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JB/T 9177-2015 钢质模锻件 结构要素

JB/T 9177-2015 钢质模锻件 结构要素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52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16 11:21:46



相关搜索: 结构 jb 锻件 钢质 要素 9177

内容简介

JB/T 9177-2015 钢质模锻件 结构要素 ICS 77.140.85 J32 备案号:51826—20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9177—2015 代替JB/T9177—1999
钢质模锻件 结构要素
Steel dieforgingsStructuralmainfactors
2016-03-01实施
2015-10-1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9177—2015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2
I
术语和定义 3 结构要素 3.1收缩截面、多台阶截面、齿轮轮辐的凹槽圆角半径 3.2 最小底厚 3.3 最小壁原、筋宽及筋端圆角半径. 3.4 最小冲孔直径、言孔和连皮厚度 3.5 最小腹板厚度.
图 1 凹槽圆角半径图2 最小底厚SB 图3最小壁厚、筋宽及筋端圆角半径图4锻件最小冲孔直径图5 单向言孔深度图6 双向言孔深度图7 无限制腹板的最小腹板厚度,图8 有限制腹板的最小腹板厚度
表1 内凹槽圆角rA 表2 外四槽圆角n 表3最小底厚SB 表4 最小壁厚Sw、筋宽SR及筋端圆角半径rRK 表5腹板的最小厚度,
2 JB/T9177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JB/T9177—1999《钢制模锻件结构要索》,与JB/T9177一1999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
下:
一删除了3.1中曲轴的相关内容(见3.1和图1,1999年版的3.1和图1);修改了内凹槽圆角rA设计参数(见表1,1999年版的表1);一修改了外凹槽圆角设计参数(见表2,1999年版的表2);
修改了最小底厚SB设计参数(见表3,1999↑版的表3);修改了最小壁厚Sw、筋宽Sr及筋端圆角半径"Rk设计参数(见表4,1999年版的表4): -删除了表1、表2、表3和表4中括号内的数值(见表1、表2、表3和表4,1999年版的表1、 表2、表3和表4);一删除了第4章锻件尺小标注及其测量法(见1999年版的第4章)。 本标准出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锻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74)归II。 本标准起草单位:兰州兰石铸锻有限责任公司、浙江黄岩江鑫锻造有限公司、北京机电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溢铁军、干炳正、卢秀富、陈文敬、干亚安、卢鑫、周林、魏巍、赵晖。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
-JB/Z295—1987; —JB/T9177—1999。
II JB/T9177—2015
钢质模锻件 结构要素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钢质热模锻件收缩截面、多台阶截面、齿轮轮辐等的凹槽圆角半径、最小底厚、最小壁厚、筋宽及筋端圆角半径、最小冲孔直径、言孔、连皮原度及最小腹板原度的设计参数、模锻件尺小标注及测量法。
本标准适用丁模锻锤、热模锻压力机、螺旋压力机及平锻机上生产的钢质热模锻件(以下简称锻件)。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本文件。
2.1
内凹槽圆角 innergroovefillet 指向锻件中心的锻件内阅角半径(见图1中")。
2.2
外凹槽圆角 outergroovefillet 指向飞边的锻件内圆角半径(见图1中")。
2.3
无限制腹板(开式腹板) unrestricted webplates (openwebplates) 金属在锻造过程中能较白由地流向飞边的腹板。
2.4
有限制腹板(闭式腹板) restricted web plates (closed web plates) 被筋完企包围,或虽未被完全包围,但开口较小的腹板。
A
c)齿轮轮辅
a)收缩截面
b)多台阶截面图1凹槽圆角半径
3结构要素
3.1收缩截面、多台阶截面、齿轮轮辐的凹槽圆角半径
收缩截面【见图1a)]、多台阶截面【见图1b)]、齿轮轮辐[见图1c】]的最小内、外凹槽圆角rA JB/T91772015
",按所在的凸房高度,分别查表1和表2确定。
表1 内凹槽圆角rA
单位为毫米
锻件的最人直径或高度
所在的凸府高度
≤25 >25~40 >40~63 >63~100 >100~160>160~250>250~400>400~630 2.5
11 13 14 18 23 29
12 15 18 22 29 36
≤16 >16~40 >40~63 >63 ~100 >100~160 >160~250
3 4 5
5 7 9 12 16
7 9 10 14 18 22
9 11 12 16 20 25
7 5 7 10
3
表2 外凹槽圆角"
单位为毫米
锻件的最人直径或高度
所在的凸启高度
≤25 >25~40 >40~63 >63~100 >100~160>160~250|>250~400 >400~630 3.5
≤16 >16~40 >40~63 >63~100 >100~160 >160~250 3.2 最小底厚
5 9 12 16 -
10 14 18 23 29 36
12 16 20 25 32 46
14 18 23 30 36 60
4 1 10
6 10 14 18 22
8 12 16 20 25 32
5
最小底原S(见图2)按直径和宽度查表3确定。
d
注: d=aR-
注: d,= ldd2
b)
c)
a)
aRi-d f)
注: d,=,
d)
e)
图2 最小底厚SB
2 JB/T9177—2015
注: hy=b2+b3
注: bμ=ba+b;
h)
g)
图2 最小底厚SB(续)
表3最小底厚SB
单位为毫米
旋转对称的
非旋转对称的
最小
K度/
直径d 底厚 宽度bs
≤25 >25 - >40~ 63 >63~100 100~160 >160~250 [>250~400 >400~630
SB 2
1
2.5 3.5 4.5
2 3.5
≤20 >20~50 3.5 >16 ~40 >50~80
2
≤16
3 4 5 7 10
3 3.5 4.5 6.5
A
6 7 9 12 16 20
6 9 11 14 19 23 29
>40~63 >63~100 >100~160 ?160~250
6
>80~125 >125~200 >200~315 >315~500 20 >250~400 >500~800 30 >400~630
0
10 14
4
3.3 最小壁厚、 筋宽及筋端圆角半径
最小壁厚Sw、 筋宽Sx及筋端圆角半径rRk(见图3)按壁高hw和筋高hr查表4确定,
f)
d)
图3最小壁厚、筋宽及筋端圆角半径 JB/T9177—2015
表4最小壁厚Sw、筋宽Sr及筋端圆角半径rRK
单位为毫米
筋端圆角半径RK
最小壁厚Sw
筋宽SR m
壁高hw或筋高hr
1.5 3.5 5 o0
≤16 >16~40 >40~63 >63~100 >100~160
3 7 10 18 29
7 10 18
3.4 最小冲孔直径、盲孔和连皮厚度 3.4.1锻件最小冲孔直径为@20mm(见图4)。
图4锻件最小冲孔直径
3.4.2单向言孔深度:当L=B时,H/B≤0.7:当L>B时,H/B≤1.0(见图5)。
图5单向盲孔深度
3.4.3双向言孔深度:分别按单向言孔确定(图6)。

