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71. 100. 40
G 71
G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1407—2013 代替GB/T114072003
硫化促进剂 2-巯基苯噻唑(MBT)
Vulcanizing accelerator-2-Mercaptobenzothiazole (MBT)
2013-12-01实施
2013-07-19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11407—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11407-2003《硫化促进剂M》,与GB/T11407一2003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将标准名称“硫化促进剂M"改为“硫化促进剂2-巯基苯噻唑(MBT)”;一增加了CASRN见第1章); —增加了纯度的质量分数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见第3章和4.7):一删除了指标的分等分级(见第3章)。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学助剂分技术委员会归口(SAC/TC35/SC12)。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科迈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河南省开仑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山东尚舜化工有限公司、东北助剂化工有限
一
公司、河南恒瑞橡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有机化工一厂、濮阳蔚林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荣成市化工总厂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树华、白春梅、孙桂英。 本标准于1989年首次发布,2003年第一次修订,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I
GB/T11407—2013
硫化促进剂 2-巯基苯噻唑(MBT)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硫化促进剂2-基苯辨噻唑(简称硫化促进剂MBT)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硫磺、二硫化碳与苯胺或硝基苯为原料经高压反应生成的硫化促进剂MBT;以邻硝基氯苯、硫化钠、硫磺、二硫化碳为原料在常压下合成的硫化促进剂MBT。
分子式:C,HNS2 结构式:
H
相对分子质量:167.23(按2011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CAS RN:149-30-4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601 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GB/T603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T6678-2003 :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6682---2003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8170—2008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11409—2008 橡胶防老剂、硫化促进剂试验方法
3要求
硫化促进剂MBT的技术要求和相应的试验方法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硫化促进剂MBT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项目
指标
试验方法目测
(1)外观 (2)初熔点/℃ (3)加热减量的质量分数/% (4)灰分的质量分数/% (5)筛余物*(150μm)的质量分数/% (6)纯度的质量分数/%(滴定法、HPLC法)
灰白色至淡黄色粉末或粒状
≥170.0 ≤0.30 ≤0.30 ≤0.10 ≥97.0
GB/T11409—2008中3.1 GB/T11409—2008中3.4 GB/T11409—2008中3.7 GB/T11409—2008中3.5
本标准4.7
:筛余物不适用于粒状产品。 b为根据用户要求检验项目。
1
GB/T11407—2013
4试验方法
警告:使用本标准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本标准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题。 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4.1一般规定
除非另有说明,分析中所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均按GB/T601、GB/T603规定制备,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符合GB/T6682一2008中规定的三级水。
本标准中试验数据的表示和修约规则应符合GB/T8170一2008中4.3.3修约值比较法的有关规定。 4.2外观
