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4844-2011 纯氦、高纯氦和超纯氦

GB/T 4844-2011 纯氦、高纯氦和超纯氦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0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05 17:33:34



相关搜索: 4844 超纯

内容简介

GB/T 4844-2011 纯氦、高纯氦和超纯氦 ICS 71. 100.20 G 86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844—2011
代替GB4844.2—1995,GB/T4844.3—1995
纯氮、高纯氮和超纯氮
Pure helium,high pure helium and ultra pure helium
2012-10-01实施
2011-12-3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FB ge 数码防伪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4844-201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4844.2—1995《纯氨》和GB/T4844.3—1995《高纯氮》。本标准整合了GB4844.2-
1995和GB/T4844.3—1995的内容,与GB4844.2—1995和GB/T4844.3---1995相比,除编辑性修改以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适用范围,增加了超纯氮和液态氮(见第1章,GB4844.2一1995的第1章和 GB/T4844.3—1995的第1章);
--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GB4844.2一1995的第2章和GB/T4844.3一1995的
第2章);修改了纯氨、高纯氨的技术要求,增加了超纯氮的技术要求(见表1,GB4844.2一1995的表1 和GB/T4844.3一1995的表1);修改了试验方法(见第5章,GB4844.2一1995的第4章和GB/T4844.3一1995的第5章);修改了产品的包装、储存与运输的技术内容(见第6章,GB4844.2一1995的第5章和 GB/T4844.3—1995的第6章);增加了关于氨的安全警示(见6.2);增加压力为16.5MPa至30.0MPa下不同温度时氨气的体积换算系数K值(见表B.2、 表B.3、表B.4)。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气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06)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成都天然气化工总厂、上海华爱色谱分析技术有限公司、北
京氨普北分气体工业有限公司、西安鼎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泽军、付永成、方华、李建浩、陈雅丽、罗玉国、石兆奇。 本标准代替GB4844.2—1995和GB/T4844.31995。 GB4844.2一1995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4844—1984; GB4845--1984。
GB/T4844.3一1995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4844—1984; -GB4845—1984。
I GB/T 4844-2011
纯氮、高纯氮和超纯氮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气态氨和液态氨的技术要求、检验规则、检验方法、产品的包装、标志、储运及安全警示等。
本标准适用于以深冷法提取的纯氨、高纯氨和超纯氨,主要用于光导纤维、激光、焊接切割、潜水呼吸、低温超导、增压、清洗、保护气等。
分子式:He。 相对分子质量:4.002602(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90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GB 5099 钢质无缝气瓶 GB/T5832.1气体湿度的测定第1部分:电解法 GB/T5832.2气体中微量水分的测定第2部分:露点法 GB/T5832.3气体中微量水分的测定第3部分:光腔衰荡光谱法 GB7144气瓶颜色标志 GB141942 永久气体气瓶充装规定 JB/T5905真空多层绝热低温液体容器 JB6898低湿液体贮运设备使用安全规则 《气瓶安全监察规程》(2000年版)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2009年版)
3技术要求
3.1纯氨、高纯氨和超纯氮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3.2 液氨不测定水分含量。
表1技术要求
指 标
项 目
纯氨
高纯氨
超纯氨
≥ 99. 99 99. 995 99.999 99.999 9 < 40
氨气(He)纯度(体积分数)/10-2 氛气(Ne)含量(体积分数)/10-s 氢气(H2)含量(体积分数)/10~5 (氧气(Oz)十氩(Ar))含量(体积分数)/10-5
15 3 3
4 1 1
1 0. 1 0. 1
< 7 <
5
1 GB/T4844—2011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氨气中、氢、氧十氩、氮、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含量的测定
A.1方法提要
采用氨离子化气相色谱法测定氨气中氛、氢、氧土氩、氮、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
A.2仪器、设备、材料
A.2.1仪器:带有氢离子化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各待测组分的检测限应比表1规定值低约一个数量级。色谱流程如图A1所示。
Q0
13
15
说明:
一氨载气钢瓶:减压器;
1
量管;柱切换阀;
8
3- 稳压阀;
10- 色谱柱I;
色谱柱Ⅱ 12- 检测器: 13- 载气出口。
纯化器; 5- 六通阀; 6,7- 样品进、出口;
N
图A.1 色谱流程图
A.2.2 载气:高纯氨或超纯氨,其中氛含量应比表1规定低约一个数量级。 A.2.3 纯化器:应能将氨载气中各组分含量纯化至比表1中超纯氨的规定值低约一个数量级。 A.2.42 标准样品:以氨气为底气制备。纯氨分析用标准样品中各待测组分含量与表1规定值相近。 高纯氮、超纯氨分析用标准样品中各组分含量(体积分数)为1×10-6~5×10-6。 A.3 测定条件
A.3.1 色谱柱:
柱1:用于氛、氢、氧十氩、氮的分离。长约3m、内径约3mm的不锈钢管,内装约1m长、粒度为 4 GB/T4844—2011
0.25mm~0.40mm的5A分子筛和约2m长、粒度为0.25mm~0.40mm的椰壳活性碳。色谱柱对各组分的分离度应大于1。允许采用其他等效色谱柱。
柱2:用于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的分离。长约0.5m、内径约2mm的不锈钢管,内装粒度为 0.25mm~0.40mm的TDX-01。允许采用其他等效色谱柱。 A.3.2操作参数:仪器各操作参数按仪器说明书和检测限要求选定。
A.4测定步骤
A.4.1按仪器说明书开启仪器,调节各操作参数,至仪器工作正常。 A.4.2将标准样品接入仪器,在充分置换取得代表样后进样。重复进样3次。测量各组分色谱响应值,其相邻两次相对偏差小于5%时取其平均值。 A.4.3在与标准样品完全相同的操作条件下,将待测样品接人仪器,在充分置换取得代表样后进样。 重复进样3次。测量各组分色谱响应值,其相邻两次相对偏差小于5%时取其平均值。
A.5结果计算
各组分的含量按式(.1)计算
.....(A.1)
X
式中:中: 样 品气中待测组分的含量(体积分数),10 中 标子 准样品中组分的含量(体积分数),10- A: 样品气中组分的响应平均值(峰高或峰面积) A, 一标准样品气中组分i的响应平均值(峰高或峰面积);
代表组分氛、氢、氧+氩、氮、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
上一章:GB 11640-2011 铝合金无缝气瓶 下一章:GB/T 5831-2011 气体中微量氧的测定 比色法

相关文章

GB/T 3634.2-2011 氢气 第2部分:纯氢、高纯氢和超纯氢 GB/T 28123-2011 工业氦 GB/T 36176-2018 真空技术氦质谱真空检漏方法 GB/T 36176-2018 真空技术 氦质谱真空检漏方法 GB/T 28726-2012 气体分析 氦离子化气相色谱法 GB/T 41822-2022 核聚变堆高温承压部件的热氦检漏方法 GB/T 25448-2010 重水堆核电厂燃料棒束氦质谱泄漏检测 GB/T 25151.6-2014 尿素高压设备制造检验方法 第6部分:尿素高压设备氦渗漏试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