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26798-2011 单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GB/T 26798-2011 单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0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08 08:43:38



相关搜索: 紫外 光束 光度计 26798

内容简介

GB/T 26798-2011 单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ICS 71.040.01 N 53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26798-—2011
单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Single beam UV/VIS spectrophotometer
2011-12-01实施
2011-07-29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26798—201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工业过程测和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4)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瑞利分析仪器有限公司、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上海天美科学仪器有
限公司、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光谱仪器有限公司、上海棱光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药品仪器检验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仪器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武进田、李源、李征、俞霆、刘景会、陈建钢、钱光蓓、李昌厚、藏甲鹏、姜雄平、 梁晓会。
I GB/T26798—2011
单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单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分级、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主要光谱区为200nm~900nm,波长连续可调的单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以下简称“仪器”),波长范围与此相近的专用分光光度计也可参考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829—2002 2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B4793.1一2007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11606-2007 分析仪器环境试验方法 GB/T13384—2008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3分级
仪器按指标从高到低分为I,Ⅱ,Ⅲ,IV共四级。每级仪器的各项指标均应达到或优于相应的等级要求。
4要求
4.1正常工作条件
仪器在下列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 a)环境温度:5℃~35℃; b)环境相对湿度不大于85%; c) 仪器应放置于平稳的工作台上,不应有强光、强气流、强烈的振动和电磁干扰; d)环境无腐蚀性气体、烟尘干扰; e) 供电电源电压220V士22V,频率50Hz士1Hz。
4.2波长准确度及波长重复性
仪器波长准确度及波长重复性不应超过表1的要求。
1 GB/T26798—2011
表 1 波长准确度 ±0.3 ±0.5 ±1.0 ±2.0
单位为纳米
仪器分级
波长重复性
0. 2 0. 3 0. 5 1.0
I 1 I IV
4.3光谱带宽
仪器的光谱带宽应在光谱带宽标称值的(0.8~1.2)倍范围。
4.4透射比准确度及透射比重复性
仪器的透射比准确度及透射比重复性不应超过表2的要求。
表 2
%
仪器分级
透射比准确度
透射比重复性
±0.3 ± 0.5 ±0.8 ±1. 0
I I I IV
0. 1 0. 2 0. 3 0. 5
4.5 杂散光
仪器杂散光不应超过表3的要求
表3
%
杂散光 0. 1 0. 3 0. 5 0.7 0. 1 0. 3 0, 5 0. 7
仪器分级
测试用物质
T I Ⅲ IV 1 I Ⅲ IV
10g/L的碘化钠溶液或220nm截止滤光片
50g/L的亚硝酸钠溶液或360nm截止滤光片
4.6 6波长边缘噪声
波长边缘噪声不应超过表4的要求。
2 GB/T 26798—2011
表4 0%线 0. 1 0. 2 0. 2 0. 2
%
仪器分级
100%线 0, 3 0. 5 0. 5 1. 0
I 1 m IV
4.7 电源电压变化时引起的透射比变化
电源电压220V变化士22V时所引起透射比示值变化不应超过表5的要求。
表 5
%
仪器分级 1
透射比示值变化
±0. 2 ± 0. 3 ±0. 5 ±0. 5
I Ⅲ IV
4.8 基线平直度
仪器的基线平直度不应超过表6的要求。
表 6
基线平直度
仪器分级
Abs ±0.002 ±0.003 ±0.005 ±0.005
I 1I Ⅲ IV
注:无波长自动扫描功能的仪器无此要求。
4.9 基线暗噪声
仪器的基线暗噪声不应超过表7的要求。
表 7
%
仪器分级
0%线暗噪声
I 1 Ⅲ IV
±0.1 ±0.2 ±0.3 ±0. 5
注:无波长自动扫描功能的仪器无此要求。
3 GB/T26798—2011
4.10漂移
仪器的漂移不应超过表8的要求。
表8
漂移 Abs/30 min 0.002 0. 003 0. 005 0. 005
仪器分级
I I II IV
注:无时间自动扫描功能的仪器无此要求。
4.11安全要求 4.11.1接触电流
由交流电网供电的仪器,其接触电流应符合GB4793.1--2007中6.3的有关规定。 4.11.2保护接地
由交流电网供电的仪器,其保护接地应符合GB4793.1一2007中6.5.1的有关规定。 4.11.3介电强度
由交流电网供电的仪器,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应能承受1500V交流有效值连续1min的电压试验,不应出现飞孤或击穿现象。 4.11.4安全警示 4.11.4.1警告标志
