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75.060 E 24 备案号:53443-2016
SY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6986.2—2016
液化天然气设备与安装船用输送系统的设计与测试
第2部分:输送软管的设计与测试
Installation and equipment for liquefied natural gas-
Design and testing of marine transfer systems- Part 2: Design and testing of transfer hoses
2016一0107发布
2016一06一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SY/T 6986.2--2016
目 次
前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典型LNG输送软管的设计与部件 4.1 LNG输送软管 4.2 典型LNG输送软管 5LNG输送软管和组件的设计要求 5. 1 概述
4
5. 2 基础数据 5.3 长度选择 5. 4 使用寿命 5.5 尺寸选择 5.6 悬浮方式选择 5. 7 绝热层选择 5.8 基本设计参数 5. 9 部件细节-端头 5.10 软管搬运/吊装部件 5.11 安全系统 5.12 与船舶的连接, 5.13 液压和电控系统·. 6检查和测试 6.1 概述 6.2 实验室测试 6.3 原型软管测试 6.4 工厂验收测试(FAT) 6.5系统测试
-
L
10
质量保证和控制· 7. 1 概述··
7
10
材料选择 7.3 标识 7.4 制造· 7.5 获得许可证书所需文件· 8 文件 8.1 采购指南表
7.2
中
中
SY/T6986.2—2016
8.2 竣工文件。 8.3操作手册附录A(资料性附录) 订购指南表附录B(规范性附录) 液化天然气软管组件的原型和工厂验收测试附录C(资料性附录) LNG软管应对水击压力的考虑参考文献
11 12 13 17 19 21
-
-
- -
..
正
SY/T6986.2—2016
前言
SY/T6986《液化天然气设备与安装船用输送系统的设计与测试》分为3个部分:
第1部分:输送臂的设计与测试;第2部分:输送软管的设计与测试;第3部分:海上输送系统
本部分为SY/T6986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
起草。
本部分修改采用BSEN1474-2:2008《液化天然气设备与安装船用输送系统的设计与测试第2部分:输送软管的设计与测试》,主要修改之处有:
规范性引用文件引人国内标准,与本部分中规范性引用的国际文件有一致性对应关系的我国文件如下:
GB/T19204—2003液化天然气的一般特性(CENBSEN1160:1997,IDT) GB/T22724—2008液化天然气设备与安装陆上装置设计(EN1473:1997,MOD) GB/T24963—2010液化天然气设备与安装船岸界面(EN1532:1997,MOD) GB/T21109 过程工业领域安全仪表系统的功能安全(GB/T21109—2007,IEC61511:2003。
IDT)
GB/T19000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GB/T19000—2008,ISO9000:2005,IDT) GB/T19001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19001—2008,ISO9001,IDT)同时。本部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删除了原文中的英国标准前言;删除了原文中欧洲标准化委员会的说明;删除了原文中的前言,重新编写本部分前言:统一了标准中的格式、文字术语等;统一了标准中的物理量符号、计量单位等,并使之符合国标的规定:对本部分封面、目次、正文和附录等进行编排; -本部分的适用范围与欧州标准BSEN1474-2:2008基本一致;为便于使用者查阅BSEN1474-2:2008原文,中文的排版基本与原文相同,未做变动。
本部分由全国石油天然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液化天然气分技术委员会(SAC/TC355/SC1)提出并归口。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技术研发中心、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贸易分公
司、中石油京唐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陈海平、单彤文、周婵、毕晓星、李欣欣、刘森儿、屈长龙、许佳伟、胡献文、潘和顺、郑明非、王超、王成硕、卢浩、明红芳。
II
SY/T 6986.2—2016
液化天然气设备与安装:船用输送系统的设计与测试
第2部分:输送软管的设计与测试
1范围
SY/T6986的本部分给出了在海上或沿海露天设施使用的架空、漂浮、水下或三种类型组合的 LNG输送软管的设计、材料选择、质量检验、认证以及测试等方面的通用指南。
本部分虽然适用于所有的LNG输送软管的设计和测试,但对于漂浮在水面上的或者浸没在海水中的软管可能还有进一步的特殊要求。
在海洋环境中操作,输送软管需要耐用,并具有与输送系统搬运和操作要求相匹配的最小弯曲半径的柔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565--2006橡胶或塑料增强软管和非增强软管弯曲试验(ISO1746:1998,包括技术勘误表1:1999,IDT)
