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30065-2013 给水加热器用铁素体不锈钢焊接钢管

GB/T 30065-2013 给水加热器用铁素体不锈钢焊接钢管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0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27 15:55:33



推荐标签: 不锈钢 给水 加热 器用 焊接钢管 铁素体 铁素体 30065

内容简介

GB/T 30065-2013 给水加热器用铁素体不锈钢焊接钢管 ICS77.140.75 H 48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0065—2013
给水加热器用铁素体不锈钢
焊接钢管
Welded ferritic stainless steel tubesforfeedwater heater
2014-09-01实施
2013-12-17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创 GB/T30065—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参照ASTMA803/A803M-11《给水加热器用铁素体不锈钢焊接钢管》制定。 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3)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太原维太新材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江苏银环精密钢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电力学院、山西太钢不锈钢钢管有限
公司、湖南湘投金天新材料有限公司、北京维太新材科技有限公司、远大科技集团、烟台恒辉铜业有限公司、广州美亚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不锈钢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天宝、李文科、蔡丽娟、高佩、梁磊、华杨康、陆凤辉、任超、谢祎、张跃、李小利、 高胜华、陈安源。
I GB/T30065—2013
给水加热器用铁素体不锈钢焊接钢管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给水加热器用铁素体不锈钢焊接钢管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和质量证明书。
本标准适用于给水加热器用铁素体不锈钢焊接钢管,包括直管和U形管(以下简称“钢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2—2006钢的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 GB/T223.9钢铁及合金铝含量的测定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 GB/T223.11钢铁及合金铬含量的测定可视滴定或电位滴定法 GB/T223.13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硫酸亚铁铵滴定法测定钒含量 GB/T223.14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钼试剂萃取光度法测定钒含量 GB/T223.16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变色酸光度法测定钛量 GB/T223.18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硫代硫酸钠分离-碘量法测定铜量 GB/T223.23 钢铁及合金镍含量的测定丁二酮分光光度法 GB/T223.25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丁二酮重量法测定镍量 GB/T223.26 钢铁及合金钼含量的测定硫氟酸盐分光光度法 GB/T223.28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α-安息香重量法测定钼量 GB/T223.37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蒸馏分离-旋酚蓝光度法测定氮量 GB/T223.40 钢铁及合金锯含量的测定氯磺酚S分光光度法 GB/T223.58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亚砷酸钠-亚硝酸钠滴定法测定锰量 GB/T223.59 钢铁及合金磷含量的测定铋磷钼蓝分光光度法和锑磷钼蓝分光光度法 GB/T223.60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高氯酸脱水重量法测定硅含量 GB/T223.63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高碘酸钠(钾)光度法测定锰量 GB/T223.68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管式炉内燃烧后碘酸钾滴定法测定硫含量 GB/T223.69 钢铁及合金碳含量的测定管式炉内燃烧后气体容量法 GB/T223.72 钢铁及合金硫含量的测定重量法 GB/T228.1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GB/T230.1 金属材料洛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A、B、C、D、E、F、G、H、K、N、T标尺) GB/T231.1 金属材料布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241 金属管 液压试验方法 GB/T245 金属管 卷边试验方法 GB/T246 金属管 压扁试验方法 GB/T2102 钢管的验收、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 GB/T2975 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
