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2.100.20 J11 备案号:348862012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0239--2011 代替JB/T10239—2001
滚动轴承 深沟球轴承用卷边防尘盖
技术条件
Rolling bearings--Curled shields for deep groove ball bearings
-Specifications
2012-04-01实施
2011-12-2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10239—2011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I1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谱和定义符号..
2
4
5 技术要求. 5.1材料... 5.2 公差 5.3弹性卷边槽 5.4表面处理 5.5 外观质量 5.6 其他 6检测方法... 7检验规则.. 8标志... 9防锈包装与贮存附录A(规范性附录)等分槽个数
JB/T10239—201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JB/T10239--2001《滚动轴承深沟球轴承卷边防尘盖技术条件》,与JB/T10239-
2001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一章(本版的第3章);增加并修改了部分符号(本版的第4章,2001年版的第3章);修改了防尘盖所用碳素钢材料(本版的5.1.1,2001年版的4.1.1);修改了不锈钢牌号的命名方法(本版的5.1.2,2001年版的4.1.2);增加了部分防尘盖的公差要求(本版的表1);增加了防尘盖内翻边高度的公差要求及其测量方法(本版的表4和6.3);增加了抽样检验项目表(本版的表5);增加了防尘盖弹性卷边槽的等分要求(本版的5.3和附录A);修改了检验规则(本版的7.2,2001年版的6.2)。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滚动轴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98)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洛阳轴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翔宇密封件有限公司、无锡市华雁密封件轴承
有限公司、无锡市堰微精密轴承厂、浙江八环轴承有限公司、阜阳轴承有限公司、无锡市安夙轴承配件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梁兴江、谢云洲、尤晓伟、梁忠、牛建平、刘先进、高陈夙、赵圣卿。 本标准于2001年5月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I
JB/T10239—2011
滚动轴承 深沟球轴承用卷边防尘盖: 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深沟球轴承用卷边防尘盖(以下简称防尘盖)的技术要求、检测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和包装。
本标准适用于防尘盖的生产、检验和验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例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708一2006冷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GB/T2518--2008连续热镀锌钢板及钢带 GB.T2828.1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受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
计划
GB.T3280--2007不锈钢冷轧钢板和钢带 GB/T5213-—2008冷轧低碳钢板及钢带 GB/T8597—2003滚动轴承防锈包装 GB/T24605--2009滚动轴承产品标志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弹性卷边槽 曹curled slotwith elasticity 在防尘盖卷边外径处,沿圆周方向所开的若于等分槽口。
4符号(见图1)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BF:防尘盖公称宽度; BF1:防尘盖上下平面之间的距离; BF2:防尘盖内翻边高度; Dr:防尘盖公称外径; Dr1:防尘盖卷边后的公称内径; de:防尘盖公称内径; Hc:防尘盖内外半径之差; RF:防尘盖卷边处外圆角公称半径; VBF1s:防尘盖上下平面之间的距离变动量,VBF1s一BF1smax-BFIsmin: VBF2s:防尘盖内翻边高度变动量,VBF2s=Br2smax-BF2smin; VDFsp:单一平面外径变动量,VDFsp=DFspmax-DFspmin; VDFIsF:单一平面卷边内径变动量,VDF1sp=DF1spmax-DFIspmin; VaFsp:单一平面内径变动量,Varsp=dfspmax-dFspmin:
JB/T10239—2011
VHCsp:单一平面内外半径之差变动量,VHcsp=Hcspmax-Hcspmin。
DF Dr1
Re
JO
E
Hc
d
图1
5技术要求 5.1材料 5.1.1碳素钢防尘盖可采用符合GB/T5213--2008规定的DC01以上的冷轧低碳钢板或钢带制造,表面质量不低于较高级:钢板和钢带的外形、尺寸及公差应符合GB/T708一2006的规定。防尘盖采用镀锌板制造时,应符合GB/T2518—一2008的规定。 5.1.2不锈钢防尘盖可采用符合GB/T3280—2007规定的06Cr19Ni10、12Cr18Ni9、12Cr13、20Cr13 冷轧不锈钢板或钢带制造。 5.1.3防尘盖也可采用与上述性能相当或更优的其他材料制造。 5.2公差 5.2.1 防尘盖的VDFsp、VaFsp、VDF1sp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15 30 0.03 0.04 0.05
单位为毫米
超过到 max. max. max.
