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13.010 E 09 备案号:48173—2015
SY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57272014 代替SY5727—2007
并下作业安全规程
Safety rules of downhole services
2014-10-15发布
2015一03一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SY5727—2014
目 次
前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7
施工准备 3.1 井场布置 3. 2 设备安装 3.3 井架 3. 4 二层平台 3. 5 护栏、梯子 3. 6 井架绷绳 3.7 地锚安装 3.8 作业机 3. 9 刹车系统 3.10 提升系统 3.11 游动滑车、天车、大钩· 3.12 吊环、吊卡、卡瓦· 3.13 动力设备 3.14 分离器 3.15 施工流程 3.16 防喷设施 3.17 循环罐、钻井泵、水龙带.. 3.18 井场用电施工作业
3
.
4
4. 1 般要求 4.2 起下管柱 4. 3 射孔 4.4 压裂 4.5 试油 4. 6 含有毒有害气体井作业 4.7 带压作业 4.8 地层测试 4.9 防火防爆
一
12 12 2
O
-
SY5727—2014
前 創言
本标准除第3.18.1.7条部分内容为推荐性外,其他技术内容均是强制性条款。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
起草。
本标准代替SY5727—2007《井下作业安全规程》,与SY5727—2007相比,主要有以下变化:
修改了井场布置的安全要求[见3.1.1j),3.1.2];增加了设备安装的安全要求(见3.2.5。3.2.6和3.2.7);修改了并架的安全要求(见3.3.3和3.3.5):增加了二层台操作人员上岗前应检查的内容(见3.4.3);修改了护栏、梯子的安全要求(见3.5.1);修改了有二层台时,逃生绷绳的安全要求(见3.6.8);修改了地锚安装的安全要求(见3.7.2和3.7.4);修改了提升系统的安全要求(见3.10.7);修改了吊环、吊卡、卡瓦的安全要求(见3.12.2,3.12.3,3.12.4和3.12.5);删除了SY5727一2007的3.13.5和3.13.6。其要求作为设备安装安全要求(见3.2.6和 3.2.7) 修改了施工流程的安全要求(见3.15.5);修改了防喷设施的安全要求(见3.16.5和3.16.6):修改了井场用电有关安全要求(见3.18.1.7。3.18.4.2和3.18.5.4);修改了施工作业中一般要求的安全要求(见4.1.2和4.1.10):修改了起下管柱安全要求(见4.2.2,4.2.5,4.2.6,4.2.7和4.2.11);删除了SY5727一2007的4.1.11,将其要求作为起下管住安全要求内容(见4.2.12);修改了原标准中射孔施工的要求(见4.3.1,4.3.3);修改了压裂施工准备及施工的安全要求(见4.4.3,4.4.3.7,4.4.4.3,4.4.5.2,4.4.5.6 和4.4.5.9);删除了SY5727一2007的4.4.6.4,将其内容增加到压裂施工完毕后的安全要求(见 4.4.5.13); 修改了压裂后作业安全要求(见4.4.6.3):修改了SY5727—2007的4.5其要求作为试油及抽汲安全要求[见4.5,4.5.3a)];增加了“带压作业”和“地层测试”(见4.7和4.8);修改了防火防爆要求(见4.9.2和4.9.5):修改了SY5727—2007的安全管理的内容(见5.3和5.5);删除了SY5727—2007的3.9.5.4.4.2.6,4.4.3.3,4.4.4.3,4.4.4.6,4.4.4.11 4.4.5.44.4.5.7,4.9.2和5.10。
本标准由石油工业安全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井下作业分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全祺、曲扬、娄新春、贾二虎、贾子瑜、宫春林、王振森、肖军胜。 本标准代替了SY5727—2007。 SY5727-2007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Ⅱ
SY5727—2014
SY5727—1995; SY6443—2000; SY/T6566—2003
II
