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 13296-2013 锅炉、热交换器用不锈钢无缝钢管

GB 13296-2013 锅炉、热交换器用不锈钢无缝钢管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3994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27 16:17:40



相关搜索: 锅炉 不锈钢 无缝钢管 13296 器用

内容简介

GB 13296-2013 锅炉、热交换器用不锈钢无缝钢管 ICS77.140.75 H4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3296—2013 代替GB13296—2007
锅炉、热交换器用不锈钢无缝钢管
Seamless stainless steel tubes for boiler and heat exchanger
2014-07-01实施
2013-09-18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B 数码防伪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13296—2013
前言
本标准中5.3、5.4、5.5、6.1、6.2、6.3、6.4.1、6.5、6.6、6.8、6.9、6.10、7、8、9为强制性,其余为推
荐性。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13296—2007《锅炉、热交换器用不锈钢无缝钢管》。本标准与GB13296—2007相
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修改了外径和壁厚的允许偏差;修改了钢的牌号和化学成分;删除了牌号1Cr18Ni9Ti,将牌号0Cr18Ni12Mo2Ti、1Cr18Ni12Mo2Ti、0C18Ni12Mo3Ti 1Cr18Ni12Mo3Ti合并为06Cr17Ni12Mo2Ti; 增加了牌号015Cr21Ni26Mo5Cu2和06Cr13。
本标准参照ASMESA-213/SA-213M(2010版)《锅炉、过热器和换热器用无缝铁素体和奥氏体合金钢管子》制定。
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3)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浙江久立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武进不锈钢管广集团有限公司、江苏
银环精密钢管股份有限公司、无锡腾跃特种钢管有限公司、永兴特种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太钢不锈钢钢管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邵羽、朱新强、宋建新、华杨康、王志标、王建勇、康喜唐、丁文炎、周志斌、苏诚董莉。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13296—1991,GB13296—2007。
I GB13296—2013
锅炉、热交换器用不锈钢无缝钢管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锅炉、热交换器用不锈钢无缝钢管的分类、代号、尺寸、外形、重量、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和质量证明书。
本标准适用于锅炉、热交换器用不锈钢无缝钢管(以下简称钢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2 钢的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 GB/T223.11 钢铁及合金铬含量的测定 可视滴定或电位滴定法 GB/T223.1 钢铁及合 金化学分析方法 变色酸光度法测定钛量 GB/T 223.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硫代硫酸钠分离-碘量法测定铜量 GB/T 223. 19 钢铁及 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新亚铜灵-三氟甲烷萃取光度法测定铜量 GB/T223.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丁二酮重量法测定镍量 GB/T 223. 26 钢铁及 金 钼含量的测定 硫氰酸盐分光光度法 GB/T223.28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安息香重量法测定钼量 GB/T223.36 钢铁及 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蒸馅分离-中和滴定法测定氮量 GB/T223 37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蒸馅分离-靛酚蓝光度法测定氮量 GB/T223.40 钢铁及合金锯含量的测定氯磺酚S分光光度法 GB/T223.58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亚砷酸钠-亚硝酸钠滴定法测定锰量 GB/T223.59 钢铁及合金磷含量的测定铋磷钼蓝分光光度法和锑磷钼蓝分光光度法 GB/T223.60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高氯酸脱水重量法测定硅含量 