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25.020 J 32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6961—2018
超高强钢热冲压工艺 通用技术
Hot stamping process for ultra-high strength steelGeneral specification
2019-07-01实施
2018-12-28 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中华人民共 和 国
国家标准
超高强钢热冲压工艺 通用技术
GB/T 36961—2018
*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29)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5)
网址:www.spc.org.cn 服务热线:400-168-0010 2018年12月第一版
*
书号:155066·1-62256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GB/T 36961—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全国锻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74)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先进成形技术与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机科国创轻量化科
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东风(武汉)实业有限公司、北京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武汉理工大学、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单忠德、闫沁太、许应、李勇、雷涛、史志文、徐伟力、华林、高咏梅、戎文娟、孙福臻、 魏巍、洪继要、宋燕利、周林、罗爱辉、胡志力。
-
GB/T36961—2018
超高强钢热冲压工艺 通用技术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超高强钢热冲压工艺通用技术要求,包括热冲压件技术要求和热冲压工艺要求、试验
方法、标志、质量合格证书、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厚度不大于4.0mm、等厚度的无镀层钢板或有防氧化镀层钢板为原材料,采用特
定热冲压方法(同时完成冲压成形与率火处理)生产的零件。
本标准不适用于钢板不等强度热冲压和管材的热冲压。不等厚钢板热冲压件可参照此标准。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4 钢的脱碳层深度测定法 GB/T 228.1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 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GB/T 1839 钢产品镀锌层质量试验方法 GB/T 4340.1 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 8176 冲压车间安全生产通则 GB/T 8541 锻压术语 GB/T 9286 色漆和清漆: 漆膜的划格试验 GB/T 15055 冲压件未注公差尺寸极限偏差 GB/T 29559 表面化学分析辉光放电原子发射光谱锌和/或铝基合金镀层的分析 GB/T 34566 汽车用热冲压钢板及钢带
3术语和定义
GB/T8541、GB/T3456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超高强钢热冲压模具 ultra-high strength steel hot stamping die 具有冷却系统的冲压模具,利用冷却介质吸收冲压过程中钢板传递的热量,实现超高强件的成形与
淬火。
注:以下简称为热冲压模具。
3.2
超高强钢热冲压零件ultra-highstrengthsteelhotstampingpart 采用超高强钢热冲压工艺和热冲压模具生产的零件注:以下简称为热冲压件。
3.3
芯部硬度 corehardness 在热冲压件上取样后,试样剖切面上的硬度。
1
GB/T36961—2018
4技术要求
4.1 热冲压件技术要求 4.1.1形状和尺寸
热冲压件的形状和尺寸应符合热冲压件图纸和技术文件的规定,未注形状和尺寸公差应符合 GB/T15055的规定。 4.1.2力学性能
热冲压件的届服强度、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等力学性能应符合GB/T34566的规定。 4.1.3芯部硬度
热冲压件芯部硬度不应低于400HV10。 4.1.4表面质量
热冲压件表面应符合产品图纸要求,应无叠料、开裂等缺陷,当出现起皱、划伤等缺陷时,应与客户
协商。对于不同原材料的热冲压件,表面质量要求见表1。
表1热冲压件表面质量要求
序号 1
原材料类型
表面质量要求
零件表面应无氧化皮,通过电泳后,进行划格试验。划格试验应符合GB/T9286 的规定,评判等级应小于3级
无镀层钢板
冲压后零件表面镀层单侧厚度应为15um~50um,可参考原材料镀层厚度,扩散层厚度不应大于16um 零件表面应无严重涂层脱落,材料流动量较大区域允许有轻微涂层脱落
2
铝硅镀层板
