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6609.2-2022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 第2部分:300 ℃和1000 ℃质量损失的测定

GB/T 6609.2-2022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 第2部分:300 ℃和1000 ℃质量损失的测定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865.64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18 15:32:34



相关搜索: 化学分析 质量 物理 方法 氧化铝 部分 性能 测定 损失 6609 性能

内容简介

GB/T 6609.2-2022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 第2部分:300 ℃和1000 ℃质量损失的测定 ICS71.100.10 CCS H 12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6609.2—2022 代替GB/T6609.2—2009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
第2 部分:300℃和 1 000 ℃质量
损失的测定
Chemical analysis methods and determination of physical performance
ofalumina—Part2:Determination oflossof
mass at 300 ℃ and 1 000 ℃
2022-10-01实施
2022-03-09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6609.2—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是GB/T6609《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的第2部分。GB/T6609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第2部分:300℃和1000℃质量损失的测定;第3部分:钼蓝光度法测定二氧化硅含量;第4部分:邻二氮杂菲光度法测定三氧化二铁含量;第5部分:氧化钠含量的测定;第6部分:氧化钾含量的测定;第7部分:二安替吡啉甲烷光度法测定二氧化钛含量;第8部分:二苯基碳酰二肼光度法测定三氧化二铬含量;第9部分:新亚铜灵光度法测定氧化铜含量;第10部分:苯甲酰苯基羟胺萃取光度法测定五氧化二钒含量;第11部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一氧化锰含量;第12部分:氧化锌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第13部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氧化钙含量;第14部分:镧-茜素络合酮分光光度法测定氟含量;第15部分:硫氰酸铁光度法测定氯含量;第16部分:姜黄素分光光度法测定三氧化二硼含量;第17部分: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五氧化二磷含量;第18部分:N,N-二甲基对苯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硫酸根含量;第19部分:氧化锂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第20部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氧化镁含量;第21部分:丁基罗丹明B分光光度法测定三氧化二镓含量;第22部分:取样;第23部分:试样的制备和贮存;第24部分:安息角的测定;第25部分:松装密度的测定;第26部分:有效密度的测定比重瓶法;第27部分:粒度分析筛分法;第28部分:小于60um的细粉末粒度分布的测定湿筛法;第29部分:吸附指数的测定;第30部分: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 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第31部分:流动角的测定;一第32部分:α-三氧化二铝含量的测定X-射线衍射法;第33部分:磨损指数的测定;一第34部分:三氧化二铝含量的计算方法; GB/T6609.2—2022
一第35部分:比表面积的测定氮吸附法;第36部分:流动时间的测定;一第37部分:粒度小于204m颗粒含量的测定。 本文件代替GB/T6609.2一2009《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第2部分:300℃和
1000℃质量损失的测定》,与GB/T6609.2一2009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更改了“范围”,增加了水分和灼减的含义描述(见第1章,2009年版的第1章); b) 将灼减测定方法编辑整理为“预先干燥试样测定法”,并增加“空气平衡水分校正法”(见第6
章,2009年版的第6章); c) 更改了“仪器分析”(见第7章,2009年版的第10章); d) 更改了精密度(见第8章,2009年版的第8章); e) 更改了试验报告(见第9章,2009年版的第9章); f) 删除了原附录B“与国际标准章条编号对应表”的内容(见2009年版附录B)。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本文件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铝郑州有色金属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省科学院工业分析检测中心、昆明冶金