在自然光下目测。 4.3初熔点的测定
按GB/T11409一2008中3.1的规定进行测定。 4.4加热减量的测定
按GB/T11409一2008中3.4的规定进行,电热恒温干燥箱的温度为(100士2)℃。 4.5灰分的测定
按GB/T11409一2008中3.7的规定进行,称样量约3g(精确至0.1mg),高温炉温度为(750士25)℃。 4.6筛余物的测定
按GB/T11409—2008中3.5.2的规定进行测定。 4.7纯度的测定 4.7.1滴定法 4.7.1.1试剂 4.7.1.1.195%乙醇[64-17-5]。 4.7.1.1.2氢氧化钠[1310-73-2]标准滴定溶液:c(Na0H)=0.1mol/L。 4.7.1.1.3酚指示液:10g/L。 4.7.1.2仪器 4.7.1.2.1滴定管:50mL,分度值0.1mL。 4.7.1.2.2三角瓶:250mL。 4.7.1.3分析步骤
称取试样约0.5g,精确至0.1mg,置于250mL三角瓶中,加人50mL乙醇(4.7.1.1.1),使试样完全溶解,必要时在水浴中加热,加热水浴温度不高于40℃,加人5~6滴酚酸指示液,用氢氧化钠(0.1mol/L) 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成浅粉色为终点,同时做空白试验。
2
GB/T11407—2013
4.7.1.4结果计算
硫化促进剂MBT纯度的质量分数以W1计,数值以%表示,按式(1)计算:
(V2 -V.)cM Y
Wi= 1000ml X100%
.....(1)
式中: Vz——试样消耗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V,—一空白试验消耗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c -0.1mol/L氢氧化钠浓度的数值,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mi— 试样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 -硫化促进剂MBT的摩尔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M=167.23)。
4.7.1.5允许差
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差值不大于0.5%,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4.7.2PLC法(仲裁法) 4.7.2.1方法提要
试样用乙腈溶解,以乙酸溶液(0.001mol/L):乙腈(含乙酸0.001mol/L)=65:35为流动相。 使用以SB-C18为填料的不锈钢柱和紫外检测器(325nm),对试样中的MBT进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和测定,计算方法采用外标法。 4.7.2.2仪器
4.7.2.2.1高效液相色谱仪。 4.7.2.2.2 检测器:多波长紫外分光检测器或具有同等性能的分光检测器。 4.7.2.2.3 色谱柱:内径为4.6mm,长为250mm的不锈钢柱,内装SB-C185uμm填充物(或具等同效果的填充柱)。 4.7.2.2.4 微量注射器:50μL平头。 4.7.2.2.5色谱工作站或数据处理机。
4.7.2.3试剂
4.7.2.3.1乙腈[75-05-8]:色谱纯。 4.7.2.3.2冰乙酸[64-19-7]:色谱纯。 4.7.2.3.3水:经0.45μm滤膜过滤。 4.7.2.3.4硫化促进剂MBT标样:已知MBT的质量分数≥99.5%。标准样品可通过对硫化促进剂 MBT用适当溶剂进行反复重结品、提纯制得。标准物纯度的评估由杂质HPLC梯度分析及差热分析 (DTA)来确定。标准物于5℃以下贮存,每三个月对杂质HPLC分析一次。 4.7.2.4色谱分析条件
高效液相色谱操作条件如表2所示。
3
GB/T11407—2013
表2高效液相色谱操作条件
操作参数
操作条件
柱温检测波长进样量流速流动相
(25±2)℃ 325 nm 10 μL 2 mL/min 冰乙酸溶液(0.001mol/L):乙腈(含冰乙酸0.001mol/L)=65:35
注:上述操作参数是典型的,可根据不同仪器特点,对给定的操作参数做适当调整,以期获得最佳效果。
4.7.2.5测定步骤 4.7.2.5.1标样溶液的制备
称取研细的硫化促进剂MBT标样约0.03g(精确至0.1mg),置于洁净干燥的100mL容量瓶中,加入乙腈超声溶解,并用乙腈稀释至刻度。摇勾,过滤。 4.7.2.5.2试样溶液的制备
称取研细的硫化促进剂MBT试样约0.03g(精确至0.1g),按4.7.2.5.1的规定进行操作。 4.7.2.5.3测定
在上述操作条件下,待仪器稳定后,按照标样溶液、试样溶液顺序进行测定。
4.7.2.6 6结果计算
硫化促进剂MBT的纯度以质量分数W2计,数值以%表示,按式(2)计算:
AzmzP × 100%
(2)
W2 A,m3
式中: A2- 试样溶液中,硫化促进剂MBT峰面积的数值; m2 标样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标样中MBT质量分数的数值,%;
p
A 标样溶液中,硫化促进剂MBT峰面积的数值:
试样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3
注:如应用色谱工作站,用外标法由工作站曲线直接得出试样中硫化促进剂MBT纯度的质量分数。 4.7.2.7 允许差
两次平行测定结果之差不大于1.2%,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4.7.2.8 色谱图
硫化促进剂MBT样品分析典型色谱图见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