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28705-2012 无损检测 脉冲涡流检测方法

GB/T 28705-2012 无损检测 脉冲涡流检测方法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0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19 15:36:38



推荐标签: 检测 无损检测 方法 脉冲 脉冲 涡流 涡流 28705

内容简介

GB/T 28705-2012 无损检测 脉冲涡流检测方法 ICS 19.100 J 04
受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8705—2012
无损检测 脉冲涡流检测方法 Non-destructive testing-Test method for pulsed eddy current testing
2013-03-01实施
2012-09-03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28705—2012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无损检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6)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爱德森(厦门)电子有限公司、江西省锅
炉压力容器检验检测研究院、河北省锅炉压力容器监督检验院、南京市锅炉压力容器检验研究院、制造装备数字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上海材料研究所、安徽华夏高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山东科捷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功田、武新军、林树青、石坤、林俊明、康宜华、黄琛、徐志远、周裕峰、胡智、 安克健、王丽娜、业成、吴占稳、胡斌、柯海、金宇飞、李寰、梁玉梅。 GB/T28705—2012
无损检测 脉冲涡流检测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在不拆除覆盖层的情况下,对大面积腐蚀等引起的壁厚减薄进行检测的脉冲涡流检测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检测由碳钢、低合金钢等铁磁性材料制成的厚度为3mm~65mm、覆盖层厚度为 0~200mm、温度为一150℃~500℃的在用构件,以及直径不小于50mm的管子或管件。
本标准不适用于点蚀、麻坑等局部引起的壁厚减薄和裂纹类缺陷的检测。 本标准未建立评价判据,具体的判据由检测方和用户双方协商确定。 本标准没有完全给出进行检测时的安全要求,使用本标准的各方有义务在检测前建立适当的安全
和防护准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9445 无损检测 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 GB/T11344 无损检测 接触式超声脉冲回波法测厚方法 GB/T12604.6 无损检测 术语 涡流检测 JB/T4730.3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3部分:超声检测
3 术语和定义
GB/T12604.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覆盖层 coating 以粘接、吸附、包裹、缠绕或镶嵌等形式覆盖于被检件表面的物质,如油漆、塑料、沥青、岩棉、泡沫、
细丝金属网、水泥、碳(玻璃纤维、海洋生物等。工业设备用的覆盖层一般由防腐层、绝热层和保护层等组成。 3.2