研究院有限公司、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连城分公司、中铝矿业有限公司、山东南山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中铝材料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内蒙古霍煤鸿骏铝电有限责任公司、包头铝业有限公司、云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平果铝业有限公司、云南文山铝业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树朝、白方里、李志刚、张元克、石磊、马慧侠、仓向辉、黄葡英、陈忠法、沈乐、
刘杨军、罗舜、苏玉龙、魏媛媛、唐清、张晓平、肖明富、何麒麟、朱杨昆、王蓓蓓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1986年首次发布为GB/T6609.2—1986,2004年第一次修订;
-2009年第二次修订时,并人GB/T6609.1—2004的内容(GB/T6609.1—2004的历次版本发
布情况为:GB/T6609.1—1986;
本次为第三次修订。
II GB/T 6609.2—2022
引言
GB/T6609《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是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的系列标准,包含氧化铝试样制备贮存、水分灼减测定、化学元素成分分析、粒度分析、松装密度等共计37个部分,用于氧化铝化学和物理分析操作的技术规范,在氧化铝贸易结算、化学元素测定比对等多领域应用广泛。GB/T6609.2规定了氧化铝300℃和1000℃质量损失的测定方法,分别表示氧化铝的水分和灼减:
氧化铝水分是指氧化铝试样表面及孔隙中吸附的水分,氧化铝300℃水分以试样在300℃灼烧2h后的质量损失表示。因试样称量状态包括原始密封试样和空气平衡试样两种,同一氧化铝试样可以得到两种300℃水分,注意区别:原始密封试样的水分主要用于贸易结算,空气平衡试样受制于天气、地域等因素,仅作为校准空气平衡试样的灼减或称样量使用,一氧化铝灼减是指300℃预先于燥的试样在1000℃灼2h后的质量损失。根据试样称量状态,
灼减测定可以分为“预先干燥试样测定法”和“空气平衡水分校正法”两种,目前国内铝行业普遍采用“预先干燥试样测定法”;但由于因为氧化铝极易吸潮,为避免预先干燥试样在称量中吸附空气水分影响测定结果,可使用“空气平衡水分校正法”。
本文件中可采用上述两种操作测定灼减,为提高氧化铝减测定的分析精密度,对外贸易或实验室
之间比对,推荐使用空气平衡水分校正灼减操作,
本次修订将进一步推进我国氧化铝相关产业和贸易的发展:修订后标准明确区分了300℃质量损失(即水分测定)的结算目的和校正目的,进一步增强GB/T6609氧化铝分析测定体系的严谨性,充分发挥国家标准的指导性作用;试验操作细节更加细致,有助于实施氧化铝工业基础标准化和质量提升工程;有助于减少国内外氧化铝大宗物料进出口结算纠纷,促进我国氧化铝进出口贸易的畅通。
I GB/T6609.2—2022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
第2部分:300℃和1000℃质量
损失的测定
警告一一使用本文件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本文件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相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氧化铝在300℃和1000℃下质量损失的测定方法。用水分(MOI)表示原始试样经 300℃干燥后的质量损失。用灼减(L01)表示300℃预先干燥试样在1000℃下灼烧的质量损失。
本文件适用于氧化铝中质量损失的测定,300℃质量损失测定范围:0.20%~5.00%,1000℃质量损失的测定范围:0.10%2.00%。仪器分析不作为仲裁试验方法。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609.23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第23部分:试样的制备和贮存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仪器设备
4.1干燥器:包括一个可放置4个铂的氧化铝加热架和干燥剂,采用活性氧化铝(活性氧化铝应在使用前在300℃土5℃加热活化)或五氧化二磷作为干燥剂。干燥器内应配金属耐热架,直径约 150mm,深度约30mm。干燥器的盖子进口处应配除湿阱,除湿阱应装有粒状干燥剂。典型的干燥装置示意图见附录A。 4.2铂埚(带铂盖):直径约35mm,深度约40mm。 4.3烘箱:温度能控制在300℃土5℃,烘箱内保证空气流动。 4.4高温炉:温度可控制在1000℃±10℃。 4.5分析天平:感量为0.0001g。 4.6热重分析仪:至少包括加热系统、称量系统、控制系统等部分。仪器炉膛温度可控制在300℃土5℃ 和1000℃士10℃。称量系统内置天平的感量为0.0001g,其准确度应满足电子天平特种准确度级检定要求。
1 GB/T6609.2—2022
6.1.2试样
试样为将氧化铝原始试样(5.2)在300℃土5℃温度下干燥2h后的300℃预先干燥试样。
6.1.3试验步骤 6.1.3.1平行试验
平行做两份试验,取其平均值。
6.1.3.2 铂埚准备
将铂埚(4.2)放人1000℃士10℃高温炉(4.4)中加热灼烧15min,取出后稍冷,放人干燥器
(4.1)内,冷却10min,迅速取出称量,精确至0.0001g,记录铂埚质量(ms)。 6.1.3.31000℃灼减测定
