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JB/T 12210-2015 内燃机空气滤清器(粒子计数法)分级滤清效率试验方法

JB/T 12210-2015 内燃机空气滤清器(粒子计数法)分级滤清效率试验方法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4.55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10 17:31:53



相关搜索: 内燃机 方法 空气 粒子 试验 效率 计数法 效率 滤清器 12210

内容简介

JB/T 12210-2015 内燃机空气滤清器(粒子计数法)分级滤清效率试验方法 ICS27.020 J93 备案号:49938—20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2210—2015/IS0/TS19713-1:2010
内燃机空气滤清器
(粒子计数法)分级滤清效率试验方法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Air cleaners
-Fractional efficiency testing (using particle counting)
[ISO/TS 19713-1: 2010, Road vehicles—Inlet air cleaning equipment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nd compressors-Part 1: Fractional efficiency
testing with fine particles (0.3 μm to 5 μm optical diameter), IDT)
2015-10-01实施
2015-04-3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12210—2015/IS0/TS19713-1:2010
目 次
前言引言.
III IV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原理. 5 试验设备、准确度和验证
5.1 测量准确度. 5.2 试验台架结构. 5.3 试验条件 5.4 验证. 5.5 参照空气滤清器总成/空气滤芯 5.6 常规操作程序 6分级效率试验 6.1 一般要求.. 6.2 试验程序计算和数据可接受判定依据 7.1 般要求 7.2 符号和下角标. 7.3 试验顺序 7.4 相关比 7.5 渗透率/分级效率 7.6 效率. 7.7 数据处理 7.8 容尘和效率试验程序 7.9 试验报告附录A(资料性附录) 试验报告附录B(规范性附录) 泊松统计附录C(规范性附录) 压力损失数据处理附录D(资料性附录) 效率试验时气溶胶饱和浓度的确定附录E(规范性附录) 准确度要求、验证以及维护保养附录F(规范性附录) 空气动力学直径附录G(规范性附录) 效率用气溶胶适度中和的检验方法 G.1 引 G.2 般程序 G.3对验证试验用滤清器的要求 G4方法.:降低气溶胶浓度或减小气溶胶发生器的流量以使驻极体效率最小化... G.5 方法2:调节离子输出以使驻极体效率最小化
11 11 2
12 2 13 14 14 14 14 14 16 16 16 22 22 23 25 27 28 29 32 33 33 33 .34
7
...34 35
1 JB/T12210—2015/ISO/TS19713-1:2010
附录H(规范性附录) 泄漏 H.1 一般要求 H.2泄漏类型附录I(资料性附录) 气溶胶等速采样参考文献.
38 38 .38 40 43
图1验证等速采样点的采样位置图2评定空气滤清器总成的试验装置图3 板式和轴向进气圆简形空气滤芯的试验壳体图4径向进气圆简形空气滤芯的试验壳体.. 图A.1 试验流量下分级效率与粒径和容尘量的函数曲线图A.2 压力损失与气溶胶容尘量的函数曲线. 图D.1 (0.3~0.5)um粒径档粒子在不同浓度下的效率示例图G.1 方法1的图例,图G.2 采用电晕中和器进行中和时测得的板式空气滤芯的分级滤清效率图1.1 气溶胶采样类型. 图1.2 采样管嘴类型
8 8 24 24 28 35 37 41
表1 管道直径与空气流量表2 试验顺序. 表3 采用单计数器依次采样系统的采样顺序... 表4 采用双计数器问步采样系统的采样顺序。 表5 t分布变量表6相关比取值范围表A.1 空气滤清器分级效率试验报告格式,表B.1 泊松变量平均值的95%置信限. 表E.1 仪器准确度要求,表E.2 验证(测量仪器和过程)表E.3 日常维护表F.1 密度和形状系数
4

