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4333.6-2019 硅铁 铬含量的测定 二苯基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GB/T 4333.6-2019 硅铁 铬含量的测定 二苯基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33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25 08:52:41



相关搜索: 硅铁 4333 测定 含量 光度 含量 二苯基

内容简介

GB/T 4333.6-2019 硅铁 铬含量的测定 二苯基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ICS 77.100 H 1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333.6—2019 代替GB/T4333.6—1988
硅铁铬含量的测定二苯基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FerrosiliconDetermination of chromium content-
Diphenylcarbazide spectrophotometricmethod
2020-05-01实施
2019-06-04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4333.6—2019
前言
GB/T4333硅铁的分析方法分为9部分:
GB/T4333.1 硅铁 硅含量的测定高氯酸脱水重量法和氟硅酸钾容量法; GB/T4333.2 硅铁化学分析方法铋磷钼蓝光度法测定磷量; GB/T4333.3 硅铁化学分析方法高碘酸钾光度法测定锰量; GB/T4333.4 硅铁 铝含量的测定 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EDTA滴定法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 4333.5 硅铁 硅、锰、铝、钙、铬和铁含量的测定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熔铸玻璃片法); GB/T 4333.6 硅铁 铬含量的测定二苯基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GB/T4333.7 硅铁 硫含量的测定红外线吸收法和色层分离硫酸钡重量法; GB/T4333.8 硅铁化学分析方法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钙量; GB/T4333.10 硅铁碳含量的测定红外线吸收法。
-
本部分为GB/T4333的第6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GB/T4333.6一1988《硅铁化学分析方法 二苯基碳酰二肼光度法测定铬量》。本部分
与GB/T4333.6—1988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范围,测定范围(质量分数)由0.100%~0.600%调整为0.010%~0.600%(见第1章, 1988年版的第1章);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修改了配制二苯基碳酰二肼乙醇溶液时需加的溶液为无水乙醇(见4.9,1988年版的3.9);增加了取样和制样(见第6章);增加了测定次数(见7.2);修改了分析步骤,如“冒高氯酸烟约3min”改为“继续加热蒸发冒高氯酸烟至溶液约4mL左右”“使铬充分氧化并使过硫酸铵完全溶解”改为“至溶液出现稳定红色再保持溶液微沸 5min,使铬充分氧化并使过硫酸铵完全分解”(见7.5,1988年版的5.3);修改了允许差的内容,用统计得到的重复性限r和再现性限R代替了“允许差”(见第9章, 1988年版的第7章);增加了试验报告的内容(见第10章)。
本部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生铁及铁合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18)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鄂尔多斯市西金矿冶有限责任公司、本钢板材
股份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陶俊、赵宇、许涯平、孙肖媛、隋月斯、马宁、王文锋、曾海梅、阑利志、张坤、陈刚、 荷敏、吕芬、卢春生。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4333.6—1984,GB/T4333.6—1988。
1 GB/T4333.6—2019
硅铁铬含量的测定二苯基碳酰二耕分光光度法
警示一一使用本部分的人员应具有正规实验室工作实践经验。本部分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1范围
GB/T4333的本部分规定了采用二苯基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测定硅铁中的铬含量。 本部分适用于硅铁中铬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质量分数):0.010%0.600%。
L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4010铁合金化学分析用试样的采取和制备 GB/T6379.1 测量方法与结果的准确度(正确度与精密度)第1部分:总则与定义 GB/T 6379.2 测量方法与结果的准确度(正确度与精密度)第2部分:确定标准测量方法重复
性与再现性的基本方法
GB/T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 7729 冶金产品化学分析分光光度法通则 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 12806 实验室玻璃仪器 单标线容量瓶 GB/T 12807 实验室玻璃仪器 分度吸量管 GB/T 12808 实验室玻璃仪器 单标线吸量管
3 原理
试料用硝酸、氢氟酸溶解,高氯酸冒烟除去硅,在硝酸银溶液中以过硫酸铵氧化铬至正六价,加人过
量碳酸钠溶液,使铁、锰等元素生成沉淀与铬分离。分取部分滤液,在硫酸介质中使六价铬与二苯碳酰二肼反应生成紫红色化合物,于分光光度计波长550nm处,测量其吸光度,计算铬的质量分数。
4试剂
分析中除另有说明外,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试验用水为GB/T6682规定的三级及三级以上蒸馏水或纯度与其相当的水。 4.1硝酸,p=1.42g/mL。 4.2氢氟酸,p=1.15g/mL。 4.3 高氯酸,p=1.67g/mL。
1 GB/T4333.6—2019
4.4 硫酸,1十4。 4.5 5硝酸银溶液,5g/L。 4.6 过硫酸铵溶液,200g/L。 4.7 碳酸钠溶液,200g/L。 4.8 硫酸锰溶液,10g/L。 4.9 二苯基碳酰二肼乙醇溶液,2g/L。
称取0.20g二苯基碳酰二肼,置于150mL磨口瓶中,加人10mL乙酸、90mL无水乙醇,搅拌使其溶解,用时配制。 4.10酚乙醇溶液,1g/L。 4.11 铁溶液,10mg/mL。
