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25.160.50
GB
J 3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3219—2016
硬钎焊接头缺欠
Imperfectionsinbrazedjoints
(ISO 18279:2003,Brazing—Imperfections in brazed joints,MOD)
2017-07-01实施
2016-12-13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33219—2016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章。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18279:2003《硬舒焊 硬钎焊接头缺欠》(英文版)。 本标准与ISO18279:2003的技术差异及其原因如下:
删除了ISO18279:2003中的图1;增加了修改采用ISO857-2:2005的GB/T33148《钎焊术语》,以便于应用(见第2章);删除了ISO18279:2003中的符号及图2,这些内容与缺欠无直接关联。
本标准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将标准名称修改为“硬钎焊接头缺欠”。 本标准由全国焊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5)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郑州机械研究所、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科学研究院哈尔滨焊接研究所、中国
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常熟市华银焊料有限公司、杭州华光焊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亚通焊材有限公司、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龙伟民、何鹏、吕晓春、程耀永、顾文华、金李梅、石磊、麦小波、苏金花
I
GB/T 33219—2016
硬钎焊接头缺欠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硬钎焊接头缺欠的分类和说明。 本标准适用于硬钎焊接头中的各类钎焊缺欠的识别。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3148焊术语(GB/T331482016,ISO857-2:2005,MOD)
3术语和定义
GB/T3314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硬钎焊缺欠brazingimperfection 在硬钎焊接头中因硬钎焊产生的金属不连续、不致密、不规则、连接不良及形状或尺寸偏差的现象。
简称“缺欠”。
4缺欠的分类
4.1概述
缺欠分为以下6组:
I组裂纹; Ⅱ组孔穴; Ⅲ组固体夹杂; IV组结合缺欠; V组形状和尺寸缺欠; VI组其他缺欠。
缺欠可通过代号来识别。 每种缺欠又可根据其位置细分为外部缺欠和内部缺欠。
4.2 外部缺欠
硬钎焊接头外部缺欠包括:
未填满;裂纹;表面不完整性疏松;不完整性钎角;过度搭接;一局部熔化;
1
GB/T 33219—2016
钎缝表面粗糙;钎剂渗漏;
变色;飞溅;钎剂残留;母材溶蚀。
4.3 3内部缺欠
硬钎焊接头内部缺欠包括:
裂纹;填充缺欠;固体夹杂;夹气;钎剂夹杂;未熔合;过度合金化(有时也称为侵蚀)。
表1给出了各类硬钎焊接头缺欠的代号、分类及说明。
表 1 硬钎焊接头缺欠分类
代号
示意图
名称及说明
第I组裂纹
裂纹在应力及其他致脆因素共同作用下,材料的原子结合
1A*AAA 遭到破坏,形成新界面而产生的缝隙,它具有尖锐的
缺口和长宽比大的特征,主要沿二维方向扩展,可分为纵向裂纹和横向裂纹
它可能位于以下一个或多个区域:
1AAAD
1AAAE
1A'AAB 1A'AAC 1A*AAD 1A'AAE
1AAAB
硬钎缝金属钎焊界面及扩散区热影响区未受热影响的母材
1AAAC
“对于晶间裂纹,将第二个符号"A"改为“F”;对于穿晶裂纹,将第二个符号“A”改为“H”。
第Ⅱ组孔穴
2AAAA 孔穴
2BAAA
2BAAA 气孔
残留气体形成的孔穴
2
GB/T33219—2016
表1(续)
代号 2BGAA
名称及说明
示意图
球形气孔近似球形的空穴,它可能以下列形式出现:
均布气孔局部密集气孔链状气孔
