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83.140.30 G 3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32018.2—2015
给水用抗冲改性聚氯乙烯(PVC-M)
管道系统 第2部分:管件 Modified impact resistance poly(vinyl chloride) (PVC-M)
pipe system for water supply-Part 2 : Fittings
2015-09-11发布
2016-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32018.2—2015
前言
GB/T32018《给水用抗冲改性聚氯乙烯(PVC-M)管道系统》分为两部分:
第1部分:管材;第2部分:管件。
-
本部分为GB/T32018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8)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河北宝硕管材有限公司、常州市宏图塑料制品有限公司、顾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永高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艳英、王志斌、王迎涛、付志敏、黄剑。
I
GB/T32018.2—2015
给水用抗冲改性聚氯乙烯(PVC-M)
管道系统第2部分:管件
1范围
GB/T32018的本部分规定了给水用抗冲改性聚氯乙烯(PVC-M)注塑管件的材料、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部分适用于建筑物内外给水用管件。与GB/T32018.1一2015《给水用抗冲改性聚氯乙烯(PVC M)管道系统第1部分:管材》配套使用,
本部分规定的管件适用于压力下输送饮用水和一般用水,水温不超过45℃。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828.1一2012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2918—2013 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GB/T4615—2013 聚氯乙烯树脂中残留氯乙烯含量测定方法 GB/T5761—2006 6悬浮法通用型聚氯乙烯树脂 GB/T6111流体输送用热塑性塑料管材耐内压试验方法 GB/T7306.1一200055°密封螺纹尺寸第1部分:圆柱内螺纹和圆锥外螺纹 GB/T8801—2007 硬聚氯乙烯(PVC-U)管件坠落试验方法 GB/T8802—2001 热塑性塑料管材管件维卡软化温度的测定 GB/T8803—2001 注塑成型硬质聚氯乙烯(PVC-U)、氯化聚氯乙烯(PVC-C)、丙烯腈-丁二烯-苯
乙烯三元共聚物(ABS)和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盐三元共聚物(ASA)管件热烘箱试验方法
GB/T8806—2008塑料管材尺寸测量方法 GB/T9113.1—2000整体钢制管法兰 GB/T10002.2一2003给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件 GB/T17219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 GB/T19278—2003热塑性塑料管材、管件及阀门通用术语及定义 GB/T19471.1一2004塑料管道系统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弹性密封圈式承口接头偏角
密封试验方法
GB/T19471.2—2004 塑料管道系统 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弹性密封圈式承口接头负压密封试验方法
GB/T21873一2008橡胶密封件给、排水管及污水管道系统用接口密封圈材料规范 GB/T32018.1一2015给水用抗冲改性聚氯乙烯(PVC-M)管道系统第1部分:管材 QB/T2568一2002硬聚氯乙烯(PVC-U)塑料管道系统用溶剂型胶粘剂
1
GB/T 32018.2—2015
3术语和定义
GB/T19278一2003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抗冲改性聚氯乙烯管件Modifiedimpactresistancepoly(vinylchloride)(PVC-M)fittings 以聚氯乙烯树脂为主要原料,经共混改性,注塑成型的一种高韧性的管件。
4材料
4.1生产管件的原料应是以聚氯乙烯(PVC)树脂为主,加人必要的抗冲改性剂及其他助剂的混合物所有添加剂应分散均匀。 4.2PVC树脂应符合GB/T5761一2006,K值应不小于60。 4.3不应使用铅盐稳定剂。任何添加剂的加入不应产生毒性、引起器官的不适感觉或有助于微生物生长,也不应损害产品的加工和粘接性能以及影响本部分中规定的其他性能。 4.4允许使用符合本部分要求的本厂清洁回用料。 4.5连接用胶粘剂应符合QB/T2568—2002,接口密封圈应符合GB/T218732008。
5产品分类
管件按连接方式不同分为胶黏剂粘接式管件、弹性密封圈式管件、螺纹接头管件和法兰连接管件。
6要求 6.15 外观、颜色
管件内外表面应光滑,不允许有脱层、明显气泡、痕纹、冷斑以及色泽不均等缺陷。 6.2管件尺寸 6.2.1平均外径及偏差
管件插口平均外径及偏差应符合GB/T32018.1一2015中对管材平均外径及偏差的规定 6.2.2壁厚 6.2.2.1管件承插部位以外的主体壁厚应不小于同压力等级管材的公称壁厚。 6.2.2.2胶粘剂粘接式管件的承口壁厚应不小于主体壁厚的75%。 6.2.2.3弹性密封圈式管件的承口密封环槽处的壁厚应不小于主体壁厚的80%倍。 6.2.3法兰连接管件
法兰连接管件的法兰连接尺寸应符合GB/T9113.1一2000。 6.2.4螺纹连接管件
螺纹连接管件的螺纹尺寸应符合GB/T7306.1一2000。
2
GB/T 32018.2—2015
6.2.5 5管件的其他尺寸
