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71.100.10 H21
YS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S/T273.3—2012 代替YS/T273.3—2006
冰晶石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
第3部分:氟含量的测定 Chemical analysis methods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of cryolite-
Part 3:Determination of fluoride content
受控
2012-05-24发布
2012-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30B
致码防伴
YS/T273.3—2012
前言
YS/T273《冰晶石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共分为14部分:
第1部分:重量法测定湿存水含量第2部分:烧减量的测定第3部分:氟含量的测定第4部分:EDTA容量法测定铝含量第5部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钠含量第6部分: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二氧化硅含量第7部分:邻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测定三氧化二铁含量第8部分:硫酸钡重量法测定硫酸根含量第9部分: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五氧化二磷含量第10部分:重量法测定游离氧化铝含量第11部分: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法测定硫含量第12部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氧化钙含量第13部分:试样的制备和贮存第14部分: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法测定元素含量
本部分为第3部分。 本部分是对YS/T273.3一2006的修订,增加了氟氯化铅沉淀-硝酸汞容量法作为方法一,并将原
蒸馏-硝酸针容量法编辑性修改后作为方法二,仲裁方法采用方法一
本部分代替YS/T273.3—2006。 本部分是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的。 本部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归口。 本部分由内蒙古霍煤鸿骏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部分由中铝抚顺铝业有限公司、山东南山铝业有限公司、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参加起草。 本部分方法一主要起草人:李志辉、邓素萍、张颖、原建昌、陈鸿钧。 本部分方法二主要起草人:薛旭金、施秀华、王建萍、箭颖、田振明。 本部分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YS/T273.3—1994YS/T273.3—2006。
YS/T273.3—2012
冰晶石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
第3部分:氟含量的测定
方法一氟氯化铅沉淀-硝酸汞容量法
1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冰晶石中氟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冰晶石中氟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40.00%~60.00%
2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YS/T273.13—2006试样的制备和贮存
3方法提要
试样以无水碳酸钾钠、石英砂混合,在高温下熔融,使硅与铝形成硅铝酸盐沉淀而与氟分离,在适当酸度下,加入氟铅离子,与氟形成氟氯化铅沉淀,溶于硝酸后,用硝酸汞标准溶液滴定氯离子量,间接算出氟含量。
