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17.200.20 N 11 备案号:50004—2015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 9477—2015
代替 JB/T 9477.1—1999、JB/T 9477.2—1999等
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
Nega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thermistors
方大标准查询页cx.spsp.gov.cn
2015-10-01实施
2015-04-30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 9477—2015
目 次
前言
11
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命名和分类..
1
4.1型号命名 4.2型号组成部分符号及意义 4.3结构形式及尺寸 5要求. 5.1 工作温度范围... 5.2 外观、标志.…… 5.3 结构和外形尺寸.. 5.4 标称零功率电阻值及允许偏差
.+......
.... ..
方大标准省说值页
5.6 耗散系数 5.7 热时间常数 5.8 电阻-温度特性. 5.9 引线拉力. 5.10 引线折弯 5.11 焊接 5.12 振动 5.13 碰撞 5.14 密封性 5.15 绝缘电阻. 5.16 高、低温 5.17 温度冲击 5.18 恒定湿热 5.19 低气压. 5.20 高温贮存, 5.21 温度循环 6 试验方法 6.1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 6.2 外观、标志, 6.3 结构和外形尺寸. 6.4 标称零功率电阻值及允许偏差 6.5 B值 6.6 耗散系数 6.7 热时间常数
5
5
+...................
.......
..........
JB/T 9477-2015
6.8 电阻- 温度特性 6.9 引线拉力..… 6.10 引线折弯 6.11 焊接.. 6.12 振动... 6.13 碰撞. 6.14 密封性. 6.15 绝缘电阻 6.16 高、低温. 6.17 温度冲击. 6.18 恒定湿热 6.19 低气压 (适用时) 6.20 高温贮存. 6.21 温度循环. 7检验规则.
9
eP
EPEREeER
O.REPIO.D
.......
9
10 10 10 10 10 10
7.1 检验分类 7.2 组批原则.... 7.3 出厂检验, 7.4型式检验.
... .....
+....:
...1 12
方大标准标志包装、运输和购存....
8.1标志. 8.2 包装. 8.3 运输.. 8.4 贮存. 图 1 圆片状单侧引线. 图 2 珠状单侧引线… 图 3 圆柱状单侧引线. 图 4 圆柱状两端引线图 5 圆柱状表面贴装.. 图 6 片状表面贴装... 图 7 电阻值-温度特性曲线,表 1 工作温度优选数系表,表 2 电阻器电阻值允许偏差表. 表 3 电阻器引线承受拉力表表 4 振动试验参数表表 5 碰撞试验参数表表6高、低温试验温度取值优选表. 表 7 温度循环试验参数表表8检验项目表.
12 12
....
.0...0.
13
2
.8 .8
O
10 .10
II
JB/T 9477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JB/T9477.1~9477.4—1999《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与JB/T9477.1~9477.4—1999
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一原标准的第1部分JB/T9477.1《直热式普通用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和第2部分JB/T9477.2
《直热式测温型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中相同或相似条目较多,本次修订将这两部分进行了合并;第3部分JB/T9477.3《直热式稳压型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中用于稳压功能的热敏电阻现已转化为用于抑制浪涌电压的功率型热敏电阻,也将其一起合并;第4部分JB/T9477.4《旁热式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由于产品被淘汰,本次修订将其废止。
一一在第2章中,用新版本标准代替了老版本标准和废止标准,增加了新的引用标准,删除了正文
中没提到的标准。 第4章“命名和分类”按原三部分和封装形式进行了分类;删除了淘汰封装形式,补充了表面贴装封装形式,更新了产品外形图。 第5章“要求”所列项目以原标准第2部分GB/T9477.2《直热式测温型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
方大标准查询为基础,将第1S2和3部分标准相应条款进行了合并。
将5.1“使用环境条件”修改为“工作温度范围”,并给出了规定数系表格供优选参考。 在5.2中取消了原有图形和表格规定,对相关内容进行了修改。 在5.4中取消了原有表格规定,按GB/T24711995的规定给出可选择的偏差值。 在5.5中取消了原有表格规定,给出了B值计算及允许偏差。 在5.6中取消了原有表格规定,给出了可选择范围。 在5.7中取消了原有表格规定,给出了可选择范围。 在5.8中将原标准GB/T9477.1和GB/T9477.2对应条款合并,既有曲线图,又有偏差规定表,更为完整明确。 在5.11中对内容叙述进行了修改,给出了公式编号。 在6.1中增加了标题,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修改为按GB/T6663.1一2007的规定。 在6.4、6.5、6.6、6.7、6.8中按GB/T6663.1一2007的规定,修改了引用的相关内容。 6.11的部分内容修改为“浸焊(用松香酒精溶液焊剂或其他中性焊剂)2s,试验前后按本标准的规定测量电阻器的电阻值,用6.9中公式(4)计算其相对于试验前的电阻值变化率,应满足5.11规定的要求。” -6.12的部分内容修改为“试验前,应按本标准的规定测量电阻器的电阻值。按GB/T 2423.10一 2008规定的方法进行振动试验。试验时,应按本标准中表4规定的振动频率、振动加速度和振动时间确定试验参数。” 6.13的部分内容修改为“试验前,按本标准的规定测量电阻器的电阻值。按GB/T2423.6一1995 规定的方法进行碰撞试验。试验时,应以40次/min~80次/min的脉冲重复频率和规定的加速度进行冲击试验,总碰撞次数及加速度应按本标准中表5中规定。” 6.16的"部分内容修改为“试验前,按本标准的规定测量电阻器的电阻值。试验时,将被试电阻器先后放入按表6规定的高、低温试验温度士2℃的试验箱内,分别持续24h;试验后,应在正常气候条件下恢复2h,用观察法检查有无机械损伤,并按本标准的规定测量电阻值,用 6.9中公式(4)计算其相对于试验前的电阻值变化率,应满足5.16规定的要求。”
