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3634.2-2011 氢气 第2部分:纯氢、高纯氢和超纯氢

GB/T 3634.2-2011 氢气 第2部分:纯氢、高纯氢和超纯氢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0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05 17:35:45



相关搜索: 氢气 3634 部分 超纯

内容简介

GB/T 3634.2-2011 氢气 第2部分:纯氢、高纯氢和超纯氢 ICS 71.100.20 G 86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634.22011
代替GB/T74451995
氢气
第2部分:纯氢、高纯氢和超纯氢
Hydrogen-
Part 2 : Pure hydrogen,high pure hydrogen and ultrapure hydrogen
2012-10-01实施
2011-12-3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中华人民 共 和 国
国家标 准
氢气
第2部分:纯氢、高纯氢和超纯氢
GB/T 3634.2—2011
+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13)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5)
网址www.spc.net.cn
总编室:(010)64275323 发行中心:(010)51780235
读者服务部:(010)68523946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
开本880×1230 01/16 印张0.75 字数17千字
2012年5月第一版 2012年5月第一次印刷
*
书号:155066·1-44826 定价 16.00元
如有印装差错 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举报电话:(010)68510107 GB/T3634.2—2011
前言
GB/T3634《氢气》分为两个部分:第1部分:工业氢;第2部分:纯氢、高纯氢和超纯氢。 本部分为GB/T3634的第2部分,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GB/T7445—1995《纯氢、高纯氢和超纯氢》,与GB/T7445—1995相比,除编辑性修改
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适用范围(见第1章,1995年版的第1章);修改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1995年版的第2章):修改氩组分要求(见第3章,1995年版的第3章); -增加集装格装和氢罐车装产品的检验规则(见4.2、4.3和4.5),修改高纯氢检验规则(见4.2、 4.3,1995年版的5.4);试验方法中增加电化学法测定氧含量,增加氮离子化气相色谱法并编人本版的附录A,增加热导气相色谱仪测定氢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甲烷的含量(见5.2,附录A);一修改变温浓缩进样气路并编入附录B(见附录B,1995年版的图1)。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气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06)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江苏天鸿化工有限公司、南京特种气体厂有限公司、上海华
爱色谱分析技术有限公司、光明化工研究设计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少楠、蔡体杰、沈涛、沈卫明、陈军、方华、张军。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7445-1987、GB7446--1987、GB/T7445-1995。
I GB/T3634.2-2011
氢气
第2部分:纯氢、高纯氢和超纯氢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纯氢、高纯氢和超纯氢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包装标志、贮运及安全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经吸附法、扩散法等制取的瓶装、集装格装和管道输送的氢气。它主要用于电子工
业、石油化工、金属冶炼和科学研究等领域。
分子式:H2。 相对分子质量:2.01588(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634.1-2006氢气第1部分:工业氢 GB/T5832.3气体中微量水分的测定第3部分:光腔衰荡光谱法 GB/T6285气体中微量氧的测定电化学法
3要求
3.1纯氢、高纯氢和超纯氢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纯氢、高纯氢和超纯氢的技术要求
指 标高纯氢 99. 999 1 供需商定
项目名称
纯氢 99. 99 5
超纯氢 99.999 9
氢气(H2)纯度(体积分数)/10-2 氧(O)含量(体积分数)/10-6 氢(Ar)含量(体积分数)/10-6 氮(Nz)含量(体积分数)/10-6 一氧化碳(CO)含量(体积分数)/10-s 二氧化碳(CO:)含量(体积分数)/10-6 甲烷(CH)含量(体积分数)/10-5 水分(H2O)含量(体积分数)/10-5 杂质总含量(体积分数)/10-6
> ≤ ≤ 供需商定 ≤
0. 2
60 5 5 10 10
5 1 1 1 3 10
0. 4 0. 1 0. 1 0. 2 0. 5 1
≤ ≤
≤ ≤
r GB/T3634.2—2011
碳、二氧化碳和甲烷的含量。当仪器检测限无法满足分析要求时,可采用变温浓缩进样。参见附录B。 5.2.3当以上方法的测定结果有异议时,以氮离子化气相色谱法为仲裁法。 5.2.4按GB/T6285的规定测定氢中氧含量。允许采用其他等效方法测定氢中氧含量。当测定结果存在异议时,以GB/T6285规定的方法为仲裁法。 5.3水分含量的测定
按GB/T5832.3的规定执行。允许采用其他等效的方法测定氢中水分含量,当测定结果有异议时,以GB/T5832.3规定的方法为仲裁方法。
:包装、标志及贮运
o"
氢气的包装、标志及贮运的要求应符合GB/T3634.1一2006第5章的规定。
7安全要求
氢气的安全要求应符合GB/T3634.1一-2006第6章的规定。 GB/T 3634.2—2011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氮离子化气相色谱法测定氢中氧十氩、氮、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甲烷
A.1方法
采用氮离子化气相色谱法测定氢中氧十氩、氮、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甲烷的含量。
A.2仪器
要求所采用的仪器对待测组分的检测限分别应低于本部分表1所列相应技术指标的1/4。推荐采用配备气路切割装置和柱切换装置的氮离子化气相色谱仪。当分析超纯氢时,应配备脱氧装置图A.1给出了参考的配备气路切割、脱氧柱和柱切换装置的氮离子化气相色谱仪的气路流程示意图。
11
oooo0
13 0000
15 00000
30
Q9
13.018
b
o
70
10.
19 06o
10 区

3HC 气路平衡调节阀;预分离柱;
说明: 1- 高纯氮教气钢瓶; 2 钢瓶减压器;
10- 11- 12- 切割路载气流量计; 13- 脱氧柱; 14- 六通切换阀; 15- 色谱分析柱1; 16 色谱分析柱2; 17- 氮离子化检测器; 18- 检测器路载气流量计。
载气稳压阀;压力表;
3- 4- 5- 载气净化器;
定体积进样管;样气流量计;
6- 7
8- 样气人口;
十通阀;
9-
图A.1 气路流程示意图
A.3气体标准样品
采用以氢气作平衡气的气体标准样品。标准样品中的组分含量应与被测组分含量相近;当被测组分的含量(体积分数)不大于1×10-时,宜采用相应组分含量为1×10-6~5×10-5的标准样品。
A.4仪器条件 A.4.1色谱柱 A.4.1.1预分离柱:用于分离氢和其他组分。长0.6m、内径2mm的不锈钢管,内装粒度为0.25mm~ 4
上一章:GB/T 5831-2011 气体中微量氧的测定 比色法 下一章:GB/T 9251-2011 气瓶水压试验方法

相关文章

GB/T 34542.2-2018 氢气储存输送系统第2部分∶金属材料与氢环境相容性试验方法 GB/T 34542.2-2018 氢气储存输送系统 第2部分:金属材料与压缩氢环境相容性试验方法 GB/T 4844-2011 纯氦、高纯氦和超纯氦 GB/T 31886.2-2015 反应气中杂质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性能影响的测试方法 第2部分:氢气中杂质 GB/T 5158.2-2011 金属粉末 还原法测定氧含量 第2部分:氢还原时的质量损失(氢损) GB/T 34247.2-2018 异丁烯-异戊二烯橡胶(IIR)不饱和度的测定第2部分∶核磁共振氢谱法 GB/T 34247.2-2018 异丁烯-异戊二烯橡胶(IIR)不饱和度的测定 第2部分:核磁共振氢谱法 全氢罩式炉“天然气﹢氢气”高速烧嘴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