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21.120 J19 备案号:47301—20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 7346---2014 代替 JB/T 7346—1994
机械无级变速器 试验方法
Mechnical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Test methods
2014-11-01实施
2014-07-09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 7346—2014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试验的一般要求
I1
.................................................................
.....
试验用仪器、设备..
4
5 试验台与试验系统..
变速器的加载试验..
6
6.1试验项目与步骤. 6.2试验要求和方法. 7数据采集及数据处理.
7.1数据采集, 7.2 数据处理
8 试验报告
JB/T 7346—-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JB/T7346-1994《机械无级变速器试验方法》,与JB/T7346- 5-1994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
下:
一调整了空运转的时问(见1994年版的表2);一调整了跑合试验时问(见1994年版的表2);一删减了噪声测量中的球面测量基准的方法(见1994年版的4.4.6)。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机械工业减变速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MIF/TC15)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天津市石化通用机械研究所、浙江省机电产品质量检测所、浙江温州变速器厂、
宁波镇海减变速机制造有限公司、佛山星光传动机械有限公司、浙江午马减速机有限公司、浙江双联机械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志新、马小娟、姜耀林、余心强、黄吉平、刘光、鲁成布、李雄超。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JB/T 7346-1994 。
11
JB/T 7346—2014
机械无级变速器试验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机械无级变速器性能试验的一般要求,试验用仪器、设备,试验台与试验系统,试验要求与方法,数据采集与处理,试验报告等。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机械变速器(各类传动型式的机械无级变速器及各类传动装置复合成一体的机械无级变速器,以下统称变速器)的样机(新产品样机)的产品质量认证、产品出厂验收及其他类型产品质量检验中的性能试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404.1齿轮装置的验收规范第1部分:空气传播噪声的试验规范 GB/T6404.2齿轮装置的验收规范第2部分:验收试验中齿轮装置机械振动的测定 JB/T6876转矩转速传感器 JB/T 6877转矩转速测量仪 SJ/T 10423 ,声级计通用技术条件
3试验的一般要求
3.1按以下要求抽取。 3.1.1样机应从经厂内检验合格待出厂的产品中随机抽取。 3.1.2样机可以从企业研制的新产品中随机抽取(一般此类样机用于新产品验收或鉴定)。 3.1.3抽取样机或试验台数按试验目的及相应要求来决定。 3.2主要零件的材料、加工精度及热处理后的性能均应符合按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的规定。 必要时,在试验前核查检验记录或抽检其主要检验项目。
4试验用仪器、设备