2BGGA 2BGMA 2BGHA
条形气孔
2LIAA 非球形的长气孔,其长度方向与钎缝轴线平行,长度
可达接头厚度
表面气孔暴露在钎缝表面的开放气孔
2BALFb
2MGAFb 表面气泡
在钎缝表面隆起的封闭气孔
这些缺欠经常伴随产生。
第Ⅲ组固体夹杂
3AAAA 固体夹杂
3AAAA
在钎缝金属中残留的异种金属或非金属颗粒固体夹杂物,它可分为
3DAAA 3FAAA 3CAAA
氧化物夹杂金属夹杂钎剂夹杂
第IV组结合缺欠
结合缺欠
4BAAA 硬钎缝金属与母材之间没有结合或没有充分结合的
部位
3
GB/T33219—2016
表1(续)
代号
示意图
名称及说明
填充缺欠钎缝间隙没有完全被填充
4JAAA
4JAAA
未钎透熔融钎料未能填满要求的接头长度区域
4CAAA
第V组形状和尺寸缺欠
焊瘤熔融钎料泛流到母材表面过多钎缝金属
6BAAA
BAAA
形态不良与硬钎焊接头形态要求之间的差异
5AAAA
错边
5EIAA 两个钎焊件表面应平行对齐时,未达到规定的平行对
齐要求而产生的偏差
角度偏差
5EJAA 两个钎焊件未平行(或未按规定的角度对齐)而产生
的偏差
5BAAA 变形
钎焊组件在钎焊后不希望的形状变化
5FAB
局部熔化(或熔穿)钎焊接头或相邻位置出现穿孔
5FABA
GB/T 33219—2016
表1(续)
代号
名称及说明
示意图
咬边
7NABD 钎焊接头近钎缝区域母材表面熔化产生的不规则的
缺口
溶蚀母材表面被熔化的钎料过度溶解而形成的凹陷
7OABP
6GAAA
凹陷
6GAAA 钎焊接头中钎缝表面相对于母材表面未填满,钎缝低
于要求的尺寸
6GAAA
表面粗糙熔融钎料填充钎缝时出现的不规则的凝固、熔析等
5HAAA
5GAAA
不完整钎角形成的钎缝圆角小于规定的尺寸
6FAAA
不规则钎角钎缝圆角表面形状不规则
5GAAA
6FAAA
第И组其他缺欠
其他缺欠不能列人本表中第I组至第V组的缺欠
7AAAA
4VAAA
钎剂渗漏在表面气孔中残留的钎剂
4VAAA
T
GB/T33219—2016
表1(续)
示意图
代号
名称及说明
飞溅钎焊时,钎缝金属溉出的颗粒
7CAAA
变色/氧化
7SAAA 钎焊过程中,氧化、钎剂作用、钎料或母材的挥发物的
沉积等引起的表面颜色变化
母材和钎料的过度合金化与过热、钎焊时间过长和/或填充材料等有关
7UAAC
钎剂残留未去除的钎剂
9FAAA
钎缝金属过度流尚过度的钎缝金属流动
7QAAA
刻蚀钎剂在母材表面上的化学腐蚀现象
9KAAA
ICS25.160.50
GB
J 3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3219—2016
硬钎焊接头缺欠
Imperfectionsinbrazedjoints
(ISO 18279:2003,Brazing—Imperfections in brazed joints,MOD)
2017-07-01实施
2016-12-13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33219—2016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章。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18279:2003《硬舒焊 硬钎焊接头缺欠》(英文版)。 本标准与ISO18279:2003的技术差异及其原因如下:
删除了ISO18279:2003中的图1;增加了修改采用ISO857-2:2005的GB/T33148《钎焊术语》,以便于应用(见第2章);删除了ISO18279:2003中的符号及图2,这些内容与缺欠无直接关联。
本标准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将标准名称修改为“硬钎焊接头缺欠”。 本标准由全国焊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5)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郑州机械研究所、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科学研究院哈尔滨焊接研究所、中国
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常熟市华银焊料有限公司、杭州华光焊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亚通焊材有限公司、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龙伟民、何鹏、吕晓春、程耀永、顾文华、金李梅、石磊、麦小波、苏金花
I
