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83.080.20
G32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615—2013 代替GB/T4615—2008
聚氯乙烯 残留氯乙烯单体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Poly(vinyl chloride)-Determination of residual vinyl chloride monomer
Gas-chromatographicmethod
(ISO640l:2008,PlasticsPoly(vinylchloride)Determinationofresidual
vinylchloridemonomer--Gas-chromatographicmethod,MOD)
2014-05-01实施
2013-11-12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香
GB/T4615—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缩写本标准代替GB/T4615—2008《聚氟乙烯树脂 残留氯乙烯单体含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与
GB/T4615—2008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的中文名称;调整了标准的适用范围(2008年版的第1章,本版第1章);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一章;增加了“术语和定义”一章;增加了“警示语”;调整了标准的结构并删除了方法B;修改了“称样量及落剂体积”、“操作步骤”和“氯乙烯标准溶液制备"等技术内容(本版的第8 章):增加了“精密度”一章;修改了附录A(本版的附录A);修改了附录B本版的附录B)
-
一增加了附录C;
增加了附录D。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6401:2008塑料聚氧乙烯残留氯乙烯单体的测定气相色
谱法》。
本标准与ISO6401:2008相比在结构上有较多的调整,附录C中列出本标准与ISO6401:2008相比章条编号变化对照一览表。
本标准与ISO6401:2008相比存在技术性差异,附录D中给出了相应技术性差异及原因的 - 览表。
为了便于使用,本标准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以“μg/g"代替"mg/kg"作为试样中残留氯乙烯单体含量的单位:增加了附录C,给出了本标准与ISO6401:2008相比章条编号变化对照一览表;增加了附录D,给出了本标准与ISO6401:2008的技术性差异及原因的一览表,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聚氯乙烯树脂产品分会(SAC/TC15/SC7)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新疆中泰化学股份有限公司、锦西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谭琛、梁斌、石阳秋、王小红,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4615—1984.GB/T4615—2008
1
GB/T4615—2013
聚氯乙烯 残留氯乙烯单体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警告:使用本标准的人员应具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本标准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以液上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聚氯乙烯中残留氟乙烯单体含量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案氧乙烯树脂及其复合物中氟乙烯单体含量的测定,检出范围为0.1μg/g~3.0μg/g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035塑料术语及其定义(GB/T2035—2008ISO472:1999,IDT)
3术语和定义
GB/T2035中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原理
将聚氯乙烯试样溶解/溶胀于N,N-二甲基乙酰胺溶剂中,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试样中氯乙烯含量。
5仪器
一般实验室仪器及下述仪器: 5.1气相色谱仪(GC), 5.2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 5.3气相色谱柱,所用的色谱柱应能使试样中的杂质与氧乙烯完全分开,0.01mg/L的氯乙烯溶液所获得的信号至少应是基线噪声的3倍。适宜的色谱柱样例参见附录A中的表A.1,也可选择其他同等效果的色谱柱。 5.4 数据处理系统,用于采集数据及处理气相色谱信号, 5.5 恒温器,可控制在(70士1)℃。 5.6 玻璃瓶,容积30mL,具硅橡胶隔垫及金属爆旋密封帽, 5.7 玻璃管形瓶,常用的容积为(22.5士0.5)mL,具硅橡胶隔垫及金属螺旋密封帽。 5.8 玻璃吸管,容积25mL和10mL 5.9 微量注射器,容积500L和100L或其他适宜的体积, 5.10 玻璃气密注射器,容积10mL,或其他适宜的体积。
1
GB/T4615—2013
5.11 1天平,精确至0.1mg. 5.12 2天平,精确至0.01g.
