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JB/T 10336-2017 滚动轴承 补充技术条件

JB/T 10336-2017 滚动轴承 补充技术条件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4.18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06 09:30:33



相关搜索: jb 技术 滚动轴承 条件 补充 10336

内容简介

JB/T 10336-2017 滚动轴承 补充技术条件 ICS 21.100.20 J11 备案号:57796—2017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0336—2017 代替JB/T 10336—2002
滚动轴承 补充技术条件 Rolling bearings-Supplementary specifications
2017-01-09发布
2017-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10336—2017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符号... 5技术要求.. 5.1球轴承.. 5.2滚子轴承. 附录A(规范性附录) 钢球的压缩试验参考文献.
n
'
表1 球轴承内、外圈轴向圆跳动. 表2角接触球轴承的实际宽度偏差表3内圈公差表4外圈公差.. 表5宽度公差. 表6圆锥滚子轴承内、外圈轴向圆跳动表7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实际宽度偏差. 表8四列圆锥滚子轴承实际宽度偏差,表A.1压缩试验前后钢球直径的最大差值
2 JB/T10336—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JB/T10336一2002《滚动轴承及其零件补充技术条件》,与JB/T10336一2002相比主
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名称(见封面和首页:2002年版的封面和首页);一删除了配套滚动体精度(见2002年版的表1和表6);提高了普通级球轴承成套轴承内、外圈轴向圆跳动的要求(见表1:2002年版的表2):增加了7、8、9直径系列角接触球轴承的实际宽度偏差(见表2); -删除了单、双向平底推力球轴承的实际高度偏差(见2002年版的表4);删除了单、双向推力圆柱滚子轴承的实际高度偏差(见2002年版的表11);一删除了公称内径为250mm~2500mm的0、5级单列圆锥滚子轴承实际宽度偏差(见2002年版的表12);一删除了部分相关标准中已有规定的内容(见2002年版的4.1.1.14、4.1.1.15、4.1.2.2部分条款、 4.1.2.3~4.1.2.6、4.2.1.4、4.2.1.12、4.2.2.2部分条款、4.2.2.3和4.2.2.4);一删除了滚针弯曲强度试验(见2002年版的4.2.2.5);将钢球的压缩试验移入附录(见附录A;2002年版的5.1.2.3)。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滚动轴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98)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洛阳轴承研究所有限公司、苏州轴承厂股份有限公司、慈兴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飞雪、叶健果、赵坤。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JB/T10336—2002。
II JB/T10336—2017
滚动轴承补充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外形尺寸符合GB/T273.1—2011、GB/T273.2—2006、GB/T273.3—2015、GB/T 299一2008和GB/T300一2008的一般用途球轴承、滚子轴承及其零件的补充技术要求,是对GB/T 307.1—2005、GB/T307.3—2005和GB/T307.4—2012的补充。
本标准适用于滚动轴承及其零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07.1一2005滚动轴承向心轴承公差 GB/T307.2—2005 滚动轴承测量和检验的原则及方法 GB/T4199—2003 滚动轴承公差定义 GB/T6930—2002 滚动轴承 词汇 GB/T7811—2015 滚动轴承参数符号 JB/T1255—2014 滚动轴承高碳铬轴承钢零件热处理技术条件
3术语和定义
GB/T4199—2003和GB/T6930—2002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符号