称取86.34g基准硫酸铁铵NH,Fe(SO)。:12H.O,置于300mL烧杯中,加人200mL水溶解
后,加人50mL硫酸(4.4)加热溶解,冷却至室温,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10mg铁。 4.12锰溶液,1mg/ml。
称取2.749g基准硫酸锰,置于300mL烧杯中,用水溶解后,移人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L含1mg锰。 4.13铬标准溶液,100ug/mL。
称取0.2829g已在150℃烘干并恒量的重铬酸钟钾基准试剂,置于150mL烧杯中,用水溶解后,移
人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100μg铬
5设备和材料
除非另有规定,所用容量瓶应符合GB/T12806的规定,吸量管应符合GB/T12807和GB/T12808 的规定。 5.1天平,感量0.1mg。 5.2 2分光光度计,按GB/T7729对分光光度计性能的判断,所用分光光度计应达到下列要求:
a)在波长542nm处测量吸光度时,光谱带宽应不大于10nm,波长测量应精确至士2nm; b)用校准曲线最高浓度溶液测量10次吸光度,相对标准偏差应不大于0.3%。
6取样和制样
按照GB/T4010规定进行取样和制样。试样粒度不大于0.125mm。
7分析步骤
警示一一通常在有氨、亚硝酸蒸气或有机物存在时,冒高氯酸烟可能会引起爆炸,操作应在抽风柜中进行。 7.1试料量
按表1称取试样,准确至0.0001g。
2 GB/T4333.6—2019
表1试料量
测定范围(质量分数)/%
试料量/g 0.50 0.20
0.010~0.100 >0.100~0.600
7.2 2测定次数
对同一试样,至少独立测定二次
7.3 空白试验
随同试料做空白试验。
7.4 验证试验
随同试料分析同类型标准样品。 7.5 5测定 7.5.1试料分解
将试料(7.1)置于200mL聚四氟乙烯烧杯中,加人10mL硝酸(4.1),滴加5mL~10mL氢氟酸(4.2),至试料完全溶解后,加人5mL高氯酸(4.3),于电炉上加热蒸发冒高氯酸烟至溶液约4mL左右。取下稍冷,用水冲洗皿壁,继续加热蒸发冒高氯酸烟至溶液约4mL左右。取下稍冷,加约20mL 水,再加热使盐类溶解,移入200mL烧杯中,用水调整至体积约80mL。
7.5.2氧化
加人3mL硝酸银溶液(4.5)、5mL过硫酸铵溶液(4.6),于电炉上加热煮沸,至溶液出现稳定红色再保持溶液微沸5min,使铬充分氧化并使过硫酸铵完全分解。
7.5.3分离
取下稍冷,仔细滴加碳酸钠溶液(4.7)至溶液出现沉淀,并继续滴加碳酸钠溶液(4.7)至溶液的pH
值约为9(可放人一小块pH试纸检验),加热至沸,取下冷却。滴加硫酸锰溶液(4.8)至红色消失(观察红色消失应将溶液静置观察上层清液)。移人2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用快速滤纸干过滤,弃去最初流出的5mL~10mL溶液。
7.5.4显色
移取20.00mL滤液(如含铬量大于0.40%,移取10.00mL滤液),置于100mL容量瓶中,滴加1滴
酚酞乙醇溶液(4.10),用硫酸(4.4)中和至红色消失并过量1滴~2滴,加人3mL硫酸(4.4)、60mL水、 5.00mL二苯基碳酰二肼乙醇溶液(4.9),混匀,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 7.5.5测定
将部分溶液移人1cm~2cm比色皿中,以随同试料所做空白溶液为参比,于分光光度计波长 550nm处测量其吸光度。从校准曲线上查出溶液中铬的量。
3 GB/T4333.6—2019
7.6 校准曲线的建立
7.6.1 校准曲线溶液的制备
按表2移取铬标准溶液(4.13),分别置于一组200mL烧杯中,加人15mL铁溶液(4.11)、1.5mL
锰溶液(4.12)、4mL高氯酸(4.3),用水调整至体积约为80mL,以下按7.5.2、7.5.3、7.5.4进行。将部分溶液移人1cm比色皿中,以试剂空白为参比,于分光光度计波长550nm处测量其吸光度
表2校准曲线
测定范围(质量分数)/%
比色Ⅲ/cm
分取溶液/mL
标准溶液/mL
20.00 20.00 10.00
2
0.00,0.50、1.00、2.00、3.00,5.00
0.010~0.100 >0.100~0.400 >0.400~0.600
0.00,1.00,3.00,5.00,7.00,9.00
1
7.6.2 校准曲线的绘制
以铬量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校准曲线,
8 结果计算及表示
8.1 结果的计算
按式(1)计算试样中铬的质量分数,用百分数表示(%):
mXV
mxV, X 100
..(1)
Wer
式中: Wer m; 从校准曲线上查得显色溶液中的铬量,单位为克(g); V
铬的质量分数,%:
试料溶液总体积,单位为毫升(mL);
m 试料量,单位为克(g); V. 分取试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8.2 结果的表示
采用试料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试样的铬量。同一试样两次独立分析结果差值的绝对值不大于重复性限r,则取算术平均值作为分析结果。如果两次独立分析结果差值的绝对值大于重复性限r,则按照附录A的规定追加测量次数并确定分析结果。
数值修约按GB/T8170的规定执行,测定范围在0.010%~0.100%时,所得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三位,测定范围在0.100%~0.600%时,所得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两位。
9精密度
本部分的精密度数据是在2017年由8个实验室,对6个不同水平的铬含量进行共同试验确定的,
每个实验室对每个水平的铬含量在GB/T6379.1规定的重复性条件下独立测定3次。共同试验数据(参见附录B)按GB/T6379.2进行统计分析,确定的重复性限r和再现性限R见表3。
4 GB/T4333.6—2019
表3 精密度重复性限r
测定范围(质量分数)/%
再现性限R 0.004 0.005 0.015 0.020 0.025
0.010~0.025 >0.025~0.050 >0.050~0.100 >0.100~0.250 >0.250~0.600
0.003 0.004 0.010 0.015 0.020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重复性限r,大于重复性限r的情况以不超过5%为前提,
在再现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再现性限R,大于再现性限R的情况以不超过5%为前提。
10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识别样品、实验室和试验日期所需的全部资料; b) 引用标准的编号; c) 结果与其表示; d) 测定中发现的异常现象;
a)
在测定过程中注意到的任何特性和本部分中没有规定的可能对试样和有证标准物质的结果产生影响的任何操作。
e)
5 GB/T4333.6—2019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试样分析结果接受程序流程图
图A.1的部方硅铁肖媛接受程序隋程图。
测定Xi,X2

