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7964-2020 烧结金属材料(不包括硬质合金) 室温拉伸试验

GB/T 7964-2020 烧结金属材料(不包括硬质合金) 室温拉伸试验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561.45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20 08:42:36



相关搜索: 硬质合金 金属材料 试验 室温 7964

内容简介

GB/T 7964-2020 烧结金属材料(不包括硬质合金) 室温拉伸试验 ICS 77.160 H 22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7964—2020 代替GB/T7964—1987
烧结金属材料(不包括硬质合金)
室温拉伸试验
Sintered metal materials (excluding hardmetal)-
Tension testing at room temperature
2021-02-01实施
2020-03-06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7964—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7964一1987《烧结金属材料(不包括硬质合金)室温拉伸试验》。 本标准与GB/T7964一1987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屈服点”改为“屈服强度”,“屈服应力”改为“规定塑性延伸强度”,“伸长率”改为“断后伸长率” (见第1章,1987年版的第1章);一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一由“记录相应的负荷、变形或绘出应力-应变图(负荷-伸长图),计量力学性能”修改为“由计算
机记录相应的负荷、变形,得到负荷-伸长图,并计算力学性能”(见第3章,1987年版的第 2章); 修改了使用符号的表示和相应的说明(见第4章,1987年版的第1章);将“按照GB/T7963一87《烧结金属材料(不包括硬质合金)拉伸试样》执行”修改为试样的制备和要求按照GB/T7963的规定执行”(见第5章,1987年版的第3章);试验机部分修改为“用于拉伸试验的任何系统的试验机,准确度应为1级或优于1级,并按照 GB/T16825.1进行检验”(见6.1,1987年版的4.1);明确了引伸计的准确度要求为1级或优于1级(见6.3,1987年版的4.3);将尺寸测量仪器的“精度0.02mm"修改为“精度0.01mm”(见6.4,1987年版的4.4);将"测量精度0.02mm修改为"测量精度0.01mm”(见7.1.1,1987版的5.1.1);一修改了速率控制模式(见7.2,1987年版的5.2);删除“指针法”,“屈服点”改为“屈服强度”,“屈服应力”改为“规定塑性延伸强度”,“从拉伸曲线上确定实验过程中的最大值,或从测力度盘上读出最大力值”改为“记录试验过程中的最大力值”,“伸长率”改为“断后伸长率”(见第8章,1987年版的第6章);一将"测量精度0.02mm"修改为"测量精度0.01mm”(见8.5.1,1987年版的6.5);一删除了“修约方法按GB1.1一81《标准化工作导则编写标准的一般规则》附录C执行”(见
1987年版的第7章);修改了强度修约,改为按1MPa修约(见9.2,1987年版的7.2)。
本标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钢铁研究总院、深圳市注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南大学、广东省材料与加工研
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罗志强、董莎莎、刘龙、李南、张越、王守仁、徐静、谭立新。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7964—1987。
1 GB/T7964—2020
烧结金属材料(不包括硬质合金)
室温拉伸试验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烧结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包括原理、符号和说明、试样、试验设备、试验步骤
试验结果的计算、数值修约和试验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机加工或非机加工的烧结金属材料(硬质合金除外)的屈服强度、规定塑性延伸强度、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7963 烧结金属材料(不包括硬质合金)拉伸试样 GB/T16825.1 静力单轴试验机的检验第1部分:拉力和(或)压力试验机 测力系统的检验与
校准
3原理
将试样放在夹具的适宜位置,启动试验机,使试样在规定的拉伸速度条件下,连续而均匀地承受拉应力至断裂,由计算机记录相应的负荷、变形,得到负荷-伸长图,并计算力学性能
符号和说明
A
本标准使用的符号和相应的说明见表1。
表1 符号和说明
说明
符号 b: b ho n Lo L Lu AL d.
单位 mm mm mm mm mm mm mm mm mm
扁平试样标距部分的原始宽度扁平试样拉断后标距部分缩颈处的宽度
扁平试样标距部分的原始厚度扁平试样拉断后标距部分缩颈处的厚度
试样的原始标距长度
平行段长度
试样拉断后标距部分的长度
引伸计标距的伸长圆柱试样标距部分的原始直径
1 GB/T7964—2020
表1(续) 说明
符号 d. S. S. F F, F, Fm R R, R, Rm A Z Ep eL. 0 新旧符号对照表参见附录A 注:1MPa=1N/mm。
单位 mm mm* mm* N N N N MPa MPa MPa MPa % % % s-1 mm/s
圆柱试样拉断后标距部分缩颈处的最小直径
试样的标距部分的原始横截面积试样拉断后标距部分缩颈处的最小横截面积
负荷屈服力
规定塑性延伸的力拉断试样所施加的最大力
应力屈服强度
规定塑性延伸强度
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断面收缩率规定塑性伸长率应变速率横梁位移速率
SZC
5试样
试样的制备和要求按照GB/T7963的规定执行
