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2688-2012 滑动轴承 粉末冶金轴承技术条件

GB/T 2688-2012 滑动轴承 粉末冶金轴承技术条件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0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06 11:44:38



相关搜索: 轴承 技术 滑动轴承 粉末冶金 条件 2688

内容简介

GB/T 2688-2012 滑动轴承 粉末冶金轴承技术条件 ICS 21. 100. 10 J12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688—2012 代替GB/T2688—1981
滑动轴承 粉末冶金轴承技术条件 Plain bearing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powder metallurgy bearing
2012-12-01实施
2012-05-1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26882012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2688—1981滑动轴承 粉末冶金轴承技术条件》。与GB/T2688一1981相比,
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一标准格式按照GB/T1.1要求重新编排;一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一-修改了表1、表2中的粉末冶金标记方法,增加了铁基和铜基轴承种类 "--表2和表A.3中单位"kgf/mm"改为"MPa";
-规范性附录A中轴承表面粗糙度要求由"√7”改为"≤Ra1.6”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滑动轴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36)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合肥波林新材料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合肥工业大学、临安东方滑动轴承有限公司。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2688—1981.
1 GB/T2688-2012
滑动轴承 粉末冶金轴承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GB/T18323中规定的粉末冶金轴承的技术条件,本标准适用于粉末冶金铁基和铜基轴承,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3(所有部分)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GB443—1989L-AN全损耗系统用油 GB/T1800.1—2009产品儿何技术规范(GPS) 极限与配合 第1部分:公差、偏差和配合的
基础
GB/T1800.2-2009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极限与配合第2部分:标准公差等级和孔、轴极限偏卷表
GB/T1958—2004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形状和位置公差检测规定 GB/T5163—2006 烧结金属材料(不包括硬质合金)可渗性烧结金属材料 密度、含油率和开
孔率的测定
GB/T6804—2008 烧结金属衬套,径向压溃强度的测定 GB/T9097.1—2002 烧结金属材料(不包括硬质合金)表观硬度的测定 第部分:截面硬度基
本均匀的材料
GB/T10425—2002 烧结金属摩擦材料 表观硬度的测定 GB/T18323—2001 滑动轴承烧结轴套的尺寸和公差
3技术要求
3.1轴承的材料按合金成分与密度分类,按表1规定。
表1 分类号 1
基体分类
基类号
合金分类铁
含油密度/(g/cm")
牌号标记 FZ11060 FZ11065 FZ12058 FZ12062 FZ12158 FZ12162
>5.7~6.2 >6.2~6.6 >5.6~6.0 >6.0~6.4 >5.6~6.0 >6. 0~6. 4
铁基
1
铁-石蛋
2
- GB/T2688—2012
表1(续)
基体分类 基类号
合金分类
分类号
含油密度/(g/cml)
牌号标记 FZ13058 FZ13062 FZ13158 FZ13162 FZ13258 FZ13262 FZ13358 FZ13362 FZ13458 FZ13462 FZ13558 FZ13562 FZ13658 FZ13662 FZ14058 FZ14052 FZ14158 FZ14160 FZ14162 FZ14258 FZ14260 FZ14262 FZ21070 FZ21075 FZ22062 FZ22066 FZ22070 FZ22074 FZ22162 FZ22166 FZ22170 FZ22174 FZ22260 F222264 FZ23065 FZ24058 FZ24062 FZ24158 FZ24162 FZ24258 FZ24262 FZ24266
