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21.220.10 J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8775—2012
同步带传动 米制节距
梯形齿同步带轮
Synchronousbelt drivesMetric pitch- Trapezoidal toothed synchronous pulleys
2012-11-05发布
2013-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28775—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DIN7721-2:1989《同步带传动 米制节距同步带轮的齿轮
席》。
本标准与DIN7721-2:1989相比存在技术性差异,这些差异涉及的条款已通过在其外侧页边空白位置的垂直单线(1)进行了标示,技术差异如下:
增加引用了GB/T11357—2008(见第2章);修改了带轮标记方式(见3.2);
—修改了节距偏差(见4.2);
修改了带轮外径极限偏差(见表5);一增加了带轮挡圈最小厚度的规定(见表6);增加了带轮几何公差标注示意图(见图4);一将带轮径向圆跳动0.05mm修改为0.08mm(见表7) 一增加了带轮材质、表面粗糙度及平衡要求(见第7章)。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带轮与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28)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宁波伏龙同步带有限公司、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浙江三星胶带有限公司、宁波凯
驰胶带有限公司、宁波裕江特种胶带有限公司、宁波丰茂远东橡胶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潘海瑞、邓蓉萱、秦书安、周玉杰、章金华、陈孝斌、胡志洪、应建丽、愈旭明、 王军成、邵旖磊。
I
GB/T28775—2012
同步带传动米制节距
梯形齿同步带轮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米制节距梯形齿同步带轮(以下简称带轮)的型式及标记、轮齿尺寸、带轮尺寸、带轮儿何公差和带轮材质、表面粗糙度及平衡。
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用同步带传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1357带轮的材质、表面粗糙度及平衡(GB/T11357—2008,ISO254:1998,MOD)
3型式及标记 3.1型式 3.1.1米制节距同步带传动使用梯形齿同步带轮。齿植数不超过20的带轮采用SE型齿槽,齿槽数大于20的带轮采用N型齿槽。 3.1.2米制节距同步带传动不宜采用渐开线齿形同步带轮。 3.2标记
带轮标记由齿槽数、型号、轮宽和齿槽型式组成。 示例:
25-T2.5-7.5-N
齿相型式轮宽,mm 一型号齿植数
4轮齿尺寸 4.1齿槽
齿槽尺寸见图1和表1。
1
GB/T287752012
图1带轮齿槽
表1 齿槽尺寸及极限偏差
单位为毫米
齿格顶宽
齿槽深 he
齿槽角 齿根圆角 齿项圆角 两倍节顶距
b,
型号
半径
半径 Tt
2+±3°
28
SE型 N型 SE型 N型
T2.5 1.75*8.95 1.83+g0s 0.75*g.05 1.00 T5 2.96*80 3.32+8.95 1. 25*8.08 1.95 T10 6,02+818 6.57+g10 2.60*g.10 3.40 T20 11.65*g.15 12.60+0.15 5. 20+0.1 6.00 ·对N型为最小值.
