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17.020 N 50
G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1473—2015
卤素气体检漏仪
Halogen gas leak detector
2015-05-15发布
2016-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31473—2015
目 次
前言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分类 4
技术要求 4.1 额定工作条件 4.2 外观要求 4.3 功能要求 4.4 性能要求 4.5 安全要求 4.6 环境适应性要求试验方法
..
..
.
5
5.1 试验仪器设备 5.2 试验条件
...
5.3 外观检查 5.4 功能正常性试验 5.5 检漏性能 5.6 安全试验 5.7 环境适应性试验 6检验规则 6.1 检验分类 6.2 出厂检验 6.3 型式检验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
7
7.1 标志 7.2 包装 7.3 运输 7.4 贮存
GB/T 31473—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全国电子测量仪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5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珠海市标准化协会、广东省珠海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所、上海通用检测技术研
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扬、黄、乔宝良、肖亚涵、侯健生、林霖、郑毅。
Ⅲ
GB/T 31473—2015
4.2 外观要求 4.2.1 检漏仪涂层应平整光洁,色泽均匀,表面涂镀层无剥落、擦伤、龟裂等现象。 4.2.2 所有铭牌及标志应清楚、牢固;所有紧固件的安装应牢固可靠;各种调节器转动灵活,功能正常。 4.2.3 各零部件不应有锈蚀及其他机械损伤。 4.2.4 探测头的导管应能无障碍地拆装。 4.3 3功能要求
应符合产品说明书要求。 4.4 性能要求 4.4.1 分类性能要求
根据读数类型的不同,检漏仪应符合表2规定的要求。
表2分类性能要求
符合项目 4.4.2~4.4.7 4.4.5~4.4.7
读数类型数值型无数值型
4.4.2 示值误差
浓度型检漏仪,其示值误差应为士10%。 漏率型检漏仪,其示值误差应为士20%。
4.4.3 3示值重复性
浓度型检漏仪,其示值重复性不应大于3%。 漏率型检漏仪,其示值重复性不应大于5%。
4.4.4稳定性 4.4.4.1 零点漂移
零点漂移在1h内应为士3%FS。 4.4.4.2 量程漂移
量程漂移在1h内应为士10%FS。 4.4.5 最小检测限
检漏仪的最小检测限应符合说明书的要求。 4.4.6 报警响应时间
检漏仪应具备声光报警装置,报警响应时间不应大于10S。
2
GB/T31473—2015
4.4.7报警值
对具有报警值设定功能的检漏仪,报警值应符合说明书的要求。 4.5 安全要求 4.5.1要求说明
4.5.2~4.5.4只对检漏仪的电气安全提出要求,其他通用安全要求应按照GB4793.1一—2007相关条款执行。4.5.2~4.5.4对直流供电的检漏仪不适用。 4.5.2绝缘电阻 4.5.2.1未经受潮预处理的检漏仪,带电部件和易触及部位之间的绝缘电阻不应小于10MQ。 4.5.2.2经受潮预处理的检漏仪,带电部件和易触及部位之间的绝缘电阻不应小于5Mα。 4.5.3 介电强度
经受潮预处理的检漏仪,带电部件和易触及部件之间在介电强度试验(50Hz正弦交流电压 1.5kV)中不应出现击穿和飞弧现象。 4.5.4泄漏电流
检漏仪的泄漏电流不应大于3.5mA。 4.6 环境适应性要求
环境适应性试验中进行的检漏性能测试,应能符合4.4的要求
5试验方法
5.1 试验仪器设备
试验仪器设备要求: a) 标准气体:与检漏仪所检测的气体种类相同的气体标准物质,如六氟化硫、氟利昂、四氟化碳
等。气体标准物质相对不确定度不大于2%(k=2); b) 标准气体稀释装置:稀释误差为士2%; c) 漏率校准仪,泄漏率:应能覆盖被测检漏仪的全量程,准确度为士10%; d) 兆欧表(或绝缘电阻表):输出电压500V,准确度等级10级; e) 交流耐压试验仪:输出电压0kV~2kV,准确度等级10级; f) 泄漏电流测量仪,测量范围0mA~20mA,准确度等级5级; g) 秒表:分度值不大于0.1s。
5.2试验条件
若无其他规定,检漏仪在表3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进行试验。
3
GB/T31473—2015
表3试验条件
范围 (23±2)℃
影响量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大气压力阳光辐射空气流速电源电压电源频率外部磁场干扰
45%~75%(在23℃时)
86kPa~106kPa
避免直射 0 m/s~0.2m/s 额定值×(1±1%)V (额定值土1)Hz
应避免
5.3外观检查
以目视的方法检查。 5.4功能正常性试验
检漏仪接通电源,检查功能是否正常、显示部分是否有相应显示;对有真空要求的检漏仪,检查真空系统是否正常工作。 5.5检漏性能 5.5.1示值误差 5.5.1.1浓度型检漏仪,选用浓度约为满量程的20%、50%、80%的气体标准物质通人检漏仪,每个浓度点测量3次,取算术平均值作为示值,按式(1)计算示值误差。 5.5.1.2漏率型检漏仪,将漏率校准仪的漏率值分别设定为检漏仪满量程30%、50%、70%的值,用检漏仪对漏率校准仪进行测量,每个点测量3次,取算术平均值作为示值,按式(1)计算示值误差。
AC=(C-C,)/C,X100%
....(1)
式中: AC 一示值误差;
检漏仪示值;检测浓度型检漏仪时:气体标准物质浓度值;检测漏率型检漏仪时:漏率校准仪的示值。
C C.