III
JB/T 9477-2015
-6.18的部分内容修改为“试验前,按本标准的规定测量电阻器的电阻值。试验时,将被试电阻器放在温度为40℃土2℃、相对湿度为93%土3%的潮湿箱中保持21d。试验后,在正常大气条件下恢复2h后,用观察法检查有无机械损伤,并按本标准的规定测量电阻值,用6.9中公式(4)计算其相对于试验前的电阻值变化率,应满足5.18规定的要求。” 6.19的部分内容修改为“按GB/T6663.1一2007中4.22.5的规定进行。试验后,在正常大气条件下恢复2h后,用观察法检查有无机械损伤,并按本标准的规定测量电阻值,用6.9中公式(4)计算其相对于试验前的电阻值变化率,应满足5.19规定的要求。” -6.20的部分内容修改为“试验后,在正常大气条件下恢复2h后,用观察法检查有无机械损伤,并按本标准的规定测量电阻值,用6.9中公式(4)计算其相对于试验前的电阻值变化率,应满足5.20规定的要求。” 6.21的部分内容修改为“试验后,被试电阻器应在正常大气条件下恢复4h,用观察法检查有无机械损伤,并按本标准的规定测量电阻值,用6.9中公式(4)计算其相对于试验前的电阻值变化率,应满足5.21规定的要求。” -对检验规则进行了修改,使标准更易操作,抽样采用GB/T2828.12012和GB/T2829—2002。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机械工业仪器仪表元器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MIF/TC17)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沈阳仪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苏州中鉴传感股份有限公司、陕
西华星电子工业公司、南京先正电子公司、国家仪器仪表元器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传感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方大标准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洪、郝永德、郭宏、窦会会、陈后胜、徐秋玲、吕艳、于振毅、郑浩、殷波。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ZB N05 009.1~05009.4—1989; JB/T 9477.1~9477.41999。
IV
JB/T 9477--2015
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的术语和定义、命名和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以下简称电阻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423.6-199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Eb和导则:碰撞 GB/T2423.10一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振动(正弦) GB/T2471—1995电阻器和电容器优先数系
方大标准查GB2828.1~2012s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
S
计划
GB/T 2829—-2002 ,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B/T4475—1995敏感元器件术语 GB/T5076一1985具有两个轴向引出端的圆柱体元件的尺寸测量 GB/T 5078一1985单向引出的电容器和电阻器所需空间的测定方法 GB/T 6663.1—2007 直热式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 第1部分:总规范 GB/T13384—2008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GB/T 4475一1995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命名和分类
4.1型号命名
电阻器型号命名如下:
M F L L
序号分类号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
JB/T 9477-2015
4.2 型号组成部分符号及意义
分类号:
1-
普通型(用于温度补偿、温度控制和报警等);测温型(用于温度测量); 功率型(用于抑制浪涌电流)。
5- 7-
序号:
圆片状单侧引线(见图1); -珠状单侧引线(见图2);圆柱状单侧引线(见图3); -圆柱状两端引线(见图4); -圆柱状表面贴装(见图5);一片状表面贴装(见图6); -其他形状。
1-
2
3- 4- 5- 6- 7-
4.3结构形式及尺寸
方大标准查询页cx.spsp.gov
S
d
图1圆片状单侧引线
D
图2珠状单侧引线
D4
Q
≥25
≥25
Lmax
Lmax
图3圆柱状单侧引线
?
JB/T 9477—2015
(xeu)8z0
90
25 ±3
25±3
8±0.5
(xe)o'zg
4.0(max)
S0s 25 ±3
25±3
图 4 圆柱状两端引线
0
方大标准查询页cx.spsp.ggv.cn
图5圆柱状表面贴装
图6片状表面贴装
5要求
5.1工作温度范围
工作温度按表1的规定数系优先选取。
表 1工作温度优选数系表
单位为摄氏度
温度优选数系
工作温度下限温度上限温度
-90,-80,-65,-55,-50,-40,-25,-10,0,25,50,100,125,150 50,85,100,125,150,180,200,250,300,315
5.2 外观、标志
电阻器外表不应有裂痕和露体现象,引出线上应有便于焊接的金属防护层,在距电阻体或外壳2 mm 以外的引线上不应有绝缘涂覆层。电阻器的标志应清晰。 5.3结构和外形尺寸
产品标准应规定电阻器的结构、外形,尺寸和公差应在图中注明。一般应给出电阻器的长度、宽度和高度(或直径和厚度),以及引线间距。对圆柱形元件,应给出电阻体的直径、长度和引线直径。 5.4标称零功率电阻值及允许偏差
标称零功率电阻值应从GB/T2471一1995规定的数系中选取。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