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NB/T 47013.13-201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13部分:脉冲涡流检测

NB/T 47013.13-201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13部分:脉冲涡流检测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853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14 16:08:51



相关搜索: 检测 设备 无损检测 47013 部分 脉冲 脉冲 承压 涡流 承压 涡流

内容简介

NB/T 47013.13-201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13部分:脉冲涡流检测 ICS77.040.20 H26
NB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NB/T47013.13201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13部分:脉冲涡流检测
Nondestructive testing of pressure equipments-
Part 13: Pulsed eddy current testing
2015-09-01实施
2015-04-02发布
国家能源局 发布 NB/T47013.13—2015
目 次
前言·
456 457 ·457 457 ·458 461 ··463 ..463 464 465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2 3术语和定义
4一般要求 5检测程序. 6检测结果评定与处理 7检测记录和报告附录A(资料性附录) 推荐的检测点标定示例图· 附录B(资料性附录) 推荐的部分检测结果修正关系
..
455 NB/T47013.13——2015
前言
本标准NB/T47013《承压设备无损检测》分为以下13个部分:
第1部分:通用要求;第2部分:射线检测;第3部分:超声检测;第4部分:磁粉检测;
-
一第5部分:渗透检测;第6部分:涡流检测;一第7部分:目视检测;第8部分:泄漏检测;
第9部分:声发射检测;一第10部分: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
第11部分: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第12部分:漏磁检测;第13部分:脉冲涡流检测。
本部分为NB/T47013的第13部分:脉冲涡流检测。 本部分按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
草。
请注意本部分的某些内容有可能涉及专利,本部分的发布机构不应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2)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爱德森
(厦门)电子有限公司、江西省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检测研究院、南京市锅炉压力容器检验研究院、 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院、山东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淄博分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石坤、沈功田、武新军、林树青、王笑梅、范智勇、关卫和、林俊明、 张路根、业成、陈玉宝、刘守仪、刘再斌。
本部分为首次制定。
456
龙牛网www.longniu.com下载 NB/T47013.13—201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13部分:脉冲涡流检测
1范围 1.1NB/T47013的本部分规定了在不拆除覆盖层的情况下对在用承压设备用碳钢、低合金钢等铁磁性材料由于腐蚀、冲蚀或机械损伤造成的均匀壁厚减薄的检测方法及评价准则。 1.2本部分适用于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带有覆盖层的承压设备本体母材壁厚减薄的检测:
a)金属保护层厚度不大于1mm; b)对于不锈钢或铝保护层,覆盖层厚度不大于200mm;对于铁保护层,覆盖层厚度不大于
100mm; c)母材厚度范围为3mm~70mm; d)管子或管件直径不小于50mm; e)母材温度范围为-196℃~500℃。
1.3对于不带覆盖层在用承压设备的检测,可参照本部分使用。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2604.6 GB/T28705—2012 NB/T47013.1 NB/T47013.3
无损检测术语涡流检测无损检测脉冲涡流检测方法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1部分:通用要求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3部分:超声检测
3术语和定义
NB/T47013.1、GB/T28705、GB/T12604.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3. 1
脉冲涡流pulsededdycurrent 基于脉冲磁场激励,在钢体内感应出涡流的现象。
3.2
平行磁场 5parallelmagneticfield 激励磁场轴心线与设备表面切面平行的磁场。
3. 3
垂直磁场 verticalmagneticfield 激励磁场轴心线与设备表面切面垂直的磁场。
457 NB/T47013.13—2015 3. 4
聚焦模式focusedmode 通过线圈组合,减小激励磁场在被检工件上感应面积的一种激发方式。
4一般要求
4.1检测人员
从事脉冲涡流检测的人员应满足NB/T47013.1的有关规定,取得相应资格等级证书,同时具备电磁学的基础知识,方可从事相应资格等级规定的检测工作。 4.2检测设备和器材 4.2.1概述
