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29. 050 Q 51
YB
中华人民共和国黑色冶金行业标准
YB/T 4226—2010
炭电极
Carbonelectrode
2010-11-10发布
2011-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B/T4226—2010
前言
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炭素材料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顺天电极有限公司、焦作市东星炭电极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金锋、杨海春、赵长青、唐济革、陶国新、孙伟、李鹏。
YB/T4226—2010
炭电极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炭电极的外形尺寸及允许偏差、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储存、运输和质量证明书。
本标准适用于以优质无烟煤、石油焦为主要原料,经成型、焙烧、机械加工而制成,供金属硅、黄磷、铁合金、电石、刚玉等矿热炉做导电材料的炭电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427炭素材料取样方法 GB/T1429炭素材料灰分含量测定方法 GB/T3074.1石墨电极抗折强度测定方法 GB/T3074.2石墨电极弹性模量测定方法 GB/T 3074.4 石墨电极热膨胀系数(CTE)测定方法 GB/T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 8719 炭素材料及其制品的包装、标志、储存、运输和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 GB/T24525 炭素材料电阻率测定方法 GB/T24528 炭素索材料体积密度测定方法分类
3
炭电极按其应用环境不同分为两类:S级为普通炭电极,适用丁生产金属硅、黄磷、铁合金、电石、刚玉等产品的矿热炉G级为专用炭电极,适用于电流负荷较高的矿热炉生产上述产品。 4外形尺寸及允许偏差 4.1炭电极的直径及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单位为毫米
实际直径最小 778 798 868 898 918 958
公称直径
最大 782 802 872 902 922 962
黑皮部分最小
774 794 862 892 912 952
780 800 870 900 920 960
1
YB/T4226—2010
表1(续)
实际直径最小 1018 1058 1098 1144 1195 1248 1270 1303 1319 1398
公称直径 1020 1060 1100 1146 1197 1250 1272 1305 1321 1400
黑皮部分最小
最大 1022 1062 1102 1148 1199 1252 1274 1307 1323 1402
1012 1052 1092 1138 1189 1242 1264 1297 1313 1392
注:直径亦可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4.2 2炭电极的长度及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单位为毫米
允许偏差
长度
公称直径 780 800 870 900 920 960 1020 1060 1100 1146 1197 1250 1272 1305 1321 1400
长度
短尺
-400
±100
2000/2200/2400
±100
400
2200/2600/2800
注:长度亦可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4.3供货中每批允许短尺电极不超过10% 4.4炭电极的接头按形状分为两类:一类为圆锥形;一类为圆柱形,根据需方要求经供需双方协商,亦可 2
YB/T42262010
采用其他形状接头。
圆锥形接头形状和尺寸应符合图1和表3的规定。
4.4.1
Y
图1 圆锥形接头的形状和尺寸
表3 c mm 320 349 356 356 360 360 360 360 360
f mm 4.2 4. 2 4. 2 4. 2 4. 2 4. 2 4. 2 4. 2 4. 2 5. 9 5. 9 5.9 5. 9 5. 9
g mm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50 50 50 50 50
D mm 780,800 870,900 920,960 1020 1060,1100 1146,1197 1250,1272 1305,1321
a mm 317
b mm 550
d mm 48 48 48 48 48 48 48
e mm
β
α
75° 75° 75° 75° 75° 75° 75° 75° 75° 58° 58° 58° 58° 58°
27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32 32 32 32 32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346 381 421 502 621
600 640 680 764 883 938 974 1033
676 712 771
48 48 40 40 40 40 40
1400 780,800 55°18'18* 305.3 651.4 250 870,900 55°18'18" 350.4 735.4 278 920,960 55°18'18 400.4 785.4 278 1020,1060 55°18'18" 390.0 805.4
300
1100,1146 55°18'18" 436.1 865.4 310 1197,1250
58°
55°18'18" 489.6 960. 4 340
50
32
5. 9
40
1272
1305,1321 55°18'18 1400 4.4.2 圆柱形接头形状和尺寸应符合图2和表4的规定。
58°
50
32
5. 9
340
40
627.0 1097.8
3
YB/T4226—2010
接头孔
7°30
图2圆柱形接头形状和尺寸
表 4
单位为毫米螺纹
接头
接头孔 D 402.6 402.6
公称直径
di
d 399.2
L 571. 0 750. 9
D
H 295. 5 384.2
b
0
780,800450.0 870,900 450.0 920,960
10 456.0 10 456.0
50.8 14.2214.22 50.8 14.2214.22
399.2 444.5
495.3
662.0
501.3
447.7
10
339.7
50.8 14.2214.22
1020 1060 552. 9 1100,1146
-
10 558.4 2 505. 0 435. 0 50.8 14.2214.22
+0. 5
+5
501. 6
850.0
0.
