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77.150.30 H 62
YS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S/T1083--2015
阳 极铜
Anodecopper
2015-10-01实施
2015-04-3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
行业标 准阳 极 铜 YS/T1083—2015
*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29)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5)
网址www.spc.net.cn
总编室:(010)68533533 发行中心:(010)51780238
读者服务部:(010)68523946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
开本880×1230 01/16印张0.5 5字数10千字 2015年9月第一版 2015年9月第一次印刷
*
书号:155066·2-29035 定价 个14.00元
YS/T1083—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大冶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金隆铜业有限公司、中
条山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富冶集团有限公司、阳谷祥光铜业有限公司、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泽林、王育兵、洪雄文、封亚辉、颜虹、何秀梅、家章、王耀庭、陈迎武、 关甫江、王成国、吴志清、李敬忠、李承祖、张雨、周松林、胡忠东、胡新平、刘正鸣、王佑芳、余凡、李正。
I
YS/T1083—2015
阳
铜
极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阳极铜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质量预报单以及订货单 (或合同)内容等。
本标准适用于火法精炼法生产的阳极铜,主要供电解精炼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YS/T521(所有部分)粗铜化学分析方法
3要求
3.1产品分类
阳极铜按化学成分分为一级品、二级品、三级品。 3.2化学成分 3.2.1 阳极铜化学成分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阳极铜化学成分
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品级
杂质含量,不大于
铜含量
Bi
0
Ni 0.10 0.20 0.15 0.05 0.03 0.15 0.10 0.20
Sb 0.02 0.01 0.10 0.05 0.15
Pb
Sn
As 0.10
一级品 99.20≤Cu<99.50 二级品 98.80≤Cu<99.20 三级品 98.50Cu<98.80 3.2.2 供需双方如对阳极铜化学成分有特殊要求时,由供需双方协商并在合同中注明。 3.3物理规格 3.3.1阳极铜外形尺寸及重量应满足需方电解生产工艺要求,具体指标由供需双方在订货单(或合同)中约定。 3.3.2同规格阳极铜单块重量偏差应控制在土5kg范围内。 3.3.3 3单块阳极铜应厚薄均匀,垂直度高。板面弯曲度应≤5mm,平面度公差≤5mm(主要控制爬坡或底部荡边)。
0.05 0.20
0.25
0.30 0.20
0.10
0.15
1
YS/T1083—2015
3.4表面质量 3.4.1 阳极铜边缘(包括耳部)不得有大于5mm的飞边和毛刺(允许修整)。 3.4.2阳极铜板面不得有高于5mm的鼓包或结瘤(允许修整)。 3.4.3阳极铜板面气孔所占面积不大于总面积的20%,密集型气孔不大于5%,且气孔深度≤5mm。 3.4.4阳极铜耳部应饱满平直,无弯曲,不得有折损,板面不得有裂纹。
4试验方法
4.1阳极铜的化学成分分析参照YS/T521(所有部分)的规定进行,其中氧量和锡量的测定方法由供需双方协商。 4.2阳极铜物理规格及表面质量采用目视法检验,并结合相应检测器具进行检查。
5检验规则
5.1检查和验收 5.1.1阳极铜由供方运输到需方指定地点,由需方质量检验部门进行检验,供方人员可进行现场监督确认。 5.1.2供方应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本标准或订货单(或合同)的规定,对需方检验结果有异议时,应在7个工作日内向需方提出,由供需双方协商解决。如需仲裁,由供需双方协商在具备检测资质的机构进行。 5.2组批
阳极铜应成批提交检验,每批次应由同一炉次、同一品级的阳极铜组成。 5.3检验项目 5.3.1化学成分按批检验。 5.3.2物理规格和表面质量逐块检验。 5.4取样、制样方法 5.4.1阳极铜按随机原则抽取样品,每批次取样量不少于总块数的5%,但不得少于6块,必要时可加大抽样比例或全检。 5.4.2取样:钻样前应清除全部外来杂物,按3横3纵的棋盘行列式在板面均匀布置9点,另两点分别布置在两耳部,共计11个钻样点。也可按阳极铜尺寸制作钻孔模板,随机或按11点轮流方式确定钻孔,确保屑样量不少于1500g。 5.4.3用直径14mm~18mm钻头在阳极铜确定的钻点上钻取样品,每个样孔要求钻穿。应保持钻头锋利,并可使用无水乙醇冷却钻头,防止钻屑氧化。钻屑应为扇形薄片状,以满足制样要求 5.4.4钻样时,应防止钻屑飞溅损失。收集钻屑时,应防止钻屑以外的氧化皮等杂物落人钻屑内。 5.4.5样品制备 5.4.5.1氧含量分析样品的制备:
将收集的全部钻屑用磁铁除去混入的铁屑,混匀,缩分至700g,分取出不少于50g屑样作为氧含 2
YS/T1083—2015
量分析样品,剩余样品用作品质分析。 5.4.5.2分析样品的制备:
将5.4.5.1分析样品加工破碎至全量通过2mm标准筛,再用0.45mm标准筛筛分,筛上、筛下样品分别称重、缩分,各取四分之一,取出的筛上、筛下样品分别按四分法进行缩分,组合成4份样品,每组分样品不少于150g,随即用铝箔袋封存。 5.4.5.3所得4份样品,供方、需方、仲裁、备用各一份,仲裁样品保留90d。
5.5 检验结果判定
5.5.1 化学成分检验结果的数值修约和判定,按GB/T8170的规定进行。 5.5.2 化学成分与本标准不符时,该批次阳极铜判为不合格。 5.5.3 物理规格、表面质量与本标准不符时,按块判为不合格。
6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质量预报单
6.1标志
每块阳极铜应在耳部标明生产厂家名称、批号(炉号)等。
6.2 包装
阳极铜以裸板供货,如需包装,由供需双方协调确定。
6.3运输和贮存
6.3.1 阳极铜在运输和忙存过程中应加盖蓬布,以防雨雪。 6.3.2阳极铜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应防止损坏和污染 6.3.3单车出现不同炉次阳极铜时,供方在检验前应提前向需方说明,同时阳极铜实物应分区域摆放,并有相应的区分标识。 6.4质量预报单
每一交货批,供方应提供质量预报单,其上注明: a)1 供方企业名称; b)产品名称; c) 品级;铜及杂质含量范围; d)净重; e)# 批次及件数; f) 出厂日期; g)本标准编号。
7订货单(或合同)内容
本标准所列材料的订货单(或合同)应包括下列内容: a)产品名称;
10801 /S
YS/T1083—2015
b) 品级; c) 数量; d) 铜及杂质含量的特殊要求; e) 尺寸及单块重量要求; f) 包装要求; g) 执行标准编号; h) 其他。
书号:155066·2-29035 定价:
YS/T1083-2015
14.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