4试剂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分析纯试剂和蒸馏水或相当纯度的水。 4.1无水碳酸钾钠。 4.2石英砂。 4.3 硝酸(pl.42g/mL)。 4.4 硝酸(pl.42g/mL):(1+3)。 4.5 硝酸(pl.42g/mL):2mol/L。 4.6 冰乙酸(pl.05g/mL)。 4.7 甲基橙:1g/L酒精溶液。 4.8 亚硝基亚铁氰化钠溶液:100g/L 4.9 盐酸(pl.19g/mL):0.1mol/L 4.10 0乙酸铅溶液(120g/L):称取120g乙酸铅,溶于800mL水中,加人10滴冰乙酸(4.6),用水稀释至1000mL 4.11氯化钠标准溶液(0.10mol/L):优级纯氯化钠在105℃土5℃烘干1.5h,准确称取5.846g倒入烧杯中,加入150mL水溶解后,移人1000mL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4.12氟氯化铅洗液:称取0.2g氟化钠,溶于100mL水中,加100mL氯化钠标准溶液(4.11),2mL 硝酸(4.5),10滴冰乙酸(4.6),加热至40℃士1℃,在搅拌下加人30mL乙酸铅溶液(4.10),放置
1
YS/T273.3—2012
1h~2h,将沉淀过滤,用水洗6次~7次,将沉淀洗人15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1L水,用力振荡,放置12h后使用。用前振荡,用定量慢速滤纸过滤,滤液应透明,沉淀弃去。 4.13硝酸汞标准溶液(0.05mol/L) 4.13.1配制:称取硝酸汞16.7g于烧杯中,加人300mL水、20mL硝酸(4.3),溶解后移人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4.13.2标定:吸取25mL氯化钠标准溶液(4.11)于500mL锥形杯中。加人50mL水,10mL硝酸(4.4),1mL亚硝基亚铁氰化钠溶液(4.8),用硝酸汞标准溶液(4.13.1)滴定至白色浑浊物振荡不消失为终点。记下所消耗硝酸汞的体积,硝酸汞标准溶液的浓度用式(1)计算:
Hg(NO,),J_ 0. 1× 25
...(1)
20
式中:
硝酸汞标准溶液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消耗硝酸汞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2 0
5仪器
5.1铂:30mL以上,带盖。 5.2高温箱式电阻炉:900℃±20℃ 5.3加热磁力搅拌器或控温电热板。
6试样
试样应符合YS/T273.13 2006中3.3的要求。 7分析步骤 7.1试料
称取0.25g试样(6)精确至0.0001g。 7.2测定次数
对同一试样应独立地进行两次测定,取其平均值 7.3 3空白试验
随同试料做空白试验。 7.4测定 7.4.1将准确称取试样(7.1),置于铂中,加0.5g石英砂(4.2),3g无水碳酸钾钠(4.1),混匀,再覆盖2g无水碳酸钾钠(4.1),将试样置于高温箱式电阻炉(5.2)中低温加热熔融至900℃土20℃,保持 15min,取出冷却。 7.4.2用热水抽出熔块于500mL烧杯中,并用带橡皮头的玻璃棒捣碎熔块,在搅拌下煮沸2min,冷却。将溶液移入25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并摇匀,用脱脂棉干过滤(最初滤出的溶液弃去)。 7.4.3吸取过滤出的溶液100mL于300mL烧杯中,加人50mL盐酸(4.9),加2滴甲基橙指示剂(4.7),用硝酸(4.5)中和至溶液变红再过量2mL,加10滴冰乙酸(4.6),加热至40℃士1℃,在搅拌下慢慢加人30mL乙酸铅溶液(4.10),再搅拌2min放置12h以上。
2
YS/T273.3—2012
7.4.4将溶液(7.4.3)用定量慢速滤纸过滤,用水洗烧杯一次,然后用氟氯化铅洗液(4.12)(在使用之前将洗液摇匀,过滤出清液使用)洗烧杯一次、洗沉淀四次(每次5mL~6mL),最后用12mL水洗烧杯一次,倒人漏斗中。等过滤完全后,用热水将滤纸上的沉淀洗人原烧杯中,用20mL热硝酸溶液(4.4)冲洗滤纸,再用热水冲洗滤纸,搅拌使沉淀溶解(不溶时可稍加热),冷却待用。 7.4.5向溶液(7.4.4)中加人1mL的亚硝基亚铁氰化钠溶液(4.8),并用硝酸汞标准溶液(4.13.1)滴定出现白色浑浊振荡不消失为终点。
注1:严格遵守试剂加人量及洗涤次数。 注2:避免氯气、盐酸气的影响,严禁与焦硫酸钾同炉共熔试样。 注3:熔融及抽出时要注意勿使崩溅。 注4:用硝酸溶解沉淀时,应注意将杯壁上的沉淀滑下如不溶可稍加热。
8 分析结果的计算
按式(2)计算氟的质量分数(%):
w(F)=×(9-00)×19×2×100
...(2)
1000m
式中 c U Uo mo 移取试料的质量,单位为克(g)
硝酸汞标准溶液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试料滴定时消耗硝酸汞标准溶液的体积 单位为毫升(mL)白滴定时消耗硝酸汞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2
9精密度
9.1 重复性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测定值,在以下给出的平均值范围内,这两个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不超过重复性限(r),超过重复性限(r)的情况不超过5%。重复性限()按以下数据采用线性内插法求得:
氟的质量分数/%:51.21 54.2355.45 重复性限r/%: 0.290.300.44
9.2允许差
实验室间分析结果的差值不大于表1所列允许差
表1
氟的质量分数/% 40.00~60.00
允许差/% 0.60