>5.6~6.0 >6. 0~6.4 >5.6~6.0 >6.0~6.4 >5.6~6,0 >6.0~6.4 >5.6~6.0 >6.0~6.4 >5.6~6. 0 >6.0~6.4 >5.6~6.0 >6. 0~6, 4 >5. 6~6. 0 >6.0~6.4 >5. 6~6. 0 >6.0~6.4 >5.6~6. 0 >5. 8~6. 2 >6. 0~6. 4 >5. 6~6, 0 >5.8~6.2 >6.0~6.4 >6.6~7.2 >7.2~7.8 >6.0~6.4 >6. 4~6.8 >6,8~7,2 >7.2~7.6 >6.0~6.4 >6.4~6.8 >6.8~7.2 >7.2~7.6 >5.8~6.2 >7,2~7,6 >6.3~6.9 >5, 6~6, 0 >6. 0~6.4 >5.6~6. 0 >6. 0~6. 4 >5.6~6.0 >6.0~6.4 >6.4~6.8
铁-碳-铜
3
铁基
1
铁-钢
钢锅锌-铃
1
铜锅
2
钢基
2
钢-锡-铅
3
铜锅-铁-碳
4
2 GB/T 2688—2012
轴承材料牌号标记示例:铁基1类铁铜碳含油轴承为5.6g/cm~6.0g/cm的粉末冶金轴承材料标记:
FEZ
5.8
含油密度子类号分类号基类号粉末冶金轴承
3.2轴承化学皮分与物理-机械性能应符合表2规定。
表2
化学成分/%
物理-机城性能
径向压溃强度 MPa
牌号标记
c 化合
c 总
含袖率
Fe
Cu
Sn
Zn
Pb 其他
FZ11050 FZ11065 FZ12058 FZ12062 FZ12158 FZ12162
≥18 ≥200 >12 ≥250 ≥18 ≥170 ≥12 ≥240 ≥18 >310 >12 >380
余盘 0~0.25 0~0.5
<2
余量 0~0.5 2,0~3.5
<2
余盘 0. 5~1. 0 2.0~3.5
<2
FZ13058 FZ13062 FZ13158 FZ13162 F213258 FZ13262 FZ13358 FZ13362 FZ13458 FZ13462 FZ13558 FZ13562 FZ13658 FZ13562 FZ14058 FZ14062
≥100
≥21 >17 >160 ≥21 ≥140 >17 ≥190 ≥>21 >140 ≥17 ≥220 ≥22 ≥140 ≥17 ≥240 22 ≥170 ≥17 ≥280 ≥22 >300 ≥17 ≥320 >22 >300 ≥17 >320 >22 ≥140 ≥>17 ≥230
0~0.3 0~0.3 0~1.5
余量
22
余量 0.3~0.6 0.3~0.6 0~1.5
<2
-
余盘 0.6~0.9 0.6~0.9 0~1.5
<2
余盘 0.3~0.6 0.3~0. 5 1.5~3.9
<2
余量 0,6~0.9 0.6~0.9 1. 5~-3.9
<2
余景 0.6~0.9 0.6~0.9 4~6
<2
余量 0.6~0.9 0.6~0.9 18~22
<2
余量 0~0. 3 0~0.3 1.5~3.9
<2
3 GB/T2688—2012
表2(续)化学成分/%
物理-机性能
含袖率 径向压
牌号标记
c 化合
c 总
Fe
Cu
Sn
Zn Pb 其他
溃强度 MPa >140
% ≥22
FZ14158 FZ14160 余量 0~0.3 0~0.3 9~11 FZ14162 FZ14258 FZ14260 余量 0~0.3 0~0.3 18~22 FZ14262 FZ21070
<2 ≥19 ≥210
≥17 ≥280 ≥22 ≥170
<2 >19 >210
≥17 ≥280 ≥18 ≥150 ≥12 ≥200. ≥24 >130 ≥19 >180 ≥12 >260 >9 >280 >22 >120 ≥17 >160
0.5~2.0 余量 5~7 5~7
<0.5
2~4 <1. 5
FZ21075 FZ22062 FZ22066 FZ22070 FZ22074 FZ22162 FZ22166 FZ22170 FZ22174 FZ22260 FZ22264 FZ23065 <0.5 - 0.5~2.0 余量 6~10 <1 3~5 <1 >18 >150 FZ24058
0~0.3 余量 9.5~10,5
<2
0.5~1.8 余量 9.5~10.5
<2
>210
>9 >7 >230 ≥11 >70
2.5~5 余量 9,2~10.2
<2
>100
-
≥22 110~250 ≥17 150~340 ≥>22 100~240 ≥17 150~340 >24 150
54,2~62
0, 5~1, 3 34~38 3.5~4.5
FZ24062 FZ24158 FZ24162 FZ24258 FZ24262 余量 FZ24266
50.2~58
0.5~1.3 36~40 5.5~6.5
0~0.1 17~19 1.5~2.5
<1 ≥19
215
>13 270
注1;铁基各类轴承的化学成分中允许有<1%的疏,注2:化合碳含量允许用金相法评定注3,钢基各类轴承的化学成分中的总碳指游离石量。 注4;FZ24258、FZ24262、FZ24266系采用铁-青铜扩散合金化粉末的原料制作。
3.3 3辅承的结构型式、尺寸与公差应符合GB/T18323一2001的规定. 3.4 轴承外观应有均勾的金属光泽,不允许有裂纹,夹杂和锈蚀等缺陷。 3.5 轴承成品应浸减润滑油:一般没渍GB/T443一1989规定的HJ-20牌号机械油(铁基轴承允许加 4 GB/T2688—2012
人防锈剂)。如对于浸渍的润滑油另有要求,应在订货时提出。 3.6轴承应有良好的表面多孔性。 3.7轴承的加工、安装、使用和维护保养规定见附录A。 3.8本标准未规定的特殊技术要求应在订货时提出。