向处理过的铂埚(见6.1.3.2)中加人5g士0.5g试样(6.1.2),记录试样质量(m4),精确至 0.0001g,立刻盖上盖子(称量操作应在20s内完成),立刻把铂埚置于高温炉(4.4)中,将盖子倾斜露出明显缝隙或取下盖子放入高温炉中,使高温炉升温至1000℃士10℃,在该温度下保持2h,取出铂埚,迅速放在干燥器(4.1)中,盖上盖子,冷至室温后(冷却时间不宜超过30min),在不干扰测定情况下,通过湿气阱缓慢释放干燥器中的真空,立即称量灼烧后的铂埚和试样总质量,精确至0.0001g,记录其质量(ms)。
6.1.4试验数据处理
购减的含量以购减质量分数(uLO1)计,按公式(2)计算:
ms +m4-ms×100%
WLO1 =
.(2)
m4
式中: m3经过处理的铂埚质量,单位为克(g); m43 300℃预先干燥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ms -1000℃灼烧后的铂埚和试样的总质量,单位为克(g)。 计算结果表示至小数点后两位,数值修约按照GB/T8170的规定执行。
6.2 空气平衡水分校正法 6.2.1原理
称取两份经过空气平衡的试样,将一份空气平衡试样在300℃土5℃温度下干燥2h测定空气平衡水分,与此同时另一份空气平衡试样在1000℃土10℃温度下灼烧2h进行烧量测定,使用空气平衡水分数据,按校准公式计算灼减 6.2.2试样
将氧化铝原始试样(5.2)置于盘子(4.8)中,均匀铺开并在实验室内的空气中平衡不少于2h(操作按照附录B的规定执行)。使用空气平衡水分校正法测定灼减时,300℃水分测定和1000℃灼烧应使用同一批次空气平衡试样
3 GB/T 6609.2—2022
6.2.3试验步骤 6.2.3.1平行试验
平行做两份试验,取其平均值。 6.2.3.2空气平衡试样300℃水分测定
按照5.3.2操作,在300℃温度下预先处理称量器皿(4.2或4.7),向预先处理的称量器血皿中加入
5g士0.5g试样(6.2.2),按照5.3.3操作和5.4中公式(1),计算空气平衡试样在300℃干燥后的水分质量分数(w空气平衡)。 6.2.3.3铂准备
将铂埚(4.2)放入1000℃士10℃高温炉(4.4)灼烧15min,取出稍冷,放入干燥器(4.1),冷却
10min后迅速称量,精确至0.0001g,记录铂埚质量(m6)。 6.2.3.4空气平衡试样的1000℃灼烧
向预先处理的铂(见6.2.3.3)中加人5g土0.5g试样(6.2.2),记录试样质量(m:),精确至
0.0001g,把装有空气平衡试样的铂埚置于高温炉(4.4)中,将盖子倾斜露出明显缝隙或下盖子放入高温炉中,使高温炉升温至1000℃士10℃,在该温度下保持2h,取出铂,迅速放在干燥器(4.1)中,盖上盖子,冷至室温后(冷却时间不宜超过30min),在不干扰测定情况下,通过湿气阱缓慢释放干燥器中的真空,立即称量灼烧后铂和空气平衡试样总质量,精确至0.0001g,记录其质量(m:)。
6.2.4试验数据处理
灼减的含量以灼减质量分数(wLor)计,按公式(3)计算:
(me +m -me _ 3 W空气平衡)× 100 X100%
WLOI=
++++.*(3)
100-室气平衡
100
m7
式中: W空气平街 空气平衡试样水分含量,%;
经过处理的铂(见6.2.3.3)质量,单位为克(g);
m6 m7 一空气平衡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一1000℃灼烧后的铂埚和试样的总质量,单位为克(g)。
m8 计算结果表示至小数点后两位,数值修约按照GB/T8170的规定执行。
7仪器分析
7.1原理
将氧化铝原始试样放入热重分析仪中,根据预设程序加热至300℃测定试样水分(MOI),经300℃
干燥的试样直接升温至1000℃测定灼减(LOI)。目前热重仪器分析,有“恒定时间设置”和“恒重设置”两种,本文件两种模式均可使用 7.2试样
试样应符合GB/T6609.23中原始试样制备和贮存要求,
4
上一章:GB/T 6609.30-2022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 第30部分: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 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 下一章:GB/T 19076-2022 烧结金属材料规范

相关文章

GB/T 6609.6-2018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第6部分∶氧化钾含量的测定 GB/T 6609.6-2018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 第6部分:氧化钾含量的测定 GB/T 6609.25-2023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 第25部分:松装和振实密度的测定 GB/T 6609.35-2023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 第35部分:比表面积的测定 氮吸附法 GB/T 6609.19-2018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第19部分∶氧化锂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 6609.19-2018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 第19部分:氧化锂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 6609.12-2018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第12部分∶氧化锌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 6609.12-2018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 第12部分:氧化锌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