cH
图6双向盲孔深度 ICS 77.140.85 J32 备案号:51826—20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9177—2015 代替JB/T9177—1999
钢质模锻件 结构要素
Steel dieforgingsStructuralmainfactors
2016-03-01实施
2015-10-1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9177—2015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2
I
术语和定义 3 结构要素 3.1收缩截面、多台阶截面、齿轮轮辐的凹槽圆角半径 3.2 最小底厚 3.3 最小壁原、筋宽及筋端圆角半径. 3.4 最小冲孔直径、言孔和连皮厚度 3.5 最小腹板厚度.
图 1 凹槽圆角半径图2 最小底厚SB 图3最小壁厚、筋宽及筋端圆角半径图4锻件最小冲孔直径图5 单向言孔深度图6 双向言孔深度图7 无限制腹板的最小腹板厚度,图8 有限制腹板的最小腹板厚度
表1 内凹槽圆角rA 表2 外四槽圆角n 表3最小底厚SB 表4 最小壁厚Sw、筋宽SR及筋端圆角半径rRK 表5腹板的最小厚度,
2 JB/T9177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JB/T9177—1999《钢制模锻件结构要索》,与JB/T9177一1999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
下:
一删除了3.1中曲轴的相关内容(见3.1和图1,1999年版的3.1和图1);修改了内凹槽圆角rA设计参数(见表1,1999年版的表1);一修改了外凹槽圆角设计参数(见表2,1999年版的表2);
修改了最小底厚SB设计参数(见表3,1999↑版的表3);修改了最小壁厚Sw、筋宽Sr及筋端圆角半径"Rk设计参数(见表4,1999年版的表4): -删除了表1、表2、表3和表4中括号内的数值(见表1、表2、表3和表4,1999年版的表1、 表2、表3和表4);一删除了第4章锻件尺小标注及其测量法(见1999年版的第4章)。 本标准出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锻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74)归II。 本标准起草单位:兰州兰石铸锻有限责任公司、浙江黄岩江鑫锻造有限公司、北京机电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溢铁军、干炳正、卢秀富、陈文敬、干亚安、卢鑫、周林、魏巍、赵晖。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
-JB/Z295—1987; —JB/T9177—1999。
II JB/T9177—2015
钢质模锻件 结构要素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钢质热模锻件收缩截面、多台阶截面、齿轮轮辐等的凹槽圆角半径、最小底厚、最小壁厚、筋宽及筋端圆角半径、最小冲孔直径、言孔、连皮原度及最小腹板原度的设计参数、模锻件尺小标注及测量法。
本标准适用丁模锻锤、热模锻压力机、螺旋压力机及平锻机上生产的钢质热模锻件(以下简称锻件)。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本文件。
2.1
内凹槽圆角 innergroovefillet 指向锻件中心的锻件内阅角半径(见图1中")。
2.2
外凹槽圆角 outergroovefillet 指向飞边的锻件内圆角半径(见图1中")。
2.3
无限制腹板(开式腹板) unrestricted webplates (openwebplates) 金属在锻造过程中能较白由地流向飞边的腹板。
2.4
有限制腹板(闭式腹板) restricted web plates (closed web plates) 被筋完企包围,或虽未被完全包围,但开口较小的腹板。
A
c)齿轮轮辅
a)收缩截面
b)多台阶截面图1凹槽圆角半径
3结构要素
3.1收缩截面、多台阶截面、齿轮轮辐的凹槽圆角半径