GB/T7528 橡胶和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术语(GB/T7528—2011,ISO8330:2007,IDT) GB/T19000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GB/T19000-2008,ISO9000:2005,IDT) GB/T 19001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19001—2008,ISO9001:2008,IDT) GB/T19204 液化天然气的—般特性(GB/T19204—2003CENBSEN1160:1997IDT) GB/T-22724 液化天然气设备与安装陆上装置设计(GB/T22724一2008,EN1473:1997。
MOD)
GB/T 24963 液化天然气设备与安装 船岸界面(GB/T24963--2010EN1532:1997, MOD)
EN1474-1:.2008 液化天然气设备与安装 船用输送系统的设计与测试第1部分:输送臂的设计和测试
EN1474-3:2008 液化天然气设备与安装 船用输送系统的设计与测试第3部分:海上输送系统
EN ISO 7369 管道工程 金属软管及软管组件词汇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业主或指定代理人 owner or designated agent 使用软管总成的公司或机构。
3. 2
供货商 vendor
SY/T 6986.2--2016
供应给业主软管总成,并负责完成软管组装的公司。
3.3
软管总成·hoseassembly 由软管、端部连接件及用于搬运和吊装设备(吊车、系缆环板)等组件构成的软管整体。
3. 4
无损性试验 non-destructive test 测试不会对软管造成永久性损坏,在后续的测试中可继续使用该软管。
3.5
破坏性试验destructive test 测试将导致软管永久性损坏和/或为检测目的而切割软管,测试的结果就是对软管结构和/或端口
的完整性进行评估。
4典型LNG输送软管的设计与部件
4.1LNG输送软管 4.1.1软管组件
软管组件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连接的端头和接头。 永久标识。 软管搬运部件,例如吊环、吊耳等。
还可根据需要配备:
泄漏检测系统。 一绝热系统,用于减少外部结冰。 密封层。 弯曲加强筋或限制器。 助浮物。
4.1.2与LNG运输船的连接系统
软管端部接头的法兰应能安装快速解脱接头或短节,或者能直接连接到LNG船、LNG终端或者其他软管组件。
快速解脱接头的描述见EN1474-1,输送系统的描述见EN1474~3。 如果业主和供货商取得一致意见时,也可使用效果等同于或优于法兰的连接器。
4.1.3紧急解脱系统
软管端部接头应能安装带有阀门和紧急解脱接头的系统。 紧急解脱装置的描述见EN1474-1和EN1474-3。
4.1.4搬运部件
软管上应包括系统设计所要求的相关配件,以便于从LNG船上、岸上或近岸海域LNG终端进行安全搬运、连接或解脱。见EN1474-3。 4.1.5动力系统
软管可设计成能支撑动力系统,如背驶式安装,为紧急解脱系统和快速解脱接头提供动力的液压
2
SY/T 6986.2-2016
或气动软管和电缆提供支撑,见EN1474-1:2008的第6章。 4.1.6泄漏检测、监测和报警系统
如果业主要求,软管应包含泄漏检测系统,例如检测双层管环形空间中氮气泄漏情况,见5.11。 4.2典型LNG输送软管 4.2.1主要软管类型
根据制造方法的不同,目前LNG输送软管主要有两类: a)金属波纹管,由带波纹的加强金属软管构成。 b)复合材料软管,在两层紧密缠绕的多股螺旋形线之间填充高聚物薄膜和纤维织物的软管。 随着技术进步,其他类型的软管也可能应用,届时本部分也会将其考虑在内。
4.2.2金属波纹管 4.2.2.1软管
软管由以下几部分构成,图1为典型的加强金属波纹软管构成示意图:
内层:由不锈钢波纹管制成。既能保证内层不会泄漏还能承担内部的径向压力。 铠装层(若需要):铠装层承受轴向载荷,也是第一道绝热层。 螺线层(若需要):螺线层确保铠装层处于正确的位置,也起到一定的绝热作用。 绝热层:单层或多层保证内部温度恒定,同时防止软管外部结冰。 中间及外部密封层:中间密封层护套使软管形成两个独立环形的空间, 一且发生LNG泄漏就能立即检测到。外部密封层护套可防止外部水的渗人。
软管组件的构造应能保证所有的材料都处于各自的温度范围之内,
1密封层:2—绝热层:3—密封层:4一绝热层:5—支撑层:6—铠装层:7—密封层:8一波纹管
图1典型的软管构成一加强的金属波纹管
根据设计,外部密封层可和内管一样采用不锈钢波纹管,如图2所示。在这种情况下,内管和外管的环状空隙则可抽成真空,环状空隙的压力监测也起到了检测内管和外管泄漏的作用。绝热由环状间隙里的超级绝热的真空层维持。 4.2.2.2端头配件
,端头配件由不锈钢制成,应具备两个主要功能:
柔性端头使各层在端部紧密结合,并确保每一层的完整性。该结构的设计应能立即检测泄漏
3
SY/T 6986.2—2016
甲 6
1抽气孔:2—铠装层:3—波纹外管:4一波纹内管:5一超级绝热真空层:6一真空监测泄漏探测孔
图2典型的软管系统一 一真空绝热的LNG软管
到内部环状空间的LNG。 端头连接器使软管的任何一端连接到相关管道,它通常是一个标准的ANSI法兰。
4.2.3复合软管
复合软管构成如下:由非黏结在一起的多层聚合膜和纤维层构成,该结构密封在形成软管形状的两层螺旋金属条之间,如图3所示。一般来讲,聚合膜层用于防止所输送液体的渗漏,而纤维层主要提供软管的强度。
从中心层开始,构成整个软管制造的顺序如下: a) 将内金属条按预定的螺旋间距盘好。 b) 复合纤维层用来构成支撑材料。 c) 由多层聚合薄膜形成了一个管状物构造并且形成一个防止所输送液体泄漏的密封层。 d) 多层复合纤维层用以提高软管的强度。
外层螺旋形金属圈与内层金属圈错半个螺距缠绕,形成所要求的缠绕结构。
e
在c)和d)中,复合纤维层的层数和布置应根据软管的尺寸和用途予以确定。聚合膜和纤维材料的选择应符合所输送液体的特性和极端操作温度。
1一内层金属条:2—聚合膜:3一纤维层:4一外层金属条
图3典型软管 一复合材料软管
5LNG输送软管和组件的设计要求
5.1概述
软管是LNG输送系统的一个构成部分,输送系统设计的具体要求见EN1474一3,软管的设计程序和资料要求如下。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