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JB/T 11834-2014 离心式烟气脱硫循环泵

JB/T 11834-2014 离心式烟气脱硫循环泵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534.48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04 14:34:55



相关搜索: jb 烟气 离心式 循环泵 离心式 循环泵 11834

内容简介

JB/T 11834-2014 离心式烟气脱硫循环泵 ICS 13.030.40 J88 备案号:4549720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1834—2014
离心式烟气脱硫循环泵
Flue gas desulphurization centrifugal circulation pump
2014-10-01实施
2014-05-06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11834—2014
目 次
前言
范围 2天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型式和基本参数.
-
4.1型式... 4.2 型号与命名 4.3泵轴的旋转方向 4.4基本参数 5技术要求 5.1 性能... 5.2结构设计.. 5.3主要零件材料 5.4制造 6试验方法. 7检验规则.. 7.1 型式试验, 7.2出厂检验. 7.3最终检验 8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8.1标志. 8.2包装.. 8.3运输, 8.4贮存附录A(资料性附录)离心式烟气脱硫循环泵基本参数表附录B(资料性附录)石灰石(石灰)/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循环工艺吸收塔循环浆液介质特性...
.6
表1轴或轴套外圆表面的径向圆跳动公差表A.1离心式烟气脱硫循环泵基本参数表B.1 石灰石(石灰)/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循环工艺吸收塔循环浆液介质特性 JB/T11834—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机械工业环境保护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MIF/TC7)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襄阳五二五泵业有限公司、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石家庄工业泵厂有限公司、
石家庄强大泵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北方节能环保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志宏、刘彦春、朱广奇、高瑞军、靳建永、李家虎、姜桂珍、石变琴、于延龙、赵强、苏元元、潘呈祥。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I JB/T118342014
离心式烟气脱硫循环泵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离心式烟气脱硫循环泵的术语和定义、型式和基本参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石灰石(石灰)/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循环工艺的离心式烟气脱硫循环泵,其他烟气脱硫循环工艺的离心式烟气脱硫循环泵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216 回转动力泵水力性能验收试验1级和2级 GB/T 7021 离心泵名词术语 GB/T 8196 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 GB/T 9239.1 机械振动恒态(刚性)转子平衡品质要求第1部分:规范与平衡允差的检验 GB/T 9239.2 机械振动恒态(刚性)转子平衡品质要求第2部分:平衡误差 GB/T 13306 标牌 GB/T 13384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JB/T 4297 泵产品涂漆技术条件 JB/T 8097 泵的振动测量与评价方法 JB/T8098 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
3术语和定义
GB/T702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后拉式拆卸back-pulledoutdisassembly 不拆卸原动机、泵体、吸入口管路和吐出口管路的情况下能够方便地拆卸联轴器、叶轮、密封、轴
承和转子。
4型式和基本参数
4.1型式
泵为单级、单吸离心泵,按泵结构分为以下两种: a)卧式单壳泵; b)卧式具有内壳和外壳的双壳泵。
- JB/T11834—2014
4.2型号与命名
泵型号与命名中应保留泵出口公称直径,单位为毫米(mm),其余由厂家自定义。 例如:LC600/825、700DT-83和800X-TLR,其中600、700和800均为泵出口公称直径,
4.3泵轴的旋转方向
从泵的入口端看宜为逆时针方向。 4.4基本参数 4.4.1泵的基本参数范围可参照附录A。 4.4.2泵基本参数为泵输送清水时规定的性能参数。 4.4.3泵性能参数的检验及偏差应符合GB/T3216中2级的规定。
5技术要求
5.1性能 5.1.1泵的性能参数应符合4.4或订货单的规定。 5.1.2泵的振动烈度应符合JB/T8097中C级的规定,当泵转速小于600r/min时,按600r/min考核 5.1.3泵的噪声应符合JB/T8098中C级的规定。 5.1.4被输送介质的温度一般不超过110℃(橡胶内衬的双壳泵不超过65℃)。 5.2结构设计 5.2.1原动机
