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83.060 G 35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8656—2018 代替GB/T8656—1998
乳液和溶液聚合型苯乙烯-丁二烯
橡胶(SBR) 评价方法
Emulsion-and solution-polymerized styrene-butadiene rubber(SBR)-
Evaluation procedures
(ISO2322:2014,Styrene-butadienerubber(SBR)
Emulsion-and solution-polymerized types—Evaluation procedures,MOD)
2019-11-01实施
2018-12-28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8656—2018
目 次
前言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
I
2
3 取样和制样
生胶的物理和化学试验 4.1 门尼黏度 4.2 挥发分 4.3 灰分
4
5评价用混炼胶的制备
5.1 标准试验配方 5.2 可供选择的充油型试验配方 5.3 程序
6用硫化仪评价硫化特性 6.1用圆盘振荡硫化仪评价
6.2用无转子硫化仪评价硫化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评价
7
8精密度 9 试验报告附录A(资料性附录) 精密度附录B(资料性附录) 示例参考文献
10
16
17
GB/T8656—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8656一1998《乳液和溶液聚合型苯乙烯-丁二烯橡胶(SBR) 评价方法》。与
GB/T8656一1998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1998年版的第2章); -增加了对配合剂的要求(见表2);一增加了适用于充油试验配方的开炼机混炼程序(见5.3.2.2);增加了方法B实验室密炼机单段混炼程序(见5.3.3);删除了方法C小型密炼机混炼操作步骤,将初混炼用密炼机和终混炼用开炼机的有关内容移人正文中(见5.3.4,1998年版的5.3.3);将精密度中方法A开炼机混炼的有关内容移人附录中(见A.2);删除了精密度中方法C小型密炼机混炼(见1998年版的8.2):增加了2003年ITP获得的开炼机混炼精密度和密炼机混炼精密度及2017年ITP获得的密炼机初混炼和开炼机终混炼精密度(见A.3、A.4);删除了精密度结果使用指南,将关于精密度结果的说明调整为附录B(见附录B,1998年版的附录B、附录C)。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2322:2014《苯乙烯-丁二烯橡胶(SBR) 乳液和溶液聚合型评价方法》。 本标准与ISO2322:2014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如下:
关于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做了具有技术性差异的调整,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调整的情况集中反映在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具体调整情况如下: ·用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GB/T528代替了ISO37; ·用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GB/T1232.1代替了ISO289-1; ·用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GB/T2941代替了ISO23529; ·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4498.1代替了ISO247:2006; ·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6038代替了ISO2393; ·用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GB/T9869代替了ISO3417; ·用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GB/T15340代替了ISO1795; ·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24131.1代替了ISO248-1; ·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24131.2代替了ISO248-2; ·用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GB/T25268代替了ISO6502: ·增加了ASTMD3185。 一增加了对配合剂的要求,使评价结果具有可比性(见表2)。 一增加了开炼机和小型密炼机混炼投料系数,便于标准的执行(见表3)。 一增加了适用于充油型试验配方的开炼机混炼程序,以满足我国用户需求(见5.3.2.2)。
本标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修改了标准名称;附录A中增加了“2017年ITP获得的密炼机初混炼和开炼机终混炼精密度”(见A.4)。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II
GB/T8656—2018
本标准由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5)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石化分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
油化工研究院、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独山子石化分公司、申华化学工业有限公司、怡维怡橡胶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益凯新材料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兰州石化分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分公司、双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莉、韩艳、魏玉丽、张欣荣、姚晓晖、孔祥朋、孙秀莲、王兆德、王小为、李强、 于洪光、郭菲、翟月勤。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8656—1988,GB/T8656—1993GB/T8656—1998。
V
GB/T 8656—2018
乳液和溶液聚合型苯乙烯-丁二烯
橡胶(SBR) 评价方法
警示一 一使用本标准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本标准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
生胶的物理和化学试验方法;评价乳液和溶液聚合型苯乙烯-丁二烯橡胶(SBR)(包括充油橡胶)硫化特性所用的标准材料、 标准试验配方、设备及操作程序。
本标准适用于表1所列橡胶,这些橡胶通常以硫化胶形式使用
表1苯乙烯-丁二烯生橡胶类型
苯乙烯
橡胶(充油或非充油)
共聚物类型
总含量(质量分数)/%
嵌段含量(质量分数)/%
A系列乳聚SBR 溶聚SBR 溶聚SBR B系列乳聚SBR 溶聚SBR 溶聚SBR
无规无规部分嵌段
≤50 ≤50 ≤50
0 0 ≤30
无规无规部分嵌段
>50 >50 ≤50
0 0 >30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28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GB/T528一2009,ISO37:2005, IDT)
GB/T 1232.1 未硫化橡胶 用圆盘剪切黏度计进行测定第1部分:门尼黏度的测定 (GB/T 1232.1—2016,ISO289-1:2014,IDT)
GB/T 2941 橡胶物理试验方法试样制备和调节通用程序(GB/T2941一2006,ISO23529:2004,
IDT)
GB/T 4498.1 橡胶 灰分的测定第1部分:马弗炉法(GB/T4498.1一2013,ISO247:2006, MOD)
GB/T 6038 橡胶试验胶料 配料、混炼和硫化设备及操作程序(GB/T6038—2006,ISO2393:
1
GB/T8656—2018
1994,MOD)
GB/T 9869 橡胶胶料 硫化特性的测定 圆盘振荡硫化仪法(GB/T9869—2014,ISO3417: 2008.IDT)
GB/T15340天然、合成生胶取样及其制样方法(GB/T15340—2008,ISO1795:2000,IDT) GB/T24131.1生橡胶挥发分含量的测定 第1部分:热辊法和烘箱法(GB/T24131.1一2018,
ISO248-1:2011,MOD)
GB/T24131.2生橡胶挥发分含量的测定 第2部分:带红外线干燥单元的自动分析仪加热失重法(GB/T24131.2—2017,ISO248-2:2012,MOD)
GB/T 25268 橡胶硫化仪使用指南(GB/T25268一2010,ISO6502:1999IDT) ASTMD3185 橡胶标准试验方法 苯乙烯-丁二烯橡胶SBR(包括充油橡胶)评价方法[Standard
test methods for rubberEvaluation of SBR (Styrene-butadiene rubber)including mixtures with oil)
3 :取样和制样
3.1 按GB/T15340的规定取约1.5kg的实验室样品 3.2 按GB/T15340的规定制备试样。
4 生胶的物理和化学试验
4.1 门尼黏度
按GB/T15340的规定制备试样,按GB/T1232.1的规定测定门尼黏度,结果以ML(1十4)100℃ 表示。
若测定的ML(1十4)100℃超过100个门尼值,可以使用小转子,结果以MS(1十4)100℃表示 4.2 2挥发分
按GB/T24131.1或GB/T24131.2中规定的方法测定。 4.3灰分
按GB/T4498.1中规定的方法测定
评价用混炼胶的制备
5
5.1* 标准试验配方
标准试验配方见表2。 应使用符合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的参比材料。如果无法获得标准参比材料,应使用有关团体认可
的材料。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