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21.140 J 22 备案号:32121—2011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 6614—2011 代替 JB/T 6614—1993
锅炉给水泵用机械密封
技术条件
Specification for mechanical seal of boiler feed pump
2011-08-01 实施
2011-05-18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 6614—2011
目 次
前言,
. III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型式.. 4 技术要求.. 4.1 制造要求. 4.2 主要零件的技术要求 4.3 材料要求..… 4.4工作参数... 4.5性能要求.... 5试验和检验方法. 6 检验规则..
3
.....................
... ............
....................
.2
安装与使用要求. 8 标志、包装与贮存.
7
3
JB/T 6614—2011
前創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JB/T6614—1993《锅炉给水泵用机械密封技术条件》,与JB/T6614一1993相比主要技
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密封环端面平面度指标; 修改了出厂检验项目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机械密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91)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沈阳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丁德宏、李鲲、杨博峰、郑国运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C
-JB/T 6614—1993 。
II
JB/T 6614—2011
锅炉给水泵用机械密封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锅炉给水泵用机械密封的型式、技术要求、试验和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安装与使用要求、标志、包装与贮存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锅炉水温度不高于260℃的锅炉给水泵配套使用的机械密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1184—1996 形状和位置公差 未注公差值 GB/T 1801一2009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极限与配合公差带和配合的选择 GB/T 2828.1一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
计划
GB/T 14211 机械密封试验方法 JB/T4127.1机械密封技术条件 JB/T6374机械密封用碳化硅密封环技术条件 JB/T 7757.1机械密封用圆柱螺旋弹簧 JB/T 7757.2 2机械密封用○形橡胶圈 JB/T8872机械密封用碳石墨密封环技术条件
3型式
锅炉给水泵用机械密封一般应采用单端面、内装、多弹簧、平衡型、静止式,或采用单端面、流体动压型。 4 技术要求 4.1制造要求
锅炉给水泵用机械密封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4.2 主要零件的技术要求 4.2.1密封环密封端面的平面度不大于0.000 9 mm,硬质材料密封环端面表面粗糙度值Ra 不大于 0.2 μm,软质材料密封环端面表面粗糙度值Ra应不大于0.4 μm。 4.2.2密封环与辅助密封圈接触部位的尺寸公差带按GB/T1801一2009中的8级精度,表面粗糙度值 Ra 不大于 3.2 μm。 4.2.3密封环的密封端面对与辅助密封圈接触的端面的平行度按 GB/T 1184一1996 中的 7级公差。 4.2.4密封环的密封端面对与辅助密封圈接触的外圆或内孔的垂直度按GB/T1184一1996中的7级公差。 4.2.5浸渍后的碳石墨环、镶装的组合密封环应做静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最高工作压力的 1.25 倍,持续 10 min 不允许有渗漏等现象。 4.2.6O 形橡胶圈技术要求应符合 JB/T 7757.2 的规定。 4.2.7弹簧技术要求应符合JB/T7757.1的规定,对于多弹簧机械密封,同一套机械密封中各弹簧之间
I
JB/T 6614—2011
的自由高度差不大于0.5 mm。 4.2.8弹簧座的内孔尺寸公差为F8,内孔表面粗糙度值Ra不大于3.2 μm。 4.2.9零件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1184—一1996中的IT12级公差。 4.3材料要求 4.3.1碳石墨密封环材料应符合JB/T8872的规定 4.3.2碳化硅密封环材料应符合JB/T6374的规定。 4.3.3其他材料应符合有关标准或技术文件的规定。 4.4工作参数
本标准所规定的锅炉给水泵用机械密封工作参数如下: a)密封介质:锅炉水; b)密封腔压力:≤5 MPa; c)密封腔温度:0℃~70℃; d)轴径:≤250 mm; e)线速度:≤70 m/s。
4.5性能要求 4.5.1泄漏量
在稳定运行工况下,流体动压型机械密封泄漏量不大于 500 mL/h,其他型式机械密封泄漏量不大于 100 mL/h。
初始阶段的跑合运转时泄漏量允许超过规定值,但泄漏量趋势必须为逐渐减少。 4.5.2磨损量
机械密封经过一定时间的运行后,任一密封环密封端面的磨损量应不大于0.02mm/100 h。 4.5.3使用期
在正确执行安装与使用要求的情况下,使用期不低于8000 h 5试验和检验方法 5.1锅炉给水泵用机械密封试验方法应按GB/T14211规定进行。 5.2密封环的端面平面度采用I级平面平晶和单色光源的干涉法或其他光学仪器进行检查。 5.3密封环端面的表面粗糙度用表面粗糙度测量仪或样块比较法测量 5.4其他零件的检验按各有关标准进行。 6检验规则 6.1锅炉给水泵用机械密封经生产厂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方能出厂。 6.2出厂检验项目为 4.1~4.3规定的全部内容,必要时按GB/T14211进行静压试验或5h运转试验 6.3有下列情形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新设计产品; b)产品转厂生产; c)连续生产满五年; d)上级质量监督机构要求进行检验。
6.4 锅炉给水泵用机械密封产品按GB/T2828.1一2003规定的一次抽样方案,特殊检查水平 S-4,AQL 为4.0检查。 7 安装与使用要求 7.1安装机械密封部位的轴(或轴套)及对密封端盖或壳体的要求均按JB/T 4127.1的规定。
2
JB/T 6614—2011
7.2转子的轴向窜动量不大于 1 mm。 7.3机械密封在安装时,应按产品安装使用说明书保证机械密封的安装尺寸。 7.4锅炉给水泵用机械密封在安装使用时必须配备相应的密封循环保护系统,使密封腔内温度控制在 70℃以下,用户需要时须加温度监测仪表及过热保护装置。 7.5锅炉给水泵在备用状态,系统中的冷却水应继续供给,冷却水量应保证设计规定量 8标志、包装与贮存 8.1产品上应有制造厂的标记。 8.2 产品包装前应进行清洗和防锈处理 8.3成套产品用专用包装盒包装。包装盒上应标明产品名称、型号、规格、制造厂名称、生产许可证编号及QS 标志。 8.4产品包装盒内应附有产品合格证。合格证上注明产品型号、制造厂名称、检验部门和检验员的签章及日期。 8.5包装储运图示标志按GB/T 191 的规定正确选用。 8.6包装应能防止在运输和存放过程中产品的损伤、变形及锈蚀。 8.7有关技术文件包括装箱单、安装使用说明书、安装图等,应一起装在防潮的塑料袋内封好,并与产品一起放入包装箱内。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