GB/T 33219—2016
硬钎焊接头缺欠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硬钎焊接头缺欠的分类和说明。 本标准适用于硬钎焊接头中的各类钎焊缺欠的识别。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3148焊术语(GB/T331482016,ISO857-2:2005,MOD)
3术语和定义
GB/T3314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硬钎焊缺欠brazingimperfection 在硬钎焊接头中因硬钎焊产生的金属不连续、不致密、不规则、连接不良及形状或尺寸偏差的现象。
简称“缺欠”。
4缺欠的分类
4.1概述
缺欠分为以下6组:
I组裂纹; Ⅱ组孔穴; Ⅲ组固体夹杂; IV组结合缺欠; V组形状和尺寸缺欠; VI组其他缺欠。
缺欠可通过代号来识别。 每种缺欠又可根据其位置细分为外部缺欠和内部缺欠。
4.2 外部缺欠
硬钎焊接头外部缺欠包括:
未填满;裂纹;表面不完整性疏松;不完整性钎角;过度搭接;一局部熔化;
1
GB/T 33219—2016
钎缝表面粗糙;钎剂渗漏;
变色;飞溅;钎剂残留;母材溶蚀。
4.3 3内部缺欠
硬钎焊接头内部缺欠包括:
裂纹;填充缺欠;固体夹杂;夹气;钎剂夹杂;未熔合;过度合金化(有时也称为侵蚀)。
表1给出了各类硬钎焊接头缺欠的代号、分类及说明。
表 1 硬钎焊接头缺欠分类
代号
示意图
名称及说明
第I组裂纹
裂纹在应力及其他致脆因素共同作用下,材料的原子结合
1A*AAA 遭到破坏,形成新界面而产生的缝隙,它具有尖锐的
缺口和长宽比大的特征,主要沿二维方向扩展,可分为纵向裂纹和横向裂纹
它可能位于以下一个或多个区域:
1AAAD
1AAAE
1A'AAB 1A'AAC 1A*AAD 1A'AAE
1AAAB
硬钎缝金属钎焊界面及扩散区热影响区未受热影响的母材
1AAAC
“对于晶间裂纹,将第二个符号"A"改为“F”;对于穿晶裂纹,将第二个符号“A”改为“H”。
第Ⅱ组孔穴
2AAAA 孔穴
2BAAA
2BAAA 气孔
残留气体形成的孔穴
2
GB/T33219—2016
表1(续)
代号 2BGAA
名称及说明
示意图
球形气孔近似球形的空穴,它可能以下列形式出现:
均布气孔局部密集气孔链状气孔
2BGGA 2BGMA 2BGHA
条形气孔
2LIAA 非球形的长气孔,其长度方向与钎缝轴线平行,长度
可达接头厚度
表面气孔暴露在钎缝表面的开放气孔
2BALFb
2MGAFb 表面气泡
在钎缝表面隆起的封闭气孔
这些缺欠经常伴随产生。
第Ⅲ组固体夹杂
3AAAA 固体夹杂
3AAAA
在钎缝金属中残留的异种金属或非金属颗粒固体夹杂物,它可分为
3DAAA 3FAAA 3CAAA
氧化物夹杂金属夹杂钎剂夹杂
第IV组结合缺欠
结合缺欠
4BAAA 硬钎缝金属与母材之间没有结合或没有充分结合的
部位
3
GB/T33219—2016
表1(续)
代号
示意图
名称及说明
填充缺欠钎缝间隙没有完全被填充
4JAAA
4JAAA
未钎透熔融钎料未能填满要求的接头长度区域
4CAAA
第V组形状和尺寸缺欠
焊瘤熔融钎料泛流到母材表面过多钎缝金属
6BAAA
BAAA
形态不良与硬钎焊接头形态要求之间的差异
5AAAA
错边
5EIAA 两个钎焊件表面应平行对齐时,未达到规定的平行对
齐要求而产生的偏差
角度偏差
5EJAA 两个钎焊件未平行(或未按规定的角度对齐)而产生
的偏差
5BAAA 变形
钎焊组件在钎焊后不希望的形状变化
5FAB
局部熔化(或熔穿)钎焊接头或相邻位置出现穿孔
5FABA
GB/T 33219—2016
表1(续)
代号
名称及说明
示意图
咬边
7NABD 钎焊接头近钎缝区域母材表面熔化产生的不规则的
缺口
溶蚀母材表面被熔化的钎料过度溶解而形成的凹陷
7OABP
6GAAA
凹陷
6GAAA 钎焊接头中钎缝表面相对于母材表面未填满,钎缝低
于要求的尺寸
6GAAA
表面粗糙熔融钎料填充钎缝时出现的不规则的凝固、熔析等
5HAAA
5GAAA
不完整钎角形成的钎缝圆角小于规定的尺寸
6FAAA
不规则钎角钎缝圆角表面形状不规则
5GAAA
6FAAA
第И组其他缺欠
其他缺欠不能列人本表中第I组至第V组的缺欠
7AAAA
4VAAA
钎剂渗漏在表面气孔中残留的钎剂
4VAAA
T
GB/T33219—2016
表1(续)
示意图
代号
名称及说明
飞溅钎焊时,钎缝金属溉出的颗粒
7CAAA
变色/氧化
7SAAA 钎焊过程中,氧化、钎剂作用、钎料或母材的挥发物的
沉积等引起的表面颜色变化
母材和钎料的过度合金化与过热、钎焊时间过长和/或填充材料等有关
7UAAC
钎剂残留未去除的钎剂
9FAAA
钎缝金属过度流尚过度的钎缝金属流动
7QAAA
刻蚀钎剂在母材表面上的化学腐蚀现象
9KAAA