4.1.5显微组织 4.1.5.1 热冲压件组织应以马氏体为主,在满足4.1.2和4.1.3要求的情况下,允许有少量铁素体、贝氏体或残余奥氏体组织存在。 4.1.5.2对于厚度不超过1.0mm的热冲压件,表面脱碳层深度应不超过原材料厚度的10%。对于厚度超过1.0mm的热冲压件,表面脱碳层深度应不超过0.1mm。 4.2 热冲压工艺要求 4.2.1原材料加热与保温工艺要求 4.2.1.1加热阶段,加热温度应高于原材料奥氏体转变温度Ac3,保证钢板完成奥氏体转变,且奥氏体晶粒不会显著长大,加热温度范围宜在900℃~950℃之间。 4.2.1.2保温阶段,保温时间应保证钢板完成奥氏体转变和碳元素的扩散,保温时间宜在3.0min~ 6.0min之间。 4.2.1.3对于铝硅镀层钢板和无镀层钢板,加热炉应具备保护气氛控制功能,对于铝硅镀层钢板应具有露点控制或其他等效控制功能,可将露点控制在一5℃以下;对于锌基镀层钢板不应使用保护气氛。
2
GB/T 36961—2018
4.2.2热冲压工艺参数要求
4.2.2.1成形后的温度不应低于马氏体转变开始温度Ms。 4.2.2.2 2保压时间应保证在模具内热冲压件温度能够降低至原材料马氏体转变终止温度Mf,应在 5s~15s范围内。 4.2.2.3应保证热冲压件的冷却速度不小于27℃/s。 4.2.3其他生产要求
热冲压件的生产过程应符合GB8176的规定
5试验方法
5.1形状和尺寸
形状和尺寸试验应采用通用量具、专用检具、影像测量仪、三坐标测量仪等设备进行 5.2力学性能 5.2.1热冲压件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等力学性能试验应符合GB/T228.1的规定。 5.2.2拉伸试样应在零件中曲率较小的部位选取,以保证试样平直。 5.37 芯部硬度 5.3.1热冲压件芯部硬度试验可采用维氏硬度计进行,应符合GB/T4340.1的规定。 5.3.2试样选取应在零件侧壁、底面等不同位置,试样数量应不少于3个,各试样检测至少3次,取平均值。若有特殊要求,可按照供需双方共同认定的取样位置和数量进行。 5.4表面质量 5.4.1热冲压件叠料、起皱、开裂、颈缩和拉伤等表面缺陷检测可采用目测的方法进行。 5.4.2热冲压原材料和热冲压件的表面镀层厚度可采用称量法检测,应符合GB/T1839的规定,或采用辉光放电原子发射光谱仪检测,应符合GB/T29559的规定 5.5显微组织 5.5.1热冲压件显微组织可采用金相显微镜观测。 5.5.2热冲压件表面脱碳层深度检测可采用金相显微镜进行,应符合GB/T224的规定 6标志和质量合格证书 6.1标志
热冲压件通常应进行标志,标志内容应包括生产批次、零件编号等。
6.2质量合格证书
每批次热冲压件供货时应有质量合格证书,主要包括: a) 热冲压件名称、零件号; b)木 材料质量证明书; c) 热冲压件出厂日期;
899
GB/T36961—2018
d) 生产批次号; e) 质量检验及合格标记; f) 对特殊要求进行补充检验的结论; g) 制造企业名称。 包装、运输和贮存
7
7.1 热冲压件的包装、运输应由供需双方在订货协议或合同中注明。 7.2 热冲压件应贮存在干燥的环境中,表面应进行防锈处理
版权专有 有侵权必究
*
书号:155066·1-62256
GB/T36961-2018
ICS 25.020 J 32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6961—2018
超高强钢热冲压工艺 通用技术
Hot stamping process for ultra-high strength steelGeneral specification
2019-07-01实施
2018-12-28 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中华人民共 和 国
国家标准
超高强钢热冲压工艺 通用技术
GB/T 36961—2018
*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29)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5)
网址:www.spc.org.cn 服务热线:400-168-0010 2018年12月第一版
*
书号:155066·1-62256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GB/T 36961—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全国锻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74)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先进成形技术与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机科国创轻量化科
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东风(武汉)实业有限公司、北京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武汉理工大学、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单忠德、闫沁太、许应、李勇、雷涛、史志文、徐伟力、华林、高咏梅、戎文娟、孙福臻、 魏巍、洪继要、宋燕利、周林、罗爱辉、胡志力。
-
GB/T36961—2018
超高强钢热冲压工艺 通用技术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超高强钢热冲压工艺通用技术要求,包括热冲压件技术要求和热冲压工艺要求、试验
方法、标志、质量合格证书、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厚度不大于4.0mm、等厚度的无镀层钢板或有防氧化镀层钢板为原材料,采用特
定热冲压方法(同时完成冲压成形与率火处理)生产的零件。