6试剂和材料
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试剂。 6.1氟乙烯,纯度大于99.5%,氯乙烯气体钢瓶应具注射器接头
警告一一氯乙烯是一种有害物质,常温下是气体,制备其溶液时宜在通风握中进行
6.2N,N-二甲基乙酰胺,密度p=0.937g/mL,测试条件下不应含有与氯乙烯的色谱保留时间相同的任何杂质。
警告—N,N-二甲基乙酰胺是有害物质 6.3检测器气体和载气,应使用高纯气体以满足气相免谱分析的需要
试样制取及贮存
7
所取试样应具看代表性。氯乙烯具有挥发性,存的树脂样品中可能存在浓度静度,可在取样前将样品冷却,但应避免壶气冷凝,制备试样时应尽可能地快建进行以使残留单体的损失最小。样品于实验室间交换或贮存时,应光全充满于玻璃瓶或管形瓶中并密封
8步骤
8.1氯乙烤标准溶液的配制 8.1.1氯乙格标推溶液,氯乙烯浓度约1600mgL
用玻璃吸管(58)向30m玻璃瓶(5元6)中加) L 密封并压帽,移重,精确至0.1 m8.用经预种洗的气擦注射器(5.10)经隔垫向N,-二甲基乙酰胺中注射适量的氯之烯气本(6.11注射时应保持注射器针实末端在减面以下·定义此滑液为液A,
甲基乙酰胺(62),硅橡胶隔垫
2
以另一只30L玻膚瓶重复上述过程,所得溶液定义为溶液B,将溶液A和浴液B量于室温下2h,使氧乙烯被完全吸收,再次称重玻璃瓶,精确至0.1mg,计算
加人的氟乙烯单体的质量,催据钢瓶压力,每个标准溶液中氯乙烯的质量约为40mg。通过计算得到溶液A和溶液B中氧乙的浓度以mg/L表示。可将上述溶液保存于冰箱中 8.1.2氯乙烯标准溶液,氯乙婚的浓度约82mg/1
以玻璃吸管向30mL玻璃瓶中加人25mLN,N-二甲基乙酰胺,以硅橡胶隔垫密封并压帽,以适宜的注射器(5.9)移取500μL的落液A经隔垫注人瓶中·所得的标准落液定义为溶液C,
以落液B重复上述过程,所得的标准溶液定义为溶液D,计算溶液C和溶液D中氟乙烯的浓度,以mg/L表示。
8.1.3氯乙烯标准溶液,氯乙烯浓度约为0mg/L~0.3mg/L,
取7只玻璃管形瓶(5.7),用玻璃吸管向其中各加人10mLN.N-二甲基乙酰胺,以100uL的注射器分别移取0μL.20μL.40μL,50μL.60=L.80L和100μL的溶液C至各管形瓶中以硅橡胶隔势密封并压帽。
另取两只玻璃管形瓶(5.7)加入10mLN,N-二甲基乙酰胺,向其中各加入20μL的溶液D.所得氯乙烯标准落液的浓度约为0.06mg/L,以隔垒密封并压幅。此两标准溶液定义为比对溶液, 8.1.4校准工作曲线的制备
绘制上述七个氯乙烯标准溶液(8.1.3)中氧乙烯含量与对应的峰面积间的曲线图,氯乙烯含量以
2
GB/T4615—2013
mg/L表示。以两比对溶液验证标准曲线的准确性。典型的氧乙烯单体标准溶液的响应谱图参见附录B 中的图B.1.
注:标准曲线应定期进行验, 8.2试样溶液的制备
称取1g样品(复合材料切割成细小碎片),精确至0.01g,置于玻璃管形瓶(5.7)中,加入10mL N,N-二甲基乙酰胺,使试样落解/溶胀,以硅橡胶隔垫密封并压相。 8.3测定
将装有氟乙烯标准溶液(8.1.3)和试样溶液(8.2)的管形瓶置于恒温器中,于70℃下恒温30min 以上,采用自动进样装置或手动采用气出注射器(5.10)迅取出1mL液上气体,进样分析,
9 结果衰示
试样中残留氧乙烯的含量按式(1)计算:
CRVEM=CX10
.....