30 80 0.04 0.05 0.07
80 180 0.06 0.07 0.10
180 230 0.08 0.10 0.13
dpDr、Dpl
15 0.02 0.02 0.05
Vafsp VDFsP VDFIsP
5.2.2 防尘盖的VHCsp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单位为毫米 45 60 0.12
5
超过到 max.
12 20 0.05
20 30 0.07
30 45 0.10
Hc VHCsP
5 0.02
12 0.03
5.2.3 防尘盖的VBF1s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1.5 2.0 0.05
单位为毫米 3.5 5.0 0.10
超过到 max.
2.5 3.5 0.08
2.0 2.5 0.06
BF1 VBFls
1.5 0.04
2
JB/T10239—2011
5.2.4防尘盖的VBF2s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
单位为毫米 2.5 3 0.30
超过到 max.
2 2.5 0.25
0.5 1 0.10
1 1.5 0.15
1.5 2 0.20
Bt2 VsF2s
0.5 0.05
5.2.5Br1、BF2、Dp、Dr1、dr、Hc、Rr的尺寸公差应符合产品图样的要求。 5.3弹性卷边槽
弹性卷边槽槽口沿圆周方向应等分均匀,等分槽个数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槽的尺寸应符合产品图样的要求。 5.4表面处理
碳钢防尘盖可根据用途不同,选择镀锌、镀镍或氧化等表面防锈处理。 5.5外观质量 5.5.1防尘盖表面不应有裂纹、锈蚀、划伤、毛刺等缺陷。 5.5.2经表面处理的防尘盖不应有表层起泡、脱落、镀层不均等缺陷。同批产品表面处理后色泽应一致。 5.6其他
用户有其他要求时,可与制造厂协商确定。 6检测方法 6.1 防尘盖的VDFsp、VaFsp、VDF1sp和VHCsp用分度值为0.01mm的游标卡尺沿直径方向测量。 6.2防坐盖的VBFis用高度测量仪沿圆周方向测量(见图2)。 6.3防尘盖的VBF2s用精度为0.01mm的千分尺或高度测量仪沿圆周方向测量(见图3)。 6.4卷边处外圆角半径R用R规检查。 6.5防尘盖的外观质量在荧光灯或散光灯下正反两面目检。
图 2
测量点
满量点
图3
JB/T10239—2011
7检验规则 7.1成品防尘盖的外观质量应100%进行检验。 7.2成品防尘盖的抽样检验方法应按GB/T2828.1-2003的规定,采用一次抽样方案,使用特殊检查水平S-4,主要检验项目的AQL均为1,次要检验项目的AQL均为4。其中主要检验项目和次要检验项目见表5。
表5
序号 1 2 3 4 5 6
主要检验项目
序号 1 2
次要检验项目
VBFIs VBF25 VDFsP Vasp Vicsp RF
标志防锈包装
8 标志
防尘盖的标志应符合GB/T24605--2009或产品图样的规定。 9防锈包装与购存 9.1经终检合格的防尘盖,应按GB/T8597--2003的规定进行防锈包装,在包装箱上应标记适用轴承的代号、防尘盖数量、包装日期及生产广商标。防尘盖的外包装应能够保证运输、搬运、贮存过程中防尘盖不发生变形。 9.2经防锈包装的防尘盖应保持清洁干净,在遵守GB/T8597-2003规定的运输和库房保管条件下,自出厂之日起12个月内不生锈。
; *,
JB/T102392011
附录A (规范性附录)等分槽个数
防尘盖等分槽个数不应超过表A.1的规定,并取奇数等分。
表 A.1 50
5
DF 超过
30
70
90
110 140
170
200
-
30 50 70 90 110 140 170 200 230
到
15 7
mm 等分增个数
19 21 23 25
11
13
15
17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