GB/T223.62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乙酸丁酯萃取光度法测定磷量 GB/T223.63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高碘酸钠(钾)光度法测定锰量 GB/T223.64 钢铁及合金锰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223.68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管式炉内燃烧后碘酸钾滴定法测定硫含量 GB/T223.69 钢铁及合金碳含量的测定 管式炉内燃烧后气体容量法 GB/T 223.72 钢铁及合金 硫含量的测定 重量法 GB/T223.84 钢铁及合金 钛含量的测定 二安替比林甲烷分光光度法 GB/T223.85 钢铁及合金 硫含量的测定 感应炉燃烧后红外吸收法 GB/T223.86 钢铁及合金 总碳含量的测定 感应炉燃烧后红外吸收法 GB/T228.1 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GB/T230.1 金属材料 洛氏硬度试验 第1部分:试验方法(A、B、C、D、E、F、G、H、K、N、T标
尺)
GB/T231.1 金属材料 布氏硬度试验 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241 金属管 液压试验方法
1 GB13296—2013
GB/T242 金属管扩口试验方法 GB/T246 金属管 压扁试验方法 GB/T2102 钢管的验收、包装、标志和质量证明书 GB/T 2975 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 GB/T4334— 2008 金属和合金的腐蚀不锈钢晶间腐蚀试验方法 GB/T 4340.1 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 4338 金属材料高温拉伸试验方法 GB/T5777—2 2008 无缝钢管超声波探伤检验方法 GB/T6394 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法 GB/T7735 钢管涡流探伤检验方法 GB/T11170 不锈钢多元素含量的测定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常规法) GB/T17395一2008无缝钢管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GB/T20066 钢和铁化学成分测定用试样的取样和制样方法 GB/T20123 钢铁总碳硫含量的测定高频感应炉燃烧后红外吸收法(常规方法) GB/T20124 钢铁 氮含量的测定惰性气体熔融热导法(常规方法) GB/T20878—2007 不锈钢和耐热钢牌号及化学成分
3分类及代号
3.1钢管按产品制造方式分为两类,类别和代号为:
a) 热轧(挤压)钢管 W-H; b)冷拔(轧)钢管 W-C.
3.2下列代号适用于本标准:
D——公称外径; S—公称壁厚; Smi——最小壁厚。
4订货内容
按本标准订购钢管的合同或订单应包括下列内容: a)标准编号; b)产品名称; c) 钢的牌号; d) 尺寸规格(外径×壁厚,单位为毫米); e) 订购的数量(总重量、总长度或支数); f) 制造方法; g) 其他特殊要求。
5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5
5.1外径和壁厚 5.1.1除非合同中另有规定,钢管按公称外径(D)和最小壁厚(Smin)交货。根据需方要求,经供需双方协商,钢管可按公称外径(D)和公称壁厚(S)交货。 5.1.2钢管的通常尺寸规格应符合GB/T17395一2008中表3的规定。根据需方要求,经供需双方协
2 GB13296—2013
商,可供应GB/T17395一2008中表3规定以外的其他尺寸钢管。 5.1.3钢管按公称外径(D)和最小壁厚(Smm)交货时,其公称外径(D)和最小壁厚(Smin)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钢管按公称外径(D)和公称壁厚(S)交货时,其公称外径(D)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 的规定,公称壁厚(S)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 5.1.4根据需方要求,经供需双方协商,并在合同中注明,可供应表1和表2规定以外尺寸允许偏差的钢管。
表1 钢管公称外径和最小壁厚的允许偏差
单位为毫米
钢管类别、代号
钢管公称尺寸
允许偏差 ±1.25%D ±1%D +0.90
<140 >140 ≤4.0 >4. 0 25 >25~40
公称外径(D)
热轧(挤压)钢管
W-H
0 +25%S
最小壁厚(Smin)
0 ±0.10 ±0.15
.20
5
>4
10
to 25 ±0.30 ±0. 138 0.38 0.64 0.5%D +20%S +22%S
50 65 5~≤ 75
家外径(D)
冷拔(轧)钢管
w-C
+
159
>159 D<38
0
最小壁厚(Smin)
D>38
0
表2钢管公称壁厚的允许偏差
单位为毫米
钢管类别、代号热轧(挤压)钢管
壁厚范围
允许偏差 ±0.45 +12.5%S -10%S ±10%S ±11%S
≤4.0 >4. 0 D≤38 D>38
公称壁厚(S)
W-H
冷拔(轧)钢管
公称壁厚(S)
W-C
5.2长度 5.2.1通常长度
钢管的通常长度为2000mm~12000mm。根据需方要求,经供需双方协商,并在合同中注明,可
3 GB13296—2013
供应长度超过12000mm的钢管。 5.2.2定尺长度和倍尺长度