管件的其他尺寸应符合GB/T10002.2一2003中5.2的规定。 6.3 物理力学性能
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物理力学性能
项目维卡软化温度烘箱试验坠落试验
技术要求 ≥74 ℃
试验方法见 7.4
符合GB/T8803—2001中
见7.5 见7.6
第6章的规定
无破裂
试验温度/℃ 试验压力/MPa 试验时间/h
静液压强度
20 60
1
3.0XPN 1.0× PN
无破裂、无渗漏
见7.7
1 000
6.4系统适用性
管件与符合GB/T32018.1-2015的管材连接后的系统适用性试验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2系统适用性试验
项目连接密封试验负压密封试验* 偏角密封试验仅适用于弹性密封圈式承口管件。
技术指标无破裂、无渗漏无破裂、无渗漏无破裂、无渗漏
试验方法见7.8 见7.9 见7.10
6.5职业健康
管件的氯乙烯单体含量应不大于1.0mg/kg 6.6 卫生指标
管件的卫生指标应符合GB/T17219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7 试验方法
7.1 状态调节
除另有规定外,按GB/T2918一2013,在(23士2)C条件下进行状态调节至少24h,并在同一条件下进行试验。
3
GB/T 32018.2—2015
7.2 2外观检查
在自然光下用肉眼观察。 7.3 尺寸测量
按GB/T8806一2008规定测定壁厚和插口平均外径,用精度不低于0.02mm的量具测量其他尺寸。 7.4维卡软化温度
按GB/T8802—2001规定测试。 7.5烘箱试验
按GB/T8803—2001规定测试。 7.6 坠落试验 7.6.1 试验方法
按GB/T8801—2007规定测试。 7.6.2 2坠落高度
管件坠落高度见表3。
表3 3管件坠落高度
距地面的坠落高度/m
管件公称直径/mm
d.≤75 d.>75
10.00±0.05 5.00±0.05
注:异径管件的公称直径d。以最大口径为准。
7.7 液压试验 7.7.1试样
试样由一段管材和管件组成,管件数量一个试样组装可采用粘接形式或机械连接形式,所有与管件连接的管材应倒角。若采用粘接连接应有
10天的干燥时间。 7.7.2 试验装置
装置应能将试样与施压设备连接,并保证在试压时间内不阻碍管件承口以外部分的自由变形。 7.7.3试验方法
按GB/T6111规定测试。如果出现管材破裂或粘接处渗漏则试验应重做。 7.8 连接密封试验
管件与管材连接后的试样,按GB/T6111规定测试,试验温度20℃,试验压力2.0×PN,试验时间为1h。 4
GB/T 32018.2—2015
7.9 负压密封试验
弹性密封圈式承口管件的负压密封试验按GB/T19471.1-2004规定测试。 7.10 偏角密封试验
弹性密封圈式承口管件的偏角密封试验按GB/T19471.2一2004规定测试。 7.11职业健康
按GB/T4615—2013测定氯乙烯单体含量。 7.12 2卫生性能
卫生指标按GB/T17219测定。
8 检验规则 8.1 组批
同一批原料、同一配方和工艺生产的同一规格的管件作为一批,每批数量不超过5000个且生产时间不超过7天;一次交付可由一批或多批组成,交付时注明批号,同一交付批号产品为一个交付检验批。 8.2分组
按表4规定对管件进行分组。
表4 管件的尺寸分组
尺寸组 1 2
管件公称直径/mm
d.≤160 d.>160
注:异径管件的公称直径d。以最大口径为准。
8.3出厂检验 8.3.1 产品需经质量检验部门逐批检验合格并附有合格证方可出厂。 8.3.2 2出厂检验项目为6.1、6.2、6.3的烘箱试验和坠落试验。 8.3.3 36.1~6.2按GB/T2828.1一2012,采用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取一般检验水平I,按接收质量限(AQL)4.0,抽样方案见表5。也可按双方协议规定检验。
表5抽样方案
单位为件
批量范围
样本大小
接收数 Ac 0 1 2
拒收数 Re 1 2 3
N ≤150 151~280 281~500
N 80 13 20
5
GB/T32018.2—2015
单位为件
表5(续)
拒收数 Re 4 6 8
接收数 Ac 3 5 7
样本大小
批量范围
N 501~1200 1201~3200 3201~10 000
n 32 50 80
8.3.4不 在计数抽样合格的产品中,随机抽取足够的样品,进行6.3的烘箱试验和坠落试验。 8.4型式检验 8.4.1 型式检验项目为第6章的全部要求。 8.4.2 按本部分技术要求和8.3.2规定对6.1~6.2进行检验,在检验合格的样品中按尺寸分组随机抽取某一规格的足够的样品,进行6.36.6全项性能的检验。一般情况下每2年至少一次。此外,若有下列情况之一,应进行型式检验:
a)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 b) 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 d)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出入时; e)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
8.5 5判定规则
项目6.1~6.2按表5规定执行,物理力学性能中有一项达不到要求,则在该批中随机抽取双倍样品进行该项的复验,如仍不合格,则判该批为不合格批。职业健康、卫生指标有一项不合格,则判该批为不合格批。
9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9.1标志 9.1.1产品标志
产品的永久性标志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a)厂名或厂名简称和商标; b)产品名称:给水用PVC-M管件; c)产品规格:d,、PN; d)本部分编号。
9.1.2 包装标志
产品包装标志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a) 生产厂名,厂址; b) 产品名称:给水用PVC-M管件; c) 管件类型和规格(公称直径d。和公称压力PN);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