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25.160.30 J64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5579.12—2012 代替GB15579.12—1998
弧焊设备 第12部分:焊接电缆耦合装置
Arc welding equipment--Part 12 :Coupling devices for welding cables
(IEC60974-12:2005,MOD)
2012-12-31发布
2013-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15579.12—2012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环境条件 5 型式检验
设计要求防触电保护 8 热额定值
6 7
机械要求 10 标志
9
使用说明书附录A(资料性附录) 尺寸
11
图1耐焊接飞溅物的试验装置图A.1 凸形器件图A.2 凹形器件
表1 耦合装置额定电流值与焊接电缆的关系表2电压额定值表3挤压压力表A.1图A.1和图A.2中的尺寸
3
.
GB15579.12—2012
前言
本部分的第3章“术语和定义”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 《弧焊设备》涉及的范围为电弧焊机及其辅机具,预计分为13个部分,分别是:
第1部分:焊接电源;第2部分:冷却系统;第3部分:引弧和稳弧装置;一第4部分:使用期间的检查和试验;第5部分:送丝装置;第6部分:限制负载的手工金属弧焊电源:一第7部分:焊炬(枪);第8部分:等离子切割系统的气路装置:第9部分:安装和使用;第10部分:电磁兼容性(EMC)要求;第11部分:电焊钳;第12部分:焊接电缆耦合装置;第13部分:焊接夹钳。
本部分为《弧焊设备》的第1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GB15579.12一1998《弧焊设备安全要求第12部分:焊接电缆耦合装置》。本部分与
GB15579.12一199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电压额定限值、防护等级的要求;一增加了温升试验期间施加的直流额定电流的允差;增加了耦合装置的尺寸要求;对绝缘电阻值和介电强度值做了修改;一取消了防直接接触保护的要求;一取消了加热棒进入绝缘层的深度限值;一在标志中增加了引弧和稳弧电压的额定峰值要求,取消了对称式耦合装置的附加标记要求。 本部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EC60974-12:2005《弧焊设备第12部分:焊接电缆耦合装置》。 本部分之所以修改采用IEC60974-12:2005,是基于以下原因: a)在3.5中增加了“自锁紧装置”的定义,并在9.1中补充了相应内容。 b)我国地域辽阔,南方夏季多为典型的高温高湿气候,所以本部分按GB/T2423.3要求,规定湿
-
热处理的温度为40℃。这样既符合国情,也与电焊机行业的GB/T8118等有关标准协调一致。
c) 焊接电缆耦合装置是与电弧焊机配套使用的,若额定电流等级与焊机额定电流等级出现差异,
会引起误解。所以本部分的额定电流等级按GB/T8118规定进行分档,IEC60974-12的电流等级以括号的形式保留。
本部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电焊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7O)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南通振康焊接机电有限公司、南京康尼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温州市正特电焊设备
ⅢI
GB15579.12-2012
厂、浙江肯得机电股份有限公司、乐清市成丰机电制造有限公司、深圳市瑞凌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三方电气有限公司、成都电气检验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汤子康、马涛、项有通、朱宣辉、邱光、邢军、郑碎勤、张作文。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15579.12—1998。
V
GB15579.12—2012
弧焊设备第12部分:焊接电缆耦合装置
1范围
GB15579的本部分规定了耦合装置的安全及性能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焊接和类似工艺用的电缆耦合装置。该耦合装置应设计成不用工具就能连接或断开。 本部分不适用于水下焊接用的耦合装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4208一2008,IEC60529:2001,IDT) GB15579.1弧焊设备第1部分:焊接电源(GB15579.1—2004,IEC60974-1:2000,IDT) IEC60050-151国际电工名词术语(IEV)第151章:电磁装置(InternationalElectrotechnical
Vocabulary—Part 151:Electrical and magnetic devices)
3术语和定义
GB15579.1和IEC60050-15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电焊钳electrodeholder 夹持和操纵焊条,使焊条与焊接回路相连,操作者与焊接回路绝缘的手持器具。
3.2
耦合装置couplingdevice 连接两根焊接电缆,或者把一根焊接电缆连接到焊接设备上的一种装置。