1 GB/T30065—2013
GB/T4340.1 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7735—2004钢管涡流探伤检验方法 GB/T11170 不锈钢多元素含量的测定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常规法) GB/T20066 钢和铁化学成分测定用试样的取样和制样方法 GB/T20123 钢铁总碳硫含量的测定高频感应炉燃烧后红外吸收法(常规方法) GB/T20124 钢铁 氮含量的测定情性气体熔融热导法(常规方法) ASTMA763 铁素体不锈钢晶间腐蚀敏感性检测的标准操作规程(StandardPracticesfor
Detecting Susceptibility to Intergranular Attack inFerritic Stainless Steels)
3订货内容
按本标准订购钢管的合同或订单应包括下列内容: a) 标准编号; b) 产品名称 c) 钢的牌 d) 尺寸规 格(外 径、壁厚,单位为毫米
e) U形 秀曲要 求(弯曲) f) 订购的数量;
径、直管部分长度司
交货状态
g) h) 选择性要 求; i) i) 特殊要求
包装要求
4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4.1尺寸和形状
钢管的尺寸为:公称外径(D)12mm~32mm;公称壁厚(S)0.5mm~2.5mm U形管的尺寸和形状代号见图1。根据需方要求,经供需双方协商,可供应其他外径和壁厚的钢管,
C GB/T30065—2013
D
说明: D
公称外径,单位为毫米(mm);公称壁厚,单位为毫米(mm);弯曲半径,单位为豪米(mm):直管部分长度,单位为毫米(mm);两直管部分长度差,单位为毫米(mm);直管部分间距,单位为毫米(mm),p的理论值为(2r十D);弯头平面度,单位为毫米(mm)。
L AL P B
图1U形管示意图
4.2外径允许偏差
钢管外径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根据需方要求,经供需双方协商,并在合同中注明,可供应表1规定以外允许偏差的钢管。
表1 外径的允许偏差
钢管公称尺寸/mm
允许偏差/mm
<25 ≥25 r≥2D r<2D
±0.10 ±0.15
公称外径(直管部分)
弯管的最大直径和最小直径相对于弯曲前公称直径的偏差应不超过10%
公称外径(弯曲部分)
由供需双方协商决定
4.3壁厚的允许偏差 4.3.1钢管公称壁厚的允许偏差为士10%S。当钢管按最小壁厚(Smm)交货时,其最小壁厚的允许偏差
为+20% s mm. 4.3.2钢管焊缝应与母材圆滑过渡。外焊缝应与母材平齐,内焊缝的余高应不超过0.1mm。
0
根据需方要求,经供需双方协商,并在合同中注明,可供应其他壁厚允许偏差的钢管。
4.3.3钢管U形弯曲部分的壁厚应不小于按式(1)计算得到的数值。
4rSmin 4r+D
.....(1)
Sr=
3 GB/T30065—2013
式中: St Smin 弯管前的最小允许壁厚,单位为毫米(mm);
弯管部分的壁厚,单位为毫米(mm);
弯曲半径,单位为毫米(mm);公称外径,单位为毫米(mm)。
r
D 4.4长度 4.4.1直管应以定尺或倍尺长度交货。具体交货方式和长度由供需双方协商,并在合同中注明。
定尺长度交货时,长度不大于7.0m的钢管,其长度允许偏差为+3 。mm;长度大于7.0m的钢管,长度每增加3.0m(不足3.0m按3.0m计算),其长度允许上偏差可增加3mm,但最大允许上偏差应不超过13mm。倍尺长度交货时,每个倍尺长度应留出切口余量5mm~10mm 4.4.2 2U形管直管部分长度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2U形管直管部分长度允许偏差
单位为毫米
U形管直管部分长度
年偏差
≤6000
>6000~≤9
9000~≤1
4.4.3 U形管两直管部分的长 度差应不大于3m 4.5 5端面
钢管两端端面切斜应符合表3的规定,切口毛刺应予以清除。
表3 端面切斜
单位为毫米
钢管外径 ≤16.0 >16.0~32.0
切斜 ≤0.25 ≤0.41
4.6 6直管间距的允许偏差
距弯曲段与直管的两个切点约100mm的直管处测量直管部分间距,实测直管部分间距(p)与理论值(2r+D)的允许偏差为士1.5mm。 4.7 弯曲半径的允许偏差
U形管弯曲部分的曲率应基本一致。相对于规定弯曲半径,实际弯曲半径的允许偏差应为士1.5mm。 4.8 弯头平面度
在两切点处测得的弯头平面度(β)应不超过1.5mm。
4 GB/T30065—2013
4.9弯曲度
直管及U形管直管部分的弯曲度应不大于1.5mm/m。 4.10 不圆度
直管及U形管的直管部分不圆度(横断面上实测外径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应不超过外径的公差;对于壁厚与外径之比不大于3%的薄壁钢管,其不圆度应不超过外径的2%。
U形管弯管部分的不圆度应不大于公称外径的7%。 4.11 重量
钢管按理论重量交货。经供需双方协商,并在合同中注明,钢管也可按实际重量交货。钢管每米的理论重量按式(2)计算
W=元p(D-S)×S/1000
....(2)
......
式中: W- 钢管的理论重量,单位为千克每米(kg/m); T- -3.1416 p 一钢的密度,单位 千克每立方分米(kB/dm),钢的密度见表 D 公称外径,单位为毫米(mm) S- 公称壁厚,单位为 毫米Cmn
钢的密
蓝度 dm
序号
字代号
kg