4.1变速器的转矩、转速、功率测量仪优先选用符合JB/T6876规定的转矩转速传感器,优先选用JB/T 6877规定的转矩转速显示仪,仪器仪表的准确度不低于0.5级, 4.2变速器的油池或箱体温度测量应选用量程不低于0℃~150℃的数字式温度计,其准确度等级不低于0.5级。 4.3变速器的振动测量应选用GB/T6404.2规定的测振仪,其准确度不低于1.0级的数字式测振仪,其量程应与被测变速器的振动限值相适宜。 4.4变速器的噪声声压级测量应选用符合SJ/T10423声级计通用技术条件规定的II型准确度以上的声级计,必要时可在测量前用标准活塞发生器(精度不低于士0.5dB)或声级计校准器进行校准。 4.5试验用仪器仪表均应在检定有效计量检定周期内使用。驱动电动机的转速误差应不大于2%
1
JB/T 7346—2014
5试验台与试验系统
5.1试验台应为一体(或组合)平台或平板,试验台应经水平调整后做好与基础(或地面)的固定;试验台的大小和尺寸应与试验要求的系统和安装条件相适宜。 5.2试验系统如图1 所示。
AAP H "
1——驱动电动机;2,4——转矩转速传感器;3-—被测样机;5——负载;6-联轴器。
图1
5.3试验系统安装布置应参照图1的布置,应保证输入传感器和输出传感器紧邻被测试样机安装。为了保证试验数据的精度,不推荐采用其他的试验系统布置。 5.4试验系统安装时,驱动电动机、输入传感器、样机、输出传感器及负载等与联轴器之间的轴线水平误差应不大于0.1mm,轴线垂直误差应不大于0.1mm。 5.5试验系统的联轴器问的连接应使用柔性连接方法,系统连接完成后应转动自如,无卡滞现象 5.6试验系统的驱动电动机、转矩转速传感器、被测样机及负载装置应按5.3~5.5的要求可靠地固定在试验台上,系统应运转平稳,能保证按规定加载、卸载。 5.7对于电动机直联式的变速器,在已知电动机特性曲线的情况下,允许只在输出端安装转矩转速传感器,但如需超载试验时,应考虑电动机的超载能力,如不能满足超载试验的要求,则应按本标准规定的其他要求方式替代。 5.8对于立式安装形式的变速器或其他进行台架试验的变速器,允许用不带电动机相同的规格型号的同批次生产的产品替代,电动机直联式的变速器也可采用5.1~5.7的规定进行台架试验。
6变速器的加载试验
6.1试验项目与步骤 6.1.1试验项目与步骤应按表1 的规定进行。 6.1.2新产品及样机试验一般应按表1的项目进行试验,也可针对其他用途的要求,增加相应的试验项目。 6.1.3产品质量鉴定、质量认证或其他类型的质量检验,一般按表1中的一~五项规定的项目试验,如有特殊要求时,可按要求增加试验项目。 6.1.4产品出厂、验收试验一般应按表1中的一~五项规定检验,跑合试验及负载性能试验中的温度平衡时问,可适当缩短。验收试验也可与用户协商试验项目和试验时间,协商的结果应予以记录。 6.2试验要求和方法 6.2.1空载试验应在变速器规定的额定输入转速下,在输出转速低速、中速、高速三种转速内,各运行不小于0.5h。
2
JB/T 7346—2014
表1
要求
说明
类别
(1)运转应平稳,无冲击,无异常振动及噪声;(2)各连接件、紧固件不松动;(3)各密封处、接合处不渗油;(4)润滑部分、油池及轴承正常;(5)调速操作灵活,变速范围符合设计要求。 空载试验合格后,在其额定的输入转速及输出转速范围内 4 点~6点(包括其最低及最高转速点),以其相应额定负荷的 对采用油池润滑的变速器,跑合试验
对于采用手动、电动或自动等方式进行调速的变速器,试验时均应以其相应调速方式在全变速范围内反复操作多次
空载试验
跑合试验 25%、50%逐级加载,累计试验时间不得少于2h,要求:
后便更换变速箱内的润滑油
(6)各传动件工作正常。 完成跑合试验后,按4.4、4.5的规定进行振动及噪声的测试,之后以每分钟至少起动5次进行高速起动试验。要求:
三性能试验
(7)起动灵活,无任何损伤或损坏现象发生。 完成跑合试验后,在每一规定输入转速下,可按规定输出转速范围内的5点~10点(包括其最低及最高转速点),以其相应额定负荷的25%、50%、75%、100%逐级加载,每级载荷试
四 验时间为达到系统温度平衡不少于1h。要求测定:
对双向工作或未注明旋转方向的变速器应进行正、反向试验。单向工作的变速器允许进行单向试验,但试验时的旋转方向应与其实际工作旋转方向相同
(8)转矩(或功率); (9)效率; (10)转速和运转时间;(11)油池或箱体温度;(12)滑动率;(13)传动件各表面接触情况给定输入转速下,按输出转速范围内的3点~5点(包括其最低及最高转速点),以其相应额定负荷的120%运行不少于
负荷性能试验
(1)超载试验应在起动以后加载,卸载以后制动
五 1 min。要求: 超载试验 (14)滑动率不应有明显增加,一般不得超过规定值2个百