SY5727—2014
并下作业安全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陆上油气田井下施工作业的安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试油(气)、修井、酸化压裂、射孔、带压作业、地层测试等井下作业施工中的安
全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50钢制压力容器 GB2894—2008安全标志及使用导则 GB4706.23一2007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室内加热器的特殊要求 JGJ46—2005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SY/T5080—2013 石油钻机和修井机用转盘 SY/T5170-2013 石油天然气工业用钢丝绳 SY5225—2012 石油天然气钻井、开发、储运防火防爆安全生产技术规程 SY/T5235-2008 抽油杆吊卡 SY/T5236—2000 抽油杆吊钩 SY/T5289—2008 油、气、水井压裂设计与施工及效果评估方法 SY/T5325- —2013 射孔作业技术规范 SY/T5483—2005 常规地层测试技术规程 SY/T 5486 2010 非常规地层测试技术规程 SY/T5550 空心抽油杆 SY/T5791- 2007 液压修井机立放井架作业规程 SY/T5981- 2012 常规试油试采技术规程 SY/T61202013 油井井下作业防喷技术规程 SY/T6277—2005 含硫油气田硫化氢监测与人身安全防护规程 SY6326—2012 石油钻机和修井机井架底座承载能力检测评定方法及分级规范 SY6355-2010 石油天然气生产专用安全标志 SY/T6605—2011 石油钻、修井用吊具安全技术检验规范 SY/T6610—2005 含硫化氢油气井井下作业推荐作法
3施工准备
3.1井场布置 3.1.1现场应根据施工情况设置以下(包含但不限于)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并安放在相应的位置,
1
SY5727—2014
安全标志应符合GB2894—2008中第4章的规定。
a) 必须戴安全帽; b) 禁止烟火: c) 必须系安全带; d) 当心触电: e) 当心机械伤人; f) 当心坠落; g) 当心落物; h) 当心井喷; i) 高压工作区(需要高压施工时): j) 对使用380V以上电压的设备,还应在配电箱处挂“高压危险”警示牌。
3.1.2 作业时,修井设备应正对井口摆平,地基坚实。 3.1.3 值班房、工具房、发电房距井口及储油罐不应小于30m,防喷器远程控制台应面对修井机侧前方25m以外摆放。 3.1.4排液用储液罐应放置距井口25m以外。 3.1.5井场应设置逃生路线标志、紧急集合点和风向标,设有安全通道并保证畅通 3.1.6井场的布置与防火间距应符合SY52252012中4.1的规定。 3.1.7井场应平整无杂物,无积水和油污。 3.2设备安装 3.2.1J 所有设备应按设备操作规程进行安装,做到“平、稳、正、全、牢”。 3.2.2设备部件、附件、安全装置、护罩等应齐全、完好,不得缺损、变形,且固定牢靠。 3.2.3设备运转部位转动灵活,各种阀件应灵活可靠、安全保险:设备油水应符合要求,保证油、 气、水路畅通,不渗不漏。 3.2.4所有紧固件、连接件应紧固可靠,销子应有锁紧保险装置;紧固件螺纹外露部分要涂抹润滑脂。 3.2.5吊装作业时,应有专人指挥。 3.2.6台面平整、防滑,立柱盒无变形,大门坡道应安装牢固,坡度适宜并加保险绳,大门前护栏缺口处应装防护链索。逃生滑道内部及扶手平滑,两侧封闭,安装牢固,逃生口应装防护链索,着陆点应设缓冲沙坑(物)。 3.2.7转盘应符合SY/T50802013中第4章的规定 3.3井架 3.3.1 井架基础应平整、坚实并找平。 3.3.2井架应符合质量标准,不应有变形等缺损,定期检测应符合SY6342一2012中第6章规定。 3.3.3井架倾斜角度不大于3.5°,天车、游动滑车、井口在同一垂线上,井架上下体锁锁块、锁销到位,扶正器工作正确。 3.3.4井架应安装有防坠落装置,并用引绳固定在方便摘取之处。 3.3.5立、放井架时,应有专人指挥。 3.3.6风力大于5级(含5级)或夜间、大雾天气时,不应起落或伸缩井架。 3.3.7液压修井机立放井架应符合SY/T5791一2007中第3章、第4章、第5章、第6章的规定。 3.4二层平台 3.4.1 二层平台应安装正确、牢固且逃生装置有效。
?