4验收规则
4.1 轴承成品应由制造厂按本标准检验合格后,并附有产品合格证方能出厂, 4.2轴承成品应按批交货验收。批量大小应在订货时注明,如不注明则由制造厂规定。 4.3有必要时订货单位可对制造厂交货的成品按批抽样检验,其方法规定如下: 4.3.1每批轴承成品任取2%,但不少于5件不多于50件,用肉眼按本标准规定检查外观质量。 4.3.2每批轴承成品任取2%,但不少于5件不多于50件,按本标准规定检查尺寸与公差。 4.3.3每批轴承成品至少任取2件样品,经脱油处理后,取得不少于50g试样,按表2的规定分析化学成分. 4.3.4每批轴承成品任取5件10件(或由双方商定),按表2规定检查物理-机性能。 4.3.5各类抽验结果中,如有一件不合格时,仍就不合格项目抽取2倍数量的成品复查,如仍有一件不合格时、则不予验收。 4.4轴承成品按以下规定方法进行检验。 4.4.1同轴度和圆跳动公差按照GB/T1958—2004进行检验。 4.4.2 化学成分按照GB/T223规定的方法分析。 4.4.3密度、含油率按照GB/T5163--2006规定的方法进行检验。 4.4.4径向压溃强度按照GB/T6804一2002规定的方法进行检验,球形轴承和试样破裂前直径变形量超过百分之十的简形轴承,按供需双方商定的破坏载荷进行检验。 4.4.5硬度按照GB/T9097.1--2002、GB/T10425—2002规定的方法进行检验。轴承长度20mm 以上时,试件在距每一端1/6处及中间各测定一点表观硬度值;轴承长度小于等于20mm时,测定表观硬度值的点数与位置由双方商定。 4.4.6表面多孔性检验方法是将试件加热至不超过80C保持5min,用肉眼测定在轴承的内径表面上是否有油渗出。
5包装与标志
5.1轴承成品应进行适当包装,保证在正常运输条件下不损坏,在正常贮存与保管条件下自出厂日起半年内不生锈, 5.2每个包装箱总重应不超过40kg. 5.3包装箱、盒(或袋)内应附有产品检验合格证或标记。 5.4 包装的明显处应有以下标志:
a) 执行标准号:GB/T2688—2012 b)产品名称; ) 型式、尺寸规格及材料的标记; d) 制造批号; e) 数量; ) 净重与毛重; g) 制造厂名; h) 制造日期;
出厂日期。
i)
5 GB/T 26882012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轴承的加工、安装、使用和维护保养
轴承表面和体内有孔腺,具有能够浸渍一定数量的润滑油、经整形加工后表面粗度数值较小且形成硬化层、表观硬度较低(基体组织组成物的显微硬度与相应材料的基本相同)以及压人座孔后有一定变形和收缩等待点。在进行加工、安装、使用和维护保养时,应充分注意这些特点,以保证轴承的良好使用性能。 A.1轴承成品工作表面一般应尽可能不切削加工。 A.2轴承压人座孔后,若内径形变和收缩过大,可采用光轴、锅球、无齿刀、无齿推刀等以无切前加工方法进行扩孔,若内径必须切削加工,宜采用车、等方法,而不宜采用磨削等方法,以免细屑堵塞孔欧降低供油能力。 A.3轴承非工作表面在有必要时可进行切前加工, A,4在切前加工后,轴承应进行清洗和浸油。 A,5轴承在装配前,可放在第3.5条规定的油类中浸泡和清洗。但不应使用煤油、汽油以及能落解所浸溃润滑油的其他溶剂等清洗。 A.6装配时,轴承表面须保持清洁,应防止灰尘与杂质等落在轴承表面,堵塞孔隙或划伤工作表面,影使用性能。 A.7轴承座孔的尺寸公差按照GB/T1800.1—2009和GB/T1800.2—2009的规定。 A.8安装7、8、9级简形及带挡边筒形轴承,推荐果用的座孔尺寸公差和推荐采用的轴的尺寸公差,列于表A.1
表A.1
推荐采用的拍的公差
推荐采用的
轴承等饭 内径公差 外径公差
帕承座孔公差 当轴承压入整孔后内径收缩量 当轴承压人座孔后内径收缩量
为过盈量的0~50%
为过致量的0~100%
e6 d7 d8
d6 c7 c8
7级 8级 9级 A.9 安装7级和8级的球形轴承,座孔尺寸公差推荐果用G10. A, 10 轴承的安装批量较大或安装精度要求较高时,应采用压机和安装芯棒等专用机具进行装配。 A. 11 轴承对偶轴的表面粗糙度Ra≤1.6μum,硬度值推荐不低于260HB. A. 12 轴承与轴配合的合适的运转间隙应根据使用条件决定。推荐的最小间隙值,列于表A.2,
t7 88 t9
H7 H8 H8
G? E8 C9
表 A.2
推荐的最小间象/μm
轴直径/mm
推荐的最小间隙/μm
轴直径/mm >18~30 >30~50 >50~60
25 40 SO
≤6 >6~10 >10~18
8 10 12
S
上一章:GB/T 12613.2-2011 滑动轴承 卷制轴套 第2部分:外径和内径的检测数据 下一章:JIS B 1512-2-2011 滚动轴承.外形尺寸规格.第2部分:推力轴承

相关文章

GB/T 38191-2019 滑动轴承鎳合金自润滑轴承材料技术条件 GB/T 38191-2019 滑动轴承镍合金自润滑轴承材料技术条件 GB/T 38191-2019 滑动轴承 镍合金自润滑轴承材料技术条件 GB/T 39644-2021 滑动轴承旋转机械用锡基合金轴承技术条件 GB/T 39644-2021 滑动轴承 旋转机械用锡基合金轴承技术条件 GB/T 32325-2015 滚动轴承 深沟球轴承振动(速度)技术条件 GB/T 32334-2015 滚动轴承 组配角接触球轴承 技术条件 GB/T 28698-2012 滚动轴承 电机用深沟球轴承 技术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