警告标志应符合GB4793.1—2007中5.2、5.3的相关规定。 4.11.4.2防电击警示
仪器高电压部分应有必要的防电击警示标志,必要时应使用绝缘材料予以防护。 4.11.4.3防紫外辐射及警示
仪器紫外光源应有相应的防紫外辐射警示标志,仪器工作时紫外光源的辐射不应从仪器直接射出,必要时应使用不透紫外光的材料予以防护。 4.11.4.4防光源烫伤警示
光源高温部分应有防止烫伤警示标志。 4.12外观
a) 仪器所有喷塑喷漆电镀表面应色泽均匀,不应有脱皮、明显的擦伤、露底、裂纹、起泡现象; b) 刚性连接部位不应松动;可动件的运动应平稳灵活并能正确定位,不应有卡死空跳及空回现象; c) 外露零部件接合处应平整,无毛刺锐棱和粗糙不良现象;
4 GB/T 26798—2011
d)文字、符号、标志应保持清晰可辨,牢固可靠。 4.13仪器成套性
应符合仪器装箱清单的规定。 4.14运输、运输贮存
仪器在运输包装状态下,应按GB/T11606---2007的2.4试验项目中的交变湿热试验、低温贮存试验、高温贮存试验、跌落试验和碰撞试验进行试验,其中高温55℃、低温一20,交变湿热:相对湿度 95%、温度40℃,跌落高度250mm,试验后,包装箱不应有较大的变形和损伤,受试仪器不应有变形松脱涂覆层剥落等机械损伤。全部试验完成后,将仪器置于正常工作条件下进行检验。应符合4.2~ 4.13要求。
5试验方法
5.1试验条件
a) 在4.1所规定的工作条件下进行; b)除另有规定外,仪器在试验前应先开机预热30min。
5.2波长准确度及波长重复性 5.2.1试验工具
a)1 低压石英汞灯; b)氧化铁溶液(标准溶液配制见B.4); C)氧化玻璃,错钕玻璃。 上述试验工具的参考波长数据,应采用与被测仪器光谱带宽相同(或相近)的仪器带宽标定的数据,
用作标定的仪器波长准确度应比被测仪器波长准确度提高一倍以上,波长采样间隔不应大于波长准确度数值的三分之一。参考波长数据应具有可溯源性,并应定期进行检定。所有试验工具通光(发光)面应均匀清洁干燥。当一种波长测试工具波长范围不能满足需要时可选上述波长标准工具分段使用。对自动扫描型仪器,如果波长扫描范围较宽,允许分段扫描。 5.2.2试验程序
在整个波长范围内按每大约100nm左右选择一个波长点,参考波长见附录A。用低压石英汞灯作光源,使低压石英汞灯的光照在仪器入射狭缝上,选能量测量方式,调整汞灯位置使仪器能量达到最大值,测其发射谱线的峰值;也可选用透射比(或吸光度)方式,以空气作参比测量氧化钦溶液(或氧化钦玻璃和错钕玻璃)的吸收峰波长。单方向对每一组谱线(或吸收峰)按波长顺序依次测量,测量三次,每个波长三次测量值的平均值与参考波长标称值之差为单波长误差,单波长误差中的最大值为波长准确度;每个波长三次测量值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单波长重复性,所有单波长重复性之中的最大值为仪器的波长重复性。
上述不同工具测试结果采纳的优先顺序是:低压石英汞灯、氧化铁溶液、氧化钦玻璃及错钕玻璃。 5.3光谱带宽 5.3.1试验工具
低压石英汞灯或氛灯。
5 GB/T26798—2011
5.3.2试验程序
用低压石英汞灯546.07nm谱线(如波长范围不能覆盖546.07nm,则应根据波长覆盖范围依次选
用435.83nm或253.65nm谱线)或仪器自有的氛灯656.1nm特征谱线,能量测量方式,最小波长采样间隔,测量谱线轮廓,先找出峰高(峰最大能量值与峰两侧背景能量值之差),然后单向移动波长,记下峰高50%时的波长读数入1,入2。
5.3.3计算
按式(1)计算光谱带宽。
..(1)
式中: —光谱带宽;入1,2—峰高能量值50%时的波长示值。
5.4透射比准确度及透射比重复性 5.4.1试验工具
a)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标准溶液配制见B.3); b) 可见中性滤光片,透射比约为10%,20%,30%(其透射比不确定度不大于0.2%,其透射比值
应具有可溯源性,并应定期进行检定); c) 石英比色皿一对,光程为10nm,在测试波长处透射比配套误差不大于0.1%; d) 高氟酸溶液:0.001mol/L; e) 试验工具通光面应均匀清洁干燥。
5.4.2试验程序 5.4.2.1紫外光谱区透射比的测定
光谱带宽2nm。用装有高氯酸溶液的石英比色血作参比,按仪器说明要求校准仪器的100%及 0%,然后测量重铬酸钾溶液在波长235nm,257nm,313nm,350nm处的透射比,按附录A中的表A.5提供的数据,每个波长测量三次,三次测量的平均值与标称值之差为单波长透射比误差,单波长透射比误差中的最大值为紫外光谱区透射比准确度;每个波长三次测量值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单波长透射比重复性,单波长透射比重复性中的最大值为紫外光谱透射比重复性。
注1:只有单一光谱带宽的仪器不做光谱带宽选择。本注适用于以下所有选择光谱带宽2nm的条款。 注2:仪器完成调整100%或0%的响应时间不应大于85。本注适用于本标准中仪器调整100%和0%的所有条款。 注3:对无光谱带宽调整档的非2nm光谱带宽的仪器,透射比值应采用与之相同或相近的光谱带宽的标定值,透射
比值见附录A中的表A.6。
5.4.2.2可见光谱区透射比的测定
光谱带宽选为2nm。以空气作参比,按仪器说明要求校准仪器100%及0%,然后测量可见中性滤光片在波长440nm,546nm,635nm处的透射比。每个波长每种滤光片测量三次,三次测量的平均值与标称值之差为单波长透射比误差,单波长透射比误差中的最大值为可见光谱区透射比准确度;每个波长每种滤光片三次测量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单波长透射比重复性,单波长透射比重复性中的最大值为可见光谱区透射比重复性。
6
上一章:GB/T 26795-2011 数控定量水表 下一章:GB/T 26811-2011 离子选择电极

相关文章

GB/T 26813-2011 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T/STIC 110086-2023 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JJF 1641-2017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型式评价大纲 GB/T 36084-2018 纳米技术水溶液中铜、锰、铬离子含量的测定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GB/T 36084-2018 纳米技术 水溶液中铜、锰、铬离子含量的测定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JJF 1641-2017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型式评价大纲 高清晰版 LabTech UV21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增食口服液中总黄酮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