15
19 23 25 29 29 ..30 32
II JB/T12210—2015/ISO/TS19713-1:201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采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SO/TS19713-1:2010《道路车辆内燃机及压缩机进气空气滤清装置
第1部分:细灰分级效率试验方法(光学直径0.3um5μm)》(英文版)。
为便于使用,本标准作了如下编辑性修改:
为了与我国现有的系列标准一致,将标准的名称修改为《内燃机空气滤清器(粒子计数法)分级滤清效率试验方法》。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内燃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77)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蚌埠市昊业滤清器有限公司、上海桢行滤清器有限公司、浙江恒勃汽摩部件有限
公司、上海内燃机研究所、沈阳新科精密仪器设备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上海同圆发动机测试设备有限公司、上海永红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浙江威泰汽配有限公司、杭州特种纸业有限公司、苏州苏信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富阳市北木浆纸有限公司、临海市江南滤清器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方雯、沈红节、张沫桁、梁云、周书忠、李赫峰、梁桂森、陈文、张宁、王瑞忠、惠慕贤、吴安波、耿进辉、冯贻海、郭玉林。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II JB/T12210—2015/ISO/TS19713-1:2010
引言
本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适用于内燃机空气滤清器的分级效率试验。空气滤清器的作用是滤除空气中的尘埃污染物,用以保护内燃机。
分级效率是空气滤清器的主要性能特性之一。本标准是用于指导分级效率参数测量的试验方法。制定本试验方法的目的,是在规定的试验室试验台架上,按照统一的试验方法对空气滤清器的分级效率进行试验评定。
按照本标准取得的数据,可用来确定按本方法进行试验时,空气滤清器的分级效率特性。实际的工作环境(包括灰尘、湿度、温度、机械振动、气流脉冲等)很难模拟,但通过采用本试验方法,可在较高的置信水平下对比空气滤清器的分级效率。
IV JB/T12210—2015/IS0/TS19713-1:2010
内燃机空气滤清器
(粒子计数法)分级滤清效率试验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在试验室通过光学直径0.3um5um粒子的分级效率试验来测量内燃机空气滤清器性能的试验方法。
测试的性能包括:空气流阻或压力损失、原始分级效率和容尘试验过程中的递增分级效率。 本标准对试验程序、试验条件、试验设备和性能试验报告进行了统一和具体的规定,以便采用试验
室台架对内燃机进气系统中使用的空气滤清器和空气滤芯的过滤性能进行一致性评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了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本文件。
ISO501l:2000内燃机及压缩机进气空气滤清装置性能试验(Inletaircleaningequipment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nd compressorsPerformance testing)
ISO12103-1道路车辆用过滤器评价的试验用灰第1部分:亚利案那州试验用灰(Road
vehiclesTest dust for filter evaluationPart l: Arizona test dust)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丁本文件。
3.1
空气滤清器总成aircleanerassembly 由空气滤清器壳体和空气滤芯组成的总成
3.1.1
单级空气滤清器singlestageaircleaner 不包含预滤器的空气滤清器。
3.1.2
多级空气滤清器 multistage air cleaner 由两级或多级组成的空气滤清器。第一级通常是预滤器,以后各级是由一个或多个空气滤芯所组成。 注:如果采用两个滤芯,第一个称为主滤芯,第二个称为安全滤芯。
3.1.3
预滤器pre-cleaner 在试验用灰到达空气滤芯之前,利用惯性力或离心力除去其一部分试验用灰的装置。
3.2
空气滤芯airfilterelement 安装并密封在空气滤清器总成内,起实际过滤作用的过滤部件。
1 JB/T12210—2015/ISO/TS19713-1:2010
3.3