7.75 7.70 7.70 7.70 7.75 7,74 7.69 7,73 7,73 7.67 7.80 7.70 7.70 7.70 7.67
S11168 S11862 S11863 S11873 S11972 S12273 S12292 S12293 S12472 S12791 S12573 S12773 S12990 S12991 S12973
06Cr11T 019Cr18MoTi 022Cr18T1 022Cr18NbTi 019Cr19Mo2NbTi 019Cr22CuNbT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019Cr22Mo 019Cr22Mo2 019Cr24Mo2NbTi 008Cr27Mo 019Cr25Mo4Ni4NbTi 022Cr27Mo4Ni2NbTi
008Cr29Mo4 008Cr29Mo4Ni2 022Cr29Mo04NbTi
5 技术要求
5.1 钢的牌号及化学成分 5.1.1 钢的牌号及化学成分(熔炼分析)应符合表5的规定,
5 GB/T30065—2013
5.1.2 钢管的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应符合GB/T222一2006中表3的规定。
表5 钢的牌号及其化学成分
序 统一数号 字代号 S11168 06Crl1Ti 0.08 1.00 0.0300.020 1.00 (0.50) 2 S11862 019Cr18MoTi 0.025 51.00 0.0300.020 1.00 (0.60) S11863 022Cr18Ti 0.0300.75 50.0300.020 1.00 (0.60) S11873 022Cr18NbTi 0.0301.00 0.0300.015 1.00 (0.60)
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牌号
c Mn P S Si Ni Cr Mo Cu N
其他 Ti:6×C~0.75 Ti、Nb、Zr或其组合: 8(C+N)~0.80 Ti或Nb:0.10~1.00
10.50~ 11.70 16.00~ 0.75~ 19.00 1.50 16.00~ 19.00 17.50~ 18.50 17.50~ 1.75~ 19.50 2.50 20.00~
-
1
0.025
3
Ti:0.10~0.60 Nb≥0.30+3×C 0.20+4(C+N)≤ (Ti+Nb)≤0.80
4
5 S11972 019Cr19Mo2NbTi0.025 1.00 0.0300.020 1.00 1.00
0.030
0.30~
0.80 0.025 Ti、Nb、Zr或其组合: 0.025
S12273 019Cr22CuNbTi 0.0251.00 0.0300.015 1.00 (0.60)
6
23.00 21.00~ 0.70~ 24.00 1.50 21.00~ 1.50~ 24.00 2.50 23.00~ 2.00~ 25.00 3.00 25.00~ 0.75~
8×(C+N)~0.80
7 S12292 019Cr22Mo* 0.0251.00 00.0300.0201.00 0.60
8 S12293 019Cr22Mo2* 0.0251.00 00.030|0.0201.00 0.60
0.025
-
(Ti+Nb) : ≤0.2+4(C+N)
S12472 019Cr24Mo2NbTi0.025 0.40 00.0300.0200.60 0.60
0.60 0.025
9
27.50 1.50 0.20 3.50~ 24.50~ 3.50~ 4.50 26.00 4.50
10 S12791 008Cr27Mo 0.0100.40 00.0200.0200.40 0.504
0.015 0.05≤Nb≤0.20
0.2+4(C+N)≤ (Ti+Nb)≤0.80 6(C+N)≤
019Cr25Mo4 Ni4NbTi
0.0251.00 0.030|0.0200.75
11 S12573
0.030
Ni2NbTi 0.0301.00 50.0300.0201.00 1.00~
25.00~ 3.00~ 3.50 28.00 4.00
022Cr27Mo4
12 S12773
0.030 (Ti+Nb)≤1.00,
且应不小于0.20
28.00~ 3.50~ 30.00 4.20
13 S12990 008Cr29Mo04 0.0100.30 00.0250.0200.20 0.15
0.15 b.020
-
2.00~ 28.00~ 3.50~
14 S12991 008Cr29Mo4Ni2 0.0100.300.0250.0200.20
2.50 30.00 4.20 0.15 p.020g
-
1
6(C+N)≤
28.00~ 3.60~ 30.00 4.20
0.030 (Ti+Nb)≤1.00,
15 S12973 022Cr29Mo4NbTi0.030 1.000.0300.0201.00 1.00
且应不小于0.20
注:表中所列成分除表明范围或最小值外,其余均为最大值。括号内值为允许添加的最大值。
除表中规定的合金元素外,还可根据需要加人Cu、V、Ti或Nb,指(Ni+Cu)。
.
-
e (C+N)≤0.025
6
上一章:GB/T 30063-2013 结构用直缝埋弧焊接钢管 下一章:GB/T 29515-2013 搪瓷用冷轧钢板 鳞爆敏感性试验 氢渗透法

相关文章

YB/T 4223-2010 给水加热器用奥氏体不锈钢焊接钢管 GB/T 30066-2013 热交换器和冷凝器用铁素体不锈钢焊接钢管 GB/T 21832.1-2018 奥氏体-铁素体型双相不锈钢焊接钢管第1部分∶热交换器用管 GB/T 21832.1-2018 奥氏体-铁素体型双相不锈钢焊接钢管 第1部分:热交换器用管 GB/T 21833.1-2020 奥氏体-铁素体型双相不锈钢无缝钢管第1部分∶热交换器用管 GB/T 21833.1-2020 奥氏体-铁素体型双相不锈钢无缝钢管第1部分∶热交换器用管 GB/T 21833.1-2020 奥氏体-铁素体型双相不锈钢无缝钢管 第1部分:热交换器用管 GB/T 24591-2019 高压给水加热器用无缝钢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