试验设备
6
6.1 试验机
用于拉伸试验的任何系统的试验机,准确度应为1级或优于1级,并按照GB/T16825.1进行检验
试验机应有足够的刚性,在其拉伸负荷范围内不应产生失稳。 6.2 夹具
选用适宜的试样夹紧装置。通常采用楔型夹头和套环夹头传递试验机对试样施加的负荷。试样的轴线应与试验机夹头中心重合。 6.3 引伸计
引伸计准确度应为1级或优于1级。
2 GB/T7964—2020
6.4尺寸测量仪器
采用合适的测量试样尺寸的仪器,精度0.01mm。
7试验步骤
7.1i 测量试样尺寸 7.1.1试样的横截面积
在试样标距的两端及中间处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上各测一次,测量精度0.01mm。选用三处横截面积中最小者。横截面积按式(1)、式(2)计算。
a) 扁平试样
S.=b.Xh
.(1)
b) 圆柱试样
S,= 元d
.(2)
M
7.1.2试样的标距
原始试样标距为25.0mm,标记精度土0.1mm。 7.2 试验速度
根据试验机特点、试样材质和试验目的,除有关材料标准或协议另有规定外,拉伸试验速度应符合以下要求:
测定拉伸屈服强度时,应变速率不超过0.0008s-1;测定抗拉强度时,应变速率不超过0.0024s-1
注:对于用横梁位移控制试验机,允许设置一个与以上要求的应变速率相当的速度。用横梁位移控制时,试验速率
按下式计算:
V. = el.X L.
SAC 8试验结果的计算
8.1屈服强度
图示法:在拉伸曲线(图1)上,找出平台处的恒定负荷厂图1a)或屈服时的最低负荷厂图1b)或开
始偏离直线段的负荷[图1c)]。屈服强度按式(3)计算:
R: F
...(3)
S.
8.2 规定塑性延伸强度
图解法:在拉伸曲线(图2)测定规定塑性延伸强度时,在负荷-伸长图中,OM(L。Xε,)等于规定的塑性变形值,MN平行于OA并与曲线相交于p,相对应的F,为规定塑性伸长的力。规定塑性延伸强度按式(4)计算:
Fp
R,=S.
·( 4 )
3 GB/T 7964—2020
F/NA
F/N/
F/NI
AL/mm
AL/mm
△L/mm
a)
b) 图1
c)
F/N4
NL/mm
图 2
8.3 抗拉强度
记录试验过程中的最大力值,抗拉强度按式(5)计算:
Fm S.
Rm:
(5)
8.4断后伸长率
试样拉断后,将其断裂部分在断裂处紧密对接,尽量使其轴线位于一直线上,用直接法或位移法测量断后标距长度,测量精度0.1mm。断后伸长率按式(6)计算:
Lu- L Lo
A=
X 100
(6)
8.5 5断面收缩率 8.5.1尺寸测量
试样拉断后,测量缩颈处截面尺寸,测量精度0.01mm。扁平试样:测量缩颈处的最大宽度和最小厚度,计算出横截面积。圆柱试样:在缩颈最小处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上测量其直径,以算术平均值求出横截面积。 8.5.2 结果计算
断面收缩率按式(7)计算:
2元 S。-S. X 100
..( 7 )
S.
N GB/T7964—2020
8.6 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应提供不少于3个试样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 根据情况可分别报出其测定值。在标距外断裂的试样不参与计算。
数值修约
9
9.1 面积
面积的计算值按表2进行修约。
表 2 面积修约
单位为平方毫米
面积范围 ≤10 >10~100
修约到 0.01 0.1
9.2 拉伸性能
拉伸性能的数值处理按表3进行修约。
表3 拉伸性能值修约
范围
拉伸性能 R.、R,、R..
修约到 1 MPa 0.1% 0.5 % 1%
SAC
≤10% >10%~50%
A、Z
>50%
10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a) 本标准编号; b) 试样编号; c) 试样材质及状态; d) 试验机类型; e) 试验结果; f) 可能影响试验结果的任何现象的细节
5 GB/T7964—2020
附录A (资料性附录)新旧符号对照表
新旧符号对照见表A.1。
表A.1 新旧符号对照表
说明
新符号 bo 6 ho h L Lu AL d. d. S. S. F F, F, Fm R R, R, Rm A Z Ep L. eL. ve 注:1MPa=1N/mm。
旧符号 bo 5 ho h Lo
单位 mm mm mm mm mm mm mm mm mm mm* mm N N N N MPa MPa MPa MPa % % % mm s1 mm/s
扁平试样标距部分的原始宽度偏平试样拉断后标距部分缩颈处的宽度
扁平试样标距部分的原始厚度扁平试样拉断后标距部分缩颈处的厚度
试样的原始标距长度试样拉断后标距部分的长度
41 d. d A. A F F. F. Fi. 6 6. 6. 1 8 $ : 一一
引伸计标距的伸长圆柱试样标距部分的原始直径
圆柱试样拉断后标距部分缩颈处的最小直径
试样的标距部分的原始横截面积
试样拉断后标距部分缩颈处的最小横截面积
负荷屈服力
规定塑性延伸的力拉断试样所施加的最大力
应力屈服强度
规定塑性延伸强度
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断面收缩率规定塑性伸长率平行段长度应变速率横梁位移速率
6
上一章:GB/T 6885-2020 硬质合金 混合粉取样和试验方法 下一章:GB/T 4698.10-2020 海绵钛、钛及钛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10部分:铬量的测定 硫酸亚铁铵滴定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含钒)

相关文章

GB/T 7964-2020 烧结金属材料(不包括硬质合金)室温拉伸试验 GB/T 7964-2020 烧结金属材料(不包括硬质合金) 室温拉伸试验 GB/T 7963-2015 烧结金属材料(不包括硬质合金)拉伸试样 GB/T 41155-2021 烧结金属材料(不包括硬质合金) 疲劳试样 GB/T 5318-2017 烧结金属材料(不包括硬质合金)无切口冲击试样 GB/T 40389-2021 烧结金属材料(不包括硬质合金)表面粗糙度的测定 GB/T 40389-2021 烧结金属材料(不包括硬质合金) 表面粗糙度的测定 GB/T 9097-2016 烧结金属材料(不包括硬质合金)表观硬度和显微硬度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