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17.040.30 J 42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6468—2010 代替GB/T6468—2001
齿轮螺旋线样板
The helix artifact of gear
2011-10-01实施
2011-01-1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6468—2010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T6468--2001《齿轮螺旋线样板》。 本标准与GB/T6468一2001相比较,主要变化如下:
重新定义相关术语; -1级样板表面粗糙度由0.2μm提高到0.1um; 4.1条增加注,允许1级样板螺旋面中部垂直于轴线方向,存在一个小于半齿廓的凹槽或凸
起,用于检测仪器的频响特性和滤波效果;顶尖孔表面粗糙度由0.1μm降低到0.2μm;
一一样板顶尖孔锥角技术指标改为参考要求;
5.4条,增加螺旋角偏差; -6.4条,增加螺旋角偏差检测方法;一合并了原标准的第5章“技术要求”和第6章“其他要求”内容;
原标准的第7章“验收原则”改为第6章“检验方法”。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量具量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32)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计量学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哈尔滨量具刃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中科恒业中
自技术有限公司、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哈尔滨精达测量仪器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孔明、程琦、董盈钧、张恒、李锐、孙秀文、陈显民、陈洪安、茅振华、许照乾、 魏天水。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6468—1986.GB/T6468--2001。
I
GB/T6468--2010
齿轮螺旋线样板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齿轮螺旋线样板的术语和定义、型式与基本参数、要求、检验方法、标志与包装等。 本标准适用于基圆半径r不大于200mm、工作面为渐开螺旋面的1级和2级齿轮螺旋线样板(以
下简称样板”)。
注:非渐开螺旋面齿轮螺旋线样板可参考此标准的规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0095.1-2008圆柱齿轮精度制第1部分:轮齿同侧齿面偏差的定义和允许值 (ISO1328-1:1995,IDT)
GB/T17163--2008几何量测量器具术语基本术语 3术语和定义
GB/T17163一2008、GB/T10095.12008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1
齿轮螺旋线样板thehelixartifactofgear 校准各种螺旋线测量仪器的标准计量器具,主要用于传递齿轮螺旋线参数量值、修正仪器示值和确
定仪器示值误差。 3. 2
渐开螺旋面involutehelicoid 平面沿着一个固定的圆柱面(基圆柱面)作纯滚动时,此平面上的一条以恒定角度与基圆柱的轴线
倾斜交错的直线在固定空间内展成的轨迹曲面(见图1)。
开娠旋面
图1渐开螺旋面
3. 3
圆柱螺旋线circularhelix 动点沿圆柱面上的一条母线作等速移动,而该母线又绕圆柱面的轴线作等角速旋转运动时,动点在
1
GB/T6468—2010
此圆柱面上的运动轨迹(见图2)。
圆柱螺旋线
图2圆柱螺旋线
3. 4
分度圆referencecircle 圆柱齿轮的分度圆柱面与端平面的交线称为分度圆,其半径以r表示。对于螺旋线样板,此圆的半
径为给定值。 3. 5
螺旋角helix angle (for cylindrical gears) ,spiral angle (for bevel and hypoid gears) 在圆柱面上,圆柱螺旋线的切线与通过切点的圆柱面直母线之间所夹的角(规定它大于等于0°,而
小于90°)称为螺旋角。在分度圆柱上的螺旋角称为分度圆螺旋角,以β表示(见图3);在基圆柱上的螺旋角称为基圆螺旋角,以B表示。
图3分度圆螺旋角
3. 6
导程lead 圆柱面上的一条螺旋线与该圆柱面上的一条直母线的两个相邻交点之间的距离,以P,表示
(见图4)。
图4导程
2
GB/T6468—2010
3.7
平均螺旋线meanhelix 在计值范围L:内,由实际螺旋线迹线按“最小二乘法”确定的回归直线[图中虚线,见图5a)。
3.8
螺旋线形状偏差helixformdeviation 在计值范围L:内,包容实际螺旋线迹线的,与平均螺旋线迹线完全相同的两条曲线间的距离,且两
条曲线与平均螺旋线迹线的距离为常数,以f表示[见图5a)]。 3.9
螺旋线倾斜偏差helixslopedeviation 在计值范围L。的两端与平均螺旋线迹线相交的设计螺旋线迹线间的距离,以f品表示[见图5b)丁。
3.10
齿廊形状偏差 profileformdeviation 在计值范围L。内,包容实际齿廊迹线的,与平均齿廊迹线完全相同的两条曲线间的距离,且两条曲
线与平均齿廓迹线的距离为常数,以f表示[见图5c)。
Le
LF
b
a)螺旋线形状偏差
b)螺旋线斜率偏差
根部
顶部
LA
c)齿率形状偏差
图5 螺旋线偏差和齿廊偏差
3. 11
螺旋角偏差helixangledeviation 在分度圆柱上测得的螺旋角实际值与设计值或标称值)之差,以Aβ表示:
β=β,β
以螺旋线展成原理测量时,用回归分析法,△β按式(1)计算:
AP=n0AP,-20EAP: sin'p. 180
(1)
()2?