(2)对要求超载百分比大于120%的变速器,允许以其规定的百分比进行试验并应符合相应要求
分点;
(15)系统各机件不应有损坏现象发生。 在规定转速及负荷条件下,变速器运转寿命应达到设计要求。 允许用工业应用试验代替寿命试验,要求测定:
六寿命试验
但工业应用实际负荷必须达到额定负荷的70%以上,并应有准确的日记录
(16)检查项目与本表中(8)~(13)项相同。
6.2.2空载试验合格后,在变速器规定的额定输入转速下,在输出转速低速、中速、高速三种转速内,按其额定负载的25%、50%、75%逐级加载,累计跑合时间不得少于2h。 6.2.3振动测试方法如下: 6.2.3.1振动应在变速器额定载荷状态下,其输入和输出转速均为最高时测试。亦可按用户要求在其他状态下进行测定。 6.2.3.2测点应在变速器箱体轴承部位,按GB/T6404.2的规定在X、Y、Z三个正交方向进行测试,测试时读数周期不得低于10s。 6.2.4噪声测试方法如下: 6.2.4.1噪声应在变速器空载状态下,其输入和输出转速均为最高时测定,亦可按用户要求在其他状
3
JB/T 7346—2014
态下进行测定。 6.2.4.2基本测量表面应选择使用矩形六面体测量表面,矩形六面体表面上的测点为5点,测点与基准体表面的距离d为1m,测点与基准体底面的高度应为矩形六面体高度的1/2。测点的布置如图2(按原标准中图)所示。
2
+H)
图2
6.2.4.3按矩形六面体表面测点的布置,首先测定背景噪声,然后在变速器输入及输出转速为最对测定变速器的声压及噪声,测量采用A计权声压级,单位为分贝[dB(A)]。 6.2.5测量变速器的润滑油(或轴承)温度应在系统温度平衡(1h内温度变化不大于0.5℃)后进行,同时测量试验系统环境温度,变速器本身不带冷却系统在试验时不允许采取其他手段降温。
7数据采集及数据处理
7.1数据采集 7.1.1试验中应采集的数据包括:加载输入转矩(功率)、加载输出转矩(功率)、输入转速、输出转速、噪声振动、轴承温度及环境温度、时间及其他检测项目的数据。 7.1.2试验过程中每一加载比例下的输入与输出转矩(功率)、输入与输出转速、轴承及环境温度,至少每30 min采集 1次,每次至少采集2组数据。 7.1.3振动测量时应按6.2.3的规定分别在X、Y、Z三个方向读取数据,读数周期应不少于10s,数据应读取其测量显示数据的中间(或平均)值。 7.1.4噪声测量时应按6.2.4的规定,分别在各测点读取噪声测量值,读数周期应不少于10s,数据应读取测量显示数据的中间(或平均)值。若相邻两测点的噪声测量值相差超过5dB(A)时,应找出原因再测或适当增加测点,以保证测量的准确度。 7.1.5温度测量时应按6.2.5的规定待系统温度平衡后进行,数据应读取显示数据的最高值。 7.1.6其他测试数据读取应按本标准的规定读取并做记录。 7.1.7寿命试验中应采集的数据应符合7.1.1的规定,采集周期一般为1h采集1组数据。当采集的数
4
JB/T 7346—2014
据发生较大的变化时,应找出原因或暂停试验,待排除故障或问题得到解决后再继续进行试验,时间可连续计算。 7.2数据处理 7.2.1转矩与转速的平均值计算:
a)每次采集数据的转矩与转速平均值应分别按公式(1)与公式(2)计算:
T
(1)
K
n
n, i=l
(2)
K
式中: T. 每组数据中的转矩值,单位为牛米(N·m); K- -每次采集数据的组数; T一每次采集数据的转矩平均值,单位为牛米(N·m); n,—每组数据中的转速值,单位为转每分(r/min);
-每次采集数据的转速平均值,单位为转每分(r/min)。
n;
b)每级载荷下的转矩与转速平均值应分别按公式(3)、公式(4)计算:
T、= m 元 no = i=l
(3)
(4)
m
式中: T. -每级载荷时的转矩平均值,单位为牛米(N·m);
每级载荷时采集数据的次数;每级载荷时的级数;
m
no 每级载荷时的转速平均值,单位为转每分(r/min)。 当将公式(3)、公式(4)中的T用P代替时,同样可求得对应的功率平均值。
7.2.2变速器的滑动率应按公式(5)计算:
n2nio × 100% n/n20
(5)
S:
式中:
? 滑动率;
ni、n- -加载后的输入及输出转速的平均值,单位为转每分(r/min); nio、n2o -空载时的输入及输出转速的平均值,单位为转每分(r/min)。 7.2.3变速器的调速比(或调速范围)应按公式(6)计算:
N2max n2 min
(6)
Rp :
式中:
Rb -调速比;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