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29.120.99 K 14 备案号:51306—2015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 8444-2015 代替 JB/T 8444—1996
粉未冶金法银金属氧化物电触头技术条件
Specification for silver-metal oxide elwctrical contacts
by powder metallurgy method
2016-01-01实施
2015-07-14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 8444—-2015
目 次
前言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 3技术要求 4试验方法. 5检验规则..… 6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附录A(资料性附录) 金相组织图例.. 附录B(规范性附录) 产品检查抽样表
...............................
图 A.1 分布均匀合格的金相组织照片(200×)图 A.2 分布不均匀的金相组织照片(200×)图 A.3 氧化物聚集的金相组织照片(200×)图A.4含有孔隙的金相组织照片(200×)(照片中最大气孔尺寸60μum)图 A.5 含有夹杂物的金相组织照片(200×)(照片中最大夹杂物尺寸200um)
表1 化学成分要求表 2力学物理性能. 表 B.1 样本量字码表 B.2 正常检验二次抽样方案
Y
JB/T 8444—2015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JB/T8444—1996《粉末冶金法银金属氧化物电触头技术条件》,与JB/T8444-1996相
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删除了有关银氧化锡的内容;一金相组织和金相缺陷改为按GB/T26871一2011的规定检测;检验规则按GB/T2828.1-—2012的规定进行了修改。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电工合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8):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桂林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福达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中希集团有限
公司、扬州乐银合金科技有限公司、温州聚星电接触科技有限公司、温州宏丰电工合金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桂林金格电工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人民电器厂电器触头分厂、佛山通宝精密合金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乐银合金有限公司、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金属功能材料分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谢永忠、柏小平、郑元龙、冯如信、陈乐生、颜小芳、王硕、李志谦、吴文安、 马大号、陈静、郑晓杰、霍志文、田茂江、白娅玲。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JB/T 8444—1996。
I
JB/T 8444—2015
粉末冶金法银金属氧化物电触头技术条件
范围
1
本标准规定了粉末冶金法银氧化镉、银氧化锌、银氧化铜等银金属氧化物电触头(以下简称电触头)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低压开关电器用的以粉末冶金基本工艺生产的银金属氧化物电触头元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828.1-2012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5586电触头材料基本性能试验方法 GB/T5587银基电触头基本形状、尺寸、符号及标注 GB/T26871--2011电触头材料金相试验方法 JB/4107(所有部分) 电触头材料化学分析方法
3技术要求
3.1外观
电触头表面应无裂纹、分层、气泡和明显的掉边、缺角、凹陷及腐蚀斑点,毛刺高度小于0.15mm。 3.2尺寸公差
电触头尺寸及公差应符合GB/T5587或用户提出的图样的规定 3.3化学成分、力学物理性能
电触头化学成分应符合表1的规定,力学物理性能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 1化学成分要求
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杂质总量
添加物 (质量分
代表符号
电触头产品名称
Ag Cdo ZnO Cuo 总量 数,%)
≤
≤
8.0±1.0 8.0±1.0 10.0±1.0 10.0±1.0
银氧化镉(8)(P·M) 银氧化镉(8)-T(P·M) 银氧化镉(10)(P·M) 银氧化镉(10)-T(P·M)
AgCdO(8)(P - M) AgCdO(8)-T(P - M) AgCdO(10)(P · M) AgCdO(10)-T(P · M)
1.5
0.5
1.5
JB/T 8444--2015
表1 化学成分要求(续)
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杂质总量
添加物 (质量分
代表符号
电触头产品名称
Ag Cdo ZnO Cuo 总量 数,%)
≤
银氧化镉(12)(P·M) 银氧化镉(12)-T(P·M) 银氧化镉(15)(P·M) 银氧化镉(15)-T(P·M) 银氧化锌(8)(P·M) 银氧化锌(8)-T(P·M) 银氧化锌(10)(P·M) 银氧化锌(10)-T(P·M) 银氧化锌(12)P·M) 银氧化锌(12)-T(P·M) 银氧化铜(8)(P·M) 银氧化铜(8)-T(P·M) 银氧化铜(10)(P·M) 银氧化铜(10)-T(P·M) 注1:电触头产品名称及代表符号中“T”(Tian)表示含有添加物, “P·M”表示粉末冶金工艺。 注2:主要有害杂质为 Sb、Pb、As,为改善性能而添加的元素不属杂质。 注3:实际测定成分时,氧化物的含量通过测定其组成中金属元素的含量,然后按其组成换算得到。
余量 12.0±1.0
AgCdO(12)(P - M) AgCdO(12) -T(P · M) 余量 12.0±1.0 AgCdO(15)(P · M)
1.5
余量 15.0±1.0 余量 15.0±1.0 余量余量余量余量余量
AgCdO(15) -T(P · M) AgZnO(8)(P · M) AgZnO(8)-T(P - M) AgZnO(10)(P · M) AgZnO(10)-T(P : M) AgZnO(12)(P · M) AgZnO(12)-T(P · M) 余量
1.5
8.0± 1.0 8.0±1.0 10.0±1.0 10.0±1.0 12.0±1.0 12.0±1.0
1.5
0.5.
