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27.200 J73 备案号:51464—2015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2321--2015
冷凝式油气回收机组
Gasoline vapor recovery unit by condensation
2016-03-01实施
2015-10-1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发布
JB/T12321—2015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型式和基本参数 4.1型式
I
4.2 型号 4.3 基本参数. 5要求 5.1一般要求. 5.2 安全要求. 5.3 性能要求. 5.4 噪声. 5.5 防护等级 6试验 6.1 仪器仪表 6.2 安装和试验规定 6.3 试验方法 6.4 噪声. 6.5防护等级 7检验规则 7.1检验分类. 7.2出厂检验 7.3型式检验. 8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8.1标志, 8.2 包装. 8.3 运输和贮存图1试验装置示意图.
二
广
2
0
0
L
10 10 10
表1试验工况表2油气排放浓度及回收效率表3噪声限值(声压级)表4仪器仪表及其准确度表5试验工况读数允差表6现场试验工况表7检验项目
3 L
6 6 .6 9
I
JB/T12321—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冷冻空调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38)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南京都乐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合肥通
用机电产品检测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缪志华、朱志平、张林、王敏、谢波、李灵、张煜晨,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I
JB/T12321---2015
冷凝式油气回收机组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冷凝式油气回收机组(以下简称机组)的术语和定义、型式和基本参数、要求、试验、 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储油库、加油站汽油蒸气回收的、采用冷凝式或冷凝-吸附复合式油气回收的机组:其他类似用途冷凝式回收机组亦可参照采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3836.1爆炸性环境第1部分:设备通用要求 GB3836.2爆炸性环境第2部分:由隔爆外壳“d”保护的设备 GB3836.3 爆炸性环境第3部分:由增安型e保护的设备 GB3836.4爆炸性环境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 GB3836.9 爆炸性环境第9部分:由浇封型“m”保护的设备 GB3836.15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5部分:危险场所电气安装(煤矿除外) GB4208-20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4830 工业自动化仪表气源压力范围和质量 GB/T6388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B/T10870 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性能试验方法 GB/T13306 标牌 GB/T18430.1一2007及第1号修改单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第1部分:工业或商业用
及类似用途的冷水(热泵)机组
GB209502007储油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25131 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安全要求 GB50050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 GB50235 5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 HG/T20606钢制管法兰用非金属平垫片(PN系列) HG/T20627钢制管法兰非金属平垫片(Class系列) JB/T43301 制冷和空调设备噪声的测定 JB/T7249 制冷设备术语 NB/T47012制冷装置用压力容器 SH/T3022 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涂料防腐蚀设计规范 SH3097 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 SH/T3402 石油化工钢制管法兰用聚四氟乙烯包覆垫片 SH/T3407 石油化工钢制管法兰用维绕式垫片
1
JB/T12321—2015
3术语和定义
GB20950及JB/T7249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冷凝式油气回收机组 gasolinevapor recovery unit by condensation 通过制冷方式,使油气中的烷类组分冷凝液化分离,实现回收再利用的机组。
3.2
吸附式油气回收机组gasoline vaporrecovery unit by adsorption 采用活性炭或其他吸附载体将油气中的烷烃类组分吸附分离,并使用真空或蒸汽解析再生的回收机
组。 3.3
冷凝-吸附复合式油气回收机组gasolinevaporrecoveryunit by condensation and absorption 将冷凝式回收装置与吸附式回收装置串联组成的复合机组。
3.4
油气gasolinevapor 液态汽油挥发到空气中形成的多组分混合气体。
3.5
油气处理量 vapor processing capacity 单位时间内进入油气回收机组的油气体积流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小时(m/h)。
3.6
油气吸入浓度vapor inhalation concentration 进入回收机组的每立方米干气中所含非甲烷总烃的质量,单位为克每立方米(g/m)。
3.7
油气排放浓度 vapor emission concentration 经回收机组处理后,排放每立方米干气中所含非甲烷总烃的质量,单位为克每立方米(g/m)。
3.8
油气回收效率vaporrecoveryefficiency 单位时间内经油气回收装置回收的非甲烷总烃的质量与进入油气回收装置的非甲烷总烃质量的比
值。 3.9
单位输入功率回收量 recovery capacity per input power 在名义工况下,机组回收油品体积与所消耗的总电量之比,单位为升每千瓦(L/飞W)。
4型式和基本参数
4.1型式 4.1.1按油气处理温度可分为:
一高温型:在名义工况下,经冷凝后油气最低温度不低于-40℃:一中温型:在名义工况下,经冷凝后油气最低温度在-80℃~-40℃之间:低温型:在名义工况下,经冷凝后油气最低温度不高于-80℃。
4.1.2按回收方式可分为:
一冷凝式一冷凝-吸附复合式。
2
JB/T12321—2015
4.2型号
机组型号的编制方法,可由制造商自行确定,但型号中应体现名义工况下机组的油气处理量。 4.3基本参数 4.3.1机组的电源为额定电压220V单相或380V三相交流电,其电压偏差在土10%内,额定频率50Hz。 4.3.2机组在下列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
环境温度:-25~43℃:油气吸入浓度:不大于1500g/m。
4.3.3机组的试验工况按表1的规定。
表1试验工况
油气侧
热源侧
风冷式
水冷式
蒸发冷却式湿球温度
油气吸入浓度 油气进温
项 目
进口水温 出口水温 干球温度
g/m3 1100 1500
℃ 35 43
℃ 30 33
℃ 35 -a
℃ 3.5 43
℃ 24 27 b
名义工况最大负荷工况采用名义工况试验条件确定的水量。
b
补充水温度为32℃。
4.3.4名义工况的其他规定:
机组名义工况时油气处理量为铭牌明示值:机组冷凝器水侧污垢系数参照GB/T18430.1的规定: -机组使用的水质应符合GB50050中循环冷却水的水质的规定。
5要求
5.1般要求 5.1.1机组应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或按用户和制造厂的协议)制造。 5.1.2黑色金属制件及金属管道内外表面应按SH/T3022进行防锈蚀处理。 5.1.3涂漆件表面不应有明显的气泡、流痕、漏涂、底漆外露、桔皮和其他损伤。 5.1.4保温层应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并且无毒、无异味,有自熄性;在任何情况下保温层外表面不应出现凝露。 5.1.5油气管道、阀门等附件应有可靠支承,并不应引起管路的振动或影响单体设备连接处的强度,应符合GB50235的规定。 5.1.6油气进出口应预留采样接头:并应符合GB20950一2007中附录B的规定。 5.1.7按要求确定仪表和气动程控阀用气体的气源压力,其质量应符合GB/T4830的规定或相关产品的要求。 5.1.8内部与油气直接接触的材料应能耐受油气和水分的腐蚀,垫片选用应根据垫片的密封性能、操作压力、工作温度、介质特性等因素确定,宜采用柔性石墨复合垫片、聚四氟乙烯包覆垫片或缠绕式垫片,并应分别符合HG/T20606和HG/T20627、SH/T3402SH/T3407规定。 5.1.9油气输送系统应设有安全紧急排放措施,以防止机组关闭或故障时造成压力超限,紧急排放管可与机组尾气排放管合并设置,并应采取阻火措施:同时应设有低压保护装置,以防止装载车油罐内出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