检测设备一般包括仪器主机、探头及前放、电池、电缆线等;辅助器材一般包括校准试件、 非导体垫块、金属薄板等。 4.2.2检测仪器
检测仪器应具有脉冲涡流信号激励、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信号波形显示、分析与存储的功能,且至少满足以下要求:
a) 激励信号的频率可调,下降沿时间不大于3ms; b) 数据采集硬件的位数不能低于16位,应具有与信号激励同步功能。对于选定的探头,在
有效检测范围内设定参考值时,其检测信号曲线有弯曲点; c) 应具有双对数显示功能,同时显示参考信号和检测信号。具有波形局部放大功能; d) 应能以百分比的形式给出被检工件的相对壁厚值; e) 应能连续存储100个以上检测点的相对壁厚值及对应检测信号波形的原始数据; f) 可在-5℃~40℃的环境中使用,具有现场防尘、防振等性能。
4.2.3检测探头:
a)应给出每个探头适用被检工件的材料、壁厚、最小直径、覆盖层材质和厚度、保护层材质和
厚度等性能参数; b)探头上宜设置检测和过热指示; c)在保证整个系统功能、灵敏度和精度的情况下,可用延长电缆连接探头和仪器主机; d)按线圈放置方式可分为扁平式(垂直磁场)和竖排式(平行磁场)两种;按激发方式可分为
聚焦和非聚焦两种。
4.2.4电池
电池的连续供电时间应不少于4h。
4.2.5检测系统性能 4.2.5.1灵敏度
对于选定的探头,在有效检测范围内设定参考值时,应能够检出被检工件10%的壁厚变化。 4.2.5.2信号显示
应能够显示检测信号的衰减曲线、幅值和特征时间。
4.2.5.3信号分析
能对信号的幅值、弯曲点、提离、衰减斜率、信噪比以及离散性进行分析,并可将当前信号与其他检测信号(包括参考信号)进行对比分析,给出结果。 458
龙牛网www.longniu.com下载 NB/T47013.13—2015
4.2.6试件 4.2.6.1校准试件
为核查仪器和探头检测性能的可靠性及其系统误差,至少制作1个带有不同厚度阶梯的管道试件和2个带有不同厚度阶梯的平板试件。应在3个试件上分别加工出3.0mm、2.7mm、2.4mm、 1.8mm、1.2mm;70mm、63mm,56mm、42mm、28mm;50mm、45mm、40mm、35mm、30mm、 25mm,20mm、15mm、10mm的台阶。推荐的尺寸见图1。其中管道试件和平板试件1用于核查仪器灵敏度,平板试件2用于测试系统在其量程范围内的性能参数。
3.0mm
2.7mm
200mm
2.4mm
200mm
1.8mm
200mm
1.2mm
200mm
200mm
a)管道试件
70mm
63
400
56mr
400mm
42mm
400mm
28mm
400mm
400mm
b) 平板试件1
50mm
45mm
35mm
500mm
40mm
25mm
30mm
250mm
15mm
20mm
250mm 250mm
10mm
250mm
c)平板试件2 图1 校准试件
459 NB/T47013.13—2015 4.2.6.2非导体垫块
可采用不同数量并已知厚度的非导体垫块来模拟不同厚度的覆盖层,推荐垫块厚度为5mm的整数倍。 4.2.6.3金属薄板
可采用已知厚度的铝、不锈钢或镀锌铁薄板来模拟保护层。推荐金属薄板的厚度不大于 0.8mm。 4.2.7检测设备的维护和校准 4.2.7.1应制定书面规程,对检测设备进行周期性维护和检查,以保证仪器功能。 4.2.7.2在去现场进行检测之前,应在实验室内选择相应规格的校准试样对检测仪器进行校准,若检测结果与已知试件厚度分布相符,则表明仪器正常。 4.2.7.3在现场进行检测时,如怀疑设备的检测结果,应对设备进行功能检查和调整,并对每次维护检查的结果进行记录。 4.3检测工艺文件 4.3.1检测工艺文件包括工艺规程和操作指导书。 4.3.2工艺规程除满足NB/T47013.1中的要求外,至少还应包括:
a)被检产品环境调查要求; b)被检产品基本信息和运行状况; c)系统核查的要求; d)参考点选择和实测要求; e)检测原始数据记录要求; f)数据分析要求; g)检测结果的处理规定。
4.3.3工艺规程还应规定4.3.3.1所列相关因素的具体范围或要求;如相关因素的变化超出规定时,应重新编制或修订工艺规程。 4.3.3.1工艺规程涉及的相关因素:
a)产品范围(工件形状、规格、材质、壁厚、覆盖层等); b)依据的规范、标准; c)检测设备和器材以及校准、核查、运行核查或检查的要求; d)检测工艺(探头配置、检测方式等); e)检测前的表面准备要求; f)参考区域; g)检测数据的分析和解释。
4.3.3.2主要相关因素说明 4.3.3.2.1覆盖层
a)不同种类、结构和厚度的覆盖层都会影响检测的灵敏度和精度。覆盖层越单一检测效果
越好; b) 带有非铁磁性材料如铝、不锈钢的保护层比带有铁磁性的保护层检测效果好; c)对于带有铁磁性保护层的覆盖层,采取外加磁化方式将保护层磁化到饱和,则检测效果
更好。
460
龙牛网www.longniu.com下载
上一章:NB/SH/T 0741-2010 汽油中烃族组成的测定 多维气相色谱法 下一章:NB/SH/T 0891-2014 在用发动机油中烟炱含量测定法 分光光度法

相关文章

NB/T 47013.6-201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6部分:涡流检测 NB/T 47013.18-2024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18部分:阵列涡流检测 【清晰版】 NB/T 47013.18-2024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18部分:阵列涡流检测 NB/T 47013.7-2012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7部分∶ 目视检测 NB/T 47013.8-2012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8部分; 泄漏检测 NB/T 47013.3-201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3部分:超声检测 NB/T 47013.2-201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2部分:射线检测 NB/T 47013.4-201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4部分:磁粉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