弯曲点bendingpoint 在双对数坐标系中,脉冲涡流检测信号波形由直线段过渡到曲线段的转折点。
3.3
特征时间characteristictime 与弯曲点对应的时间,表征涡流从被检件表面扩散至底部的时间,其大小正比于被检件的磁导率、
电导率和厚度的平方。
4方法概要
脉冲涡流检测方法的基本原理见图1。通有单个矩形脉冲或方波电流的激励线圈发射出一次磁
1 GB/T28705—2012 场,当一次磁场变化时,将在被检件中感生出涡流,该涡流的衰减特性与被检件的磁导率、电导率、厚度等因素相关,采用接收元件(线圈、磁敏或磁阻元件)测量该涡流产生的二次磁场,即可获得被检件的检测信号,进而得到特征时间。选定被检件某一已知厚度区域的检测信号为参考信号,比较待测区域的检测信号与参考信号的特征时间,可获得待测区域与对比区域的厚度值变化。
一接收元件
激励线圈
X
?
一保护层
覆盖层
一次磁场二次磁场
绝热层
被测构件
涡流
激励波形
衰减曲线
检测信号波形
脉冲涡流检测原理图
5安全警示
本章没有列出进行检测时所有的安全要求,使用本标准的用户应在检测前建立安全准则。 检测过程中的安全要求至少包括:
检测人员应遵被检件现场的安全要求,根据检测地点的要求穿戴防护工作服和佩戴有关防
a)
护设备;如有要求,使用的电子仪器应具有防爆功能
b)
在线检测时,应注意被检件的温度状态,以免源伤或冻伤;应避免安全阀过早或突然开启引起的危险后果,尤其是被检件内储存有毒或易燃、易爆等危害性介质时。
6人员要求
按本标准实施检测的人员,应按GB/T9445或合同各方同意的体系进行资格鉴定与认证,并由鹿主或其代理对其进行职位专业培训和操作授权。
7检测工艺规程 7.1通用检测工艺规程
从事脉冲涡流检测应按本标准的要求制定通用检测工艺规程,其内容至少应包括如下要素:
2 GB/T28705—2012
适用范围; b) 引用标准、法规; c) 检测人员资格; d) 检测仪器设备:传感器、信号线、前置放大器、电缆线、仪器主机、检测数据采集和分析软件等; e) 被检件的信息:几何形状与尺寸、材质、设计与运行参数; f) 检测覆盖范围及检测部位阵列确定; g) 被检件表面状态; h) 检测时机; i) 灵敏度测量; j) 检测过程和数据分析解释; k) 检测结果的评定; 1) 检测记录、报告和资料存档; m) 编制、审核和批准人员; n) 编制日期。
a)
7.2 检测流程
推荐的PEC检测工艺流程图见附录A。 7.3 检测作业指导书或工艺卡
应按9.1.3执行。
检测设备 8.1 检测仪器
d
检测仪器应具有脉冲涡流信号激励、数据采集、信号波形显示、分析与存储的功能,且至少满足以下要求:
a) 激励信号的频率可调,下降沿时间不大于3ms; b) 数据采集硬件的位数不能低于16位,应具有与信号激励同步功能。对于选定的探头,在有效
检测范围内设定参考值时,其检测信号曲线有弯曲点; c) 应具有双对数显示功能,同时显示参考信号和检测信号。应具有波形局部放大功能; d) 应能以百分比的形式给出被检被检件的相对壁厚值; e) 应能连续存储100个以上检测点的相对壁厚值及对应检测信号波形的原始数据。
8.2 检测探头 8.2.1 应给出每个探头适用被检件的材料、壁厚、最小直径、覆盖层材质和厚度等性能参数。 8.2.2 探头上宜设置检测和过热指示。 8.2.3 在保证整个系统功能、灵敏度和精度的情况下,可用延长电缆连接探头和仪器。 8.3试件 8.3.1 校准试件
为验证仪器和探头检测性能的可靠性及其系统误差,至少制作1个带有不同厚度阶梯的管道试件和2个带有不同厚度阶梯的平板试件。应在3个试件上分别加工出3.0mm、2.7mm、2.4mm、
3 GB/T28705—2012
1.8mm、1.2mm.65mm.58.5mm.52mm、39mm.26mm,50mm、45mm,40mm.35mm、30mm. 25mm,20mm、15mm、10mm的台阶。推荐的尺寸见图2。其中管道试件和平板试件1用于校准仪器灵敏度,平板试件2用于测试系统的在其量程范围内的性能参数。
单位为毫米
a)管道试件
-400
e)平板试件2 图2 校准试件
8.3.2非导体垫块
可采用不同数量已知厚度的非导体垫块来模拟不同厚度的覆盖层,也可直接在校准试件上喷涂实际涂层。推荐垫块厚度为5mm的整数倍。 GB/T28705—2012
