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77.150. 10 H 6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26296—2010
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和
有机聚合物涂层缺陷
Defects for anodic oxide coatings and organic polymer coatings on
aluminum and its alloys
2011-11-01实施
2011-01-14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数码防伪
GB/T26296—2010
前 言
本标准是依据GB/T1.1一2009规定的起草规则进行编制的。 本标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国家有色金属质检中心、福建省南平铝业有限公司、广东坚美铝型材厂有限
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苏州罗普斯金铝业有限公司、佛山市南海华豪铝型材有限公司、广东凤铝铝业有限公司、广东兴发铝业有限公司、广东豪美铝业有限公司、山东南山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佛山新合铝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祖芳、冯东升、纪红、戴悦星、何耀祖、蓝安英、陈慧、周春荣、潘维谦、颜廷柱、 余泉和。
I
GB/T26296—2010
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和
有机聚合物涂层缺陷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阳极氧化复合膜和有机聚合物喷涂膜缺陷的定义、特征,分析了其主要产生原因。
本标准适用于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阳极氧化复合膜和有机聚合物喷涂膜缺陷的分析与判定。
2缺陷定义、特征和主要产生原因
2.1前处理缺陷 2. 1.1
脱脂不良 unevendegreasing 铝材表面由于脱脂不完全而产生的浸蚀不均现象,这种铝材阳极氧化后表面呈现不同光泽,着色后
表面色泽不均匀或存在色斑(如图1)。
主要产生原因: a)脱脂槽温度过低; b)脱脂槽液有效成分不足; c) 浸泡时间过短。
图1脱脂不良
2. 1.2
碱蚀不足insufficientetching 铝材在碱蚀工序中,因浸蚀不够充分,使得消除表面缺陷的效果未能达到预期目标的现象(如
图2)。
主要产生原因: a)碱槽温度过低; b)碱蚀时间过短; c) 碱浓度过低;
1
GB/T26296—2010
d) 碱槽中铝离子浓度过高。
图2 碱蚀不足
2.1.3
碱蚀过度 roughetching 铝材由于过度碱蚀而产生的表面粗糙现象(如图3)。 主要产生原因: a)碱槽温度过高; b)碱蚀时间过长; c)碱浓度过高; d) 碱槽中铝离子浓度过低; e) 碱槽槽液受到污染。
图3碱蚀过度
2.1. 4
碱烧伤 alkali-burnedpattern 因残留在铝材表面的碱蚀液过度反应而导致的铝材表面光泽不均现象。 主要产生原因:
碱蚀液老化; b) 碱蚀液中的碱浓度过高; c) 碱蚀液温度过高; d) 碱蚀完成后转向水洗的间隔时间过长; e) 环境温度过高。
a)
2
GB/T26296-—2010
2. 1.5
光亮花样 羊spangling 铝材表面在碱蚀中产生的光亮、闪烁状梨皮花样(如图4)。 主要产生原因: a) 碱槽槽液中锌离子浓度过高(一般超过4mg/L); b) 铝合金中锌含量高,而晶粒大小不均、晶粒取向不同引起碱蚀量不同。
图4光亮花样
2. 1.6
机械抛光表面烧焦(烧焦)surfaceburningbymechanicalpolishing 机械抛光时,铝材与抛光轮摩擦过热产生的表面暗色斑纹。若浸入电解抛光液中,斑纹更显清晰,
表现为乳白色雾状。
主要产生原因: a)抛(磨)光轮、抛(磨)光料和抛光剂等选择不当; b) 抛光压力过大; c) 磨触时间过长。
2.1.7
机械抛光拖尾 trailingbymechanical polishing 机械抛光时,由于异物颗粒切人金属引起流变异常,在铝材表面产生的彗星拖尾状痕迹。 主要产生原因: a)抛光轮上粘有异物颗粒; b) 抛磨压力过大; c) 抛磨换向时铝材抖动。
2.1.8
化学抛光亮度不足 insufficient brightness by chemical polishing 铝材化学抛光后表面光亮度未达到预期目标的现象。 主要产生原因: a)化学抛光槽液组分配比不当; b) 化学抛光时间不当; c) 化学抛光温度不当; d) 搅拌不充分; e) 化学抛光槽槽液老化; f) 铝材化学成分不当。
3
GB/T26296—2010
2.1.9
雪花状腐蚀(清洗水腐蚀)rinsewatercorrosion 铝材在水洗中产生的雪花状斑点腐蚀,腐蚀点周围部分的表面有时呈闪闪发光的梨皮样(如图5)。 主要产生原因: a) 铝材中含有的微量锌、镓与清洗水中硫酸根或氯离子反应; b) 铝材不同的晶界与晶粒取向引起溶解量不同。
图5 雪花状腐蚀
2. 1. 10
电偶腐蚀galvaniccorrosion 在电解质溶液(如水洗水)中,因铝材和其他不同电位的金属相互导通,而使得电极电位较负的铝材
表面产生的腐蚀现象(点状腐蚀,周围伴有白色的腐蚀产物)。 2. 1, 11
挂具印holdingdeviceimpression 在表面处理时,由于铝材与挂具相接触影响了该部位表面处理而产生的印痕(如图6)。
图6挂具(绑线)印
2. 1. 12
指印腐蚀fingerprint-likecorrosion 未经表面处理的铝材表面接触人体汗液中的氯化钠、乳酸等物质而发生反应,产生的腐蚀痕迹称指
印腐蚀,最常见的是手指纹形状的点腐蚀(如图7)。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