原动机应根据泵运行工况的最大轴功率选择,原动机的功率不小于1.05倍的泵最大轴功率。 5.2.2临界转速
泵实际第一临界转速至少应高出泵使用范围内最大运行转速的20%。 5.2.3平衡
叶轮应做动平衡,其允许的不平衡质量应符合GB/T9239.1的规定,平衡误差符合GB/T9239.2 的规定。 5.2.4壳体 5.2.4.1壳体可采用单层或双层结构,一般为径向剖分结构型式。壳体应能承受泵允许工作范围内的最大工作压力和水压试验压力。 5.2.4.2水压试验压力应为泵运行工况最大工作压力的1.5倍,在保压时间内不得渗漏。 5.2.4.3为便于壳体的拆卸,应当装设顶丝孔。 5.2.4.4 泵壳设计应能满足后拉式拆卸需求。 5.2.4.5 吸入口、排出口法兰应能承受泵允许的最大工作压力。 5.2.5叶轮 5.2.5.1 叶轮应可靠地固定在轴上,防止转子旋转时产生周向或轴向移动。 5.2.5.2为保证叶轮轴向可调,应设置轴向调整机构。 2 JB/T11834—2014
5.2.6轴和轴套 5.2.6.1 泵轴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轴上各部位的直径应根据最大轴功率按第三强度理论进行强度校核。 5.2.6.2 2轴上螺纹的旋向,在轴旋转时应使其联接件处于旋紧状态。 5.2.6.3 3轴端应保留中心孔。 5.2.6.4轴套应可靠固定在轴上,并能防止轴与轴套间液体的泄漏。 5.2.7轴承
轴承选用滚动轴承,并采用油润滑,其工作温度不应超过85℃,温升不应超过55℃。 5.2.8轴承箱 5.2.8.1轴承箱上与外界相通的缝隙应能防止污物侵入和正常条件下润滑油的泄漏。 5.2.8.2轴承箱上应开设加油孔、放油孔、设置油位指示器和测温装置,用户需求时应设置恒位油杯。 5.2.9轴封
泵的轴封应采用机械密封。 5.2.10 托架和支架
托架和支架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5.2.11联轴器及防护罩 5.2.11.1 原动机与从动设备之间的联轴器和护罩应由泵制造厂提供。 5.2.11.2每个联轴器应具有可拆卸式联轴器护罩,并应符合GB/T8196的规定。 5.2.12起吊
泵及其较重零部件应设置起吊环。 5.3主要零件材料 5.3.1 泵用材料可根据合同拟定选用,否则由制造厂根据泵的应用条件选用材料。 5.3.2 泵过流部件在材料选择上应考虑输送浆液的腐蚀性和磨蚀性,过流件使用寿命需满足合同要求 5.3.3泵铸件不得有影响力学性能的铸造缺陷。不允许用堵塞、锤击和浸渍的方法来修补受压铸件的渗漏和缺陷。 5.4制造 5.4.1铸件
铸件应去除浇冒口、毛刺、氧化皮、粘砂和铸件瘤等,且不得有气孔、缩松和裂纹等缺陷。 5.4.2装配 5.4.2.1所有零部件均应经检验合格方可进行装配。 5.4.2.2装配好的转子部件,轴或轴套外圆表面的径向圆跳动应不大于表1的规定。 5.4.2.3泵装配完成后,转动转子应轻重均,无紧涩现象。 5.4.2.4经防锈处理和涂漆后,泵吸入口、排出口应用可靠盖板封闭
3 JB/T11834—2014
单位为毫米
表1轴或轴套外圆表面的径向圆跳动公差
轴(或轴套)外圆直径
≤120 0.12
>120~250
>250~500 0.16
0.14
径向圆跳动公差
5.4.2.5 5装配完成后,轴向允许调整量不小于3mm。 5.4.3防锈和涂漆 5.4.3.1对零件材料易于咬合的配合部位应涂以润滑剂。 5.4.3.2 2对装配后的外露加工表面应涂以防锈油。 5.4.3.3泵的涂漆应符合JB/T4297的规定。
6试验方法
6.1水压试验应符合GB/T3216的规定。 6.2泵的性能试验方法应符合GB/T3216的规定。 6.3泵的连续运转特性试验:
a)泵在额定工况下连续运转应符合GB/T3216中运转要求的规定。 b)在泵进行运转试验时,应检查轴承的温升。从泵起动起,每隔15min测量一次轴承的温度,直
至连续三次测的值相同为止。试验结果应符合5.2.7的规定。
6.4泵的振动测量方法应符合JB/T8097的规定。 6.5泵的噪声测量方法应符合JB/T8098的规定。 6.6试验完成后,应除净泵和机械密封内的积水。
7检验规则
7.1 型式试验 7.1.1凡存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试验:
a)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 b)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 c)批量生产的产品周期性检验; d)产品长期停产再次恢复生产; e)出厂试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
7.1.2试验的项目应符合GB/T3216的规定。 7.1.3试验的台数应不少于两台。
7.2 2出厂检验
7.2.1出厂的产品每台应做出厂检验。 7.2.2检验的项目应符合GB/T3216的规定。 7.3 3最终检验
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应按照订货单的规定检验产品供货范围内的完整性和正确性,包括对产品涂漆、外观质量和包装等的检验。合格后发给产品合格证,然后包装出厂。
4
上一章:JB/T 8091-2014 螺杆泵试验方法 下一章:JB/T 10378-2014 固定式离心消防泵

相关文章

JB/T 13244-2017 循环半干法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装置 HJ 178-2018 烟气循环流化床法烟气脱硫工程通用技术规范 烧结烟气循环流化床-半干法脱硫工艺优化 大型火电厂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T/CISA 034-2020 烧结烟气 脱硫脱硝用循环流化床吸收塔装置 DL/T 5623-2021 火力发电厂烟气循环流化床半干法脱硫系统设计规程 JB/T 10992-2010 湿法烟气脱硫装置专用设备 烟气挡板门 JB/T 10990-2010 湿法烟气脱硫装置专用设备 回转式烟气换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