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73.060.10 D 3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6730.71—2014
铁矿石 酸溶亚铁含量的测定 滴定法
IronoresDeterminationof acid-solubleiron(I)content-
Titrimetric method (ISO9035:1989,MOD)
2015-01-01实施
2014-06-09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6730.71—2014
前言
本部分为GB/T6730的第7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09035:1989《铁矿石酸溶亚铁含量的测定 滴定法》。 本部分与ISO9035:1989的主要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如下:
按照规范性引用文件的有关要求,将规范性引用文件中用相应的国家标准代替相应的国际标准;修改了还原滴定方法,使方法易于操作;增加了空白试验,用扣除空白试验的分析结果更为科学合理;重新进行了协同试验确定方法的精密度,使精密度反映本方法的实际情况重新确定了检测范围,使检测范围反映本方法的实际情况;修改了“8.2.3最终结果的计算”的表述,更符合我国的使用情况; -增加了“8.3氧化物换算系数”,使得在进行氧化物换算时更为方便。
本部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铁矿石与直接还原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I7)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马德起、谷松海、李异、宋义、胡德新、陈自斌。
GB/T6730.71—2014
铁矿石酸溶亚铁含量的测定滴定法
警告:使用本部分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本部分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题。 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
1范围
GB/T6730的本部分规定了滴定法测定亚铁含量。 本部分适用于天然和加工铁矿石中亚铁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质量分数):0.2%~28.0%。 本方法只适于GB/T24515或GB/T24189中规定的矿石还原性试验中使用,不适用于硫含量大
于0.3%或含游离碳大于5.0%的矿石。试验表明,在满足还原性试验方法精密度的要求下,酸不溶残渣可以忽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379.2测量方法与结果的准确度(正确度与精密度)第2部分:确定标准测量方法重复性与再现性的基本方法(GB/T6379.2—2004,ISO5725-2:1994,IDT)
GB/T6682分析试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6682—2008,ISO3696:1987,MOD) GB/T6730.1铁矿石化学分析方法分析用预干燥试样的制备(GB/T6730.1一1986,idtISO7764:
1985)
GB/T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10322.1 铁矿石取样和制样方法(GB/T10322.1—2000ISO3082:1998,IDT) GB/T12805 实验室玻璃仪器滴定管(GB/T12805—2011,ISO385:2005,NEQ) GB/T12806 实验室玻璃仪器单标线容量瓶(GB/T12806—2011,ISO1042:1998,NEQ) GB/T12808 实验室玻璃仪器单标线吸量管(GB/T12808—1991,eqvISO648:1977) GB/T24189 高炉用铁矿石用最终还原度指数表示的还原性的测定(GB/T24189一2009,ISO
7215:2007,IDT)
GB/T24515 高炉用铁矿石用还原速率表示的还原性的测定(GB/T24515-2009,ISO4695: 2007,IDT)
ISO4791-1实验室仪器玻璃、瓷器或透明石英制品仪器的基本词汇第1部分:仪器名称 (Laboratory apparatus -Vocabulary relating to apparatus made essentially from glass, porcelain or vitreous silica -Part l:Names for items of apparatus)
3原理
在情性气氛中,试样用盐酸溶解,加硫磷混酸,以水稀释。用二苯胺磺酸钠作指示剂,用重铬酸钾标准滴定溶液滴定,测定亚铁含量。
1
GB/T6730.712014
4试剂
除另有说明外,仅使用认可的分析纯试剂,符合GB/T6682的二级水的要求, 4.1 碳酸钠或碳酸氢钠,碳酸钠为无水或在500℃预灼烧。 4.2盐酸,p=1.19g/mL。 4.3氢氟酸,p=1.14g/mL。
警告:氢氟酸剧毒,接触皮肤或者吞服会造成严重灼伤。在通风良好的条件下密封保存。如不慎入眼,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遵医瞩。穿戴合适的防护服手套,一旦发生事故或者感觉不适立刻就医(在必要的地方明示此标签)。 4.4硫酸,p=1.84g/mL。 4.5 磷酸,p=1.70g/mL。 4.6碳酸钠或碳酸氢钠饱和溶液 4.7硫磷混酸。移取150mL硫酸(4.4)和150ml.磷酸(4.5),边摇动边小心的注人到500mL水中,冷却后用水稀释至1000mL,混匀。 4.8 氮气或氩气,99.99%。 4.9 重铬酸钾标准滴定溶液,c( K,Crz0,)=0.1000mol/L.