+(1)
式中 CRVCM 试样中残留氧乙婚含量的数值,单位为毫克每千克(g/g):
校准曲线计算的测试落液中氧艺烯含量的数值,单位为毫克每升mg/);式样质量的数值,单 位为克 R
c m 每一 式样进行两次测定网 次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为测试结果
10 精密度
由于未失得是够的实验室数据,本标准未规定方法的精密度,若获相足够的符合要求的数据,将在下版标准中增加精度的说明。 11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至少应包合下列内容 ) 采用本标准: b) 试样的完整性标识; c) 单次测定值及其算数平均值: d) 与本标准的差异; e) 试验人员和日期等。
GB/T4615—2013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用于氧乙烤单体测定的送宜的色谱柱
A1适宜的色谱柱(见表A.1)
表A1 适宜的色谱柱
长度 m 2~3 30.00
桂温 r 50 150
直径 mm 3~4 0.53
耗 1 2
柱的类型
填充柱β.一氯二丙肺一硅油Ⅲ)多孔层空心柱(二乙烯基苯多孔均案物)
A.2 使用柱1时色谱仪操作条件 A.2.1 各部温度
色谱柱,(50±0.5)℃ 检测室,(120±1)℃;汽化室,(110土1)℃:
A.2.2 气体流量
氮气,30mL/min;氢气,50mL/min;空气.350mL/min~400mL/min,
4
GB/T4615—2013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典型的氯乙爆单体校准溶液的响应谱图
B. 1 典型的氧乙烯单体校准溶液的响应谱图(如图B.1)
确密值
18.5
18
17.5F
17
16.5
16
15.5
1
6
10
11 时间/min
5
00
9
说明,
0.06mg/L的氯乙烯; 2- -0.19mg/L的氯乙婚; 3 -0.31mg/L的氯乙爆。 使用附录A中柱2时色谱仪操作条件: a) 传输管温度:150℃, b) 柱箱升温程序:80℃值温2min,80℃~170℃,速率S℃/min,170℃~230℃,速率20℃/min,上述条件下,
1-
氯乙烯于8.4min时流出。建议顶空进样器的操作参数为: 1) 进祥器温度:150℃: 2) 加压时间:1.0min 3) 针剂时间:0.1min 4) 进样时间:0.5min 图B.1 使用附录A的柱2于N,N-二甲基乙酰胺中氯乙烯标准溶液的典型响应谱图
5
GB/T4615—2013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与ISO6401:2008相比的结构变化情况
本标准与ISO6401:2008相比,章条编号发生了变化,具体对照情况如表C.1。
表 C,1 本标准与IS06401:2008的章条编号对照情况本标准章条编号
对应ISO标准的靠条编号
5 5. 12 6 M 8, 1.1 8, 1, 2 8. 1,3 8.1,4 8.2 附录C 附录D
6 一 7 5 7.4 7.5 7.6 8.4 8,1 -
-
注:表中的章条以外的本标准其他章条编号与IS06401;2008的其他章条号相同且内容相对应。
6
ICS83.080.20
G32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615—2013 代替GB/T4615—2008
聚氯乙烯 残留氯乙烯单体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Poly(vinyl chloride)-Determination of residual vinyl chloride monomer
Gas-chromatographicmethod
(ISO640l:2008,PlasticsPoly(vinylchloride)Determinationofresidual
vinylchloridemonomer--Gas-chromatographicmethod,MOD)
2014-05-01实施
2013-11-12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香
GB/T4615—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缩写本标准代替GB/T4615—2008《聚氟乙烯树脂 残留氯乙烯单体含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与
GB/T4615—2008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的中文名称;调整了标准的适用范围(2008年版的第1章,本版第1章);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一章;增加了“术语和定义”一章;增加了“警示语”;调整了标准的结构并删除了方法B;修改了“称样量及落剂体积”、“操作步骤”和“氯乙烯标准溶液制备"等技术内容(本版的第8 章):增加了“精密度”一章;修改了附录A(本版的附录A);修改了附录B本版的附录B)
-
一增加了附录C;
增加了附录D。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6401:2008塑料聚氧乙烯残留氯乙烯单体的测定气相色
谱法》。
本标准与ISO6401:2008相比在结构上有较多的调整,附录C中列出本标准与ISO6401:2008相比章条编号变化对照一览表。
本标准与ISO6401:2008相比存在技术性差异,附录D中给出了相应技术性差异及原因的 - 览表。