收缩截面【见图1a)]、多台阶截面【见图1b)]、齿轮轮辐[见图1c】]的最小内、外凹槽圆角rA JB/T91772015
",按所在的凸房高度,分别查表1和表2确定。
表1 内凹槽圆角rA
单位为毫米
锻件的最人直径或高度
所在的凸府高度
≤25 >25~40 >40~63 >63~100 >100~160>160~250>250~400>400~630 2.5
11 13 14 18 23 29
12 15 18 22 29 36
≤16 >16~40 >40~63 >63 ~100 >100~160 >160~250
3 4 5
5 7 9 12 16
7 9 10 14 18 22
9 11 12 16 20 25
7 5 7 10
3
表2 外凹槽圆角"
单位为毫米
锻件的最人直径或高度
所在的凸启高度
≤25 >25~40 >40~63 >63~100 >100~160>160~250|>250~400 >400~630 3.5
≤16 >16~40 >40~63 >63~100 >100~160 >160~250 3.2 最小底厚
5 9 12 16 -
10 14 18 23 29 36
12 16 20 25 32 46
14 18 23 30 36 60
4 1 10
6 10 14 18 22
8 12 16 20 25 32
5
最小底原S(见图2)按直径和宽度查表3确定。
d
注: d=aR-
注: d,= ldd2
b)
c)
a)
aRi-d f)
注: d,=,
d)
e)
图2 最小底厚SB
2 JB/T9177—2015
注: hy=b2+b3
注: bμ=ba+b;
h)
g)
图2 最小底厚SB(续)
表3最小底厚SB
单位为毫米
旋转对称的
非旋转对称的
最小
K度/
直径d 底厚 宽度bs
≤25 >25 - >40~ 63 >63~100 100~160 >160~250 [>250~400 >400~630
SB 2
1
2.5 3.5 4.5
2 3.5
≤20 >20~50 3.5 >16 ~40 >50~80
2
≤16
3 4 5 7 10
3 3.5 4.5 6.5
A
6 7 9 12 16 20
6 9 11 14 19 23 29
>40~63 >63~100 >100~160 ?160~250
6
>80~125 >125~200 >200~315 >315~500 20 >250~400 >500~800 30 >400~630
0
10 14
4
3.3 最小壁厚、 筋宽及筋端圆角半径
最小壁厚Sw、 筋宽Sx及筋端圆角半径rRk(见图3)按壁高hw和筋高hr查表4确定,
f)
d)
图3最小壁厚、筋宽及筋端圆角半径 JB/T9177—2015
表4最小壁厚Sw、筋宽Sr及筋端圆角半径rRK
单位为毫米
筋端圆角半径RK
最小壁厚Sw
筋宽SR m
壁高hw或筋高hr
1.5 3.5 5 o0
≤16 >16~40 >40~63 >63~100 >100~160
3 7 10 18 29
7 10 18
3.4 最小冲孔直径、盲孔和连皮厚度 3.4.1锻件最小冲孔直径为@20mm(见图4)。
图4锻件最小冲孔直径
3.4.2单向言孔深度:当L=B时,H/B≤0.7:当L>B时,H/B≤1.0(见图5)。
图5单向盲孔深度
3.4.3双向言孔深度:分别按单向言孔确定(图6)。

cH
图6双向盲孔深度
上一章:GB/T 26952-2011 焊缝无损检测 焊缝磁粉检测 验收等级 下一章:GB 25492-2010 落砂机 安全要求

相关文章

JB/T 6031-2018 工程机械 钢质模锻件通用技术条件 GB/T 12361-2016 钢质模锻件 通用技术条件 GB∕T12361-2016《钢质模锻件通用技术条件》介绍 DB31/ 629-2020 钢质热模锻件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DB31/ 700-2020 钢质冷模锻件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GB/T 30567-2014 钢质精密热模锻件 工艺编制原则 GB/T 12362-2016 钢质模锻件 公差及机械加工余量 GB/T 29532-2013 钢质精密热模锻件 通用技术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