+
o
X-X2


Xi+X2+X
XmaxXmin≤1. 2r
IXiX2≤1. 2r
测定X3
X=
3


测定X4
测定Xs,X

=$+$++x
XmuxXmin≤1. 3r
4

=中位值(Xi,X2,Xg,X)
注:r的分法析为。
图A.1 试样分析结果接受程序流程图
上一章:GB/T 4333.7-2019 硅铁 硫含量的测定 红外线吸收法和色层分离硫酸钡重量法 下一章:GB/T 4333.10-2019 硅铁 碳含量的测定 红外线吸收法

相关文章

GB/T 4333.6-2019 硅铁 铬含量的测定 二苯基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GB/T 4333.6-2019 硅铁铭含量的测定二苯基碳酰二勝分光光度法 YB/T 4582.2-2017 氮化硅铁铬含量的测定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GB/T 6730.30-2017 铁矿石 铬含量的测定 二苯基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GB/T 14849.11-2016 工业硅化学分析方法 第11部分:铬含量的测定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GB/T 14849.11-2016 工业硅化学分析方法第11部分∶铬含量的测定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GB/T 31931-2015 钢板及钢带 锌及锌合金镀层中六价铬含量的测定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YB/T 4582.2-2017 氮化硅铁铬含量的测定二苯碳酰二肿分光光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