<
3
GB/T6468—2010
式中: 6,- 第i个展开角,单位为度(°); AP: 与第i个展开角相应的导程角偏差,单位为毫米(mm);
-取样点数; β—-分圆螺旋角,单位为度(");
n
分圆半径,单位为毫米(mm)。
用比较法测量时,Aβ以式(2)计算:
fmcos' L
AB-
..(2)
式中: fHa 螺旋线倾斜偏差,单位为毫米(mm); Le 螺旋线计值范围,单位为毫米(mm); β一分圆螺旋角,单位为度()。
4型式与基本参数 4.1型式
样板的型式见图6所示。图示仅供图解说明,不表示详细结构。1级样板应具有0°齿向和相同设计角度的左旋和右旋螺旋线各一条,齿宽大于90mm,用于确定基圆的齿面的渐开线展开长度大于 15mm。2级样板应具有相同设计角度的左旋和右旋螺旋线各一条,齿宽大于60mm,用于确定基圆的齿面的渐开线展开长度大于10mm。
注:允许1级样板螺旋面中部垂直于轴线方向,存在一个小于半齿廓的凹槽或凸起,用于检测仪器的频响特性和滤
波效果。
图6齿轮螺旋线样板
4.2基本参数
样板的基本参数见表1。
表1样板基本参数
单位为毫米 45°
15° 24 31 50 100 200 60~100 270~300
分圆螺旋角
30°
0° 24 31 50 100 200 60~100 270~300
-
31 50 100 200 80~150 270~550
31 50 100 200 80~150 270~550
分圆半径
齿宽轴长允许生产特定基本参数的样板。
4
GB/T 6468-2010
5技术要求
5.1外观
样板的齿廊面和顶尖孔等工作面不应有锈蚀、划痕、碰伤等影响使用的外观缺陷,漆表面不应有脱落现象;装配式样板螺帽应紧固可靠。 5.2材料和硬度
样板(包括芯轴)应采用性能稳定的材料制造,其工作面硬度不低于60HRC。样板体及芯轴在率火处理后,均应进行冰冷处理、消除应力处理及去磁处理。 5.3表面粗糙度
样板工作面的表面粗糙度Ra应符合表2规定。
表2表面粗糙度
单位为微米
级 别
工作面名称
1级 ≤0.1
2 级 ≤0.2
渐开螺旋面顶尖孔芯轴外圆
N0.2 0.4
5.4 螺旋角偏差
螺旋角偏差Aβ的最大允许误差为士5” 5.5螺旋线形状偏差和齿廓形状偏差
样板渐开螺旋面的螺旋线形状偏差f和渐开线齿廊形状偏差f的最大允许值应符合表3规定。 距齿宽两端各5mm范围内,螺旋线形状偏差的最大允许值不应大于表4规定的2倍。距齿根部展开长度5mm范围内,齿廓形状偏差的最大允许值不应大于表3规定的3倍。
表3螺旋线形状偏差和齿廓形状偏差
级 别
1级
2级
基圆半径rg/mm
μm
n≤100 100
≤1.2 ≤1.5
≤1.5 《2.0
5.6顶尖孔
样板顶尖孔圆度、锥角及芯轴外圆相对顶尖孔的全跳动应符合表4规定。
表4顶尖孔
级 别
项目圆度
1级 ≤0.4μm ≤1. 0 μm 60°-2
2 级 ≤0.8 μm ≤2.0μm 60°-3
芯轴外圆相对顶尖孔全跳动
锥角*
参考要求。
GB/T6468—2010
6检验方法
6.1外观
目力观察。 6.2材料和硬度
样板材料可以由生产企业提供数据。样板工作面的硬度可用硬度计测量。 6.3表面粗糙度
样板工作面的表面粗糙度用表面粗糙度测量仪或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测量。 6.4螺旋角偏差
螺旋角偏差可用直接法和微差比较法测量。然后,按照螺旋线倾斜偏差小于1um修正,并提供经修正后的螺旋角实际值。 6.5螺旋线形状偏差和齿廉形状偏差
按照螺旋角实际值,用直接法和微差比较法测量螺旋线形状偏差。按照基圆半径实际值,用直接法
和微差比较法测量齿廊形状偏差。 6.6顶尖孔
样板顶尖孔圆度可用圆度仪测量。 芯轴外圆相对顶尖孔全跳动可在两顶尖同轴度不大于2μm的仪器上,用电感测微仪或扭簧式比
较仪先后在距芯轴两端各10mm的位置上依次进行测量。 7标志与包装 7.1样板上应标有:
a)制造厂名或商标; b)螺旋角实际值及分度圆半径标称值; c)齿面记号; d)产品序号、编号和出厂日期。
7.2样板包装箱上应标有:
a)制造厂名或商标; b)产品名称; c)级别; d)样板编号; e)防震、防水、防潮等标记。
7.3样板表面应进行防锈处理,并妥善包装。样板在包装箱内应稳固可靠,并采取防潮、防震措施,不得因包装不善而在运输过程中损坏产品。 7.4样板经检验符合本标准要求的,应附有产品合格证。产品合格证上应标有本标准的标准号和产品序号。 7.5样板包装箱内应附有产品合格证。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