0. 3*8"5
50°
≤0.2
0.6
50°
0. 6*9.95
≤0.4
1.0
<0.6 0. 8+g.13 2.0 0.8
50°
50°
1. 2*g*
3.0
4.2 节距偏差
带轮相邻齿间的节距偏差及90°弧内的节距累计偏差见表2。
表2节距偏差
单位为毫米
外径 d d.≤25 25
节距偏差
任意两相邻齿
90弧内累积 ±0.05 ±0.08 ±0.10 ± 0.13 ±0.15
±0, 03
2
GB/T287752012
5带轮尺寸
5.1轮宽
轮宽基本尺寸及允许最小实际轮宽见图2和表3。有挡圈带轮包括单、双边挡圈带轮。当传动中带轮平行性得到足够控制时,无挡圈带轮最小轮宽可以减小,但不得小于有挡圈带轮的最小轮宽。
a):有挡医带轮
b)无挡圈带轮
图2轮宽表3轮宽尺寸
单位为旁米
最小轮宽
型号
轮宽基本尺寸
有挡圈br 5.5 7.5 11.5 7.5 11.5 17.5 26.5
无挡图6
8 10 14. 10 14 20 29 21 30 37 55 38 56 81 106
4 6 10 6 10 16 25 16 25 32 50 32 50 75 100
T2.5
T5
18 27 34 52 34 52 77 102
T10
T20
3
GB/T28775—2012
5.2 带轮直径
带轮直径见表4,外径的极限偏差见表5。 带轮外径d。=d一28,节顶距8值见表1
表4 带轮直径
单位为毫米
型号
T10
T2. 5 节径d 外径d 节径d 外径do 节径d 外径de 节径d 外径d。 8.05 7.45 16.05 15,05,
T5
T20
齿数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2 25 28 32 36 40 48 60 72 84 96
一 -
二 -
一 - - -
8.85 8. 25 17.65 16.65 9.60 9.00 19.25 18.25 38.35 36.35
- -
20.85 19.85 41.55 39.55
10.40 .9.80 11,20 10.60 22.45 21.45 44.70 42.70 12.00 11.40 24.05 23.05. 47,90 45.90 95.65 92,65 12.80 12.20 25.60 24.60 51.10 49. 10 102.00 99,00 13.60 13.00 27.20 .26.20 54.25 52.25 108.35 105,35 14.40 13.80 28.80 27,80 57.45 55.45 114.75 111.75 15.20 14. 60 30.40 29,40 60.65 58,65 121.10 118.10 16.00 15.40 32.00 31.00 63.80 61.80 127.45 124.45 17.60 17.00 35.25 34,15 70.20 68.20 140.20 137.20
-
39.95 38.95 79.75 77.75 159,30 156.30
19.95 19.35 22.35 21.75 44.75 43. 75 89.25 87.25 178.40 175.40 25.55 24.95 51.10 50.10 102,.00 100.00 203.85 200.85
57.45 56.45 114,75 112.75 229.35 226.35
28.75 28.15 31.90 31.30 63.85 62,85 127.45 125.45 254.80 251.80 38.30 37, 70 76.55 75.55 152.95 150.95 305.70 302.70 47.85 47.25 95.65 94.65 191.15 189.15 382.10 379,10 57.40 56.80 114.75 113,.75 229.30 227.30 458.50 455.50 66.95 66.35 133.90 132.90 267.50 265.50 534.90 531.90
75.90 153.00 152.00 305.70 303.70 611, 30 608.30
76.50
表5 带轮外径的极限偏差
单位为毫米
外径d de≤50 50
500
极限偏差 0 0.05
-8.08 00.0
-0.15
4
GB/T28775—2012
5.3带轮挡圈尺寸见图3和表6.
8~25
锐角例饨
T
说明: do 带轮外径,mm; dw 挡圈弯曲处直径,mm;
d,=(d。+0.38)±0.25; 挡围外径,mm d,=do+2k.
d,
图3 带轮挡圈
单位为毫米
表6 带轮挡圈尺寸
型号 T2.5 T5 T10 T20
挡圈最小厚度!
挡圈最小高度
0. 8 1.2 2.2 3.2
0.5 1.0 1.5 4,0
6带轮几何公差
6.1圆柱度
带轮外径的圆柱度标注见图4,其公差t≤0.0016mm。 b轮宽,br、b的总称。
5
GB/T28775—2012
6.2圆跳动
带轮圆跳动标注见图4,公差见表7和表8。
A
4
Z
Z
A
图4 带轮几何公差标注
1
表7折 带轮径向圆跳动
单位为毫米
外径d d<200 d.>200
径向圆跳动公差
0.08
0.08+0.0005(d200)
表8带轮端面圆跳动
单位为毫米
外径do d.≤100 100250
端面国跳动公差t
0.10 0.001d
0.25+0.0005(d。—250)
6.3平行度
齿槽应与轮孔的轴线平行,其平行度公差不大于0.0016mm
轮宽,br、bl的总称。
b
带轮材质、表面粗糙度及平衡
带轮材质、表面粗糙度及平衡应符合GB/T11357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