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7963-2015 烧结金属材料(不包括硬质合金)拉伸试样

GB/T 7963-2015 烧结金属材料(不包括硬质合金)拉伸试样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580.72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21 11:13:59



相关搜索: 硬质合金 金属材料 试样 7963

内容简介

GB/T 7963-2015 烧结金属材料(不包括硬质合金)拉伸试样 ICS 77.160
GB
H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7963—2015/ISO2740:2009
代替GB/T7963—1987
烧结金属材料(不包括硬质合金)
拉伸试样
Sintered metal materials,excluding hardmetals-Tensile test pieces
(ISO2740:2009,IDT)
2016-07-01实施
2015-12-1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7963—2015/ISO2740:200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7963一1987《烧结金属材料(不包括硬质合金)拉伸试样》。 本标准与GB/T7963一1987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文本结构由原标准的2章,增加为7章; -增加了金属注射成型试样的要求;增加了机械加工试样的具体要求;细化了压制和烧结试样的压制模具的要求。
本标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SO2740:2009《烧结金属材料(不包括硬质合金)拉伸试样》。 与本标准中规范性引用的国际文件有一致性对应关系的我国文件如下:
GB/T228.1一2010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 室温试验方法(ISO6892-1:2009, MOD) GB/T16825.1一2008静力单轴试验机的检验 第1部分:拉力和(或)压力试验机 测力系统的检验与校准(ISO7500-1:2004,IDT)
为便于使用,本标准对ISO2740:2009进行了以下编辑性修改:
将第4章标题“试样的制作”修改为“压制-烧结试样”;为了便于理解,在第6章增加了条号。
本标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西安宝德粉末冶金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市注成科技有限公司、钢铁研究总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董领峰、曹柏亮、梁永仁、张旭、赵国明、朱黎冉、 本标准所替代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7963—1987。
1 GB/T7963—2015/ISO2740:2009
烧结金属材料(不包括硬质合金)
拉伸试样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压制-烧结、金属注射成型-烧结制备拉伸试样使用的模具尺寸及烧结和粉末锻造制品经过机加工制备拉伸试样的尺寸。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烧结金属及合金材料(不包括硬质合金)的拉伸试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ISO6892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Metallicmaterials—Tensiletestingatambienttemper ature)
ISO7500-1金属材料静力单轴试验机的检验第1部分:拉力和(或)压力试验机测力系统的检验与校准(Metallic materials—Verificationof static uniaxial testingmachinesPart1:Tension/ compression testing machinesVerification and calibration of the force-measuring system)
3试验方法
3.1试样应按照ISO6892的要求进行测试,拉伸试验机应按ISO7500-1中规定的1级校准。 3.2测试3个或3个以上试样的试验数据。
4压制-烧结试样
4.1试样要求
拉伸试样的厚度为5mm~6.5mm。随金属粉末松装密度的变化,厚度允许公差土1.5mm。测试时.由于薄试样的夹持滑移较小,试样更容易在标距中心附近断裂
如果需要测试试样的伸长值,可对称于试样的中心线L见图1a)、图2a)标出25mm的标距。标距