606.4
555.6
750. 9
558.9
15 612.4
390. 5
50. 8 14.2214.22
1197
1250,1272 1305,1321 1400 673.4
606.4
555. 6
954. 0
558.9 625.9
10 612.4
487.0 538.0
50.8J14.22|14.22 50.8 14.2214.22
1056.0
622.6
679. 4
10
4.5两根电极连接处端面间隙应不大于0.5mm。 5技术要求
1炭电极理化指标应符合表5的规定。
5.1
表 5
公称直径/mm
项目
S级
G级
780~960
780~960
1020~1400
1020~1400
电阻率/μQ·m 体积密度/(g/cm)抗折强度/MPa
不大于不小于不小于
50 1. 54 3. 5
55 1. 54 3. 0
40 1. 56 4. 0
45 1. 56 3. 5
4
YB/T4226—2010
6.2抗折强度的测定按GB/T3074.1的规定进行;因炭电极配方颗粒尺寸较大,测定抗折强度的试样加工尺寸为$35×180mm。 6.3体积密度的测定按GB/T24528的规定进行。 6.4热膨胀系数的测定按GB/T3074.4的规定进行,因炭电极配方颗粒尺寸较大,测定热膨胀系数样品的加工直径应不小于$15mm。 6.5弹性模量的测定按GB/T3074.2的规定进行;因炭电极配方颗粒尺寸较大,测定弹性模量的试样加工尺寸为$35×180mm。 6.6灰分的测定按GB/T1429的规定进行。 6.7电极的外形尺寸及表面质量在电极加工后用目测、通用量具、塞尺逐根进行测定。 6.8电极连接处端面间隙用标准塞尺进行测量。 7检验规则 7.1电极的质量检查和验收,由供方质量监督检验部门进行,需方可根据本标准的规定进行验收。 7.2取样方法按GB/T1427的规定进行。 7.3热膨胀系数(CTE)和弹性模量每批取样数量不少于2个。 7.3.1同一品种、相同规格的电极,每批至少测定一次。 7.3.2每次测定不少于2个试样,测定结果应写入质量证明书。 7.4电极理化指标应符合5.1、5.2要求,如有不合格项,应加倍取样对不合格项复验,复验全部符合要求为合格,否则判为不合格。 7.5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按GB/T8170规定进行。 8包装、标志、储存、运输 8.1包装 8.1.1一般汽车运输时用草绳包装;$1020mm以上电极火车运输时应用木托、木带包装;圆柱形接头用草绳缠绕后再用木箱包装。包装形式亦可由供需双方协商决定。 8.1.2包装件要捆扎牢固。 8.1.3包装件以一根炭电极为一个包装件。 8.2标志
标志按GB/T8719规定进行。 8.3储存
电极在库房内贮存要摆放整齐,电极码放高度不应超过3米。存放电极要注意防雨、防雪、防潮、防磕碰。 8.4运输
运输可用汽车或火车运输,运输过程必须加固、防雨、防雪、避免出现磕碰棱角现象。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