10质量保证与控制
应用国家标准样品或监控样品,使用时至少每半年校核一次本方法的有效性。当过程失控时,应找出原因,纠正错误后,重新进行校核。
3
YS/T273.3—2012
方法二蒸馏-硝酸针容量法
11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冰晶石中氟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冰晶石中氟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50.00%~60.00%,
12方法提要
试料用碳酸钠溶解。经硫酸-水蒸气蒸馏分离氟后,以茜素黄酸钠-次甲基蓝作指示剂,用硫酸针溶液滴定。
13试剂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分析纯试剂和蒸馏水或相当纯度的水。 13.1无水碳酸钠(优级纯)。 13.2盐酸(约0.06mol/L)。 13.3氢氧化钠溶液(20g/L)。 13.4硫酸(2+1)。 13.5高氯酸(pl.60g/mL)。 13.6 缓冲溶液(pH2.7):称取9.45g一氯乙酸,溶解于50mL氢氧化钠(1.0mol/L)中,用水稀释至 100mL,混匀。 13.7硝酸针标准溶液【c[Th(NO)]=0.068mol/L)。 13.7.1配制:称取9.45g四水合硝酸针[Th(NO)·4H,O]用水溶解后稀释至1L,混匀,次日标定。 13.7.2标定:称取0.2000g预先在600℃灼烧并干燥器中冷却过的特纯无水氟化钠,用20mL~ 30mL水移人装有数个玻璃球(直径2cm~3cm)的蒸馏烧瓶(14.4.1)中。以下按分析步骤16.4.3~ 16.4.4进行。同时做空白试验。 13.7.3按式(3)计算硝酸针标准溶液的浓度:
cTh(NO,),JV×41.9×10
·(3)
式中:
Th(NO,)J——硝酸针标准滴定溶液的量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分取的氟化钠的质量,单位为克(g);标定时消耗硝酸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空白实验时消耗硝酸针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氟化钠的摩尔质量,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
mi VI V2 41.99 计算结果表示至小数点后一位。
13.8茜素黄酸钠溶液(0.5g/L)。 13.9次甲基蓝溶液(0.5g/L)。
A
YS/T273.3—2012
15试样
试样应符合YS/T273.13中3.3的要求。
16分析步骤
16.1试料
称取0.25g试样(15),精确至0.0001g 16.2测定次数
独立地进行两次测定,取其平均值。 16.3空白试验
随同试料做空白试验。 16.4测定 16.4.1称取2g碳酸钠(13.1)置于铂(14.1)中,加人试料(16.1),小心地混勾,盖上铂盖。 16.4.2将(16.4.1)放人到预先加热到200℃的高温炉(14.2)中,然后升温到800℃土20℃,熔融20min。取出,将的底部放入冷水槽中迅速冷却,将熔融物直接移人已经装有几颗玻璃球(直径 2mm~3mm)的蒸馏烧瓶(14.4.1)中。 16.4.3将500mL容量瓶置于冷凝器(14.4.6)下收集蒸馏溶液。连接蒸馏烧瓶(14.4.1)和冷凝器(14.4.6)并开始通冷却水。盖上蒸馏烧瓶,经滴液漏斗(14.4.5)加人50mL硫酸(13.4)或30mL高氯酸(13.5)。同时加热已装有三分之二的水和几小块浮石的水蒸气发生器(14.3),水沸腾前蒸气调整管(14.3.2)打开着。将蒸馅烧瓶(14.4.1)用电热器(14.5)加热到150℃。借助管(14.3.2)上的弹簧夹调整蒸气流量,经管(14.3.1)以250g/h~300g/h流量通人蒸气,并维持蒸馏烧瓶(14.4.1)中的溶液温度在150℃土1℃,并保持90min收集蒸馏液约400mL,停止蒸馏。以水洗涤冷凝器,将收集瓶中的溶液稀释至刻度,混匀。 16.4.4移入50.00mL溶液(16.4.3)置于烧杯(14.7)中加人50mL及0.5mL茜素黄酸钠溶液(13.8),用氢氧化钠溶液(13.3)调整至溶液呈粉红色,在pH计(14.6)指示下,逐滴加人盐酸(13.2)调到pH在4.9~5.2之间(溶液呈黄色),加人3mL茜素黄酸钠溶液(13.8)后,再用缓冲溶液(13.7)调到 pH在3.4士0.1(约需缓冲溶液1mL左右)。加人0.5mL次甲基蓝溶液(13.9)。用硝酸针标准溶液(13.7)滴定到刚刚出现蓝紫色为终点。
17分析结果的计算
按式(4)计算氟的质量分数(%):
w(F)-X(V.-V)× 100
·(4)
mo
式中: mo c Vs 滴定样品溶液时消耗硝酸针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6
移取试料质量,单位为克(g);硝酸针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单位为毫克每毫升(mg/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