本标准不适用于钢板不等强度热冲压和管材的热冲压。不等厚钢板热冲压件可参照此标准。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4 钢的脱碳层深度测定法 GB/T 228.1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 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GB/T 1839 钢产品镀锌层质量试验方法 GB/T 4340.1 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 8176 冲压车间安全生产通则 GB/T 8541 锻压术语 GB/T 9286 色漆和清漆: 漆膜的划格试验 GB/T 15055 冲压件未注公差尺寸极限偏差 GB/T 29559 表面化学分析辉光放电原子发射光谱锌和/或铝基合金镀层的分析 GB/T 34566 汽车用热冲压钢板及钢带
3术语和定义
GB/T8541、GB/T3456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超高强钢热冲压模具 ultra-high strength steel hot stamping die 具有冷却系统的冲压模具,利用冷却介质吸收冲压过程中钢板传递的热量,实现超高强件的成形与
淬火。
注:以下简称为热冲压模具。
3.2
超高强钢热冲压零件ultra-highstrengthsteelhotstampingpart 采用超高强钢热冲压工艺和热冲压模具生产的零件注:以下简称为热冲压件。
3.3
芯部硬度 corehardness 在热冲压件上取样后,试样剖切面上的硬度。
1
GB/T36961—2018
4技术要求
4.1 热冲压件技术要求 4.1.1形状和尺寸
热冲压件的形状和尺寸应符合热冲压件图纸和技术文件的规定,未注形状和尺寸公差应符合 GB/T15055的规定。 4.1.2力学性能
热冲压件的届服强度、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等力学性能应符合GB/T34566的规定。 4.1.3芯部硬度
热冲压件芯部硬度不应低于400HV10。 4.1.4表面质量
热冲压件表面应符合产品图纸要求,应无叠料、开裂等缺陷,当出现起皱、划伤等缺陷时,应与客户
协商。对于不同原材料的热冲压件,表面质量要求见表1。
表1热冲压件表面质量要求
序号 1
原材料类型
表面质量要求
零件表面应无氧化皮,通过电泳后,进行划格试验。划格试验应符合GB/T9286 的规定,评判等级应小于3级
无镀层钢板
冲压后零件表面镀层单侧厚度应为15um~50um,可参考原材料镀层厚度,扩散层厚度不应大于16um 零件表面应无严重涂层脱落,材料流动量较大区域允许有轻微涂层脱落
2
铝硅镀层板
4.1.5显微组织 4.1.5.1 热冲压件组织应以马氏体为主,在满足4.1.2和4.1.3要求的情况下,允许有少量铁素体、贝氏体或残余奥氏体组织存在。 4.1.5.2对于厚度不超过1.0mm的热冲压件,表面脱碳层深度应不超过原材料厚度的10%。对于厚度超过1.0mm的热冲压件,表面脱碳层深度应不超过0.1mm。 4.2 热冲压工艺要求 4.2.1原材料加热与保温工艺要求 4.2.1.1加热阶段,加热温度应高于原材料奥氏体转变温度Ac3,保证钢板完成奥氏体转变,且奥氏体晶粒不会显著长大,加热温度范围宜在900℃~950℃之间。 4.2.1.2保温阶段,保温时间应保证钢板完成奥氏体转变和碳元素的扩散,保温时间宜在3.0min~ 6.0min之间。 4.2.1.3对于铝硅镀层钢板和无镀层钢板,加热炉应具备保护气氛控制功能,对于铝硅镀层钢板应具有露点控制或其他等效控制功能,可将露点控制在一5℃以下;对于锌基镀层钢板不应使用保护气氛。
2
GB/T 36961—2018
4.2.2热冲压工艺参数要求
4.2.2.1成形后的温度不应低于马氏体转变开始温度Ms。 4.2.2.2 2保压时间应保证在模具内热冲压件温度能够降低至原材料马氏体转变终止温度Mf,应在 5s~15s范围内。 4.2.2.3应保证热冲压件的冷却速度不小于27℃/s。 4.2.3其他生产要求
热冲压件的生产过程应符合GB8176的规定
5试验方法
5.1形状和尺寸
形状和尺寸试验应采用通用量具、专用检具、影像测量仪、三坐标测量仪等设备进行 5.2力学性能 5.2.1热冲压件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等力学性能试验应符合GB/T228.1的规定。 5.2.2拉伸试样应在零件中曲率较小的部位选取,以保证试样平直。 5.37 芯部硬度 5.3.1热冲压件芯部硬度试验可采用维氏硬度计进行,应符合GB/T4340.1的规定。 5.3.2试样选取应在零件侧壁、底面等不同位置,试样数量应不少于3个,各试样检测至少3次,取平均值。若有特殊要求,可按照供需双方共同认定的取样位置和数量进行。 5.4表面质量 5.4.1热冲压件叠料、起皱、开裂、颈缩和拉伤等表面缺陷检测可采用目测的方法进行。 5.4.2热冲压原材料和热冲压件的表面镀层厚度可采用称量法检测,应符合GB/T1839的规定,或采用辉光放电原子发射光谱仪检测,应符合GB/T29559的规定 5.5显微组织 5.5.1热冲压件显微组织可采用金相显微镜观测。 5.5.2热冲压件表面脱碳层深度检测可采用金相显微镜进行,应符合GB/T224的规定 6标志和质量合格证书 6.1标志
热冲压件通常应进行标志,标志内容应包括生产批次、零件编号等。
6.2质量合格证书
每批次热冲压件供货时应有质量合格证书,主要包括: a) 热冲压件名称、零件号; b)木 材料质量证明书; c) 热冲压件出厂日期;
899
GB/T36961—2018
d) 生产批次号; e) 质量检验及合格标记; f) 对特殊要求进行补充检验的结论; g) 制造企业名称。 包装、运输和贮存
7
7.1 热冲压件的包装、运输应由供需双方在订货协议或合同中注明。 7.2 热冲压件应贮存在干燥的环境中,表面应进行防锈处理
版权专有 有侵权必究
*
书号:155066·1-62256
GB/T36961-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