试验空气流量testairflowrate 单位时间内在试验管道内测量到的空气体积。 注:试验空气流量的单位为立方米每小时(m/h)。
3.4
压力损失pressure loss 由空气滤清器导致流动能(速度头)降低换算成标准状态(101.3kPa,20℃)下的压降,单位为
千帕(kPa)。 3.5
分级效率fractional efficiency Er.i 空气滤清器滤去特定粒径粒子的能力,对于i粒径粒子用百分数表示,按公式(1)计算:
Ci- Czi ×100 %..
(1)
Eri
Cli
式中: Ci—上游单位体积内特定i粒径粒子的数量: C2i 一下游单位体积内特定i粒径粒子的数量。
3.6
原始分级效率 fractional efficiencybeforedust loading 收集到的粒子对被试滤清器效率产生测量影响之前的效率。 注:在收集到足够的气济胶粒了对滤清器压力损失有测量影响之前,收集到的粒了可能影响测得的过滤效率。
3.7
递增分级效率incremental fractional efficiency 在规定的试验空气流量下,滤清器试验室寿命分别达到10%、25%、50%和100%时测得的效率,
具是粒径的函数。滤清器的寿命是采用ISO12103-1试验用火对滤清器进行容尘试验,通过滤清器产生的压力损失值来测定的。
注1:逊行递增分级效率试验时,滤清器的压力损失AP可按公式(2)计算:
AP=AP+AL(AP-AP):
(2)
式中: APo- 原始压力损失; AL 滤清器寿命分数; APa 规定的终止压力损失。 注2:逊行递增分级效率试验时的条件也可由供需双方商定。
3.8
分级渗透率 fractional penetration Pr.i 特定粒径粒子渗透滤清器后的浓度与进入滤清器前的浓度之比,对于i粒径粒子用百分数表示,按
公式(3)训算:
P.:=100%-Er
(3)
3.9
试验容尘量testdust loading 在规定空气流量下空气滤清器总成或空气滤芯在达到规定压力损失时收集到的试验用灰总质量,单
位为克(g)。 2 JB/T12210—2015/ISO/TS19713-1:2010
3.10
粒子测量仪/气溶胶谱仪particlemeasurementdevice/aerosol spectrometer 用于测量气溶胶粒子数量和(或)粒径的仪器。 注:推荐采用光学粒了计数器(OPC)或止他与测量粒径具有较好相关性的计数器,如空气动力学粒了计数器(APC)。
3.11
试验用气溶胶 testaerosol 悬浮在空气中的粒子,用于滤清器的效率试验或容尘试验。
3.11.1
分级效率试验用气溶胶fractionalefficiencytestaerosol 用于测量被试滤清器分级效率的气溶胶,这种气溶胶的浓度应足够低,避免对粒子计数器产生重合
相关误差,且不能因为容尘这种气溶胶而改变滤清器的效率。
注:应降低气溶胶的带电电荷,以使其接近玻尔慈曼平衡状态分布。效率试验用气溶胶的要求见5.2.10和5.2.11。 3.11.2
容尘试验用气溶胶loadingtestaerosol 用于滤清器容尘试验的试验用气溶胶,其浓度应足够高,以使滤清器在适当时间内达到容尘效果。 注:容尘试验用灰见5.2.13.2。
3.12
相关比correlationratio R 在试验系统中无被试滤清器安装时,在下游采样位置与上游采样位置实测到的粒子数之比。 注1:相关比可能人于1,也可能小于1 注2:相关比的计算方法见7.7.1。
3.13
对数平均直径 log mean diameter DL i 加权平均直径按公式(4)训-算:
Di., = JD,D+
4
式中: D一—粒径的下限值: Di+1 粒径的上限值。 3.14
几何(等效体积)直径 geometric (volume equivalent)diameter Dg.i 与被测量粒子等体积球的直径。 注:对于球形粒了,就是该球的直径。
3.15
光学(等效)直径optical(equivalent)diameter Do.i 用于标定光学粒径仪的一种粒子的直径,该种粒子与被测粒子发出的光散射量相同。 注:光学直径与粒径仪,标定仪器的粒了类型(通常使用聚苯乙烯乳胶球),被测粒了的光学性质和粒了八寸有关
3.16
空气动力学(等效)直径 aerodynamic Cequivalent) diameter
3
上一章:JB/T 12715-2016 发动机用粉末冶金真空泵转子技术条件 下一章:JB/T 12209-2015 中速大功率柴油机球墨铸铁曲轴技术条件

相关文章

GB/T 8243.12-2021 内燃机全流式机油滤清器试验方法第12部分∶颗粒计数法滤清效率和容灰量 GB/T 8243.12-2021 内燃机全流式机油滤清器试验方法 第12部分:颗粒计数法滤清效率和容灰量 JB/T 9755.5-2013 内燃机 空气滤清器 第5部分:性能试验方法 JB/T 12332-2015 往复式内燃机空气滤清器噪声测量方法 GB/T 35363-2017 汽车发动机柴油滤清器和汽油滤清器滤清效率和纳污容量的测定方法颗粒计数法 GB/T 35363-2017 汽车发动机柴油滤清器和汽油滤清器 滤清效率和纳污容量的测定方法 颗粒计数法 JB/T 9755.1-2011 内燃机 空气滤清器 第1部分:干式空气滤清器总成 技术条件 JB/T 13049.5-2017 电控柴油机 柴油滤清器 第5部分:滤清效率及容尘量试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