GB/T7811一2015给出的以及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4rs:角接触球轴承实际宽度偏差。 4r3s: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实际宽度偏差。 4T4s:四列圆锥滚子轴承实际宽度偏差。
5技术要求
5.1球轴承 5.1.1成品轴承 5.1.1.1普通级、6级向心和角接触球轴承内、外圈轴向圆跳动不应超过本标准中表1的规定,测量方法按GB/T307.2一2005的规定。用心轴在外圈端面测量S时,普通级、6级轴承不应超过本标准中表 1所列数值的10/6倍,5、4级轴承不应超过GB/T307.1一2005中表5和表7所列数值的10/6倍。
1 JB/T10336—2017
单位为微米
表1 球轴承内、 外圈轴向圆跳动 S.
s. 公差等级
D mm
d mm
公差等级
6级
普通级
6级
普通级
≤ 6 18 30 50 80 120 150 180 250 315 400 500 630 800 1 000
> 2.5 6 18 30 50 80 120 150 180 250 315 400 500 630 800
≤ 2.5 10 18 30 50 80 120 180 250 315 400 500 630 - -
> 0.6 2.5 10 18 30 50 80 120 180 250 315 400 500 一一
max
max
12 15 20 20 20 22 25 30 35 40 45 50 60 70 80
20 24 32 32 32 36 40 48 56 64 72 80 96 112 128
10 10 10 12 12 15 15 18 18 21 24 27 30 一 -
16 16 16 20 20 24 24 30 30 34 38 44 48 一一
5.1.1.2 角接触球轴承的实际宽度偏差不应超过表2的规定。
表2 角接触球轴承的实际宽度偏差
单位为微米
4n 直径系列
d mm
4
7、8、9、0 上极限 下极限 上极限 下极限 上极限 下极限 上极限 下极限
2
3
≤ 18 30 50 80 120 180 250
> 10 18 30 50 80 120 180 5.1.1.3 角接触球轴承的接触角及其公差按产品图样的规定。 2
偏差一一 400 600 -600 一 -
偏差一一 0 0 0 一一
偏差 偏差 偏差 偏差 偏差 偏差 0 300 0 300 0 300 0 300 0 300 0 400
300 0 300 0 400 300 0 400 0 500
0 0 0 500 0 500 0 800
500 0 500 0 800
0 0 500 0 800 0
800 JB/T10336—2017
5.1.1.4 铆钉头、防尘盖和保持架,若无特殊规定,不应超出轴承端面。 5.1.1.5 可分离型球轴承在不装套圈时,钢球不应从保持架兜孔中掉出。 5.1.1.6 防尘盖(密封圈)或外罩与轴承外圈(或内圈)压配后,不应有松动或与压配套圈相对转动的现象。 5.1.1.7 调心球轴承装配后应旋转灵活、调心性良好,钢球不应从保持架兜孔中掉出。 5.1.1.8 轴承转动时应平稳、轻快、无阻滞现象,如有旋转力矩要求,其检查按制造厂的规定。 5.1.2 零件 5.1.2.1 轴承套圈和滚动体工作表面不应有磨削烧伤、脱碳和软点,其他表面不应有目视可见的加工缺陷和裂纹。零件的其他外观质量要求按制造厂的规定。 5.1.2.2 保持架铆压后,不应有下列缺陷:
钢球在保持架兜孔内有挤压现象;铆松;裂纹;铆钉头有凿印,钉头不完整超过规定范围:两半保持架明显错位,铆钉头歪斜;保持架外表面压伤。
5.1.2.3公称直径3mm~50.8mm的钢球应按JB/T1255一2014的规定进行压碎试验。公称直径大于 50.8mm的钢球应进行压缩试验,见本标准附录A。 5.2滚子轴承 5.2.1 成品轴承 5.2.1.16级圆锥滚子轴承的公差按表3~表5的规定。
单位为微米
表3内圈公差
d mm
Vdnp max 5 6 0 9 11 14 17 19 23
Vasp
Kia
4amp
上极限偏差 下极限偏差
≤ 18 30 50 80 120 180 250 315 400
> 10 18 30 50 80 120 180 250 315
-7 -8 -10 -12 15 -18 22 -25 30
7 8 10 12 15 18 22 25 30
7 8 10 10 13 18 20 26 30
0 0 0 0 0 0 0 0 0
3 JB/T10336—2017
表4 外圈公差 Apap
单位为微米
D mm
Voe max 6 7 8 10 11 14 15 19 21 25 29
Vosp
K
> 18 30 50 80 120 150 180 250 315 400 500 注:外圈凸缘外径D,的公差为h9。
≤ 30 50 80 120 150 180 250 315 400 500 630
上极限偏差 下极限偏差
-8 -9 -11 -13 -15 -18 -20 -25 -28 -33 38
8 9 11 13 15 18 20 25 28 33 38
9 10 13 18 20 23 25 30 35 40 5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表5 宽度公差
单位为微米 4r2s
d mm
ArIs
4ps 上极限 下极限 上极限 下极限 上极限 下极限 上极限 下极限 上极限
4cs
4rs
下极
> ≤
偏差 偏差 偏差 偏差 偏差 偏差 偏差 偏差 偏差 限偏

