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B/T 21833.1-2020 部分代替GB/T 21833—2008
奥氏体-铁素体型双相不锈钢无缝钢管第1部分∶热交换器用管
Seamless austenitic-ferritic(duplex)stainless steel tubes and pipes—Part1:Tubes for heat exchanger
2020-11-01实施
2020-04-28发布
GB/T 2183《奥氏体-铁素体型双相不锈钢无缝钢管》拟分为三个部分∶
——第1 部分∶热交换器用管
——第 2部分∶流体输送用管;
——第 3部分∶油气输送用管。本部分为GB/T 21833的第1部分。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部分代替GB/T21833—2008《奥氏体-铁素体型双相不锈钢无缝钢管》,与GB/T21833一2008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2008年版的第2章);
———增加了尺寸交货方式(见4.1.1);
——修改了钢管外径、壁厚的允许偏差(见4.1.3,2008年版的4.1.2);
——修改了定尺长度允许偏差(见4.2.2,2008年版的4.2.2);
——修改了弯曲度要求(见 4.3.2008年版的4.3);
——修改了化学成分要求,删除了牌号06Cr26Ni4Mo2和12Cr21N5Ti(见5.1.1.2008年版的5.1.1);
——修改了钢的冶炼方法(见5.2.1.2008年版的5.2.1);
——删除了热轧(热挤压)钢管制造方法及相应条款(见2008年版的5.2.2);
——修改了交货状态(见5.3.1,,2008年版的5.3.1);
——删除了布氏硬度要求,增加了维氏硬度要求(见5.4.2,2008年版的5.4.2);
——增加了晶间腐蚀要求、点腐蚀要求、超声检测要求(见5.9、5.10、5.11);
——删除了特殊要求中冲击试验、加色标、控制钢管抗拉强度上限(见2008年版的5.10);
——修改了组批规则(见7.2,2008年版的7.2);
——删除了国内外牌号对照(见 2008年版的附录 B)。
本部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3)归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