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77.140.99 H 24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4999.32012 代替GB/T14999.3—1994 部分代替GB/T14999.5—1994
高温合金试验方法 第3部分:
棒材纵向断口检验
Test methods for superalloysPart 3:Verification of longitudinal
fracture of bars
2013-05-01实施
2012-11-05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
高温合金试验方法第3部分:
棒材纵向断口检验 GB/T14999.3—2012
*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13)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5)
网址www.spc,net.cn
总编室:(010)64275323 3发行中心:(010)51780235
读者服务部:(010)68523946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剧厂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
开本 880×12301/16 印张 0.75 字数17千字
2013年4月第一版 2013年4月第一次印刷
事
书号:155066·1-46045 定价 16.00元
如有印装差错 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举报电话:(010)68510107
GB/T14999.3—2012
前言
-
国 GB/T14999≤高温合金试验方法》分为六个部分:
-
第1部分:纵向低倍组织及缺陷酸浸检验;第2部分:横向低倍组织及缺陷酸浸检验;第3部分:棒材纵向断口检验;
一第4部分:轧制高温合金条带晶粒组织和一次碳化物分布测定;一第6部分:锻制高温合金双重晶粒组织和一次碳化物分布测定方法;
第7部分:高温合金铸件晶粒度、一次枝晶间距和显微疏松测定方法。
-
本部分为GB/T14999的第3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GB/T14999.3—1994《高温合金棒材纵向断口试验法》和GB/T14999.5--1994高温
合金低倍、高倍组织标准评级图谱》中第2章“高温合金棒材纵向断口评级图”。
本部分与GB/T14999.3一1994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引言”、“范围”、“术语和定义”、“测定方法与结果表示”、“检验报告”等技术内容(见第 1章、第2章、第4章、第5章);增加了合格极限图片法的相关技术规定(见4.1.1.2和4.1.2.2);
! N5 T.ie, E
一将“高温合金棒材纵向断口评级图”修改为“纵向断口疏松标准评级图”和“纵向断口分层评
级图”(见附录A和附录B,GB/T14999.5一1994的第2章)。 本部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3)归口。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东北特殊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钢铁研究总院、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吴贵林、衰英、栾燕、陈庆新、戴强、庄景云、王志刚、谷强。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史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4999.3—1994; —GB/T14999.5—1994。
I
GB/T14999.3—2012
引言
本部分提供的图片基本上以原实物照片的几何图形为基础,不涉及特定合金的技术条件。 本部分作为推荐性检验方法,仅适用于三维立体纵向断口的检验,不适于二维平面(截面》纵向断口
的检验。它不能确定受检的高温合金横向低倍组织及缺陷是否接收或适合使用的范围。
GB/T 14999.3—2012
高温合金试验方法第3部分:
棒材纵向断口检验
1范围
7
2
GB/T14999的本部分规定了采用比较法、合格极限图片法对断口疏松和断口分层进行评定的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直径不小于16mm变形高温合金热轧棒材断口疏松和断口分层的检验,其他类型的棒材断口检验可参考执行。
2 术语和定义
R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 1
疏松shrinkage 由于合金液补缩不充分而形成的组织不致密的缺陷。在断口上呈现纵向条纹组织,其特征是在条
纹或条带上仍保持有明显的金属光泽与粒状结构,并没有破坏合金组织的连续性的缺陷。 2. 2
分层stratification 在断口上呈现灰色、淡黄色或棕黑色条带,条带无金属光泽和粒状结构,并破坏了合金组织的连续
性的缺陷。
常见的三种分层为: a)由二次缩管及外来夹渣造成的中心分层; b)由气孔及注锭过程中的冷流造成的皮下分层,无规则性分布,但缺陷总是从表面一侧逐渐往中
心延伸; c)由二次氧化产生的细小链状夹杂物造成的小分层,位于材料的断裂面上。
:
试样切取与制备
23
3.1切取 3.1:1试样的截取部位和数量应在产品标准或相应的技术条件中规定。 3.1:2切取试样时应采用不改变材料组织结构的方法,受检面应注意去除加工方法(如切割热、冲床或锯床压皱、锤击剩断等)的影响。允许从表面质量或尺寸不合格的产品上取样。 3.1.3纵向断口的试样厚度为:
a)直径不小于16mm~32mm时,其厚度为10mm士2mm; b)直径大于32mm时,其厚度为14mm士2mm。
3.2制备 3.2.1试样按照相应的技术条件要求所规定的热处理工艺处理后进行开槽。
1
GB/T14999.3—2012
3.2.2 刻槽沿直径加工成“V"形槽或“U”形槽,并符合如下要求:
a)直径不大于32mm时,断口可观察厚度应保证4mm~6mm b)直径大于32mm时,断口可观察厚度应保证5mm8mm。 注:仲裁时,建议采用“V"形槽。
3.2.3试样打断时,应将槽口向下放置,使刀口与刻槽口中心线相吻合,然后用锤击法或其他方法打断。 3.2.4打断的断口试样,应采取妥善保管,避免断口表面损伤、沾污和产生较大的断面塑性变形区,以保证评级准确性。
4测定方法与结果表示
4.1E 断口疏松 4.1.1 测定方法 4.1.1.1 比较法
以目视或使用10倍以下的放大镜观察断口,按照附录A评级标准图片进行评定: a)图A.1适用于GH4033、GH4037合金,五级评级标准图片; b) 图A.2适用于GH4049合金,四级评级标准图片; c) 图A.3适用于GH4043合金,四级评级标准图片; d)图A.4高碳镍基合金和铁基合金五级十类疏松评级标准图片。
4.1.1.2 合格极限图片法
当需方要求时,可按照产品标准或相应的技术条件所规定的合格极限图片进行评定。
4.1.2结果表示 4.1.2.1 采用比较法测定时,用级别数表示。当其轻重程度介于相邻两级之间时,允许评半级。 4.1.2.2采用合格极限图片测定时,选用合格极限图片进行标识。
注:在进行结果标识后,可对断口缺陷是否允许存在或合格极限级别等指标给予文字补充说明。
4.2断口分层 4.2.1 测定方法
以目视或使用10倍以下的放大镜观察断口。按照附录B评级图片进行评定。 4.2.2结果表示
按照测评的类型标识。 注:在进行结巢表示后,可对断口缺陷是否充许存在及合格极限等指标给予文学补充说明。
5检验报告
检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a)本部分编号: b)材料牌号、规格; 2
GB/T 14999.3—2012
c) 炉号、件号; d) 热处理制度; e) 取样部位、数量; f) 检验结果; g) 检验报告编号及日期; h) 检测人、校对人和审核人签字。
3
GB/T 14999.3—2012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纵向断口疏松标准评级图片
A.1GH4033、GH4037合金断口疏松评级图见图A.1。
1级
2级
4级
3级
5级
图A.1GH4033、GH4037合金断口疏松评级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