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YB/T 4374-2014 钢棒材红外探伤检验方法

YB/T 4374-2014 钢棒材红外探伤检验方法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71.09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22 09:35:46



推荐标签: 红外 方法 探伤 检验 棒材 yb yb 棒材 4374

内容简介

YB/T 4374-2014 钢棒材红外探伤检验方法 ICS 77. 040. 20 H 26
YB
中华人民共和国黑色冶金行业标准
YB/T4374—2014
钢棒材红外探伤检验方法 Steel bars inspection method of infrared testing
2014-10-01实施
2014-05-06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B/T 4374-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金雄英、崔宏艳、白云、王晓宁、张劲峰、董莉。 YB/T4374-2014
钢棒材红外探伤检验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棒材红外探伤检验的原理、对比试样、检验设备、检验条件和步骤、结果评定及检验报
告。
本标准适用于直径或边长不小于15mm圆、方钢(坏)的表面开口型缺陷的红外探伤检验。不锈钢钢棒也可参照本标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2604.6无损检测术语涡流检测 GB/T12604.9无损检测术语红外检测
3术语及定义
GB/T12604.6和GB/T12604.9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原理
当棒材通过高频感应线圈时,由于电磁感应的趋肤效应会在棒材表面产生感应电流而使棒材表面的温度升高,在棒材表面存在缺陷的区域,感应电流受到缺陷的阻碍会使局部电阻增加而产生更多热量,从而导致棒材开口区域的温升改变,使用红外探测器监测棒材表面温度变化,并利用计算机对红外探测器输出信号进行分析处理,获得缺陷信号的曲线和图像,根据缺陷信号的幅值判断缺陷的大小,并利用超标缺陷信号驱动声光报警。 5对比试样 5.1材料
对比试样的材质、热处理工艺和表面状况应与被检棒材相同或相似。对比试样上不得有影响人工缺陷正常指示的自然缺陷存在。 5.2长度和平直度
对比试样的长度和平直度应满足检验方法和设备的要求。 5.3人工缺陷 5.3.1形状
人工缺陷应加工成矩形或U型纵向槽。 5.3.2位置
圆钢对比试样表面上共加工4个尺寸相同的纵向槽,应沿圆周方向每相隔90°加工一个纵向槽,4个纵向槽中的2个位于对比试样的中部,轴向间隔不大于30mm,另外2个纵向槽分别位于距对比试样两端不大于30mm处,如图1所示。方钢对比试样共加工8个尺寸相同的纵向槽,4个在方钢的四个面上,其中2个纵向槽位于对比试样的中部,轴向间隔不大于30mm,另外2个纵向槽分别位于距对比试样两端不大于30mm处;还有4个纵向槽加工在方钢的4个棱上,如图2所示。
1 YB/T4374—2014
:: 30mm
.
:30mm
:30mm
图1 圆钢对比试样
30mm
-
$30mm
30mm 图2方钢对比试样
5.3.3尺寸
人工缺陷尺寸应根据表1来选定,如有其他特殊要求,可由供需双方另行商定。
表1人工缺陷尺寸
单位为毫米槽长
人工缺陷代号
槽深 0. 2 0. 3 0. 4 0. 5 0. 6 0. 8 1. 0
槽深允许偏差
槽宽
N1 N2 N3 N4 N5 N6 N7
±10%榜深但不得超过±0.05
≤0.2
≤25
5.3.4制作与测量
人工缺陷可采用电腐蚀、机械或其他方法加工,加工精度应满足表1的要求。人工缺陷的深度可采用光学方法、复型方法或其他方法测量。 6检验设备
检验设备一般由红外探测系统、高频感应加热装置、预湿装置、传动装置及其他辅助装置组成。 6.1红外探测系统