SY5727—2014
3.4.2井架及二层平台不应摆放和悬挂与生产无关的物品,工具应拴牢保险绳。 3.4.3 二层台操作人员上岗前应检查安全带、防坠落装置、逃生装置完好情况。 3.5护栏、梯子 3.5.1 设备护栏、梯子齐全、紧固、完好。 3.5.2天车应安装操作安全防护装置,并有钢丝绳防跳槽装置。 3.5.3 钻台梯子与钻台间系好保险绳,坡度合适。 3.6 井架绷绳 3.6.1 应使用直径不小于15.5mm的钢丝绳,绷绳无打结、断股。 3.6.2 若出现以下任何一种情况不应继续使用:
纽绳中发现有三根断丝:
a) b) 端部连接部分的绳股沟内发现有两根断丝。
3.6.3 绷绳端的卡固应用不少于3个等径绳卡。 3.6.4 绳卡安装方向应符合U型环卡在辅绳上的要求。卡距为绷绳直径的6倍~8倍,卡紧程度以钢丝绳变形1/3为准。 3.6.5 花兰螺丝两端挂环应封口,许用载荷应与绷绳相匹配并有调节松紧余地。 3.6.6 绷绳前后及左右开挡应根据修井机型号选择满足安全需要的距离。 3.6.7 使用修井机作业时,应根据修井机型号选择满足安全需要的承载绷绳,两端各用4个相应规格的绳卡卡固。 3.6.8·有二层台时,逃生绷绳上端应固定在便于逃生处,逃生绷绳与地面夹角应在30°~75°之间,着陆点应设缓冲沙坑(物)。 3.7地锚安装
3.7.1地锚应使用长度不小于1.8m,直径不小于73mm的石油钢管,螺旋锚片应使用厚度不小于 5mm,直径不小于250mm,长度不小于400mm的钢板。地锚与花篮螺丝连接处螺杆、螺帽、垫片应配套齐全。 3.7.2钢筋混凝土地错的外形尺寸应不小于l×b×h(mm)1000×1000×1300。 3.7.3地锚不应打在虚土或水坑等松软地中。 3.7.4地锚外露不高于100mm。 3.7.5井架与地锚桩距离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井架与地锚桩距离
单位为米
地锚中心至井口距离
井深 井架高度
前绷绳 18~22 28~30 30~32
开档距离 16~20 30~32 32~34
后绷绳 18~20 20~22 28~32 30~34 20~24 32~36
开档距离 10~16 14~18 14~18 16~20
BJ - 18
<3500
BJ - 29 BJ -18 BJ 29
18 18
井架应在原有基础上再加固两道后绷绳
≥3500
3.7.6 修井机地锚坑与绷绳距离应符合SY/T5791一2007中的规定。
SY5727—2014
3.8作业机
3.8.11 传动部位护栏(罩)齐全牢靠。 3.8.2操作台的仪表齐全,完好准确,各种阀件开关灵敏可靠,不渗漏 3.8.3通井机作业时,千斤腿应放下支实,专用销子穿好,钢丝绳排列整齐。 3.8.4修井机作业时。各千斤支座稳固,停放在地基平整坚实处,并锁紧各支腿备帽,轮胎用掩木掩实。额定钩载600kN及以上修井机应使用船型底座。 3.9刹车系统 3.9.1刹车系统应灵活可靠,有专人负责检查保养,刹把有防滑链。 3.9.2 刹带、垫圈及开口销应匹配。齐全牢靠,刹车钢圈及两端应连接完好,无变形、无裂纹。 3.9.3刹带无变形、无裂纹,刹带顶丝完好。刹车片磨损剩余厚度不应超过顶丝上平面,固定螺栓及弹簧齐全,无损坏。 3.9.4气控系统气压低于0.6MPa,不应进行修井作业。 3.9.5水刹车灵活好用,水位调节阀有效,水箱及管路不漏水。 3.9.6按要求配备防碰装置,防碰天车装置灵活好用,防碰距离应不小于2.5m,定期检查防碰装置的完好性。 3.10提升系统 3.10.1提升钢丝绳应符合SY/T5170一2013中第4章的规定,不应有严重磨损、锈蚀及挤压、弯扭等变形。 3.10.2 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不应继续使用;
a)一纽绳中发现随机分布的六根断丝; b) :一纽绳中的一股中发现有三根断丝。
3.10.31 使用BJ系列井架作业时,底绳兜绕于井架双腿上(配套使用悬绳器的井架除外)。死绳走井架腹内,且不得拖挂在井架上,以保证拉力表准确,死绳头用5个以上配套绳卡卡固,固结后应有不少于1m以上的余长。绳卡安装方向、卡距、卡紧程度执行3.6.4规定。 3.10.4 使用修并机作业时,死绳固定器应可靠有效。 3.10.5 活绳头按设备设计要求固定牢靠,游动滑车处于最低位置时,保证滚筒上余绳不少于15圈 3.10.6 指重表(拉力表)应定期校验,确保灵敏、准确,表面清洁。 3.10.7 拉力表应接相等负荷的保险绳,绳套小于1m,并用不少于4个绳卡固定。 3.11 游动滑车、天车、大钩 3.11.1 游动滑车、天车、滑轮应转动灵活、护罩完好。 3.11.2 大钩弹簧、保险(锁)销应完好,转动灵活,耳环螺栓应紧固。 3.11.3 应定期进行探伤检修,并符合SY/T6605一2011中第6章的规定。 3.12吊环、吊卡、卡瓦 3.12.1 吊环应等长并无变形,应定期探伤,吊环磨损应符合SY/T6605一2011中6.2的规定。 3.12.2吊卡应使用防跳吊卡销子并有保险绳,手柄(活门)操纵灵活,吊卡销与吊卡规格应匹配,并定期检测。 3.12.3手提卡瓦、气动卡瓦、安全卡瓦应灵活好用,卡瓦片固定牢靠。 3.12.4'抽油杆吊钩应符合SY/T5236一2000中第4章的规定,保险销灵活好用,应使用直径不小于15.5mm的钢丝绳缠绕2圈,用4个绳卡卡牢,并定期检测。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