检验与评定 GB/T6444机械振动平衡词汇
3术语和定义
GB/T6444界定的有关平衡术语和定义以及相关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4叶轮传动型式
通风机叶轮传动型式如图1~图12所示:可分为12种。
叶轮外转子电动机轴承
叶轮
轴承带轮


图 2 叶轮轴承 带轮
图叶轮
电动机
图4
图 3 JB/T9070—2017
叶轮
叶轮
叶轮轴承 联轴器
电动机
图5 叶轮
图6
叶轮
叶轮
叶轮
电动机
轴承
轴承
带轮 E 田山

图8
图7
叶轮
电动机
叶片 电动机 网罩
轴承
图9
图10 叶轮 电动机
叶片
电动机 导流罩
图11
图12
5平衡方法
5.1 单面静平衡
5.1.1叶轮采用单面静平衡的条件如下:
叶轮宽度(叶轮最大宽度)与叶轮直径(叶轮最大直径)的比小于或等于0.1:一采用单面静平衡即能满足平衡品质要求:叶轮只能进行单面静平衡。
5.1.2单面静平衡时,平衡校正平面上的质心偏移量按公式(1)计算。
2 JB/T9070—2017
(mr)s M
(1)
P
式中:
es—平衡校正平面s上质心偏移量,单位为微米(μm): (mr)s- 一s平面内的不平衡量m和m离旋转中心的距离r的乘积,单位为克毫米(g·mm): M- 叶轮(含平衡轴或电动机)的质量,单位为千克(kg)。
5.1.3平衡品质等级按公式(2)计算。
G= ea
(2)
1000
式中: G- 平衡品质等级,单位为毫米每秒(mm/s):
平衡校正平面上的质心偏移量,单位为微米(μum): -叶轮的最高旋转角速度,单位为弧度每秒(rad/s)。
?
其中:0= 2元斤 :n为叶轮的最高工作转速,单位为转每分(r/min)。
60
5.2双面动平衡 5.2.1叶轮采用双面动平衡的条件如下:
不能满足5.1.1规定的条件;对机组的振动和噪声有较高要求或对叶轮的平衡品质等级另有规定。
5.2.2双面动平衡时,两个平衡校正平面上的质心偏移量按公式(3)和公式(4)计算。
(mr)左 L2M
(3)
e左
L (mr)右
(4)
LM L

如图13所示,当叶轮的质心位于两支撑点中心,即L=L,(两平衡校正平面与质心等距离)时,两平衡校正平面上总的不平衡量m(g)按公式(5)计算。
eM 2r
(5)
m
平衡块平衡校正平面旋转轴 支撑点转子 大 L2
平衡校正平面 质心
X
Z
L
L
图13
5.2.3平衡品质等级按公式(2)计算。
3 JB/T9070—2017
6技术要求
6.1不同叶轮型式的平衡要求 6.1.1对于图1所示的叶轮型式,叶轮质心位于两支撑中心,可以将叶轮和电动机视为一个转子做平衡,其质量为电动机质量加叶轮质量。若电动机在出厂时已经做过平衡,也可以按图2所示,只对叶轮做平衡,其转子质量为叶轮质量加平衡轴质量。 6.1.2对于图2~图9和图11所示的叶轮型式,可以单独对叶轮进行平衡,转子的质量为叶轮质量加平衡轴的质量。 6.1.3对于图10和图12所示的叶轮,可以将叶轮和电动机视为一个转子做平衡,其质量为电动机质量加叶轮质量。 6.1.4叶轮平衡时的旋转方向与叶轮实际工作旋转方向无关,以保证平衡轴承受的径向力最小为准。 6.2平衡品质等级
通风机叶轮平衡品质等级应不低于G5.6。 6.3对平衡设备和工装的要求 6.3.1图1~图9型式的叶轮应采用卧式平衡机:图10~图12型式的叶轮应采用立式平衡机或卧式平衡机。 6.3.2被平衡叶轮(含平衡轴)的质量应在平衡机所允许的负荷范围内,叶轮平衡转速按平衡机说明书要求,根据叶轮的质量而定。 6.3.3平衡机使用方应定期(每6个月)按GB/T4201的规定对平衡机进行测定,测定精度应不低于 2.5级。 6.3.4平衡轴应具有足够的刚度,质量力求最小且应经动平衡校正,其平衡品质等级为G2.5。 6.3.5平衡轴与叶轮轴孔的配合精度应高于叶轮和风机轴的实际配合精度。平衡轴的支承面及平衡轴驱动端轴径与叶轮配合部分的同轴度公差应不大于$0.02mm。平衡轴支承面应硬化处理,其硬度不低于40HRC,支承面表面粗糙度Ra不大于1.6μm。 6.4对配重的要求 6.4.1焊接结构的离心叶轮,配重可以焊在叶轮前盘上,配重材料应与叶轮材料相同,其厚度应不超过被焊零件的厚度。配重采用与叶轮相同的焊接方法,满焊在叶轮的前盘外侧上。配重也可以采用金属垫片,用螺栓固定在叶轮前盘上,但必须保证螺栓有足够的强度和防松措施。也可以采用去重法,但被去除材料后的叶轮应仍能保证足够刚性和强度。 6.4.2对于前向多翼离心通风机叶轮、后向离心铝合金叶轮、后向离心镀锌板叶轮、后向离心塑料叶轮及轴流风机叶轮及其他非焊接叶轮,配重材料应采用铸铝或不锈钢板材。配重应折边咬实,能牢固地固定在叶轮叶片内侧或外侧上,且有防松措施。 6.4.3平衡块数量在同一校正面上不能超过2块,2块间的相位差应不超过90°。 6.4.4采用外转子电动机的离心叶轮和轴流叶轮,充许将配重块固定在电动机上,且保证牢固。 6.5对由两个以上叶轮组成的转子的平衡要求
由两个以上叶轮组成的转子,如图7、图8所示,可以对每个叶轮单独进行平衡,装配时可以不再进行平衡,但平衡品质等级应比单个叶轮的转子提高一个等级。
4 JB/T90702017
图样中的平衡要求
/
7.1 应标注叶轮的质量及允差、叶轮的最高工作转速。 7.2 应规定叶轮平衡方法和平衡品质等级,指明叶轮校正平面的位置,给出叶轮许用不平衡量
叶轮平衡检验记录
0
根据产品型号和规格,叶轮平衡后参照附录A做好叶轮平衡检验记录。
5
上一章:JB/T 9427.3-2015 电影检验片 第3部分:35mm立体电影画面检验片技术条件 下一章:JB/T 8807.2-2015 幻灯机 第2部分:闭合型直排式幻灯片盘(日本设计)

相关文章

JB/T 9070-2017 空调用通风机叶轮 平衡 ZJM-007-4393-2019 制冷空调用外转子轴流风机 T/ZZB 0966-2019 制冷空调用外转子轴流风机 GB/T 31437-2015 单元式通风空调用空气-空气热交换机组 JB/T 14067-2022 空调用排水泵 JB/T 10718-2022 空调用机织空气过滤网 JB/T 11526-2013 空调用交点粘结空气过滤网 JB/T 12320-2015 空调用齿轮式电子膨胀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