红外探测系统的作用是探测棒材表面温度分布并根据温度差异检出缺陷。红外探测系统由红外探测器或聚焦相机、计算机信号处理单元、冷却装置等构成。红外探测器应具有良好的探伤灵敏度、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2 YB/T4374—2014
6.2高频感应加热装置
高频感应加热装置的作用是通过电磁感应作用将棒材表面探伤区域加热至高于周围环境温度。高频感应加热装置主要由高频发生器、电容柜、高频感应线圈和冷却系统构成。 6.3预湿装置
预湿装置的作用是在棒材表面均匀覆盖一层水膜,以使棒材表面均匀受热,并均匀地辐射热量。 6.4传动装置
传动装置应能使棒材匀速地通过高频感应线圈和红外探测器,并能保证在检验中棒材与高频感应线圈和红外探测器具有良好的同心度或对称性。 6.5辅助装置
辅助装置包括红外探伤主机结构装置(可含CCD摄像定位系统、伺服系统和气动系统等),测速和缺陷标记装置以及分选装置等等。这些装置均应满足可靠的自动探伤要求。 7检验条件和步骤 7.1检验条件 7.1.1为了使棒材表面的热辐射均匀一致,被检棒材表面应进行抛丸和预湿处理,平直度应满足检验设备的要求。 7.1.2棒材表面整体温度差不大于15℃,最高温度不超过50℃ 7.1.3根据棒材规格选择适当尺寸的高频感应线圈。高频感应线圈和红外探测器的位置应以能够有效检出对比试样上的所有人工缺陷为原则。 7.2检验步骤 7.2.1设备预热
设备通电后应预热一段时间,使系统达到稳定工作状态。 7.2.2设备调试
调整红外探测器和高频感应线圈使之与被检棒材同心;根据棒材截面形状和规格设置检测参数。 7.2.3设备测试
利用对比试样测试检验设备,确认系统能够有效检出对比试样上所有人工缺陷 7.2.4正常检验
-
完成设备调试和测试后,棒材即可匀速地通过高频感应线圈和红外探测器进行探伤检验。 7.2.5设备校验
设备在连续使用中,至少每隔4小时应按7.2.3条校验一次,如符合要求可继续探伤,否则应按 7.2.2条重新调试设备,并对上次校验后的棒材重新探伤。
8结果评定
8.1棒材经检验未出现缺陷信号或小于人工缺陷的信号,则判为红外检验合格。 8.2棒材经检验出现大于或等于人工缺陷的信号,则判为红外检验不合格或可疑品。此时,可加以修磨或切除可疑部位,修磨或切除可疑部位后,棒材的规格、尺寸应在允许偏差范围内。可疑品经处理后,应对可疑部位进行其他无损检测方法检验。 9检验报告
检验报告至少应包括下列内容: a)炉批号、牌号、规格、支数; b)验收标准及等级(或人工缺陷代号);
3 YB/T4374—2014
c) 设备型号; d) 检验结果(合格量与不合格量); e) 操作者和签发报告者姓名;
检验日期。
f)
4 中华人民共和国黑色冶金
行业标 准钢棒材红外探伤检验方法
YB/T4374—2014
*
冶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北河沿大街嵩祝院北巷39号
邮政编码:100009
北京七彩京通数码快印有限公司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
开本880×1230 1/16 印张0.75 字数14千字 2014年9月第一版 2014年9月第一次印刷
*
统 书号:155024·0593 定价:25.00元
上一章:YB/T 4375-2014 轨道交通车轮及轮箍超声波检测方法 下一章:GB 21351-2014 铝合金建筑型材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相关文章

GB/T 3310-2010 铜合金棒材超声波探伤方法 YB/T 4376-2014 轨道交通车轮磁粉探伤方法 YB/T 951-2014 钢轨超声波探伤方法 YB/T 143-2013 涡流探伤信号幅度误差测量方法 YB/T 144-2013 超声探伤信号幅度误差测量方法 YB/T 145-2013 钢管探伤对比试样人工缺陷尺寸测量方法 YB/T 4082-2011 钢管自动超声探伤系统综合性能测试方法 YB/T 4083-2011 钢管自动涡流探伤系统综合性能测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