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77.100 H 42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795—2014 代替GB/T3795—2006
一
锰铁 Ferromanganese
2014-09-30发布
2015-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3795—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3795—2006《锰铁》。 本标准与GB/T3795--2006比较,技术内容上主要进行了如下修改:
增加了电炉锰铁微碳类别;一-降低了主要杂质元素磷、硅含量,提高了标准水平,
-对产品粒度范围进行了调整。 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生铁及铁合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18)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西交城义望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山西东方资源发展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
标准研究院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宋晋乐、康国柱、王成国、舒莉。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3795—1983、GB3795-1987、GB/T37951996、GB/T3795-··2006。
I
GB/T3795—2014
锰铁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锰铁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包装、储运、标志及质量证明书。 本标准适用于炼钢、铸造用脱氧剂和合金元素添加剂的锰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650铁合金验收、包装、储运、标志和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 GB/T4010铁合金化学分析用试样的采取和制备 GB/T5686.1锰铁、锰硅合金、氮化锰铁和金属锰 锰含量的测定 电位滴定法、硝酸铵氧化滴
定法及高氯酸氧化滴定法
GB/T5686.2锰铁、锰硅合金、氮化锰铁和金属锰 硅含量的测定 铝蓝光度法、氟硅酸钾滴定法和高氯酸重量法
GB/T5686.4锰铁、锰硅合金、氮化锰铁和金属锰 磷含量的测定 铝蓝光度法和碱量滴定法 GB/T5686.5 5锰铁、锰硅合金、氮化锰铁和金属锰 碳含量的测定 红外线吸收法、气体容量法、
重量法和库仑法
GB/T5686.7 7锰铁、锰硅合金、氮化锰铁和金属锰 硫含量的测定 红外线吸收法和燃烧中和滴定法
GB/T7738铁合金产品牌号表示方法 GB/T13247 7铁合金产品粒度的取样和检测方法
3产品分类
3.1 按冶炼方式不同,分为电炉锰铁和高炉锰铁。 3.2 按含碳量不同,分为四类:
—微碳类:碳不大于0.15%;
一低碳类:碳大于0.15%至0.7%;
一
—中碳类:碳大于0.7%至2.0%;
高碳类:碳大于2.0%至8.0%。
3.3按含硅、磷不同,分为两组:I、IⅡ。
4牌号表示方法
锰铁的牌号表示方法按GB/T7738的规定,由含铁元素的铁合金产品(以化学符号“Fe”表示),主元素Mn及其百分含量,主要碳含量及其最高百分含量或组别表示。
示例:FeMn90C0.05
1
GB/T 3795—2014
其中: Fe Mn90 徽碳锰铁的主元素及其百分含量; Co.05
表示微碳锰铁是含铁元素的铁合金产品;
碳含量及其最高百分含量。
5 技术要求
5.1 牌号和化学成分 5.1.1 电炉锰铁按锰及杂质含量的不同,分为13个牌号,其化学成分应符合表1规定。
表1电炉锰铁化学成分
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Si
P
牌号
类别
c
S
Mn
I
I
I
I
≤
FeMn90C0.05 FeMn84C0.05 80.0~87.0
87.0~93.5
0.05 0.05 0.5 1.0 0.03 0.04 0.02
0,5
1.0
0.03 0.04 0.02
微碳 FeMn90C0.10 87.0~93.5 0.10 1.0 2.0 0.05 0.10 0.02 锰铁 FeMn84C0.10 80.0~87.0 0.10 1.0 2.0 0.05 0.10 0.02
FeMn90C0.15 87.0~93.5
0.15 1.0 2.0 0.08 0.10 0.02 0.15
80.0~87.0 85.0~92.0
FeMn84C0.15 FeMn88C0.2
1.0 1.0