-
5.5.2示值重复性 5.5.2.1浓度型检漏仪,选取浓度约为检漏仪满量程50%的气体标准物质通入检漏仪,读取稳定示值,重复6次,按式(2)、式(3)计算重复性。 5.5.2.2漏率型检漏仪,将漏率校准仪的漏率值设定为检漏仪满量程50%的值,用检漏仪对漏率校准仪进行测量,读取稳定示值,重复6次,按式(2)、式(3)计算重复性。
(C,-C)2 n-1
...(2)
N
GB/T31473—2015
=s/C×100%
.......(3)
式中: s 一一单次测量的标准偏差; C.第i次测量值; Cn次测量的平均值; —重复性。
5.5.3稳定性 5.5.3.1浓度型检漏仪,检漏仪预热稳定后,通入清洁空气,将检漏仪调零(此后操作中将不再调零),此时记录读数为Z。;再通人浓度约为检漏仪满量程80%的气体标准物质,记录读数为S。;而后连续运行 1h,每隔15min重复上述步骤一次,记录读数Z和S:。分别按式(4)和式(5)计算结果,取绝对值最大者作为零点漂移和量程漂移。 5.5.3.2漏率型检漏仪,检漏仪预热稳定后,通入清洁空气,将检漏仪调零(此后操作中将不再调零),此时记录读数为Z。;将漏率校准仪的漏率值设定为检漏仪满量程70%的值,用检漏仪测量泄漏值,记录读数为S。;而后连续运行1h,每隔15min重复上述步骤一次,记录读数Z:和S:。分别按式(4)和式(5)计算结果,取绝对值最大者作为零点漂移和量程漂移。
Z; -Z。 ×100%
Dz
·(4)
R
Ds = (S: - Z.) = (S。 -Z.))
X 100%
..(5)
R
式中: Dz—零点漂移值; Ds量程漂移值; R——检漏仪满量程值。
5.5.4最小检出限 5.5.4.1浓度型检漏仪,从零值开始逐渐增大通入气体的浓度直到检漏仪有响应,此时通人的气体浓度即为检漏仪的最小检出限。 5.5.4.2漏率型检漏仪,从零值开始逐渐增大漏率校准仪的漏率值直到检漏仪有响应,此时漏率校准仪的漏率值即为检漏仪的最小检出限。 5.5.5报警响应时间 5.5.5.1浓度型检漏仪,通入大于检漏仪报警设定值20%的气体标准物质,通人气体的同时开始计时,直到报警响应时停止计时。 5.5.5.2漏率型检漏仪,设定漏率校准仪的漏率值为检漏仪的报警设定值的1.5倍,将探测头放置在距离漏孔5mm处,从探测头放置在漏孔时开始计时,到检漏仪的报警响应时停止计时。
注:检漏仪报警设定值为检漏仪满量程20%的值或常用的报警设定值。 5.5.6报警值
5.5.6.1 数值型检漏仪的报警值
浓度型检漏仪,通人大于检漏仪报警设定值20%的气体标准物质,记录检漏仪报警时的示值作为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