为了便于使用,本标准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以“μg/g"代替"mg/kg"作为试样中残留氯乙烯单体含量的单位:增加了附录C,给出了本标准与ISO6401:2008相比章条编号变化对照一览表;增加了附录D,给出了本标准与ISO6401:2008的技术性差异及原因的一览表,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聚氯乙烯树脂产品分会(SAC/TC15/SC7)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新疆中泰化学股份有限公司、锦西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谭琛、梁斌、石阳秋、王小红,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4615—1984.GB/T4615—2008
1
GB/T4615—2013
聚氯乙烯 残留氯乙烯单体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警告:使用本标准的人员应具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本标准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以液上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聚氯乙烯中残留氟乙烯单体含量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案氧乙烯树脂及其复合物中氟乙烯单体含量的测定,检出范围为0.1μg/g~3.0μg/g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035塑料术语及其定义(GB/T2035—2008ISO472:1999,IDT)
3术语和定义
GB/T2035中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原理
将聚氯乙烯试样溶解/溶胀于N,N-二甲基乙酰胺溶剂中,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试样中氯乙烯含量。
5仪器
一般实验室仪器及下述仪器: 5.1气相色谱仪(GC), 5.2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 5.3气相色谱柱,所用的色谱柱应能使试样中的杂质与氧乙烯完全分开,0.01mg/L的氯乙烯溶液所获得的信号至少应是基线噪声的3倍。适宜的色谱柱样例参见附录A中的表A.1,也可选择其他同等效果的色谱柱。 5.4 数据处理系统,用于采集数据及处理气相色谱信号, 5.5 恒温器,可控制在(70士1)℃。 5.6 玻璃瓶,容积30mL,具硅橡胶隔垫及金属爆旋密封帽, 5.7 玻璃管形瓶,常用的容积为(22.5士0.5)mL,具硅橡胶隔垫及金属螺旋密封帽。 5.8 玻璃吸管,容积25mL和10mL 5.9 微量注射器,容积500L和100L或其他适宜的体积, 5.10 玻璃气密注射器,容积10mL,或其他适宜的体积。
1
GB/T4615—2013
5.11 1天平,精确至0.1mg. 5.12 2天平,精确至0.01g.
6试剂和材料
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试剂。 6.1氟乙烯,纯度大于99.5%,氯乙烯气体钢瓶应具注射器接头
警告一一氯乙烯是一种有害物质,常温下是气体,制备其溶液时宜在通风握中进行
6.2N,N-二甲基乙酰胺,密度p=0.937g/mL,测试条件下不应含有与氯乙烯的色谱保留时间相同的任何杂质。
警告—N,N-二甲基乙酰胺是有害物质 6.3检测器气体和载气,应使用高纯气体以满足气相免谱分析的需要
试样制取及贮存
7
所取试样应具看代表性。氯乙烯具有挥发性,存的树脂样品中可能存在浓度静度,可在取样前将样品冷却,但应避免壶气冷凝,制备试样时应尽可能地快建进行以使残留单体的损失最小。样品于实验室间交换或贮存时,应光全充满于玻璃瓶或管形瓶中并密封
8步骤
8.1氯乙烤标准溶液的配制 8.1.1氯乙格标推溶液,氯乙烯浓度约1600mgL
用玻璃吸管(58)向30m玻璃瓶(5元6)中加) L 密封并压帽,移重,精确至0.1 m8.用经预种洗的气擦注射器(5.10)经隔垫向N,-二甲基乙酰胺中注射适量的氯之烯气本(6.11注射时应保持注射器针实末端在减面以下·定义此滑液为液A,
甲基乙酰胺(62),硅橡胶隔垫
2
以另一只30L玻膚瓶重复上述过程,所得溶液定义为溶液B,将溶液A和浴液B量于室温下2h,使氧乙烯被完全吸收,再次称重玻璃瓶,精确至0.1mg,计算
加人的氟乙烯单体的质量,催据钢瓶压力,每个标准溶液中氯乙烯的质量约为40mg。通过计算得到溶液A和溶液B中氧乙的浓度以mg/L表示。可将上述溶液保存于冰箱中 8.1.2氯乙烯标准溶液,氯乙婚的浓度约82mg/1
以玻璃吸管向30mL玻璃瓶中加人25mLN,N-二甲基乙酰胺,以硅橡胶隔垫密封并压帽,以适宜的注射器(5.9)移取500μL的落液A经隔垫注人瓶中·所得的标准落液定义为溶液C,
以落液B重复上述过程,所得的标准溶液定义为溶液D,计算溶液C和溶液D中氟乙烯的浓度,以mg/L表示。
8.1.3氯乙烯标准溶液,氯乙烯浓度约为0mg/L~0.3mg/L,
取7只玻璃管形瓶(5.7),用玻璃吸管向其中各加人10mLN.N-二甲基乙酰胺,以100uL的注射器分别移取0μL.20μL.40μL,50μL.60=L.80L和100μL的溶液C至各管形瓶中以硅橡胶隔势密封并压帽。
另取两只玻璃管形瓶(5.7)加入10mLN,N-二甲基乙酰胺,向其中各加入20μL的溶液D.所得氯乙烯标准落液的浓度约为0.06mg/L,以隔垒密封并压幅。此两标准溶液定义为比对溶液, 8.1.4校准工作曲线的制备
绘制上述七个氯乙烯标准溶液(8.1.3)中氧乙烯含量与对应的峰面积间的曲线图,氯乙烯含量以
2
GB/T4615—2013
mg/L表示。以两比对溶液验证标准曲线的准确性。典型的氧乙烯单体标准溶液的响应谱图参见附录B 中的图B.1.