2.0 2.0 0.10 0.30 0.02
0.08
0.10 0.02
0.2
低碳
锰铁 FeMn84C0.4 80.0~87.0 0.4 1.0 2.0 0.15 0.30 0.02
FeMn84C0.7 FeMn82C1.0 FeMn82C1.5 FeMn78C2.0 FeMn78C8.0
1.0 1.0 1.5 1.5 1.5 2.5 0.20 0.33 0.03
80.0~87.0 78.0~85.0 78.0~85.0 75.0~82.0 75.0~82.0
0.7 1.0 1.5 2.0 8.0
0.20 0.30 0.02 0.20 0.35 0.03 0.20 0.35 0.03 0.20 0.40 0.03
2.0 2.5 2.5 2.5
中碳锰铁
高碳
锰铁 FeMn74C7.5 70.0~77.0 7,5 2.0 3.0 0.25 0.38 0.03
FeMn68C7.0
65.0~72.0
7.0
2.5
0.25
4.5
0.40
0.03
5.1.2 高炉锰铁按锰及杂质含量不同,分为4个牌号,其化学成分应符合表2的规定。
2
GB/T3795—2014
表2 高炉锰铁化学成分
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Si
P
C
牌号
S
类别
I
I
IⅡI
Mn
Ⅱ
≤
7.5 7.5 7.0 7.0
1.0 1.0 1.0 1.0
2.0 2.0 2.0 2.0
0.20 0.20 0.20 0.20
0.30 0.30 0,30 0.30
0.03 0.03 0.03 0.03
FeMn78 FeMn73 FeMn68 FeMn63
75.0~82.0 70.0~75.0 65.0~70.0 60.0~65.0
高碳锰铁
5.1.3 需方如对化学成分有特殊要求时,可由供需双方另行商定。 5.1.4 微碳锰铁、低碳锰铁、中碳锰铁以78%含锰量作为基准量,高碳锰铁以65%含锰量为基准量。 5.2 物理状态 5.2.1 锰铁应呈块状交货其粒度范围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粒度范围
允许偏差/%
粒度级别
粒度/mm
筛下物 7 7 7 30
筛上物 3 3 3 5
20~250 50~150 10~50(或70) 0.097~0.45
1 2 3 4
注:中碳锰铁可以粉状交货。
5.2.2 需方对产品粒度有特殊要求时,可由供需双方另行协商。
6试验方法
6.1 取样和制样
锰铁化学分析用试样的采取和制备按GB/T4010中的规定进行。 6.2 2化学分析
锰铁化学分析方法应符合表4的规定。
GB/T3795—2014
1
表4锰铁的化学分析方法
序号 1 2 3 4 5
元素 Mn Si P c s
分析方法
按GB/T5686.1规定进行按GB/T5686.2规定进行按GB/T5686.4规定进行按GB/T5686.5规定进行按GB/T5686.7规定进行
6.3粒度检查
锰铁粒度检查按GB/T13247进行。
7检验规则
7.1检查和验收
锰铁的质量检查和验收应符合GB/T3650的规定。 7.2组批
散装锰铁组批按锰含量不大于3%波动范围内的同牌号、同组级的归为一批交货。袋装产品按锰含量不大于2%波动范围内的同牌号、同组级进行组批。 7.3仲裁
当供需双方对化学分析结果有异议时,应由供需双方协商同意的仲裁单位进行仲裁试验,仲裁试验结果作为最终检验结果。
8包装、储运、标志和质量证明书
8.1包装
锰铁一般采用吨袋包装,每袋净重1000kg。袋内应附产品化学成分单,包装件外应有明显标志。 经供需双方协商,也可采用其他包装形式。 8.2 储运、标志和质量证明书
各类锰铁的储运、标志和质量证明书应符合GB/T3650的规定。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书号:155066·1-49954
GB/T 3795-2014
14.00元
定价:
打印日期:2015年5月14日F002
中华人民共 和 国
国家标 推
锰 铁 GB/T 3795—2014
*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29)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5)
网址www.spc.net.cn
总编室:(010)68533533 发行中心:(010)51780238
读者服务部:(010)68523946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剧厂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
开本880×12301/16 6印张0.5字数10千字 2014年10月第一版2014年10月第一次印刷
+
书号:155066·1-49954定价14.00元
如有印装差错 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举报电话:(010)685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