6
称取4.904g在140℃~150℃干燥2h的重铬酸钾(基准)溶于150mL~200mL水中,冷却至室温后移至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 4.10二苯胺磺酸钠(CH,NHC.H.SO,Na)指示剂溶液,2g/L。 4.11硫酸亚铁铵溶液,c(Fc-)~0.1mol/L。
称取39.4g硫酸亚铁铵【(NH.)2Fe(SO,)·6H.O]溶解于硫酸(5+95)中,移人1000mL容量瓶中,用硫酸(5+95)稀释至刻度,混匀。
5仪器
滴定管、单标线容量瓶和单标线移液管应分别符合GB/T12805、GB/T12806和GB/T12808的规定。 5.1锥形瓶,容量500ml。 5.2安全收集器,符合ISO4791-1,如图1所示
说明: 1——漏斗; 2碳酸钠或碳酸氢钠饱和济液(4.6)。
图1安全收集器
2
GB/T6730.71—2014
5.3带有情性气体输送管的装置,如图2所示。
1
说明: 1 氢气或氩气(4.8); 2——锥形瓶(5.1)。
图2带有性气体输送管的装置
6取样和制样
6.1 实验室样品
按照GB/T10322.1进行取制样。-般试样粒度应小于100μm,如试样中化合水或易氧化物含量高时,其粒度应小于160μm。
注:化合水和易氧化化合物含量较高的规定包括在GB/T6730,1中。 6.2预干燥试样的制备
用非磁性用具将实验室样充分混匀。用-非磁性称量勺,用份样缩分法采取试样,按照GB/T 6730.1中的规定,将试样在105℃士2℃的温度下进行干燥。
7分析步骤
7.1 测定次数
对同一预干燥试样,至少独立测定2次。 注:“独立”一词是指再次及后续任何一次测定结果不受前面测定结果的影响。本分析方法中,此条件意味着同 -
操作者在不同的时间或不同操作者进行重复测定,包括采用适当的再校准。
7.2校正试验
每次操作,都应在相同条件下与试样平行分析一个同类型标准样品,预干燥试样应按6.2的规定制备。同时分析儿个相同类型的试样时,可只带一个标准样品同时分析,
注1:标准样品和分析试样应为同类型。两种材料的性能要充分相似,保证这两种情况下的分析步骤无明显变化注2:标准样品只是用来证实分析步骤的完成情况,不是用来标定重铬酸钾标准滴定落液的。
7.3试料量
用非磁性称量勺,称取0.5g按6.2制得的预干燥试样,精确至0.0002g。
3
GB/T6730.71—2014
表1精密度
%(质量分数)
水平范围 0.005~~0.15
重复性限 r=0.0515+0.0125m
再现性限R
R=0.0552+0.0145m
注:m为两次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
8.2.2分析结果的确定
按照附录A的步骤,根据式(1)计算独立重复测量结果,与重复性限(r)进行比较, 8.2.3实验室间精密度
实验室间精密度用以评价两个实验室报告的最终结果之间的一致性。两个实验室按照8.2.2中规定的相同步骤报告结果后,计算:
Mi2 =丝二μ2
....(2)
2
式中: -实验室1报告的最终结果;
实验室2报告的最终结果;
1t2 μ12 一最终结果的平均值。 如果|μ,一μ2/≤R见(8.2.1),最终结果是一致的。
8.2.4分析值的验收
分析值的验收使用标准样品进行验证。步骤与以上所述相同。确认精密度后,实验室最终结果与标准值Ac比较。如:
a)IAc一A|≤C,报告结果与标准值之间无显著差异; b)|Ac一A/>C,报告结果与标准值之间有显著差异,式中: He- -标准样品的报告结果; Ac 标准样品的标准值; C 该值取决于所使用标准样品的种类。 对通过实验室间认证的标准样品:
0
+V(Ac)
C-
(3)
7
式中: V(Ac) 标准值Ac的方差。 对仅有一个实验室认证的标准样品:
a
C=2 o-t
.(4)
1
注:除非已确认该标准值没有偏差,否则不应果用此类标准样品。 8.2.5最终结果的计算
最终结果是试样可接受值的算术平均值,在另·种情况下,就是按附录A中规定的操作测定,计算
5
GB/T6730.71—2014
到第三位小数,并按GB/T8170的规定修约到第一位小数 8.3 氧化物换算系数
......(5)
w(FeO)(%)=1.286w(Fe)(%)
...........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a) 实验室名称和地址; b) 试验报告发布日期; c) 本部分编号; d) 识别试样的必要细节; e) 分析结果; f) 所用标准样品的编号; g) 在测定过程中注意到的任何特点和本部分中没有规定的可能会影响结果(对试样或标准样品)
的任何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