注:标准曲线应定期进行验, 8.2试样溶液的制备
称取1g样品(复合材料切割成细小碎片),精确至0.01g,置于玻璃管形瓶(5.7)中,加入10mL N,N-二甲基乙酰胺,使试样落解/溶胀,以硅橡胶隔垫密封并压相。 8.3测定
将装有氟乙烯标准溶液(8.1.3)和试样溶液(8.2)的管形瓶置于恒温器中,于70℃下恒温30min 以上,采用自动进样装置或手动采用气出注射器(5.10)迅取出1mL液上气体,进样分析,
9 结果衰示
试样中残留氧乙烯的含量按式(1)计算:
CRVEM=CX10
.....
+(1)
式中 CRVCM 试样中残留氧乙婚含量的数值,单位为毫克每千克(g/g):
校准曲线计算的测试落液中氧艺烯含量的数值,单位为毫克每升mg/);式样质量的数值,单 位为克 R
c m 每一 式样进行两次测定网 次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为测试结果
10 精密度
由于未失得是够的实验室数据,本标准未规定方法的精密度,若获相足够的符合要求的数据,将在下版标准中增加精度的说明。 11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至少应包合下列内容 ) 采用本标准: b) 试样的完整性标识; c) 单次测定值及其算数平均值: d) 与本标准的差异; e) 试验人员和日期等。
GB/T4615—2013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用于氧乙烤单体测定的送宜的色谱柱
A1适宜的色谱柱(见表A.1)
表A1 适宜的色谱柱
长度 m 2~3 30.00
桂温 r 50 150
直径 mm 3~4 0.53
耗 1 2
柱的类型
填充柱β.一氯二丙肺一硅油Ⅲ)多孔层空心柱(二乙烯基苯多孔均案物)
A.2 使用柱1时色谱仪操作条件 A.2.1 各部温度
色谱柱,(50±0.5)℃ 检测室,(120±1)℃;汽化室,(110土1)℃:
A.2.2 气体流量
氮气,30mL/min;氢气,50mL/min;空气.350mL/min~400mL/min,
4
GB/T4615—2013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典型的氯乙爆单体校准溶液的响应谱图
B. 1 典型的氧乙烯单体校准溶液的响应谱图(如图B.1)
确密值
18.5
18
17.5F
17
16.5
16
15.5
1
6
10
11 时间/min
5
00
9
说明,
0.06mg/L的氯乙烯; 2- -0.19mg/L的氯乙婚; 3 -0.31mg/L的氯乙爆。 使用附录A中柱2时色谱仪操作条件: a) 传输管温度:150℃, b) 柱箱升温程序:80℃值温2min,80℃~170℃,速率S℃/min,170℃~230℃,速率20℃/min,上述条件下,
1-
氯乙烯于8.4min时流出。建议顶空进样器的操作参数为: 1) 进祥器温度:150℃: 2) 加压时间:1.0min 3) 针剂时间:0.1min 4) 进样时间:0.5min 图B.1 使用附录A的柱2于N,N-二甲基乙酰胺中氯乙烯标准溶液的典型响应谱图
5
GB/T4615—2013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与ISO6401:2008相比的结构变化情况
本标准与ISO6401:2008相比,章条编号发生了变化,具体对照情况如表C.1。
表 C,1 本标准与IS06401:2008的章条编号对照情况本标准章条编号
对应ISO标准的靠条编号
5 5. 12 6 M 8, 1.1 8, 1, 2 8. 1,3 8.1,4 8.2 附录C 附录D
6 一 7 5 7.4 7.5 7.6 8.4 8,1 -
-
注:表中的章条以外的本标准其他章条编号与IS06401;2008的其他章条号相同且内容相对应。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