3. 3
止动装置 retainingmeans 在正确连接时能使耦合装置定位,并为防止意外松脱而附加的一种机械结构。
3.4
引弧和稳弧电压arcstrikingandstabilizingvoltage 为引弧或维弧需要而在焊接回路中叠加的电压。
3. 5
自锁紧装置 self-retainingmeans 不需要附加锁定件或类似附件,仅依靠连接时所施加的旋插力就能使自身产生并保持锁紧作用的装置。
4环境条件
耦合装置应能在下述环境条件下正常运行: a)环境温度:
在焊接期间:-10℃~十40℃;在运输和存储过程中:一25℃~十55℃;
b)空气相对湿度:20℃时不超过90%。
1
GB15579.12-2012
5型式检验
5.1试验条件
所有型式检验应在新的、安装完整的耦合装置上进行。 所有型式检验应在10℃~40℃的环境温度下进行。 测量仪器精度要求: a) 电气测量仪表:0.5级(满量程的士0.5%);
绝缘电阻和介电强度测量时例外,对于测量绝缘电阻和介电强度的仪器的精度没有规定,但测量时应考虑精度问题;
b) 测温装置:±2K。 5.2 检验顺序
下面给出的型式检验应按以下顺序进行: a) 一般外观检验; b) 温升(见8.1); c) 挤压强度(见9.5); d) 绝缘电阻(见7.2); e)介电强度(见7.3)。 上述未提及的其他型式检验项目可按任何方便的顺序进行。
6 设计要求
耦合装置应按60%负载持续率时的额定电流值进行设计。此值对应于表1规定的装配焊接电缆截面积的最小范围。
表1耦合装置额定电流值与焊接电缆的关系
60%负载持续率时的额定电流值
焊接电缆截面积最小装配范围
A 125 160(150) 200 250 315(300) 400 500
mm* 10 10~16 16~25 25~35 35~50 50~70 70~95
注:在环境温度超过40℃的情况下,耦合装置在上述额定电流下使用,将使焊接电缆的导体温度达到85℃,导
致外层绝缘不能承受而损坏。
通过测量检查其合格与否。
2
GB15579.12—2012
7防触电保护
7.1电压额定值
耦合装置应根据工艺条件按表2要求确定其额定限值及引弧和稳弧电压值(如有的话)。
表2电压额定值
电压额定值(峰值) 绝缘电阻 介电强度(有效值) 外壳防护等级
工艺
v 113 500
Mn 2. 5 2. 5
V 1 000 2 100
GB 4208 IP3X IP3X
除等离子弧切割以外的所有工艺等离子切割
7.2绝缘电阻
新的耦合装置经湿热处理后的绝缘电阻应不低于2.5Mα。 通过下述试验检验其合格与否: a)湿热处理。
湿热室内有效工作空间的温度应保持在(40士2)℃之间,相对湿度保持在(93士3)%范围内。 将不带电缆的耦合装置首先在湿热室内40℃下预热,当耦合装置达到稳定温度后再加湿,以防止在耦合装置上产生凝露。耦合装置放在恒定湿热室内进行48h湿热处理。
b)绝缘电阻的测量。
耦合装置经湿热处理后,立刻擦干其表面的水分,然后用金属箔紧紧地包裹在其绝缘体外表面。 在耦合装置导电体与金属箔之间施加500V直流电压,测量绝缘电阻,稳定后读取数据。
7.3介电强度
绝缘部分应能承受有效值为1000V的交流试验电压而无闪络或击穿现象。不使电压降低的任何瞬时放电可以忽略不计。
如果耦合装置与叠加有引弧和稳弧电压的焊接电源配套使用,则耦合装置的绝缘应能承受制造商规定的额定峰值引弧和稳弧电压。试验时施加的高频脉冲电压的脉宽为0.2μs~8μs,频率50Hz~ 300Hz,电压值比额定峰值引弧电压和稳弧电压高20%。
通过下述试验检验其合格与否:擦干耦合装置表面的水分,然后用金属箔紧紧地包裹在其绝缘体外表面。 交流试验电压近似正弦波,其峰值不超过有效值的1.45倍,频率为50Hz或60Hz,施加到带电部
分与金属箔之间,持续1min。
如果耦合装置与叠加有引孤和稳弧电压的焊接电源配套使用,则耦合装置应能承受高频试验电压。 高频电压的满值时间应持续2s,施加高频电压的部位为电极回路与:
a)导电体的表面; b)其他隔离的回路。 试验过程中不应出现闪络或击穿现象。不伴随电压降低的任何放电可以忽略不计。 替换试验:如果耦合装置与叠加有引弧和稳弧电压的焊接电源配套使用,可以用频率为50Hz或
60Hz、近似正弦波的交流电压进行试验。
3
GB15579.12---2012
7.4防意外接触带电部分的保护
对传输焊接电流,并在断开后可能带电的部件,设计时要求凹进深度至少是绝缘体内径的10%,最小为2mm。
在耦合装置的寿命期内,其绝缘凸出部分的长度应得到保证,以便能经受住正常的使用条件。 通过长度测量和目测,检验合格与否。
8热额定值
8.1温升
耦合装置按表1的规定装配最大截面积的不镀锡的铜电缆,在正常插接并通以额定电流时,其温升不超过以下限值:
a)外表面最热点:40K; b)焊接电缆与耦合装置的连接处:45K。 注:温升值是相对于环境空气温度(最高40℃)。 通过下述试验,检查合格与否。 使耦合装置正常插接,并装配至少2m长的焊接电缆。耦合装置由本身的焊接电缆支承在相距
1m的两个木支架之间,离地面200mm并处于水平状态,试验场所应无空气流动。
耦合装置通以75%额定电流值的直流电流(近似等于60%负载持续率),直至温度上升速率不超过 2K/h时为止。在整个试验期间,直流额定电流应保持恒定,允差为士2%。 8.2耐焊接飞溅物
耦合装置的绝缘应能承受热物体和正常量的焊接飞溅物而不致于燃烧或变得不安全。 按图1所示装置检查合格与否。
单位为毫米
2005
F=I?N
100 ± 0.5
说明: 1 -18-8铬镍钢; 2耦合装置; 6试验温度。
图1耐焊接飞溅物的试验装置
将加热棒通以大约25A的电流,使其达到300+。℃的热稳定状态。在试验期间,应保持这--温度,并用温度计或热电偶加以测量。
而后将处于水平位置的加热棒置于耦合装置的绝缘薄弱处(例如:绝缘层的最薄处、最接近带电体的部位),持续2min。加热棒不应穿透绝缘层和触及带电部分。
用电火花或小火焰试着点燃接触点逸出的气体,如果气体是可燃的,那么加热棒一离开,火焰应立即熄灭。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