间厚度变化应不大于0.04mm。标距划线不应影响试样的拉伸性能。由于在实验室条件下压制的试样棱角处可能产生微裂纹,对试样应进行目视检验,必要时进行放大观察检验,确保试样上不存在长度超过0.25mm的微裂纹。
4.2模具要求
图1b)、图2b)所示为两种允许的模腔尺寸。模具材质推荐采用硬质合金,模具表面光洁度应满足试样能正常压制成型。模腔应带有锥度,以便于脱模,避免试样产生微裂纹,模腔每边的锥度为0.01,用作复压模具的模腔锥度可以扩大0.5%。模具应带有紧缩环,以减小模具压制时的横向膨胀,降低试样
1 GB/T7963—2015/ISO2740:2009
在脱模时产生断裂的机率和可能性,最好采用上模冲向下压的方式脱模
采用图1b)所示模具制作的烧结材料试样,在卡紧时,将试样20°的斜面端插入相匹配的卡头内卡紧,试样见图1a)。
采用图2b)所示模具制作的烧结材料试样,试样是靠锯齿形的端头来卡紧,以防止测试时产生滑
脱。测试时应确保将试样端头完全放入卡具内,如果试样的端头不是锯齿形,只能靠其平面的端头卡紧。
对于烧结态材料试样制作时,最好采用图1b)或图2b)所示结构的模具。当测试热处理后相对较脆的材料时,试样尖角会导致其拉伸数据低于机械加工试样的拉伸数据(见图5)。
5金属注射成型试样
图3所示为一个直径较大的金属注射成型试样(A型)模腔,图4所示为一个直径较小的金属注射
成型试样(B型)模腔。测试时,通孔中插入硬度大的钢销,再把销子卡在卡具上,然后把卡具装在有自对中装置的试验机上。通孔一般是在试样烧结后钻出,无特殊要求时,不应采用成型的方式制做通孔。 烧结后,大试样通孔的直径应选6.5+0.2mm,小试样通孔直径应选4.77+0.2mm。烧结时的收缩率会有变化,一般约为17%,无论大试样还是小试样,都按照4.1的要求标记标距,
浇口、制造商标志和浇注位置是可以选择的,但是,不应该放在试样标距长度L。内,也不应该放在
试样夹持的区域。
6机械加工试样
6.1图5给出的是圆头机械加工拉伸试样的尺寸,试样通常由标准的10mmX10mm×75mm冲击试样加工而成。在整个标距长度上,直径方向的锥度为0.1mm。通常断裂都出现在标距内,即使相对较脆的材料亦是如此。 6.2如果试样是在研磨后进行渗碳,标距区域的表面孔隙应保持开孔,以便渗碳气体进入。最后的抛光处理应沿轴向进行,抛光后试样表面应无可见的环状抛痕。 6.3将有缝夹套夹在试样20°的斜面端,使其紧锁。测试时,试样靠此斜面处承受拉力。试样应按4.1 的要求标出25mm的标距。 6.4对于热处理态材料,当25mm标距内的断后延伸率小于0.5%时,一般都采用这种试样。而无论是烧结态还是热处理态,只要马氏体体积分数大于20%,也应采用这种试样 6.5对于加工态的材料,试样加工时容易产生加工硬化,加工硬化现象会降低延伸率,提高屈服强度值,尤其对于不锈钢材料更是如此。 6.6经过奥氏体化和萍火处理时,通常的烧结材料不可能完全硬化到试样的中心部位,这种试样需在报告中标明表面至中心的硬度。 6.7其他机械加工的圆柱试样应符合ISO6892的规定。 6.8当试样测试部分的直径小于4mm时,测试报告中应同时给出拉伸数据和实际直径数据。并且,需要说明的是这个小直径试样获得的拉伸数据与大直径试样获得的拉伸数据没有可比性。 6.9对于烧结试样,试样的每一端应有两个台肩。内台肩的半径应在1.5mm~2.5mm之内(见图5)。
7试样的标识
标识试样时,应包括以下内容: a)本标准编号;
2 GB/T7963—2015/ISO2740:2009
b) 试样材质; c) 试样密度; d) 试样尺寸(厚度); e) 对于按照4.1的要求制作的压制和烧结试样时,需说明抛光处理的级别和压制模具的材质、表
面光洁度; f) 试样的形状,即本标准中的试样图号; g) 模具的材料,即工具钢或硬质合金; h) 试样是烧结态还是热处理态;
试样热处理后的硬度。
i)
单位为毫米
5=9
1
a) 试样
0 0 5
0
0
2
0=
R
20°±1
20*08T
45±0. 05
90 ±1
b) 压制试样的模具
图1 平滑卡头的拉伸试样和模具
3 GB/T7963—2015/ISO2740:2009
单位为毫米
25
OH /0.1A
0.2
1. 2
16. 7
a)试样
20*0± 70'07
'0王
30
RA
:
1'02"8
32±0.05 90 ±1
b)压制试样的模具
图2 锯齿形卡头的拉伸试样和模具
上一章:GB/T 2999-2016 耐火材料 颗粒体积密度试验方法 下一章:GB/T 5240-2015 氧化钕

相关文章

GB/T 41155-2021 烧结金属材料(不包括硬质合金) 疲劳试样 GB/T 5318-2017 烧结金属材料(不包括硬质合金)无切口冲击试样 GB/T 7964-2020 烧结金属材料(不包括硬质合金)室温拉伸试验 GB/T 7964-2020 烧结金属材料(不包括硬质合金)室温拉伸试验 GB/T 7964-2020 烧结金属材料(不包括硬质合金) 室温拉伸试验 GB/T 40389-2021 烧结金属材料(不包括硬质合金)表面粗糙度的测定 GB/T 40389-2021 烧结金属材料(不包括硬质合金) 表面粗糙度的测定 GB/T 9097-2016 烧结金属材料(不包括硬质合金)表观硬度和显微硬度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