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33075-2016 反应染料 直接性的测定

GB/T 33075-2016 反应染料 直接性的测定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32.85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23 17:05:48



相关搜索: 测定 反应 直接 染料 反应 染料 33075

内容简介

GB/T 33075-2016 反应染料 直接性的测定 ICS 71.100.01;87.060.10 G 55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3075—2016
反应染料 直接性的测定
Reactive dyes-Determination of substantivity
2017-05-01实施
2016-10-13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33075—2016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染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34)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杭州吉华江东化工有限公司、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染料质量监督检验
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姬兰琴、陈美芬、杨振梅。
I GB/T33075—2016
反应染料 直接性的测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反应染料直接性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KN型和M型反应染料直接性的测定。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374一2007染料染色测定的一般条件规定
3 3原理
试样在棉纱上染色,通过染色30min(加碱前)时染色残液的吸光度值和标准染液的吸光度值计算试样在棉纤维上的染色30min的上染百分率。以染色30min的上染百分率表示反应染料的直接性。
4试剂和材料
试剂和材料应符合GB/T2374一2007中3.1的有关规定。
5 仪器和设备
仪器和设备应符合GB/T2374一2007中第4章的有关规定。仪器和设备如下: a) 分光光度计; b)实验室用染样机。
6试验方法
6.1 染色条件
染色条件应符合以下规定: a) 染色深度:1%(owf); b) 染色纤维:棉纱,10g; c) 染色浴比:1:20; d)染色时间:30min; e) 染色温度:60℃; f) 无水硫酸钠:60g/L。
1 GB/T33075—2016
6.2 测定步骤 6.2.1染色操作
准备好一绞经沸水处理15min的白纱线,绞干至质量约20g,备用。按照规定染色浴比和染色深度配制染液,无水硫酸钠在染色前加人染浴。将染浴升温至60℃,投人纱线开始染色,染色同时要勤加搅动。在60℃染色30min后,立刻将纱线取出并绞干至20g,纱线中绞出的染液回收并入染色残液中,留取染色残液备用。另在染色前同时准备一份与染色液完全一样的标准染液放人同一染色机,并与染色样一同取出,备用。 6.2.2 溶液的配制及测定
先将染色残液和标准染液冷却至室温后用水稀释到500mL,然后根据溶液吸光度值的具体情况将染色残液和标准染液稀释到合适的浓度(吸光度控制在0.3~0.7为宜),记录稀释倍数。用分光光度计在标准染液的最大吸收波长下测定染色残液和标准染液的吸光度值,记录稀释倍数和溶液的吸光度值。 6.2.3直接性的计算
直接性S以30min的上染百分率(%)计,按式(1)计算:
S =(1 -A)×100%
..(1)
A,n,/
式中: S直接性; A2一一染色残液的吸光度值; n2 染色残液的稀释倍数; A, 标准染液的吸光度值; ni - 标准染液的稀释倍数。
7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a) 被测染料的名称; b)本标准编号; c) 试验条件; d) 使用仪器的名称、型号; e) 测试结果; f) 在测试过程中的特殊情况; g) 与本方法的差异; h) 试验日期。
2 ICS 71.100.01;87.060.10 G 55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3075—2016
反应染料 直接性的测定
Reactive dyes-Determination of substantivity
2017-05-01实施
2016-10-13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33075—2016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染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34)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杭州吉华江东化工有限公司、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染料质量监督检验
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姬兰琴、陈美芬、杨振梅。
I GB/T33075—2016
反应染料 直接性的测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反应染料直接性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KN型和M型反应染料直接性的测定。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374一2007染料染色测定的一般条件规定
3 3原理
试样在棉纱上染色,通过染色30min(加碱前)时染色残液的吸光度值和标准染液的吸光度值计算试样在棉纤维上的染色30min的上染百分率。以染色30min的上染百分率表示反应染料的直接性。
4试剂和材料
试剂和材料应符合GB/T2374一2007中3.1的有关规定。
5 仪器和设备
仪器和设备应符合GB/T2374一2007中第4章的有关规定。仪器和设备如下: a) 分光光度计; b)实验室用染样机。
6试验方法
6.1 染色条件
染色条件应符合以下规定: a) 染色深度:1%(owf); b) 染色纤维:棉纱,10g; c) 染色浴比:1:20; d)染色时间:30min; e) 染色温度:60℃; f) 无水硫酸钠:60g/L。
1 GB/T33075—2016
6.2 测定步骤 6.2.1染色操作
准备好一绞经沸水处理15min的白纱线,绞干至质量约20g,备用。按照规定染色浴比和染色深度配制染液,无水硫酸钠在染色前加人染浴。将染浴升温至60℃,投人纱线开始染色,染色同时要勤加搅动。在60℃染色30min后,立刻将纱线取出并绞干至20g,纱线中绞出的染液回收并入染色残液中,留取染色残液备用。另在染色前同时准备一份与染色液完全一样的标准染液放人同一染色机,并与染色样一同取出,备用。 6.2.2 溶液的配制及测定
先将染色残液和标准染液冷却至室温后用水稀释到500mL,然后根据溶液吸光度值的具体情况将染色残液和标准染液稀释到合适的浓度(吸光度控制在0.3~0.7为宜),记录稀释倍数。用分光光度计在标准染液的最大吸收波长下测定染色残液和标准染液的吸光度值,记录稀释倍数和溶液的吸光度值。 6.2.3直接性的计算
直接性S以30min的上染百分率(%)计,按式(1)计算:
S =(1 -A)×100%
..(1)
A,n,/
式中: S直接性; A2一一染色残液的吸光度值; n2 染色残液的稀释倍数; A, 标准染液的吸光度值; ni - 标准染液的稀释倍数。
7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a) 被测染料的名称; b)本标准编号; c) 试验条件; d) 使用仪器的名称、型号; e) 测试结果; f) 在测试过程中的特殊情况; g) 与本方法的差异; h) 试验日期。
2
上一章:HG/T 4058-2016 分散蓝S-HWF 400%(C.I.分散蓝284) 下一章:GB/T 25784-2010 2,4,6-三硝基苯酚(苦味酸)

相关文章

GB/T 33050-2016 反应染料 反应性的测定 GB/T 4464-2016 染料 泳移性的测定 GB/T 21881-2015 酸性染料 匀染性的测定 GB/T 21880-2015 酸性染料 移染性的测定 GB/T 33077-2016 纤维数码喷墨染料 过滤性的测定 GB/T 33076-2016 纤维数码喷墨染料 水饱和溶解性的测定 GB/T 10663-2014 分散染料 移染性的测定 高温染色法 GB/T 10663-2014 分散染料移染性的测定高温染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