8.3.3金属薄板
可采用已知厚度的铝、不锈钢或镀锌铁薄板来模拟保护层。推荐金属薄板的厚度不大于0.8mm。 8.4 检测设备的维护和校准
应制定书面规程,对检测设备进行周期性维护和检查,以保证仪器功能,在去现场进行检测之前,应在实验室内选择相应规格的校准试样对检测仪器进行校准,若检测结果
与已知试件厚度分布相符,则表明仪器正常。
在现场进行检测时,如怀疑设备的检测结果,应对设备进行功能检查和调整,并对每次维护检查的结果进行记录。
9检测 9.1 检验前的准 9.1.1资料审查
资料审套应包括下列内容: a) 被检件制造文件资料:产品合格证质量证明文件工图等: b) 被检件运行记录资料:开停车情况、 运行参数、工作介质、载荷变化情况以及运行中出现的异常
情况等: c) 检验资料:历次检 与检测报告 d) 其他资料:修理和改造的文件资料等
9.1.2 现场雾
应对被检件现场进行励察,找出所有可能影响检测的因素,如支吊架、内部或外部附件、外保温层情况等。在检测时应设法尽口 9.1.3作业指导书或工艺卡的编制
对于每个检测工程或每套被检设备,根据使用的仪器和现场实际情况,按照通用检测工艺规程编制脉冲涡流检测作业指导书或工艺卡,确定脉冲涡流检测的部位利表面条件,同时对被检件进行测绘,对检测部位进行编号,画出被检件结构示意图。检测部位应避开内部或外部金属附件。 9.2 检测表面条件要求
被检件表面应无大面积疏松的锈蚀层、焊疤及其他金属连接结构等。同时,被检件材质一致,并无较大的振动。
覆盖层应连续且厚度均匀。当由于覆盖层的原因不能保证检测的灵敏度和精度时,应去除部分或全部覆盖层。对于带有金属保护层的被检件,应避免在有破损的保护层上进行检测。对于选定好的参考点,当检测点覆盖层的厚度变化大于20%时,应重新设置参考点。对于含有金属网结构的覆盖层,不规则的金属网布置会影响检测的结果。 9.3选择参考区域 9.3.1 参考区域的选择原则 9.3.1.1 选择已知壁厚区域或可进行超声波测量的区域;对于需要进行超声波测量的参考区域,应局
5 GB/T28705—2012
部去除覆盖层和涂层,根据GB/T11344进行超声波测厚,对测量的结果作综合分析后可作为参考区域的壁厚值。 9.3.1.2应尽量选择检测信号弯曲点明显的区域设为参考区域。 9.3.1.3已存有的检测数据中有和被检件具有相同材质、相同覆盖层材料及厚度、相同表面条件、相同工况以及使用相同探头等情况时,也可采用已知壁厚的数据作为参考值。 9.3.2 调整参考区域
当检测区域与参考区域之间存在较大的物理特性差异(如被检件材质不一致,公称壁厚偏差大,曲率变化较大,温差超过50℃,覆盖层的种类和结构发生较大的变化,覆盖层的厚度变化大于50%,覆盖层内金属网的布置不规则以及被检件周围的环境存在很大的电磁特性差异等情况)时,应重新选定参考区域。 9.3.3 记录参考区域
参考区域的具体位置、选择原则、实际壁厚等信息应详细记录。 9.4 检测实施 9.4.1 被检件区域编号
在检测之前一般按适当的网格模式对即将进行检测的部位进行编号,分别进行轴向和周向编号,并应详细记录,确保测量结果与具体检测区域 一对应。检测区域编号示例见图3。
2
其他设备可参照容器或管道模式进行编号
容器
b)管道
图3 检测区域编号示例图
上一章:JB/T 12518.1-2015 废边缠绕机 第1部分:型式与基本参数 下一章:NB/SH/T 0449-2013 7805号抗化学密封脂

相关文章

GB/T 41120-2021 无损检测 非铁磁性金属材料脉冲涡流检测 NB/T 47013.13-201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13部分:脉冲涡流检测 GB/T 34361-2017 无损检测 扫频涡流检测方法 GB/T 34361-2017 无损检测扫频涡流检测方法 GB/T 11260-2023 圆钢涡流检测方法 GB/T 39789-2021 焊缝无损检测金属复合材料焊缝涡流视频集成检测方法 GB/T 39789-2021 焊缝无损检测 金属复合材料焊缝涡流视频集成检测方法 GB/T 35392-2017 无损检测电导率电磁(涡流)测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