根据需方要求,经供需双方协商,并在合同中注明,可供应定尺长度和倍尺长度的钢管。钢管的定尺长度允许偏差为+1°mm。每个倍尺长度应留出切口余量5mm~10mm。 5.3弯曲度
热轧(挤压)钢管的每米弯曲度应不大于2.0mm/m;冷拔(轧)钢管的每米弯曲度应不大于 1.5mm/m;全长弯曲度应不大于钢管长度的0.15%。 5.4不圆度和壁厚不均
钢管的不圆度和壁厚不均应分别不超过外径和壁厚公差的80%。 5.5端头外形
钢管两端端面应与钢管轴线垂直,切口毛刺应予清除。 5.6交货重量
钢管应按实际重量交货。根据需方要求,经供需双方协商也可按理论重量交货。 按公称壁厚交货时,钢管每米的理论重量按式(1)计算:
W=1000 AS(D-S)
......(1)
+.** -
式中: W—钢管每米理论重量,单位为千克每米(kg/m);元 3.1416; P——钢的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分米(kg/dm"),钢的密度见表4; S——钢管的公称壁厚,单位为毫米(mm); D——钢管的公称外径,单位为毫米(mm)。 按最小壁厚交货时,热轧(挤压)钢管的理论重量为按式(1)计算数值的1.15倍,冷拔(轧)钢管的理
论重量为按式(1)计算数值的1.1倍。
6技术要求
6.1钢的牌号和化学成分 6.1.1钢的牌号和化学成分(熔炼分析)应符合表3的规定。 6.1.2成品钢管的化学成分允许偏差应符合GB/T222的规定。 6.2制造方法 6.2.1钢的冶炼方法
钢应采用电弧炉加炉外精炼或转炉加炉外精炼,也可采用电渣重熔冶炼。经供需双方协商,并在合同中注明,也可采用其他更高要求的方法冶炼。 6.2.2钢管的制造方法
钢管应采用热轧(挤压)或冷拔(轧)无缝方法制造。
4 GB13296—2013
6.3交货状态
钢管应经热处理并酸洗交货。钢管的热处理制度应符合表4的规定。凡经整体磨、镗或经保护气氛热处理的钢管可不经酸洗交货。 6.4力学性能 6.4.1热处理状态钢管的室温纵向拉伸性能应符合表4的规定。 6.4.2根据需方要求,经供需双方协商,并在合同中注明,壁厚不小于1.7mm的钢管可做布氏硬度或洛氏硬度或维氏硬度试验,其值应符合表5的规定。 6.4.3根据需方要求,经供需双方协商,并在合同中注明试验温度,牌号为07Cr19Ni10、07Cr19Ni11Ti 和07Cr18Ni11Nb的钢管可做高温规定塑性延伸强度(Rpo.2),其值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当需方要求提供高温抗拉强度(R)时,其值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6.4.4牌号为07Cr19Ni10、07Cr19Ni11Ti和07Cr18Ni11Nb钢管的100000h持久强度推荐数据参见附录B。
5 GB13296—2013
S
-
-
1
~010 91'0 ~010 91'0 1 1 1 1 1 / 1 1 1 1 -
O1'0
Z
1
1
-
- - - 1 1
1
1
-
~002 00'8 ~002 00 ~00'z 00 ~002 00
OW
- 1 - 1 1 - 1 1 -
~0021 00.61 ~0081 0000 ~00'81 0000 ~00'81 00.0 ~00'81 000 ~00'81 000 ~002 00 002 00 ~00 0092 ~00 00.90 ~00"91 0081 ~00'91 00.8 ~00'91 0081 ~00°91 0081 IN ~00'8 0001 ~00'8 00'TT ~008 002 ~008 00'11 ~00'8 00'11 ~008 0011 ~002 0050 ~00z 0091 ~006 0 ~006 0022 ~0001 00'1 ~0001 00 ~0001 00 ~0001 00 00'0 0000 0000 000 0800 0800 080 080 000 0600 0800 0800 0800 0800 S800 SCO0 S00 S80'0 S800 S800 980℃ S600 S0 S800 980°0 S80 S800 S800 Uw 00'2 002 00z 002 002 00 002 00z 002 002 00'z 002 00 002
S
d
E华 IS 00T 00T 00'T 00'T 00'T 00'T 00'T 09'T OS'T 00'T 00T 00'T
8 1
8 1
ST'O 80°0 0800 ~'0 OT0 80°0 0800 20 80°0 S20 80°0 800 00 ~00 O1'0 80°0
D
N NN N CN x一§ CS OS SOOS 6 SOSS 02600 806085 8001S 80918S C018 609180 89918 82820 200
台制
3 2 8 9 2 5 3 2 3 15 8 3 4 4
序号
0
2
3
4
00
=
to
N
A
0
海联 梨
6
上一章:GB/T 28300-2012 热轧棒材和盘条表面质量等级交货技术条件 下一章:GB/T 9945-2012 热轧球扁钢

相关文章

GB/T 24593-2018 锅炉和热交换器用奥氏体不锈钢焊接钢管 GB/T 28413-2012 锅炉和热交换器用焊接钢管 GB/T 21833.1-2020 奥氏体-铁素体型双相不锈钢无缝钢管第1部分∶热交换器用管 GB/T 21833.1-2020 奥氏体-铁素体型双相不锈钢无缝钢管第1部分∶热交换器用管 GB/T 21833.1-2020 奥氏体-铁素体型双相不锈钢无缝钢管 第1部分:热交换器用管 GB/T 30073-2013 核电站热交换器用奥氏体不锈钢无缝管 ZJM-008-4127-2020 热交换器用精密不锈钢无缝钢管 T/ZZB 0988-2019 热交换器用精密不锈钢无缝钢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