1.5
1.5
余量余量余量余量
8.0±1.0 8.0±1.0 1.5 10.0±1.0 10.0±1.0 1.5
AgCuO(8)(P · M) AgCuO(8)-T(P · M) AgCuO(10)(P : M) AgCuO(10)-T(P · M)
表 2 力学物理性能
硬度 1
电阻率
密度 导电率
g/cm3 %IACS (20℃)
维氏硬度 HV
布氏硬度
代表符号
电触头产品名称
μQ· cm HBW
> 9.90 82 2.10 50 63 53 65
M
软态 硬态 软态 硬态
≤
银氧化镉(8)(P·M) 银氧化镉(8)-T(P·M) 银氧化镉(10)(P·M) 银氧化镉(10)-T(P·M) AgCdO(10)-T(P · M) 银氧化镉(12)(P·M)
AgCdO(8)(P · M) AgCdO(8)-T(P · M) AgCdO(10)(P · M)
2.60 55 65 58 67 2.40 55 65 58 67
9.90 9.80 9.80 59 2.90 58 67 61 69 9.70 66 2.60 57 67 60 :68
66. 72
AgCdO(12)(P · M)
银氧化镉(12)-T(P·M) AgCdO(12)-T(P · M) 9.70 56 3.10 60 68 63 71 银氧化镉(15)(P·M)
AgCdO(15)(P · M)
9.60 62 9.60
2.80 62 70 65 72. 3.30 65 72 68 73 2.60 60 70 63 72
银氧化镉(15)-T(P·M) AgCdO(15)-T(P · M) 银氧化锌(8)(P·M)
52
AgZnO(8)(P · M) AgZnO(8)-T(P · M) AgZnO(10)(P · M)
9.50 66 9.50 56 3.10 62 72 65 75 9.40 64 2.70 63 73 66 76 9.40 52 3.30 64 75 69 78
银氧化锌(8)-T(P·M) 银氧化锌(10)(P·M) 银氧化锌(10)-T(P·M) AgZnO(10)-T(P · M)
2
JB/T 8444—-2015
抛光后未经腐蚀断面的方法。
5.检验规则
5.1检验分类
本标准只规定出厂检验的检验规则,型式检验规则由供需双方商定。 5.2.组批
电触头的质量检查采取逐批检验,同一批配料和相同加工工艺生产的产品为一批。 5.3抽样
每批产品质量检查按如下要求进行抽样:
外观检查每批100%; -电触头尺寸按GB/T2828.1-2012的规定,采用I级一般检验水平、正常检验二次抽样方案(见表B.1); 一密度、硬度按GB/T2828.1一2012的规定,采用S-1特殊检验水平、正常检验二次抽样方案(见表B.1); 化学成分、电阻率及金相组织按GB/T2828.1一2012的规定,采用S-1特殊检验水平、正常检验二次抽样方案(见表B.1); 化学成分、密度、硬度及金相组织的检查可在同一样品上进行,电阻率的测定需在同一工艺和相同材料中另外制取试样。
5.4合格判定
电触头密度、硬度合格质量水平为2.5,尺寸合格质量水平除厚度为2.5外其余为4.0,化学成分、 电阻率及金相组织缺陷合格质量水平为10。
6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6.1标志 6.1.1E 电触头标志按GB/T5587的规定 6.1.2每批产品应附有产品合格证及质量保证书,并盖有检验员及技术质量检验部门印鉴。 6.1.3 电触头合格证应标明:
产品名称(或代表符号)、型号或尺寸规格及批号;数量(个数或净重); 检验日期;制造厂名称; 检查员姓名(或代号)和检查部门(印鉴)。
6.1.4电触头质量保证书内容应包括:
电触头名称(或代表符号)、型号或尺寸规格及批号; -数量(个数或净重); -电触头化学成分、力学物理性能及金相组织照片;检验日期;
4
JB/T 8444--2015
-制造厂名称;一检查员姓名(或代号)和检查部门(印鉴)。
6.2包装 6.2.1电触头应按同一批相同型号及尺寸规格进行包装。 6.2.2电触头单重小于或等于10g,用塑料袋封装,每袋不超过1kg;塑料袋应不含有硫、氯腐蚀气体,并应注意采取防潮措施,有条件可采用真空封装;塑料袋封装后装入纸盒内,每盒一袋。电触头单重大于10g,视其重量及形状将20个~25个或单个用小塑料袋封装后,再用盒装,并应有防触头碰磨和防潮措施,每盒重量不超过2kg,盒外标明触头名称、规格、厂名、商标,盒内附产品合格证。 6.2.3盒装的产品发运应装于包装箱内,并用松软的材料填实,每箱重量不超过15kg。 6.2.4在包装箱内应附有装箱单,装箱单上应包含:
盒的总数;各种型号或尺寸规格电触头的盒数;一产品净重或个数;包装日期; 包装者印鉴。
6.2.5包装箱外应标明:
一制造厂名称及地址; -收货单位及地址; -毛重及净重; -防潮、防震标志。
6.3运输
电触头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剧烈震动,以免造成机械损伤。 6.4贮存
电触头应贮存在无腐蚀性介质的仓库内,防止受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