120 0 -120 +200 0 +100 0 +100 0
10 18 18 30 0 120 0 120 +200 0 +100 0 +100 0 30 50 0 120 0 120 +200 0 +100 0 +100 0 50 80 0 150 0 150 +200 0 +100 0 +100 0 80 120 0 200 0 200 +200 200 +100 100 +100 100 120 180 0 250 0 250 +350 250 +150 150 +200 100 180 250 0 300 0 300 +350 250 +150 150 +200 100 250 315 0 350 0 350 +350 250 +150 150 +200 100 315 400 0 400 0 400 +400 -400 +200 200 +200 200 5.2.1.2 圆锥滚子轴承内、 外圈轴向圆跳动按表6的规定。 当用心轴在外圈端面测量S时, 普通级、 6X、6、5级轴承不应超过本标准中表6所列数值的10/6倍,4级轴承不应超过GB/T307.1一2005中表 19所列数值的10/6倍。
0
4 JB/T10336—2017
单位为微米
表6圆锥滚子轴承内、外圈轴向圆跳动
So 公差等级
S. 公差等级
D mm
d mm
普通级、6X级 6级 5级
普通级、6X级 6级 5级

max
>
≤ 18 30 50 80 120 180 250 315 400 一 -
max
> 10 18 30 50 80 120 180 250 315 一 1
20 13 20 13 20 13 22 15 25 18 30 20 35 23 40 27 45 30
12 8 18 30 12 8 30 50 12 8 50 80
40 40 40 45 50 60 70 80 90
24 24 24 30 30 36 36 42 48 一一
120
15 10 80 15 10 120 150 18 12 150 180 18 12 180 250 21 14 250 315 24 16 315 400
/ 一 400 500 100 50 -
120
60 一
630
一 一 500
5.2.1.3 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实际宽度偏差按表7的规定。
表7 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实际宽度偏差
单位为微米
d mm
4rs
下极限偏差 -400 -400 -400 -500 -500 -500 800
上极限偏差 +400 +400 +400 +500 +700 +700 +800 +900 +1 000 +1 200 +1 600 +2 400
≤ 50 80 120 180 250 315 400 500 630 800 1 000 1 200
> 30 50 80 120 180 250 315 400 500 630 800 1 000
-900 1 000 -1 200 -1 600 2 400
5.2.1.4 四列圆锥滚子轴承实际宽度偏差按表8的规定。
5
上一章:JB/T 10471-2017 滚动轴承 转盘轴承 下一章:JB/T 13352-2017 滚动轴承 汽车减振器用轴承及其单元

相关文章

JB/T 10336-2017 滚动轴承 补充技术条件 JB/T 5302-2019 滚动轴承外球面球轴承座补充结构外形尺 JB/T 5302-2019 滚动轴承 外球面球轴承座补充结构 外形尺寸 JB/T 5303-2019 滚动轴承 带座外球面球轴承补充结构 外形尺寸 JB/T 5303-2019 滚动轴承带座外球面球轴承补充结构外形尺寸 JB/T 8877-2011 滚动轴承 滚针组合轴承 技术条件 JB/T 6637-2014 滚动轴承 标准器技术条件 JB/T 2781-2015 滚动轴承 微型球轴承 技术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